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鲁几乎愤怒的喝道:“杨长史,某还没死呢?尔用不着如此沮丧?”

    “主公误会啦!”

    杨松闻言忙辩解。

    张鲁却不听他辩解,厌恶的摆手道:“就让杨昂再辅佐张卫率领新兵去支援成固,务必要阻敌于成固,不,成固之外。”

    张鲁说完挥袖离去,阎圃看着杨松好笑的道:“杨长史多保重吧!”

    杨松表面哭笑不得心里乐开花,哼!此次正好让杨昂投靠陆城军,顺便带路至汉中,汉中从此易主。

    杨昂再次跟张卫出兵,张卫依然意气风发,对杨昂也恭敬许多,虽然杨昂最后独自逃离战场,可毕竟是他的主意让自己风光无限,不仅没罪还再次带兵。

 第六十二章汉中到手

    张卫意气风发的朝成固进发,结果在半路上就看到陆城军顺沔水直击汉中城,不好,快回汉中。

    张卫一边派兵回汉中,一边调转部队回汉中,张卫走着走着却发现人越来越少,而且掉队特别多。如果说上战场这情况正常,这可是回家啊?

    张卫逐渐琢磨出不对来,张卫赶紧请杨昂来解惑,杨昂却全副武装带着数百甲士而来,什么时候杨家存有这么甲械?

    杨昂离张卫还有数十步就不再上前,而是大声问:“祭酒大人有何吩咐?”

    张卫再傻也知道问题出在杨昂身上,杨昂乃杨松族弟,那么说杨家已经不再看好他们老张家了。

    “先生,某自认主公待尔杨家不薄,为何叛之。”

    杨昂见张卫把话挑明亦开门见山道:“祭酒大人,天师入汉中两三年,除了发展道教可曾建一树,不曾。其还不如当初苏太守,吾等不得已才投天师,如今陆城军已进汉中腹地,两万精锐尚不是陆城军的对手,尔以为某等新卒能抵挡否?”

    自然不能?

    张卫摇头,看了看周边的带甲之士逐渐围拢过来,喝道:“先生,某不拦,不知先生欲将某如何处置?”

    “这要看陆城军的意见,不过祭酒大人可以自救。”

    杨昂已经一副陆城军使者的姿态。

    张卫颓废道:“如何自救?”

    “率军回汉中,取汉中城奉给陆城军?”

    “妄想?”

    张卫听到要自己卖主求荣,毫不犹豫的拒绝。

    杨昂冷笑:“祭酒大人,原本这天师位置是你的,张鲁不就是因为其母被刘焉纳了才掌握兵权,继而做了天师。”

    “哼!”

    张卫虽然没被杨昂说动却不再反抗,任由杨昂等人把自己卫队缴械。

    不说杨昂带大军回汉中,单说陆城军顺沔水直至汉中,汉中城中大慌,城门差点被一鼓而下的陆城军给拿下,最终还是城门司马组织弓手不分敌我射箭才打退陆城军的攻击。

    张鲁被突然袭击到城下的陆城军骇住,在天师府内大发雷霆,杨松的头还因此被砸破了。

    阎圃一个劲劝张鲁消气。

    “消气,如何消气,尔等倒是拿出个主意来啊!”

    张鲁依旧怒火中烧,现在的他不必数十年后沉醉于教义之中,他还不想投降,杨松谏道:“主公,汉中城池坚固,城中粮可用半年,不如坚守汉中,待张卫率大军来援,实在不行还可求救于刘焉,刘焉与刘备有灭族之仇,刘焉绝不会袖手旁观。”

    “主公,不如弃城。”

    张鲁听完杨松的话怒气消减许多,阎圃低声道。

    “弃城?”

    张鲁阴沉的可怕,阎圃抱着既然说了索性说完的态度,道:“五斗米道在巴人威望甚重,主公不如前往巴人地躲避一下。”

    “躲?”

