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卒畏将甚于敌者胜,卒畏敌甚于将者败!”魏延反复默念了好几遍这句话,心里豁然开朗,他原来一直觉得自己的魏军欠缺一种东西,原来就是严格的军纪。

  魏军之所以到现在还没闹出什么大事情,完全是靠魏延个人的魅力凝聚力在支撑,还有宣抚营的不断地宣传、各级参军对各级将士的不断洗脑,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一团和气,等到了战场,一旦战事不利,恐怕瞬间就会变成一团散沙。

  “大哥治下太宽,却不曾想过,真正赤胆忠心肯为大哥霸业着想的下属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既然他们都各怀心思,大哥你又何必太过心慈手软呢,该杀就杀,该罚就罚,决不能姑息,该立威的时候就要立威,一团和气是没办法打造出一支无敌雄师的。大哥,请让我暂代军正之职,以正全军的军纪!”

  魏延听罢,便说:“玄成啊,你是一名文士,我将来准备把你培养成总参军,现在岂可屈就于一个职位较低的身份,去管理军中的琐碎事务呢?”

  魏征回道:“大哥,您这话,我不认同。我之所以千里迢迢,投奔大哥,并不是为了养妻活儿而已,而是希望借此得以济世救民。如今我们就像是坐在同一艘船上,正要渡过大海,如果有任何事情稍微失误,我们都会为此而失败,因此我不只是为了大哥您而作出计划,我也在为自己打算!”

  魏延知道魏征的好意,但他心存顾虑,只是微笑,不发一言。

  魏征见魏延默许,便走出帐外,脱去自己的一身文官打扮,披上盔甲,手持魏延的倚天剑,召集众将前来,宣布已领魏军军正之职,要监督全军军法。

  魏征将要被魏延认为族弟的消息一经传遍整个魏军,所以即便魏征现在没有什么资历威望,军中诸将领看在魏延面上,也对魏征敬畏三分。

  魏征准备沿用上所记载的严苛军法来作为魏军的军法。

  魏延之前没有看过,从魏征那里接过细细看了一遍,啪地一声把书简丢在地上:“玄成,这里面的军法也实在太过严苛了!”

  这主张用重刑来维持战场以及军队纪律,甚至说:“善之用兵者,能杀士卒之半;其次杀其什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其什三者,力加诸侯;杀其十一者,令行士卒。”

  看到这一句,魏延都不想看下去了,至少要杀掉十分之一的士卒,才能使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这不扯淡吗?再详细去看,几乎每条违背军法的都是杀,杀,杀!

  魏延十分不同意这样残暴地以杀立威。

  魏征见魏延把丢在地上,皱起眉头,十分不满:“大哥,千载而下,孙武、吴起、司马穰笡、韩信、周亚夫、赵充国均是如此治兵,从严治军,有何不对?!”

  “我不是不同意从严治军,我只是觉得按照尉缭子这套搞,会不会太过于打压士气,太过于挫伤军心,其实很多罪行不必动不动就杀的!”

  魏延想起后世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他以训练精兵著称,但是他并不一味主张重刑。戚继光认为军队中要“严赏罚”,不过对于士兵平时一般过错,他都要求初犯、再犯予以警告,三犯之徒才予以严惩。责打军棍以五下为度,视情节增减。主要贯彻责打的严肃性,必定要召集全队,说明理由,重重责打,而不必过多责打。戚继光没有那么凡事都杀,也没有影响他的军队成为天下少有的精兵。

  再说后世的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也没有动不动就杀人立威啊,但是它照样成为历史上军纪最好的一支军队啊。

  魏征问道:“那以大哥的意思呢?”

  “尉缭子里面有些是可以保留的。”魏延重新把书简捡起来,指着上面的法条说给魏征:“这个篇可以保留,这几条禁止逃亡的法令可以保留,带领千人以上的军官弃城投降或临阵脱逃的,为国贼,本人处死,暴尸示众,其家属没入官府为奴隶,并发掘其祖坟;带领百人以上的军官有这样行为的,是军贼,同样要处死、抄家。”

  在给魏征讲述的时候,魏延算是又重新回顾了一下尉缭子,突然发现这里面只是惩罚措施重了一点儿,具体的条令还是比较周全的,便吩咐道:“这里面的法条其实大多都可以保留,只是要把动不动就斩杀的惩罚措施稍改一下,改为军棍惩罚,把这里面的罪责分成轻罪和重罪,若有触犯重罪的当即斩首,若有触犯轻罪的,第一次就杖责五十军棍,第二次就斩首示众!”

  魏征问道:“何为轻罪?何为重罪?”

