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骑军将军整齐如化的举着手中的长枪大喝。

    “出营!”

    张飞猛然断喝,以后登上心腹迁来的战马,一跃而上,率先出营而去,后面的飞骑军纷纷跟上。

    邺城那在风雪中的影子变得很小,飞骑军虽然穿着防滑的麻鞋依然挡不住路滑,路虽然难行,可邺城很快就出现在飞骑军眼中。

    张飞命人举起信号,由于风雪大,视线不好,城头上的人注意不到,张飞无奈只能让人鸣金。

    城头上,审荣正带着士族们劳军,猛然听到鸣金声大惊,幸好鸣金声很快消失。

    惊醒者不少,一军侯正要出去看,审荣压住他,道:“兄弟们安心吃酒,某亲自去看看,说不定是那个倒霉蛋用雪球砸的呢?”

    审荣说着,给一个士族使眼色,那士族连忙安抚住那军侯?

    审荣出了角楼,发现城外什么都不看到,不仅暗道:大意了,没想到风雪中信息传递这么难。

    牢头道:“要不,某下城去看看。”

    审荣摇头:“不妥,一来一去,太引人注目了。”

    审荣又听到几声鸣金声,当下眼前一亮,我们在城头上亦鸣金相应,若城下回应,则证明是晋军。

    牢头点头。

    审荣用雪球砸金锣,不少惊醒士卒出来,看到审荣用雪球砸金锣玩都嗤之以鼻,不过谁也不敢说什么,毕竟大雪夜根本不可能有夜袭吗?

    审荣以金锣试探,城下亦用金锣相合。

    审荣跟牢头对眼一视,当下审荣对身边的心腹使了眼色,诸士族长纷纷来到审荣身边,审荣对他们点头。

    诸士族长纷纷咬牙,而后吩咐自己私兵抽出早已藏好的兵器,将毫无防备的守门将士砍杀,而后占据城门角楼。

    邺城,大将军府。

    审配处理完最后一件政务,正欲端起眼前的热茶饮用,一入手茶水冰冷,这让审配眉头一皱,喝茶之心顿减。

    屋内虽有火龙,可是却阻挡不住风雪的侵袭,审配吩咐道:“给某取些热酒来。”

    “喏!”

    审配见小校虽然应诺却有些迈不动腿,知其有难处道:“怎么了?”

    “回大人,府内没有现成的热酒,您看某现烫可以吗?”

    审配眉头皱的更紧,摆手道:“算了,老军呢?”

    审配说的是自己的心腹元老,有他在,审配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吃上热饭菜,喝口热酒。

    那小校道:“老军回府了。”

    “哦!”

    审配点头,随口问道:“什么时候回去的。”

    “亦有一日。”

    审配闻言心中一咯噔,一天,什么事要用这么长时间,不过他也没多疑,突然想起家里的事,道:“既然如此,某亦回府一趟。”

    那小校道:“那某这就去备车驾。”

    审配道:“车驾备上,护卫就不要通知了,风雪夜,没谁想得到某还能出府。”

    “喏!”

    那小校忙退下。

    审配看着天空下飘着的鹅毛大雪,不由心中升起一股迷茫,自己的坚持会有结果吗?袁氏的前途就如这月夜一般让人看不到前方啊!可是他还有选择的机会吗?

    士为知己者死。

    袁公以国士待他,他只能以国士报之。

    国士,自然是一国之士,他只能为袁氏效死。

    “先生,车驾备好了。”

    “嗯!”

    审配收回自己发散的思绪,走出袁府大门,径直上了车驾,就往自己府邸行去。

    袁府有一段较长的胡同,在胡同口处,突然杀出一波黑衣人,猝不及防下袁军死伤惨重。

    虽然小校明面上没带几个护卫,可暗地里的护卫并不少,这波刺客一出现,立刻有数十弩箭射向刺客,不少袁氏护卫从袁府城墙内跳出。

    “撤。”

    刺客见事不可为,于是道。

    “不用追了。”

    审配止住欲追击的袁军护卫,道:“雪夜,百姓已入睡,都认为天命还在袁氏,若某遇刺的消息传出去定然民心不稳,还有也别告诉三公子。”

    “喏!”

