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宣义兄,不如此刻便进军,趁夜杀入邺城中。夜色渐浓,一切皆可掩盖。”

    许攸看着夜色中渐渐暗淡的邺城,语气怪异的说道。

    麴义被许攸阴冷的声音弄得心中一寒,想起许攸先是挑动王冀州与刘玄德的厮杀,接着引黑山贼于毒入城,随后再召自己入城平叛。

    一环连着一环,如此心机听着都让人胆寒。

    如今失败计划失败,又让自己趁夜杀入城中,夜色中谁是黑山贼谁是官军,还不是王冀州跟他说了算。

    名士之名不虚也!看来自己要学的还很多。

    麴义脸上傲色尽去,彻底低头道:“子远兄所言极是。”

    于毒仓皇逃出城,看着身边仅剩数百狼狈带伤悍匪,想到来时数千精锐的威武跟许攸的承诺:“来去自由,劫掠之物皆归于毒所有。”

    此刻呢?

    手下精锐十去七八,个个带伤,财货更是一无所得。

    于毒见状不由大骂:“儒士不可信,踏马,老子为他出力,踏马的,连出城的接应都被他们给杀了。”

    于毒大骂许攸的时候,忘了许攸赠给他的数千金外加近百套铁甲。

    “渠帅,我们快走吧!不然等冀州士族反应过来,某等就危险了。”

    此刻陶升脸上亦不再流血,暗红的血痂显得格外狰狞。

    陶升趁乱而逃,正好碰到张郃,二人血拼一场,于毒拥大队而来,二人合力冲出城来。

    “嗯!也好。这账老子迟早要算。”

    于毒率队闷头疾走,正好撞上全速赶来的麴义。

    麴义二话不说,展开气势就是一顿猛冲。

    于毒看到麴义便吓破了胆,他跟麴义可是老相识了,这番能出黑山便是麴义网开一面。

    此刻看到麴义杀来岂能不胆寒,当下大骂许子远不仁义,命陶升断后,自己却溜了。

    ;

 第六十四章麴宣义,欲反乎

    “子惠兄,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王冀州有他的理念,不可强求。”

    刘备见刘惠一脸愤恨劝道。

    “这位使君是?”

    刘惠听到刘备说话,不由面带异色看向刘备。

    审配在一旁道:“子惠兄,此乃玄德公。玄德公奉天子令密探王冀州之事,此番若非玄德公拨乱反正,吾冀州士族危矣!”

    冀州乃河北中心,刘秀得河北士族起家,云台二十八将虽然名声昌隆,可河北士族却悄然成为大汉第一势力,然而自王芬秘密叛乱后,河南士族与荆襄士族真正崛起。

    “原来是刘使君。”

    刘惠不冷不热,不管怎么说刘备都顶着乱宫闱的名头,如此品德怎能入他之眼?

    刘备冷冷吃了个软钉子,好在冀州士族陆续而来,纷纷问候刘惠。

    耿修、蒋欣、沮峋等冀州士族长与刘惠寒暄,刘备仿佛成了一外人。

    张飞看到这幅模样不由大怒,我们辛辛苦苦打下冀州,赶走了黑山贼,哦!如今没事了,你们就把我大哥晾起来了。

    “不可无礼。”

    张飞怒气值未满就被刘备打断,冀州士族的事他不想管,如果不是王芬想杀他,他此刻已出城回涿郡去了。

    天下即将大乱,灵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哪有心思管自己的事?何况张纯、张举叛乱一起,他还不得不用自己?哼!

    “刘使君即奉天子令来,王文祖已叛逃,还请刘使君暂摄冀州牧之位。”

    沮峋感受得到张飞怒气,朝刘备作揖道。

    “哼!一个声名狼藉之辈,如何做得冀州牧之位?”

    人群中一个世家子弟开口,顿时有不少人呼应。

    刘备看着此起彼伏的反对声,高声道:“沮公好意备心领,只是备才浅德薄,实不能胜任。”

    刘备的话让世家子弟对他有了些许好感,还算丫识相。

    “诸君听吾一言。”

    刘惠突然高声:“刘使君持天子诏,不可轻慢,暂摄冀州牧之位,可也!”