  魏延想了一下:“士兵酗酒斗殴、破坏百姓田地庐舍、偷盗财物,像这样的,凡是未上战场,对战事没有直接影响的,大多都可以量为轻罪吧,重罪包括不听指挥、畏敌不前、逃跑等罪行,大多都是在战场上的,会影响战局的,都是不能饶恕的。”

  魏征把魏延所说的都记下,点头称道:“其实我对尉缭子也有些意见,量刑太重,最根本的问题是无法执行下去,留作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反而有损军法的威严。大哥把这罪行分为重罪和轻罪,量刑适当,军法才可以执行下去,让将士敬畏。”

  魏延召集军中中高级将领在一起议事。

  魏延先把自己对魏军军纪的忧虑说了出来:“诸位,现在我们的大业日臻鼎盛,魏军将士数量与日俱增,可这些将士来源很杂,这么多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将士混杂在一起,军纪很不严整,当然这一切也怪我御下不严,纲纪不明,尉缭子曾说过‘卒畏将甚于敌者胜,卒畏敌甚于将者败!’若是我们一味放纵,魏军将士跟着我们打顺风战是可以的,一旦战事不利,恐怕他们难以支撑,不知道诸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行军长史鲁肃点头称是:“我跟主公有相同的忧虑,最近一年大战,皆因主公谋划得当,我们顺风顺水,才将敌军轻松击败,若是敌人没中我们的计谋,而是我们中了敌人的计谋,我们的魏军会如何应对,我并不看好,严明军纪,迫在眉睫。”

  行军司马陈到说道:“主公,最近主公扩兵甚快,魏军的战兵、辅兵、护田兵、郡县兵数量甚多,训练上也跟得上,但惟独在令行禁止的军纪上稍差一筹,难以称得上是天下一等一的精兵。”

  总参军、中军师中郎将徐庶也说道:“主公之前没有在军中设置军正以正军纪,把整顿军纪的责任交给各级参军,我认为甚为不妥,因为参军除了参赞军机之外,更重要的职责是跟各级将士沟通交流,确保他们的思想跟主公一致,这就要求各级参军要笑容可掬,平易近人,可整顿军纪需要铁面无私、六亲不认,这样是非常矛盾的,各级参军均无所适从。玄成提的对,就是应该从上向下设置各级军正,专司整顿军纪。”


第423章 【七十二斩!】

  魏延听徐庶这么说似乎很有道理,可转而一想,解放军的指导员、政委全都身兼多个职责,包括协助军事指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军队纪律维持,并没有划分成两个职位,便摇头否定道:“本来军中就讲究的是赏罚分明,沟通交流的时候面对的是没有犯错的将士,就该平易近人,维持军纪的时候面对的是犯错的将士,就该铁面无私,只要在整顿军纪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即可。现在人才匮乏,不可能在各级设置另外各级军正,也没有必要在各级另外设置军正。这样吧,参军继续负责整顿军纪,从队开始,每个队的参军统领一个伍的宪兵,以此类推,各级参军统领下级的所有宪兵。魏军满编二十万人,宪兵共计为一万人。”

  “宪兵?”众人疑惑道:“这是什么兵种?”

  博闻多识的鲁肃说道:“我知主公之意,有云,宪,法也。宪兵,应该就是维持军法的精兵。”

  魏延点头称是:“子敬说的不错,宪兵正是维持军法的精兵,他们负责维持军纪,保障军令执行,组织军法审判,同时负责约束将士的行为举止,处理军中各个部队之间的纠纷以及军人与民众的各类纠纷。”

  时任魏军总参军的徐庶问道:“还请主公再重新明确一下各级参军的职责?”

  魏延将不断赋予参军的职责做了一番重新整理,提炼出了几点:“各级参军职责共有六:

  第一点,参赞军机,协同同级主将组织指挥作战、训练,与同级主将共同签署各项命令。

  第二点,传达上意,下发并贯彻执行军务院颁布的各项制度、纲领、决议、命令。

  第三点,关心将士,与将士开展交流,及时化解将士思想问题,接受将士申诉,监督军需,确保将士粮饷足额发放,监督伙食,确保将士餐餐得保,监督各级将领,防止虐待下属。

  第四点,宣传安抚,带领部队做好宣传、安抚民众。

  第五点,维护军纪,带领宪兵,宣传军法,贯彻执行军法军规,整顿军纪。

  第六点,情报保密,带领宪兵,协助情报部门审讯战俘、获得情报并做好机要保密。”

  董昭又问道:“主公已经授予玄成以魏军军正之职,难道要取消吗?”

  魏延看了看一脸镇定的魏征,笑道:“魏军设置一个军正,由魏征担任,统领全军的宪兵,负责宣传安抚、维持军纪、情报保密工作,魏征同时兼任魏军副总参军。”

  魏征举起手:“主公,我想推荐一个人为我的副手,担任副军正。”

  魏延笑问道:“何人?”

  “中山人夏侯兰,此人虽然年纪很轻,但颇通律法,尤其通晓尉缭子。”

  魏延笑着点点头:“他已经担任军正之职,怎奈威望不够,让他做你副手正好。”

  随后,魏延又跟诸位将领讨论了一下军规,将严格的军法形成了正式的公文颁布下来。

  魏延先是沿用了韩信创立的十七禁律五十四斩,他本来以为这十七禁律太过严厉,但自从他执掌魏军以来,身为三军统帅,把十七条逐条看来,发现大多数都斩得很有道理,所以他至少稍微更改了几个地方,另外又添加了几条禁律,组成了魏军的三十禁律七十二斩:

  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者,斩!

