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孙策呢?”

    郭嘉瞅了一下贾诩,贾诩还老神在在的模样,冷冷一笑,眼中飘过一丝杀气,道:“孙策成于武勇,也越发仰仗自己的武勇,某曾听闻其自恃武勇,身边几无卫士护佑,杀他不过一刺客尔。”

    刘备听完,突然想到当年郭嘉就是给曹操出此主意后,不久孙策就身亡。

    贾诩终于开口道:“孙策病危,定然会命人前来寻孙权,其子年幼不足支撑大局,非孙权不能定江东局势。”

    “到时主公就可再行益州旧事。”

    郭嘉满意的一笑。

    刘备一拍席案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要办的干净利索,绝不能跟本王扯上半点干系?”

    “主公放心,明日某就南下江东。”

    “去吧!”

    郭嘉秘密南下江东,陈震再次从长安离开,不过这回他带的不仅是刘备的意思,还是一些旨意。

    比如黄忠屯兵新野城外,比如陈到屯兵新息、李严复出益州,关羽欲从巴郡出,看样子就像曹吴取徐州,晋军取荆州,两下交换?

    刘表忙向曹操、孙策求救,孙策攻庐江正急,再说孙刘有仇,他巴不得看刘表败亡,而后在荆州啃一块肥肉下来。

    曹操亦告知刘表,晋军只是作势,必不会南下。

    刘表这才慌了神,曹操、孙策这是把自己卖了呀,不得已刘表再次起用蔡瑁,蔡瑁却不就。

    刘表无奈,只能去求蔡氏,最后在蔡氏的威逼下,将长子准备质于长安,立刘琮为世子。

    蔡氏这才满意的回到蔡家,蔡瑁方起事,蔡瑁一出,立刻夺取荆州兵权,外又委任王璨等亲晋派掌握大权,蒯氏兄弟被冷落。

    不过蔡瑁鉴于前番失败,这回倒也懂得收敛,不再飞扬跋扈,反而没有罢免刘表任命的官员,反而派人又去请闻听其出山辞官的士族。

    蔡瑁的低姿态立刻引来一片欢呼声,荆州士族本就心向晋军,这下更加亲晋,倒是刘表经此一折腾,真的病下了。

    刘表生病,蔡瑁越发低调,只要刘表一死,刘琮继位,这荆州就是蔡氏之荆州,蔡瑁就能为自己卖个好价钱,于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陈震蔡瑁是越发欢迎,甚至亲自跑到汉水边去接陈震。

 第十一章庐江刘勋(谢谢坏susu大大的打赏)

