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辞。”

    吕布本想说这并州不去也罢,可几次张口都舍不得骑都尉这两千石大员的**,只好说些官面话。

    刘备打发走满脸兴奋的吕布便朝戏志才宅院而去,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来了一个戏志才走了吕布,刘备也不知道自己是赚啦还是亏啦!只好去戏志才处寻求些安慰,希望这个超一流谋主不要太水。

    刘备来到的时候戏志才正跟一清秀小厮聊的热火朝天,戏志才看到刘备走来忙站起身,指着那小厮道:“主公府上真卧虎藏龙,一小厮就有不凡的见识,某真是服也!”

    戏志才另类的举荐人才,一拍刘备马屁,一个小厮都学识不凡,那比他高的岂不是更高,二则如果不是,这小厮是个不错的人才。

    刘备点头,道:“先生是在说子武啊!”

    那小厮听到戏志才的话俊脸泛红,有些扭捏的道:“姐夫,你吃过饭了吗?要不我让人加一副碗筷。”

    “也好。”

    戏志才有些傻眼,感情半天人家俩是姐夫与小舅子的关系,不过戏志才毕竟见多识广又道:“不知子武现据何职?”

    子武脸上红润更盛,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刘备为其解困:“子武久窝病床,身体刚刚有些气色,拙荆不想让他外出做事,某就让他在府内接待一下各方人士,也算历练历练长长见识。”

    子武便是黄叙字,黄叙在南阳已能下床行走,为了彻底康复便随张机来了京城,至于黄忠舍不得秦颉许诺的都尉并未跟来,不过黄蝶舞在刘备身边,黄忠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原来是这样,倒是某多此一举啦!”

    几人陪着戏志才侃到天黑,刘备便引着戏志才到后宅一处偏僻处,戏志才虽然心有疑惑,不过他知刘备必有深意。

    “先生,小心些。此处虽然没有侍卫却密布机关,某麾下大将高子穆的杰作,不过此时他已经回涿郡去啦!”

    高子穆,戏志才记下这个名字,能在此时回涿郡替主公看守老宅必是主公心腹之人。

    刘备推开房门,黝黑的空间内阴风阵阵让人不仅鸡皮疙瘩陡升,突然一道明火升起一副白骨出现在戏志才眼中,戏志才不仅惊恐的低呼一声。

 第二十七章许攸再入狱

    “妖孽!”

    戏志才猛然看到一具白骨在灯光出现大惊随之浩然正气迸发,反手拔出腰中剑就欲朝那白骨刺去。

    “先生勿慌。”

    刘备急忙扯住戏志才,灯光渐明一个艳丽的深袍女子出现在白骨旁,戏志才脑海里划过一个词红粉骷髅。

    刘备指着那艳丽女子道:“此女乃顾清萱,帮某收集各方讯息。”

    “小女子见过先生。”

    顾清萱在白骨盈盈一拜更显得其人艳丽绝伦,不过戏志才却有毛骨悚然的感觉,一个女子暗中收集各方讯息亦是匪夷所思,还在自己呆的地方摆一具白骨不是有病吗?

    顾清萱就是顾氏,刘备把顾氏救活后就让顾氏在张机身旁学医,本意是让顾氏成为中国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不想张机随遣散大军去涿郡教学,顾清萱就留在刘备身边,由于她尚不能出现在世人面前刘备就让其替自己整理暗探收集来的讯息,不过经吕布叛变一事刘备觉得必须让一谋主接管情报组织,而戏志才这位超一流谋主就成首要人选。

    “从今天起收集京城讯息的事就由先生来做,清萱你协助先生。”

    “诺!”

    顾清萱清脆的声音响起,戏志才却有种受宠若惊的样子,他刚刚投靠刘备,刘备就把这么隐秘的事交给他做,刘备这是孤注一掷还是知道自己的跟脚。戏志才深吸口气道:“多谢主公信任,某一定不让主公失望。”

    戏志才跟顾清萱交接,刘备也就轻轻推出回到后宅休息,严若儿看到刘备回来满脸欢喜的走上来:“夫君你回来啦!累不累?若儿前些时候刚跟学了些按摩手法,若儿替夫君按摩一下穴位好不好?”