    张鲁的目光几乎要吃人,阎圃硬着头皮道:“是的主公,刘备若想称雄,其目光必定在中原,如今中原大乱正是插手中原好时机,陆城军兵发汉中不过是偷空而来,必不能久。”

    “那某为何不守城,等陆城军自行退去。”

    张鲁气呼呼的问道。

    阎圃道:“主公,汉中不可守,难道主公忘了苏固的前车之鉴?”

    “放肆!拉人把这狂徒拉出去砍了。”

    张鲁拍着席案暴叫。

    他依稀记得苏固被自己击败后,汉中守军在杨松等士族的蛊惑下献城,他可是不费一兵一卒得到汉中。

    “且慢,主公三思。”

    杨松恨不得张鲁一刀劈了阎圃,可是现在他却不能不替阎圃求情,否则他就是有心铲除异己,好献城投降。

    虽然张鲁与阎圃演双簧警告他,他却不得不替阎圃求情:“阎治中虽然语出无状,不过却不失为一条明路。”

    如今城中兵权大多在汉中士族手中,杨松也没必要那么怕张鲁了,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

    “下去吧!”

    张鲁见杨松如此强硬的语气,知道大势已不可违,失意的摆手让杨松下去。

    阎圃再次出现在张鲁面前,谏道:“主公,大势已去,不如退往巴地,刘备迟早取益州,主公率巴地之民投降还可立大功,以保主公日后富贵。”

    “好,如今只能如此。”

    张鲁无力说道。

    当夜张鲁逃离汉中,杨松次日清晨才发现,悔之不及只好赶紧招士族来议,不时,城门大开迎接陆城军进城。

    下午,杨昂率大军至汉中,以新兵一万五千人向张郃投降,张郃当即命杨昂协助刘稚然前往阳平关招降,一边说服张卫为代汉中太守以安汉中旧民。

    次日,阳平关守将在张卫使者劝说下向刘稚然投降,刘稚然进驻阳平关,至此益州门户彻底朝陆城军打开。

    刘焉在成都闻听消息后急招庞羲等人回益州,然而刘焉使者到达武都时,武都情形又发生极大的变化。

    庞羲以兴国氐人攻城,河池城在河池氐跟雷定的齐心协力下坚固依旧,纵然随着吴匡带五千兵至河池,河池城依旧岿然不动。

    庞羲听得张卫大军被陆城军击溃逃回汉中后,更是加大攻击力量,因为陆城军随时可来支援。

    任凭庞羲如何加大力度,窦茂都咬紧牙关支持,窦茂之子死在城头,依然不能改变窦茂的决心。

    坚持就是胜利,起码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窦茂的坚持换来好消息,下辩城破,刘范成了陆城军的阶下囚。

    消息传到河池,窦茂紧绷的一口气才松缓些,他苦笑着对雷定道:“陆城军,终于出手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窦茂说完就倒下,随着窦茂的生病,河池城再次陷入危机中,好几次都差点被汉人攻进城中,有一次雷定真想战死算了,可想想自刎的父亲,重病的岳父他都咬牙坚持下来。

    “杀啊!”

    一天凌晨,雷定刚刚睡着突然听到一阵喊杀声,原本以为是幻觉,可城池的晃动的感觉让他清醒过来,雷定赶紧跑到城头,只见数千骑兵从两队杀入益州军营地中。

    庞羲只顾着下辩来军,却忘了背后的散关直通三辅,陆城军可以源源不断而来。

    赵云等到于禁,二人一左一右杀进益州军中,杀得益州军晕头转向,庞羲被人拖出大营,看着乱成一锅粥的营地叹息不已。

    武都完了,益州军也完了。刘备,刘备。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三章南帝北王(第一更)