    庐江郡。

    自黄巾之乱以来,庐江郡数番易手,自陆康担任太守后才稳定些,后被孙策讨平,孙策本以为能占庐江,未想袁术将庐江太守封给其故吏刘勋。

    庐江郡治于舒城,舒城豪族周氏乃名门望族,周瑜更是孙策的心腹,刘勋恐遭孙策毒手,迁郡治于皖城。

    刘勋治庐江,先是与刘表麾下的黄祖对峙,后因黄祖谨守刘表旨意一味防守,再加上朝廷册封的新扬州刺史刘繇到来,两军对峙于牛渚,而后相互攻伐,直到孙策借兵南下江东。

    孙策一年间打下江东六郡,刘勋屡次向袁术建议讨伐孙策,可是袁术目光在中原,又盲目自信孙策不会造反,只是派遣几个官员南下。

    等到孙策真的宣言要脱离袁术,袁术已无力发兵江东,只能让刘勋自己招募兵力,袁术接连战败,刘勋自然感到危机,不仅大肆拉拢刘晔等一干本地士族,而且自募屯兵于皖。

    袁术败亡,曹操攻下寿春,大批袁军溃兵到达庐江就食,庐江兵力达到鼎盛,多达十万余。

    然而面对的敌对势力更多,不说原先的刘表、孙策,东临九江,九江已被曹操所占,北靠六安侯国。

    袁术死亡的时候,纪灵护袁术之子女经六安侯国进入汝南,汝南李通随即命纪灵为先锋,率军攻入六安侯国。

    小小的一个庐江郡竟然跟天下四大诸侯比邻,刘勋可谓每天都睡不着,先是派人接触纪灵、李通,纪灵劝其献庐江而降。

    刘勋竟然不乐意,又派人接触曹操,曹操要求依然是要其献郡而降。

    刘勋大怒,只能在谋士刘晔的献计下派人前往许昌小皇帝处朝贡,希望得到一个名分,有了名分就跟曹操一家,曹操还能灭他吗?曹操灭他就是要脱了支持汉室的外衣。

    刘勋自以为得计,其实刘滢等保皇派自然乐得接收刘勋这等太守的投靠,他们投靠的越多才能制衡势力越来越大的曹操。

    可惜册封刘勋的圣旨还在路上,孙策朝贡的使者已经达到许昌,为了稳住孙策这头猛虎,或者曹孙联盟的风头彻底压过了刘勋。

    刘勋再次召集谋士议事,刘晔道:“曹孙联盟,必是图徐州,已抵抗即将南下的晋军,恐怕二人还会说服刘荆州,一旦南方三雄联盟,那……”

    刘晔虽然没具体说结果,可傻子都知道那必然是三雄各自扫荡南方小诸侯,庐江刘勋就是其中典范。

    刘勋急道:“子扬,某该怎么破局?”

    刘晔道:“使君,为今之计只有求救于晋王。”

    刘勋听完脸色一垮,投靠晋王,晋王要的是整个庐江郡,丢了庐江郡即这十万袁军,他刘勋最好的结果就是坐一富家翁,刘勋不甘呐!

    刘勋犹豫良久道:“要不,某跟之前一样先派人前往长安,径直去见晋王?”

    刘晔道:“使君,晋军跟曹军不同,曹操头上有小皇帝压着,虽然曹操大权独揽,可依然有保皇派与之对抗,晋军上下一心,去不去长安都一样!”

    刘勋苦笑,他何尝不知,十万大军在手里握着,生杀予夺可谓在乎其一心也!这种感觉非是一般人能领悟的。

    权力,这东西拿起来容易,要放手实在太难了。

    “还是试试吧!”

    刘勋最后挣扎道。

    刘晔听完摇头,庐江郡主宰是刘勋,不是他刘晔,刘晔只不过是一个地方豪雄而已,落魄宗室。

    不论怎样?刘勋都错失最佳时机,待孙策兵临城下再决定投靠谁,晚矣!

    刘勋不明事理,刘晔没必要陪他一起去死。

    其实不论曹操,还是刘备、刘表都有派人联系刘晔,刘晔也在犹豫,按理说晋军大势所趋,应该投靠晋军。

    可南方作战异于北方,晋军骑军强大,然而水师却不曾听说,如果晋军不能一鼓作气杀过长江,将来必是两雄相争的局面。

    投靠曹军,晋军南下,第一个要灭的就是曹操,不然曹操不会急着联络孙刘联军已抵抗晋军。

    再说曹操头上有小皇帝,刘晔又是正牌的汉室宗亲,起码比刘备要正牌的多。

    刘晔去曹军,是投曹还是保刘,保刘必然要除曹,双方内讧必然给晋军机会,投曹,不说天下风评怎样,只一个问题如何取得曹操信任。

    刘晔想来思去,还是投靠刘备的好,至少两个破落宗室之间还能慢慢一点点信任,比如刘璋如今就在长安过得很好,刘备为安抚天下宗室,特封其为宗正令。

    原幽州刺史刘虞之子刘和被刘备任命为太仆,两位宗室被刘备委以重任,其实就是在告诉天下刘姓宗室,来投晋军,起码能保住祖宗香火,说不定还能博一高位?