    今日不该是黄蝶舞来侍寝吗?严若儿对黄蝶舞很不感冒,为何今日跟她换班?刘备突然想到中午吕布来辞别的事,必定是严瓷搞得鬼:“好啊!”

    刘备闭着眼享受着美人细心的服侍,脑子里想着戏志才的建议,多抓几个名士,恶名一旦传扬天下还能扭转过来吗?还是说戏志才是别人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卧底,戏志才跟荀彧是好友为何不拿荀彧推荐信来,自己把情报组织交给戏志才是不是有些唐突?

    “夫君,若儿按的还舒服吗?”

    “嗯!”

    “夫君,你睡著了吗?”

    “没有,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吞吞吐吐不是你的个性。”

    严若儿轻轻一打刘备,娇嗔道:“夫君,人家哪有什么话要说嘛?只是看你累,所以才让你放松放松吗?”

    “哦!”

    刘备此时才明白为什么每个上位都有两套情报组织,这样才能知道有没有骗自己?可如今让他再去哪里找一个军师来令组一套情报机构?头疼啊!

    严若儿见刘备又陷入沉默,忍不住道:“夫君,你真的睡著啦!”

    刘备的思路又被严若儿打断,没好气的道:“你再不说的话,我这回就真睡著啦!”

    严若儿不敢再抻着,忙道:“夫君,奴听说奉先要回并州,夫君想不想他回啊?”

    果然如此,刘备道:“你觉得呢?”

    “奴觉得应该让他回去,夫君都放子鱼先生与纪灵走啦!何况奉先要回并州,奴家就在五原,舅父也多番来信让夫君派一员大将回去抵御匈奴,此番放奉先回去不是一举两得吗?”

    五原太守王智,严若儿不说刘备真把他忘啦!王智是提拔吕布上位的人,严瓷又是严家人,要是王智替自己从丁原身边把吕布再拉回来,吕布可能就要在并州呆一辈子,那样的话吕布还会在自己麾下?

    三日后,丁原携吕布及一些豪侠去并州上任,刘备亲自前往送别,来送丁原的名士及豪侠对刘备纷纷怒目而视。

    远处,许攸看着刘备跟吕布作别的身影冷笑:“丁建阳终于做了一件对的事,某也算小出一口气。”

    曹操皱眉:“吕布不过一介匹夫,他走了刘玄德身边还有关羽、张飞、韩当个个勇武异常,某担忧的还是伯喈公的立场,若他依然支持刘玄德,刘玄德就不会倒。”

    袁绍亦点头:“大将军如今对诛除十常侍又不那么热心啦!长此一久,第三次党锢之祸不远矣!”

    许攸阴鸷的道:“某有一主意,不仅能让刘玄德落马又能让何遂高重拾决心。”

    袁绍道:“说来听听,如何一石二鸟?”

    许攸道:“何遂高的弱点就在史侯身上,如果史侯被人送进牢狱,你说何遂高会不会狗急跳墙?”

    曹操一惊:“这恐怕不妥吧!若史侯日后登基知晓此事,你我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许攸毫不在意的道:“史侯若登基首先要对付的是何遂高,再说他能不能登基还是一回事呢?某听闻陛下更喜欢董侯。”

    袁绍看了许攸一眼,别有深意的道:“子远既有把握不妨一试,出口气也好。”

    许攸大喜,曹操渐渐有些回味过来,看看许攸与袁绍心里暗惊:恐怕他二人意都不在此,何遂高经此一吓,绝不会认为刘备为主谋一定会联想到十常侍身上,就算联想不到许攸袁绍也会让他联想到,为了铲除异己连未来皇帝也要利用。曹操想到几年前被自己棒杀的蹇叔,好像就是那一次祖父跟王甫闹翻,随后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及步兵校尉刘纳共诛王甫党羽,曹节及张让虽及时反扑,可宦官势力为之一滞。京师太凶猛,自己还是先外出为官吧!