  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者,斩!

  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者,斩!

  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者,斩!

  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者,斩!

  谣言诡语、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者,斩!

  好舌利齿、妄为是非、挑拨军士令其不和者,斩!

  残害良民、强逼良女、私掠民财者,斩!侵吞公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者,斩!

  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者,斩!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者,斩!

  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者,斩!

  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者,斩!

  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者,斩!

  畏敌不前,擅自撤退,斩!友军势危,当救而不救者,斩!主将阵亡,主将被俘,亲兵全队皆斩!

  私存军械,私卖军械,蓄意损坏军械者,斩!擅自行动,破坏协同,若胜,杖,若败,斩!

  私斗闹事、酗酒滋事者,平时杖,战时斩!猥亵、调戏妇女者,平时杖,战时斩!

  行贿受贿、聚众赌博者,平时杖,战时斩!包庇犯罪,纵容犯罪者,结果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打击报复、体罚部属者,轻微者杖,严重者斩!谋取私利,侵占部属利益者,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隐情不报,弄虚作假,欺骗上峰者,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投敌叛国,临阵脱逃者,本人处斩,全家为奴!

  丢失旗鼓,丢失辎重,全队皆杖!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者,杖!

  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者,杖!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者,杖!

  军容不整,辱军颜面者,杖!

  联保连坐,凡有将士违犯禁令,同伍有人揭发,就全伍免罪,知道而不揭发,就全伍一齐受罚。从两长到军帅,亦都实行联保连坐,揭发者免罪,知道而不揭发的,与其同罪。

  魏征问道:“何谓杖?”

  魏延从一旁拿出一根五尺长五寸粗的枣木大棍,展示给诸位将领们看:“军棍才是真正地让将士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并能有所悔悟的东西,而鬼头大刀不是。凡是将士犯下的错误并不致命,可以改正,就责以杖刑,每一杖刑为五十军棍同时降低一级军衔。”

  众将听了魏延总结出来的三十条军规,都叹服地点点头,确实很切合魏军目前的需要,如果能够严格执行下来,定会极大地提高魏军的战斗力。

  魏征却皱着眉头说道:“有罚须有赏,必须赏罚分明,才能服众!”

  魏延笑道:“我曾深思过这个问题,我准备定下一个十级战功奖赏制度。一级士兵就是那种从来没有斩获敌人首级或俘虏过敌人的菜鸟兵,他们仅能在战后得到最基本的一份奖赏,而如果从现在开始有斩获敌人首级、抓过俘虏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的,都会有不同的战功积分,积满一定分数就会升级,就可以比前一级多获取一成的奖赏,如果全年没有触犯军规军纪的会增添一半的奖赏。”

  魏征朗声笑道:“有了三十禁律七十二斩和战功奖赏制度,赏罚分明,我这个军正就好做多了。”

  魏延严肃地说道:“玄成,制度如何都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执行,我希望你能迅速从魏军中整编出一支能干的宪兵队伍,尽快开始对全军上下进行一次整风。”说出整风两个字,魏延心里突然泛起强烈的厌恶,不能再那样愚蠢地自己搞自己人,急忙说道:“不是整风,是整顿。”

  魏征雷厉风行,自从任命为魏军副总参军兼总军正的时候,他就开始挑选宪兵队伍。

  ……

  整顿军纪后,魏延随后又被负责招贤馆的王粲拦住,王粲一定要让魏延去会见最近投奔的贤才。

  魏延那求贤似渴的名声已经响彻整个大汉,他不能自己砸自己的招牌,便跟着王粲去了招贤馆。

  历史上,东吴孙权设立招贤馆,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得到会稽阚泽、彭城严畯、沛县薛综、汝阳程秉、吴郡朱桓、陆绩、吴人张温、乌伤骆统、乌程吾粲等人,这些人都为东吴的兴盛立下汗马功劳。

  魏延有念于此,便设立了招贤馆,让擅长待人接物的王粲负责。

  招贤馆共有十个院落,每个院落都有三层小楼,整个招贤馆总共能够容纳三百多名贤才居住。

  魏延在外作战了好几个月,在这几个月里陆续投奔的贤才足有五六百人,有些是魏延慕名已久,并派人征召的,这样的人很少;有些是没什么名声,却对自己才能很有信心,揭了魏延的招贤榜。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招摇撞骗的,但魏延深感孟尝君得鸡鸣狗盗之辈相助、信陵君得侯嬴朱亥佐助的礼贤下士的典范,不再重蹈曹操错过张松、孙权错过庞统、刘备差点错过庞统的错误,便在领兵作战之前一再叮嘱王粲,莫要轻视任何前来投奔的贤才,只要他能展露才能,不管是什么样的才能,都要让他住在招贤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