    刘惠一发声,诸人无人再敢反驳。

    刘备一意推辞,冀州牧,如果他敢做,灵帝一定教他什么叫老实本分。

    正推辞间,耿武一间焦急的跑进来:“诸位大人,麴宣义率大军临城,说要率军平叛,让吾等速开城门。”

    “什么?”

    诸人纷纷大惊。

    “麴宣义不是在镇守黑山吗?怎么来邺城了?”

    “还用说嘛?肯定是王文祖招来的。”

    “好个王文祖,亏吾等信他不会反,不想他竟然想把吾等拖进阴谋中。”

    诸人在众口怒骂间,一人道:“万一他真是来平叛的呢?”

    “愚蠢,黑山贼入城不过两个时辰,他麴宣义纵然不用整军,一人双马疾驰而来,此刻也到不了邺城,何况谁去通知他啦?”

    冀州高士甚多,麴义此举用意不难猜出,黑山贼已出城,他还要率军入城平叛,平的什么叛?肯定是刘备。

    他们如果开城,就如同跟王芬等人同流合污,准备阴谋废立灵帝。

    纵然麴义杀了刘备,可城内还有赵忠祖宅,麴义能杀尽赵忠心腹吗?

    跑了一个,他们就只能跟着王芬造反了?

    一个张角已经被冀州弄得破败不堪,再来个王芬作反,恐怕冀州大地就要换一批人了。

    “诸公莫慌,麴宣义乃朝廷所封,岂敢攻吾州城?”

    刘惠高声喝道。

    “不错,他麴宣义吃我们的,喝我们的,难道还敢杀我们?反了他不成?”

    “嘿嘿!别忘了他麴宣义麾下不少都是我冀州人。”

    “斯言是哉!”

    众人纷纷应和。

    刘惠瞥了眼刘备,道:“惠不才,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麴宣义退军。”

    “治中大才。”

    “邺城老幼全靠子惠兄了。”

    “子惠兄舍身之举定能彪炳史册。”

    “……”

    刘惠瞬间被诸人说成圣贤。

    刘惠团团作揖,末了,对刘备道:“惠,此去若不幸身死,邺城父老就托付给刘使君了。”

    好一个刘子惠,自己扬了名却给自己留下一难题,他成功,扬名天下,中山刘子惠单身说麴义;失败了,名垂青史,为阻叛军攻城身死,恐怕还会有几句大义凛然的话留下。

    刘备最多也就是一背景人物,儒生,为名,真是不惜一切啊!刘备还不能阻止他,首先不同意的就是冀州士族,因为这就是儒家所谓的舍生取义。

    刘备赶忙还礼:“子惠先生安心,某纵然身死,亦不让麴宣义进城一步。”

    “惠,代全城父老谢过刘使君。”

    刘惠一脸慎重的说道,说完便孑然离去。

    刘惠的身影在烛火中映出无数,无数身影尽是自己,显得无比孤独又悲怆。

    单刀赴会,说来轻巧,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君不见荆轲的同伴秦舞阳吗?侠名远播,以身赴死却恐惧异常。

    不说别的,单是为了刘惠的勇气,刘备也决定做个好背景。

    为何说做个好背景?

    邺城乃魏郡治所,魏郡乃冀州大郡,邺城亦城高且厚。

    黄巾乱起,皇甫义真迁冀州治所于邺城,流离失所的冀州士族纷纷落户于此城,他们聚集的私兵不下万人,何况还有郡府兵数千人?

    麴义要攻破邺城,除非有内应?

    王芬已叛逃,谁还想为他身死族灭?

    故,麴义能攻破邺城,就是个笑话!

    城外,星光稀落,夜空已进入最黑暗的时刻。

    邺城东门大开,十数骑甲士手持火把拥着一儒士出来,那儒士赫然正是刘惠。

    过了护城河,就能看到麴义及他身边不足千人的先登营士卒,刘惠看到这幅场景心中大定,麴宣义若全营而来他还尚惧几分,如今不过千人,必能成吾名。

    “麴宣义,欲反乎?”