    刘备送走吕布遂令韩当补其缺,又令简雍、戏志才为执金吾丞,同时征辟顾雍为执金吾侯,数日后顾雍才姗姗到任。

    戏志才从一介白身一跃成为六百石朝廷官员压力陡增,执金吾内的事他并未过多插手,简雍是刘备的大舅子,顾雍是蔡邕的门生,戏志才自然不敢与之相争,何况手里有更隐秘的事要做。

    整整三日未出房,终于将京城内重要讯息记在脑中,戏志才坐在房内喝着顾清萱送来的红枣粟米粥,脑海过滤着所有讯息看那些更可疑。

    戏志才突然一惊:咦!许攸怎会二进诏狱呢?

 第二十八章神兵换命(为不糊涂神大大贺)

    戏志才带着疑惑来到都船诏狱,许攸跟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关押在一起,许攸对其处处卑躬屈膝细声温语的安慰着小男孩。

    戏志才佯做无事从许攸监房走过,只听许攸道:“史公子莫慌,此时想必尔舅父已知晓,料他刘玄德不至于对公子有什么不恭?”

    史公子焦急的道:“孤,吾此时尚未归府,若母后知晓该如何是好?”

    “史公子勿忧,此事自有某来解说,公子只推不知即可。”

    戏志才脚步只一滞便离开,对身边的执金吾千人道:“抓那小孩子的地方有什么姓史的大族吗?”

    那千人摇头道:“没有。”

    戏志才皱眉:“有没有姓史的名士?”

    千人亦摇头,不过随即道:“不过史渺上仙住在附近。”

    戏志才闻言一惊,忙问:“史渺上仙,抚养大皇子的史渺上仙?”

    千人点头:“回大人正是。”

    戏志才暗忖:史渺后人绝对不会让性情高傲的许攸卑躬屈膝,能让他如此的十岁孩童恐怕只有史侯。史侯背后站着大将军跟何后,戏志才顿时满头大汗,吩咐千人道:“好好侍候着,某这就去找持金吾大人。”

    刘备听到戏志才的话愣数秒才敢相信自己手下抓了刘辩,刘辩那可是要做皇帝的人,这下自己彻底名扬天下啦!

    戏志才见刘备久久不语,道:“主公无需头疼,这次操作的好未必不是益事。”

    刘备道:“怎么讲?”

    戏志才面带微笑,胸有成竹的道:“主公不妨细思之,如果许攸只是为了对付主公,敢拿史侯做人质吗?此必是党人借此逼大将军再下决心诛除十常侍。主公不妨替大将军试想之,主公虽是宗室但名望不盛怎敢轻易捉拿史侯?此事必有十常侍乃至陛下为主公后盾,陛下近来对史侯及何后颇多不满,董太后多番在陛下跟前劝说立董侯为太子。如此一来就是皇位之争,朝廷上不希望史侯上位的人多的是,毕竟大将军得势,三公手里的权势就要消减。”

    刘备道:“先生如此胸有成竹,不知有何策教某。”

    戏志才道:“主公,天下士族分为关东士族与关西士族,二者乃天然之敌,何进得势太尉杨赐等人必头疼无比,主公可用神兵拉拢之。关东士族又分为河北士族、河南士族、荆襄士族、江东士族与益州士族,河北士族郭氏、王氏、田氏、公孙氏就与党人瓜葛甚深,而河南士族袁氏、孔氏更是党人领袖,荆襄黄氏、蒯氏亦都为党人摇旗,但司空张温与蔡氏联姻,陈留蔡有与荆襄蔡密不可分,蔡伯喈又在江东广收门徒,只要主公说服伯喈公,江东士族与荆襄士族大半都会支持主公,再说司徒许相乃平舆许氏,其父许训、其族叔许诩皆已阿附宦官闻名,党人剑指主公意在宦官,其与少府樊陵定不会作壁上观。虽然大将军身后有党人支持,可主公亦有十常侍及三公、宗室维护,胜负未可知也!”

    刘备听了连连点头,突然间觉得抓了刘辩也没什么大不了?

    宵禁早已开始,整个京师雒阳都一片寂静唯有偶尔响起的马蹄声及甲叶撞击声,而太尉杨赐府上却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一个小厮悄悄打开大门,趴在门缝朝往外看,只见一群身穿金吾盔甲的大汉矗立在门前,道:“不知几位郎君何事?”