    其实刘晔并非如此想,凭他的本事,以及汝南平舆许邵的评价,就算是个东家董家都能博个高位,可惜他生在宗室家中。

    宗室身份使得他可以投靠的东家大大减少,同时也让他胸中的才华难以轻易施展。

    毕竟没谁愿意看到前朝宗室掌握大权。

    不过刘晔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投靠晋军,最起码刘备看来最有可能统一天下,这天下还是刘姓人来做比较好。

    刘晔正接触晋军,突然孙策起兵来攻,只是跟刘勋军初一交战便败退回去,后来才听到消息周瑜率大军往袭徐州广陵去了。

    江东空虚,原本孙策还想以攻代守,没想到袁术溃兵如此难缠,竟然初战便告大败,只能派使者前来送礼。

    孙策使者送来厚礼,又将孙策的意思说出来,只要刘勋不趁机攻打江东,孙策可以坐视刘勋拿下上缭。

    此时豫章郡在朱皓,朱皓乃刘表所置,孙策乃欲借刘勋之手灭之。

    刘勋苦恼怎么应对四雄,曹、孙联盟攻徐州,他正好可以趁机攻豫章,一旦曹孙联军破了徐州,回头攻他时,他可以献徐州给刘备,自己逃往豫章,使三雄战于庐江。

    反之亦然,刘备若攻之,他就能引曹孙联军来战。

    总之一句话,庐江失不失他不知道,他刘勋能活。

    最近家里闹搬迁,夜色又要上白班,而且又被逼婚,夜色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无心码字,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正在收尾,还要忧虑新书的事,我也是晕了。

 第十二章庐江之战

    “使君,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郡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今出,祸今至矣。”

    刘勋就攻取豫章之事告知刘晔,刘晔态度鲜明的劝阻道。

    刘勋闻言满脸不高兴,他召刘晔来商议是商议如何尽快取下豫章,而不是听刘晔劝阻的,不过刘晔大才,郡人皆知,又有私兵数千,这在庐江郡是极大一股势力,哪怕刘勋已手握十万大军亦不敢轻视。

    刘勋不得不耐着性子道:“子扬,汝之所虑,某并非不知,可是一旦曹孙取徐州,孙策必图吾庐江,吾不能不做下一步打算啊!”

    “使君,”

    刘晔还想说什么,刘勋挥手打断道:“子扬,郡内府库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不攻打豫章,这十万大军必生是非。”

    刘晔道:“使君,可遣人前往荆州、南阳买粮。”

    刘勋摇头:“刘景升做梦都想要吾庐江,岂会卖粮于某,再说孙曹刘联盟,更加不会卖粮于某啊!”

    刘晔神情一凛道:“使君,某虽不才愿入长安,凭三寸不烂之舌为使君筹来粮草。”

    刘勋摇头:“远水不解近渴,子扬不必多言,某出兵在外,庐江就交给你了,且退下吧!”

    刘晔无奈只能退出刘勋府邸。

    数日后,刘勋出兵上缭。

    豫章郡太守朱皓闻讯,立刻屯兵于上缭,在上缭于刘勋对峙。

    两军对峙数十日,死伤无数,然而并无胜负,刘勋已不能前进半分。

    藏身于丹阳的孙策大喜,对左右道:“刘子台真是个蠢货。”

    孙策于是自丹阳骑兵,杀过长江。

    早些年孙策曾经破过一次庐江,再加上如今孙策在江东威名甚盛,人称小霸王。

    于是庐江沿江诸县,如襄安、临湖皆是兵到人降,舒县大族周氏更是杀舒城令举兵相迎。

    孙策与舒城周氏合兵一处,而后杀向皖城。

    皖城的刘晔早就知道这后果,于是早就在城内准备各种守城器械,坐等孙策来攻。

    孙策派遣使者前往说降,刘晔斩杀使者,表明自己不降,孙策大怒,挥军攻城。

    怎奈刘晔准备充足,吴军伤亡惨重。

    上缭。

    刘勋得到刘晔的消息后大惊,悔不听刘晔之言,真不该擅自出兵,这下恐怕连落足之地也没有了。

    左右对刘勋言道:“主公,子扬先生还在死守皖城,主公何不回军皖城,以主公十万大军击一个小小的孙策还不在话下。”

    孙策之勇,刘勋自然知道,可是如今十万大军在手让他平添数分勇气,当下道:“不错,与其粮草尽而军士散,还不如回军一击,与孙郎决一死战,看他孙郎能否以一敌百,真如其小霸王之名。”

    刘勋自上缭退军,朱皓自然是大喜。

    有道是,喜极则悲。

    朱皓回首一看,孙策已派孙贲袭其后,豫章郡大部已失,朱皓无奈只能弃上缭而走。

    原本史书上,朱皓早已被窄融所杀。

    然而孙策袭取庐江在198年左右,按理说豫章早就是孙策的,不明白为何还诱刘勋取之,暂且以朱皓还活着吧!反正无所谓的事,小说嘛?