    麴义部下经过与于毒的厮杀人人带血,此刻见邺城城门紧闭,不由杀气大增。

    刘惠却丝毫不惧,不等麴义开口便呵斥道。

    麴义闻言,双眼一眯,杀气磅礴而出,汇合部下血气形成一支巨箭朝刘惠压去。

    刘惠身旁的甲士坐下马匹受不住巨箭的威压,战马双腿一软将背上的甲士摔落下来。

    ;

 第六十五章刘惠匹马走麴义

    “呔!”

    巨大的箭矢在黑夜显得格外亮眼,刘惠眼见自己身边的十数骑士接连跌落在地,猛然大喝一声。

    一股强大的浩然正气喷薄而出,瞬间将箭矢阻住。

    “麴宣义,果反邪?”

    刘惠胆气不减反增,双目怒瞪:“杀吾易,杀治中难。”

    刘惠的意思是杀我刘惠容易,想要使邺城内的士族们投降难。

    麴义真是想耍耍威风,顺便迫使刘惠低头,以前他前来讨要钱粮时那是有求必应,冀州士族柔弱惯了。

    他却忘了那是以前,如今一不小心就是敌我双方。

    “刘治中说笑了,某家此来乃是应使君钧令,前来平叛。”

    刘惠的强硬让麴义有些出乎意料,不过他也不能亦不敢真杀刘惠,杀了刘惠就等于跟冀州士族翻脸,到时候麴义等不来京城的调令就饿死了,除非他纵兵劫掠。

    麴义不愿低头,不得不搬出王芬来。

    “哼!王文祖欲行王莽之举,宣义欲与之同流合污吗?”

    刘惠听麴义说到王芬斥道。

    如此机密之事他麴义怎么知晓,行废立之事,密则易,泄则亡。

    君不见十几年前的大将军窦武吗?

    因事不密,被王甫、曹节先下手为强,满门尽灭,连盟友大名鼎鼎的三君之一的陈蕃也做了牺牲品。

    王芬如今的名声、势力与二人相比差远了。

    麴义的脸色一连数变,刘惠冷嘲:“骑都尉三思啊!可莫要从逆。”

    刘惠直呼麴义的官职,提醒他不攻城仍然是朝廷之官,反之则是乱臣贼子。

    “义,不敢。”

    麴义的确不敢,凭他部下心腹千人怎可能行废立之事?

    “麴宣义,反复无常乎?”

    麴义一低头,隐在其军中的许攸、王芬二人就在文丑、颜良、朱灵等人拥簇下逃离去。

    麴义部下虽然是精锐,然文丑、颜良、朱灵三人勇武无比,又突下死手,数个呼吸间便被几人杀出,然后纵马入黑夜中。

    “这,这……”

    麴义眼睁睁看着几人杀出,竟有无颜面对刘惠凌厉的目光。

    “这什么,还不速把反贼捉回来。”

    麴义的脾性,刘惠深知,故大声疾喝。

    “诺!”

    麴义也觉得此刻离开更好,毕竟他跟王芬搅和在一起了,其余去追王芬等人,这泼墨夜色下去哪追啊?

    他也觉得刘惠这是在支开自己,这正合他意。

    “给某追上去。”

    “诺!”

    近千余健儿齐声大呼,震得城头上等消息的冀州士族们耳朵直嗡嗡响。

    好一个麴宣义,练的一支强军啊!

    如果不是被刘惠说走,这邺城没了刺史、治中,说不定真的要陷落。

    麴义拍马离去,余部纷纷跟上。

    进退有序,丝毫不见混乱,名将之风也!

    刘惠看着麴义部消失在黑夜里,忍不住感叹。

    泼墨的夜渐渐明亮,刘惠入了城直接上城墙见冀州士族众人,说不得一番好吹捧。

    “虚伪!”

    靠边站的刘备众人有人低声,这次不是张飞,刘备怕张飞再出言不逊,故将其遣回刘氏商铺。

    刘备没想到发出此声的是关二哥,史书上不是说过:‘关羽重士卒轻大夫,张飞重大夫轻士卒’,自己怎么把这茬忘了?