    为首一人穿一件黄金锁子甲,抱拳道:“执金吾刘备特来拜见杨太尉。”

    刘备说着,陈到便将刘备的拜帖地上去。

    那小厮看着刘备拜帖,迟疑道:“已过宵禁,我家主人已休息恐不便见客。”

    刘备道:“无妨,某再次等候。”

    小厮无奈的关上门,杨赐的书房内,杨赐接到刘备的拜帖便命人将自己的儿子杨彪找来,杨彪看着刘备的拜帖疑惑道:“父亲,我杨家向来都是在宵禁前关闭府门,又不圈养豪侠,他刘玄德为何而来?”

    杨赐一脸病容,喘气稍微快些就咳嗽个不停,摸着胡须道:“刘玄德最近做事太张狂,想必有人看他不顺眼,要整治他吧!”

    杨彪蹙眉:“既然有麻烦事,还是不见吧?”

    杨赐微微摇头:“不妥,刘玄德如今深得帝心,陛下不会让他轻易被打倒,故不妨看看他的底牌如何?”

    杨彪道:“那我让人把请进来。”

    “不,你亲自去,态度好一些,说不定别有收获。”

    杨赐刚说完,额头上就布满了斗大的汗珠。

    杨彪答应一声亲自迎出门。

    太尉府正门大开,杨彪大步走出:“家父有病在身,让刘执金吾久等啦!里面请。”

    “不敢,是备来的唐突。”

    杨赐侧躺在坐席上闭目小憩,杨彪小心的走上前道:“父亲,刘执金吾到啦!”

    “唔!”

    杨赐听到杨彪的声音才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眼球散乱的眼神仿佛命不久矣!但刘备却不敢大意,忙施礼:“后辈刘备见过太尉,因事急而来的仓促,唐突之处还望太尉莫怪。”

    “刘执金吾,坐,老朽,有病在身,照顾不周,还望海涵。”

    “晚辈不敢。”

    杨赐说完便不在言语,杨彪在一旁解释道:“刘执金吾莫怪,搁平时这时辰家父已休息,故精神不振。”

    杨彪话外之意就是有话快说,刘备亦不喜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将自己的来意说出。

    “一把神兵?”

    杨赐听到刘备欲用一把神兵换他一命,杨赐那浑浊散乱的眼球突然精光爆闪:“玄德,所言不虚。”

    刘备立刻将身上的缳首刀取下,道:“中山大匠张世平亲手铸造之神兵,还望太尉品鉴一二。”

    杨彪见父亲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忙上前将神兵取来呈到杨赐身前,杨赐摸着刀身浩然正气勃然而发,许久才道:“好,好刀。”

    杨赐说完便闭目不言,枯瘦皱皮的手在缳首刀上摩挲不停,杨彪却做了个外出的姿势,杨彪一直把刘备送出府外。

 第二十九章逼宫(不糊涂神大大威武)

    “陛下,臣有罪。”

    德政殿内,何进嘶哑的声音不断的回荡。

    灵帝微微蹙眉,今日又是处理朝政的日子灵帝本就心情不好,何进又上来就请罪让灵帝心情更差:“可是羌人攻进三辅啦!”

    何进:“那倒不是。”

    何进明显还有话要说,灵帝却打断他:“这个董仲颖也是,刚刚晋升也不尽力破贼。皇甫义真还没破黑山贼吗?”

    马日磾出列道:“回陛下,皇甫车骑围黑山数月得数十万贼众,只要再有月余便可尽全功。”

    灵帝看不出满意还是厌恶,摆手道:“既然已得大部就撤回大军,残余匪部交由魏郡太守处理。”

    “诺!”

    “另外告诉董仲颖再无捷报,就回家好好读读兵法。”

    “诺!”

    马日磾退回席位,灵帝见何进依旧站在远处方道:“大将军还有何事?”

    何进甩袍跪倒在地:“臣有罪。”

    “何罪?”

    “陛下将史侯交给臣抚养,但昨日史侯不见啦!”

    灵帝早年数子皆丧故将刘辩寄养于道家,刘辩才得以活到现在,如今刘辩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