    这场雪夜刺杀对审配来说,不过是晋军黔驴技穷的路数,晋军越是如此越证明他们急了,这个冬季就得退军。

    审配心情大好的来到自己府邸,看着禁闭的府邸大门有些感慨万千,本是自己的府邸,为何却没有迎接自己的人。

    小校上前去敲门,门口的苍头看到门外的袁军一紧张,下意识关上门。

    审配觉得有些纳闷,那小校再敲就不开了。

    审配上前亲自喊门,不久审武亲自赶来。

    审配讶道:“某不过是回府看看,怎敢惊动族长?”

    “哈哈!谈不上惊动,某只是刚好要出去而已。”

    审武道。

    “出去?所谓何事?”

    审配随口问道。

    审武道:“阿荣号召士族们雪夜去劳军,咱们自家人怎能不去?”

    审武说是如此说却一脸吝啬相,审配看出他的不情愿,也是自袁晋开战,阴安审氏出了不少血,自然不愿意再出血,恐怕他以为自己回来是给审荣站台的吧!

    审配摇头,道:“阿荣这小子越来越懂用兵之道了。”

    审配能明白刚刚苍头的失礼,亦明白审武来得如此快,当下道:“原来的苍头怎么换了?”

    审武忙解释道:“夜里府内来了一波刺客,原来的苍头死了,这新的苍头还以为袁军是刺客呢?”

    审配点头,突然对身后的小校道:“某既已安全入府,汝等就回家去吧!”

    “这?”

    小校有些犹豫,审配道:“某在自己府上还不安全吗?速回家去吧!”

    “喏!”

    那小校大喜。

    审配这才入府,可一入府就嗅到不同寻常的气味,直到他看到府内大堂上不少邺城士族才明悟:“汝等,汝等……。”

    张明张子谦上前道:“吾等怎么了?要反了,正南兄,不知你意下如何?”

    审配闻言圆目怒瞪,连喝来人,竟没有一人出现。

    张子谦嘲道:“正南兄,连你儿子都反了,你还不反吗?你亲侄子正迎晋军入城?你还不反吗?”

    “呃?”

    审配傻眼,突然听到喊杀声,眼前一黑,委顿于地醒转后,怒道:“竖子,竖子不足以为谋。”

 第九十二章邺城破

    “杀!”

    邺城城门缓缓打开,张飞穿着白甲白袍,骑着乌黑的乌骓马,一手拉缰绳,一手高举着手中的丈八蛇矛断喝。

    张飞已有日后喝退数十万曹军的气势,一声断喝下城头上的积雪簌簌而下,夹杂着天上纷纷落下的鹅毛大雪。

    城头上一个袁军士卒被骇的手一软,手中的火把随着风雪飘下,火把从张飞跟前落下。

    摇曳的火光中能看到张飞面上覆着的面甲,甲面上画着凶猛怪兽,在摇曳火光中仿佛活过来一般。

    “鬼,鬼啊!”

    俯身去看火把的袁军士卒大叫。

    袁军士卒发疯的乱叫,其余袁军纷纷望城下看。

    只见城门洞口火把无数,一支身穿乌甲脸上带着各色面甲的将士进城,期间没有一丝杂乱,连动作都机械如一,偶尔一将士抬头,脸上覆面上的怪兽如活过来一般。

    不仅纷纷大叫:“鬼,鬼军。”

    袁军高级将领都各自回家休息,城头上多是无知愚夫,有智慧的军侯斩杀一二袁军士卒欲平定局势,然而却镇不住那么多的袁军将士,反而被别部积怨士卒所斩杀。

    其部士卒多信服其军侯,见其被别部所杀,顿时朝那士卒杀去,那士卒亦有交好之人,两部士卒开始厮杀开来。

    随着晋军大队来袭,阵势越发不可收拾,整个城头上的袁军因为惊慌、害怕、积怨等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竟然发生可怕的营啸,且很快蔓延到整个城头。

    张飞一入城,就看到审荣正亲自带军等候,忙问道:“先领某去大将军府。”

    “喏!”