    “二弟慎言。”

    刘备不愿得罪冀州士族,故低声嘱咐关羽。

    今夜是忙碌的一夜,诸人几乎都一夜未眠,因此吹捧并没经历太长时间。

    在天光大亮,第一缕阳光照上城头时,刘惠团团作揖道:“诸君一夜辛苦,邺城骚乱终平定,麴宣义亦回黑山,邺城安稳矣!诸君且回去休息吧!”

    “子惠公辛苦,非子惠公吾邺城大乱矣!”

    “斯言是哉!”

    儒士们相互吹捧。

    张郃等人却紧挨刘备,说到底士卒们才不理会儒士们的吹捧,他们只相信武勇。

    士族们俩仨俩仨的离去,刘惠脸上温煦的笑容一直未变,真不知道他这笑容是怎么练出来的?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越来越强劲的马踏声让刘惠脸上的笑容僵住,他是经历过黄巾之乱的,自然对这**蹄敲击大地的声音熟悉。

    有兵马来袭,难道许攸还有后手?

    刘惠转身就看到地平线上传来一股烟尘,原本欲离开的冀州士族亦纷纷翻身,看到烟尘不由大呼:“这是何处兵马?”

    惊呼声未消,一个铁甲甲士从烟尘中穿出,直驱邺城城门下大呼:“大股黑山贼来袭,我家骑都尉与之交锋数次皆胜,我家都尉恐邺城有失欲退入城**御黑山贼,特命某前来叫门,还请刘治中速速打开城门。”

    似印证铁甲甲士所言,这股烟尘不远处有更大的烟尘荡起。

    “看来此人所言非虚,看装束亦是麴宣义部下,依某看不如开城门放其进来,如果有诈,不是还有刘使君的吗?”

    耿修捏着胡须在刘惠耳旁轻声道,说着还瞥了神色凝重的刘备一眼。

    刘惠点头,正欲同意,身边一儒士忙道:“不可,不可。麴宣义西凉出身,其人恃才傲物,其众皆狼子野心,若进城后四处撒野,如之奈何?”

    “是啊!是啊!我邺城城高墙厚,区区黑山贼如何能破?倒是麴宣义不可不防。子惠兄,莫忘了他麴宣义在黄巾之乱中是如何自筹粮饷的?”

    麴义初至冀州确实军纪不好,西凉军卒都这德行,不过自从皇甫嵩将麴义教训后,麴义有了新志向,这一年几乎秋毫无犯。

    麴义虽然秋毫无犯,冀州士族却怕他再次纵兵四略,这时可没有皇甫义真在。

    刘惠眉头一皱,又有人进言:“刘玄德亦名将也!其部众更精锐,黄巾贼死于其手的数不胜数,这黑山贼难道还比得过黄巾贼。”

    这话有点嘚瑟了,黄巾之乱时大量裹挟民众,青壮、老幼、妇孺皆有,连战连胜只凭一口气。

    此时的黑山贼确实黄巾中能战之士组成且身经百战,比之黄巾之乱时战力翻了不止一番。不过邺城从没被黑山贼攻破过,冀州士族怎知他们的战力如何?

    麴义的大旗出现在城头下,麴义看着紧紧关闭的城门,不仅在城头大呼:“刘治中,某乃平凉麴义,黑山张牛角亲至,速开城门呐!”

    ;

 第六十六章乱

    冀州士族商量过后,决定不开城门。

    麴义见越来越近的黑山贼,指着城头大骂不止。

    “都尉,咱们走吧!再不走,就走不掉了。”

    麴义心腹劝道。

    麴义狠狠道:“让老子走易,再让老子回来,哼!”

    麴义率部绕城而走。

    远处的烟尘逐渐变大,丝丝缕缕汇成一团乌云,乌云里缓缓出现一丝线,线变成一团黑影。

    近至眼前,无数黑衫军蜂蛹而至。

    “黑山铁骑,所向披靡。”

    一杆大纛首先出现刘备等人的眼中,杏黄旗帜迎风招展,斗大的张字刻在一双牛角中间,牛角下有一行小字“黄天当立,天下大吉;太平教义,黑山重立。”

    “神上使,太平将军张牛角的旗号!”

    冀州士族中有见识过这旗子的人忍不住惊呼。

    “张牛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