    刘勋大军撤回,麾下十万大军闻听要对阵孙策,当夜便逃走一半,待刘勋回到皖城时麾下已五去其二三。

    孙策早就注意刘勋的动态,刘勋大军刚至皖城,还没来得及扎营,孙策就亲率大军攻之,刘勋军大乱。

    刘勋见孙策在自家军营里左冲右突所向无敌,当下大乱,与麾下单骑而走,径直往六安投纪灵而去。

    刘勋日后如何且不提,单说孙策大破刘勋大军后更加耀武扬威,再至皖城,以刘勋印绶、盔甲在城外炫耀,同时再派使者前往皖城说降。

    刘晔这才没杀使者,反而割其鼻辱之,而后逐出庐江城。

    孙策见之勃然大怒,扬言道:“破城以后,鸡犬不留。”

    吴军士气高涨,皖城士族担心孙策真的屠城,暗地里跟孙策联系。

    毕竟当年孙策曾经在皖城杀陆康一家,那可是言出必行,此番若不是刘晔大力支持守城,以庐江士族操行早举城而降了。

    庐江士族与吴军勾结,吴军于夜破城。

    刘晔正在太守府处理政务,当下当机立断率领本部私兵杀出皖城,投老家而去。

    孙策得皖城后,而后在城内大肆屠杀守城将士,庐江士族俱不敢言。

    孙策闻皖城二乔美貌,欲纳之,怎奈乔玄早已带着女儿回乡去了。

    孙策只能在皖城安抚军心,同时抵挡江夏的黄祖以及六安的纪灵。

    却说刘晔在过六安时碰到刘勋,刘勋便将刘晔举荐给纪灵,时李通驻兵于六安,得到消息后力请刘晔留下来。

    刘晔本就想投靠晋军,当下两人一拍即合,刘晔成了李通的长史,时李通被委任为六安侯国相,纪灵为六安都尉。

    刘晔就任李通长史没多少天,就见到一人。

    “某乃颍川郭嘉,听闻子扬兄熟知扬州人物,特来一见!”

    刘晔听到来人自称郭嘉一愣,郭嘉是谁,他自然知道,晋王麾下第一心腹谋士,虽然官职不显,权利不大,可他若说谁不行,那今生必然再无出头之日。

    这就是所谓影响力。

    刘晔当下回礼道:“原来是奉孝兄,九江刘晔有礼啦!”

    二人寒暄一番,刘晔开门见山问道:“不知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郭嘉屏退左右后,道:“不满子扬兄,只为一事,谋孙策。”

    刘晔神情一亮,如今孙策刚破刘勋十万大军,又轻取庐江、豫章两郡,麾下周瑜正攻打广陵,威名大盛。

    此刻要谋孙策,无疑难于登天?

    郭嘉是自信爆棚,还是妄自尊大,视南国人物如草芥乎?

    “子扬兄,非某自大,实乃孙伯符自己取死而已。”

    郭嘉知刘晔有些误会,不仅出言解释道。

    “哦!不知孙伯符如何自己取死呢?”

    刘晔刚刚败于孙策之手,若其早发现孙策取死之道,庐江还能落入孙策之手吗? 

   

 第十三章孙策之危

    “伯符刚刚吞并江东,所杀的都是深得人心众养死士的英雄豪杰。而某听闻其本人又轻率疏于防备,虽然有百万之众,但还是和孤家寡人一样容易对付。如果有刺客伏杀,只不过能凭借一人之勇罢了。某看他必然死于匹夫之手。”

    刘晔见郭嘉侃侃而谈不仅点头称道。

    刘晔道:“故奉孝兄离长安而来。”

    郭嘉点头:“知我者,子扬兄也!不错,某已在晋王跟前军令状,愿与子扬兄一起成此大功。”

    刘晔目露犹豫,成大事者岂能用阴谋?尤其是行刺这等腌臜事。

    不过孙策一死,江东将再无英雄,晋王统一天下就要节省数年时间,一个人比起天下来说还是无足轻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