    张飞留一部人马守城,等候张燕、张辽的后续大军,自己率大部直奔袁尚的大将军府,只有拿下袁尚才能以最少得损失控制住整个邺城,此时张飞还不知袁军城头已发现营啸。

    此刻邺城城内,晋军细作开始四处点火,敲锣打鼓制造骚乱,并趁机刺杀袁军高级将领及主事人员。

    大将军府。

    袁尚从梦中惊醒,接着就听到下人的呼喊,袁尚擦了擦头上冷汗,将一只缠着自己的玉臂拿开,开口问:“外面何事,如此吵闹?”

    “公子,晋军杀进城来了。”

    心腹忙道。

    “什么?”

    袁尚大惊,随即以为是心腹开玩笑,外面正在下大雪,晋军傻了才会在此刻攻城,难道是城内的晋军细作所为?

    袁尚冷静下来,吩咐道:“速派人去查清到底怎么回事?”

    “喏!”

    外面如此噪杂袁尚自然无心睡眠,就算真的只是晋军细作小打小闹,可若真有不长眼的人跟着造反,那也是极为棘手的事。

    “去把正南先生找来。”

    “喏!”

    袁尚从美人堆里出来第一时间就是找审配来商议。

    不一会,下人来报:“公子,先生回府去了。”

    袁尚不仅有些不满:“这关键时刻,先生回什么府,还不速去请来。”

    袁尚很快更加焦急,因为府门前来了一支乱军,吵吵嚷嚷的要攻大将军府,不过由于穿戴不一,一看就是那家私兵。

    袁尚心目中最坏的事终于发生了,当下令心腹出府平叛,袁军精锐一出府,那群叛军就消散。

    袁军精锐回府,他们又来闹事。

    袁尚正要下令将他们彻底歼灭,可是更多的乱军出现,袁尚醒悟这不是一两个家族谋反,而是一连串的家族啊!

    更让袁尚焦急的事又出现了,心腹打探消息回来,给了袁尚致命一击:“公子,晋军真的进城了,为首的就是审荣。”

    “审荣?”

    袁尚瞪大眼不敢相信的问道。

    “喏!”

    袁尚拔刀就要斩杀那人:“你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正南先生乃某智囊,怎会反叛?”

    袁尚心腹忙将袁尚拦住,一人道:“公子,不论正南先生是否谋反?如今晋军入城乃是事实,城内众士族投敌是真,邺城已不可守,当弃而走之。”

    袁尚闻言去看,见是长史梁岐,顿时大怒:“走?某一走,邺城必为晋军所有,某不走,某要与邺城共存亡。”

    袁尚说完,眼突然一抬,冷冽望着梁岐道:“走,某走了,袁军大乱,你是不是正好拿着本公子的印绶去投靠晋军?审正南不可信,尔更不可信,看某不斩了你。”

    袁尚受的打击太大,一时间谁也不信,当下举刀朝梁岐砍去。

    这下无人敢拦,梁岐见状赶紧举手去挡,袁尚一刀砍在其手臂上,梁岐大叫一声,抱着手臂倒在地上。

    “某要杀了你?”

    袁尚正要补刀,有下人禀报:“公子,有晋军杀到府门口了。”

    袁尚瞅了梁岐一眼,这才作罢,对心腹道:“儿郎们,随某杀散晋军,这城内所有财货任尔等取。”

    “喏!”

    袁尚以邺城为饵,当下引得诸将士士气大震。

    袁尚披挂出府,杀散府门前私兵,张飞统飞骑军杀来。

    袁尚直取张飞,却被张飞数合挑落马下。

    袁尚身边的大戟士见状,死战张飞才抢出袁尚,当下护佑着袁尚杀出飞骑军的包围圈,逃出邺城。

    审荣率先引晋军入城,东城的冯礼在张燕率晋军大举来袭下率部投降,继而审武押着审配前往大将军府向张飞投降,受伤的梁岐已被晋军救治,感激之下梁岐献大将军印绶投降。

    张飞大喜,一边派飞骑军平定城内骚乱,一边让梁岐以大将军印绶发安民告示,待到天明时分晋军得以全面掌控邺城,恰大雪已停,东方日出将出。

    张飞派人搜遍全城不见袁尚,深为遗憾,正要派人出城去追,被张辽制止道:“将军,袁尚逃便逃了,他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还不是下曲阳,如今袁绍正病重,若得闻邺城已失,根基已丢,岂能长久乎?”

    张飞闻言大赞,忙道:“文远所言极是,走,咱们去见见大名鼎鼎的审配审正南。”

    “喏!”

    此刻审配正在审荣待过的牢房内,只不过如今审配披头散发,衣冠狼狈好不凌乱,那还有半日前权倾邺城的模样。

 第九十三章小人得志(十点左右有第三更)

    “正南先生,久违了。”

    数年前刘备在冀州平王芬之乱,张飞是见过审配的,只是那时候审配还只不过是邺城一属吏,张飞也只是刘备的义弟。

    如今张飞已是征北将军,审配已成为张飞的阶下囚。

    审配眼也不抬,神情极为低迷,良久方叹息一声道:“今日即为君侯阶下之囚,君侯也不必假惺惺的来这套,明说吧!配不可能降,此生已遇明主,定为明主而死。”

    张飞乃耿直的性子,犹豫道:“先生不再考虑考虑。”

    审配笑了,反问道:“若某擒君侯,君侯降否?若君侯真可怜某,就让某死的清静些,不要让那帮肮脏小人玷污某。”

    张飞赞同的点头,当下抽出自己的腰刀掷在地上,道:“此刀乃吾军大将高顺所铸,名为青螭,应当不辱先生。”

    审配道:“多谢君侯。”

    张飞说完,径直离开,张辽紧随其而去。

    随军的孙礼不解,问张辽道:“将军,为何三将军不把审配留给主公处理?”

    张辽叹道:“汝不见审配死志甚坚,纵然留给主公,主公也免不了杀了他,主公下令杀此名士,定然为士族非议,如今三将军不等主公回信便杀之,士族只会非议三将军,到时主公只需一文斥之,便可得士族之心。”

    孙礼道:“三将军,这么做岂不是太亏了?”

    张辽摇头:“傻瓜,如今主公为晋军,统一天下乃迟早之事,一时间或被士族非议,可在主公心中却能记得三将军之用心良苦,此番大战或许无功,下次定然重赏,再说三将军还需要赏赐来彰显吗?那是外人想法而已。”

    孙礼点头,只要能简在帝心,下一次张飞还能统军出征,那时候他也能从军出征。

    随着刘备地盘越来越大,麾下将领越来越多,派系之间的争斗也越发白炽化,张飞乃功勋元老,又是刘备同乡,地位何其显赫,然而就是如此,一直为刘备坐镇一方,很少有出征的机会。

    不像关羽,攻河东、定益州,如今又坐镇巴蜀,麾下已自成一系,不像张飞麾下皆幽州人,清一色的刘备同乡。

    如果说刘备麾下谁最值得信任,非张飞莫属。

    狱内,审配整理好衣冠,先是面朝下曲阳方向三叩其首,而后将青螭架在脖颈处,望向下曲阳方向,道:“主公,配无能,致使邺城丢失,无以谢罪,唯有一死尔!”

    审配说完,手一动,自刎而死。

    审配死后,张飞令审氏为其收敛,挑选良辰吉日,为其风光大葬。

    下曲阳。

    自从袁绍求战不得退入下曲阳,刘备随即率十数万晋军合围下曲阳,将袁军死死围困在城内。

    许攸在郭援的保护下自广阳到安平,才知道局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原本郭援想说服许攸前往邺城。

    许攸冷哼道:“审正南素来与某不合,你我若回邺城,必被审正南所杀,大丈夫岂有把性命托于他人之手者?”

    许攸想尽一切办法准备混进下曲阳,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