    陆城军在西部战场捷报频传,这也更使三辅民心安定,三辅由此进入陆城军的时代。

    兖州,吕布与曹操相持于濮阳,虽然有臧洪带兵来援,两军互有胜负,最后皆因粮草告罄而罢战。

    初平四年注定是袁术联盟辉煌的一年,除了连连挫败的公孙瓒,袁术盟友几乎在各个战场都取得胜利,并且还拉拢刘表投靠。

    袁术当下意气风发大军威逼陈国,陈王无奈只能同意袁术奉世子为帝,史称汉南帝,与hb袁绍摄政王齐列一书。

    袁术立帝后,当下大封天下,自己为大将军、汝南公,雍州牧刘备为司空、镇西两军、秦王、督雍凉诸军事,荆州牧刘表为宗正、镇南将军、襄阳王,徐州牧陶谦为司徒、彭城侯,幽州刺史公孙瓒为太尉、易侯,西冀州刺史太史慈为前将军、真定侯,豫州刺史郭贡为舞阴侯,兖州刺史吕布为后将军、濮阳侯。

    袁术如刘焉一般大封天下,诸人除了刘备皆领旨,南帝就成为大河以南广大地区名义上的皇帝。

    刘备以自己德才不足而拒绝,一边上表简雍为安定太守,调贾诩为北地太守、张绣为北地都尉,以窦茂为武都太守,钟繇为京兆尹,士孙瑞为右扶风太守,王盖(王允长子)为冯翊太守,张卫为代汉中太守,将北地、安定、武都、三辅、hn河东、汉中并为雍州,自兼雍州牧,以荀彧为长史、杜畿为别驾、陈纪为治中、李义为从事,王凌为主薄,郭嘉为祭酒,戏志才、陈震、张既、贾逵为从事。

    刘备又擢升韩猛、赵云、张郃、张飞、张辽等为中郎将,升夏侯兰、郝昭、庞德、李严、黄叙、秦宜禄、苏由、张南等各为校尉,韩莒子、邓当、焦触、徐商、张讯、杨昂等为郡尉。

    另外派陈震前往南阳,力辞秦王称号。

    并非刘备没野心,实在是过早称王,一定成为天下诸侯共同的目标。

    再加上袁术封其为秦王、雍州牧、督雍凉诸军事,看起来袁术很大方,对刘备的提议全部赞同,可实际上刘备要督雍凉诸军事,就必须先拿下雍凉地区,拿下凉州就必须跟马腾、韩遂决战,决战刘备并不怕,只是怕因决战而贻误别的战机。

    袁术只字不提并州、西冀州、朔方刺史部的事,摆明不承认这三地属于刘备,这无疑让袁绍更加放心大胆的应对公孙瓒的余孽跟吕布争斗。

    只要刘备接下这个秦王称号,就必须选择一家而吞之,要隔平时刘备绝不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可如今他正在憋势力来打爆三辅,把刘备赶回老家去。

    刘备第二次已拒绝来自袁术的旨意:封刘备为雍凉大都督、秦国公。

    刘备再三推辞这让袁术大为不满,最后封刘备为秦国公、假节、开府、仪比三公。

    刘备随即将雍州牧府改为秦公府,两套部门一套班子。

    三辅之地在经过大兴土木后焕发出一片生机,流民开始落户,荒废的土地被开垦,枣祗被任命为雍州屯田校尉,国渊任并州屯田校尉,一南一北在刘备势力中开始大面积的屯田。

    外面的世界还在打生打死,三辅已然有了太平世界的意味,刘备再次被称为明君,大批流民从南阳、兖州、冀州流入三辅、三晋大地,许多名士、寒门士子已纷纷而来。

    颍川士族靠近进入hn如杜袭、繁钦、汝南和洽等都从hn而入三辅,后又在荀彧举荐下出仕。

    三辅之地安稳,益州却又要遭兵灾,许多东州士族悄悄拖家带口的离开益州或回原籍或至三辅,就连汝南名士许靖都有回汝南的打算。

    刘焉闻听消息后,本就因庞羲大败、刘范被擒的打击中一病不起,这番消息更让他病情加重,随着南帝登基,讨伐刘焉檄文传来,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让大量消耗刘焉的精气神,刘焉忙将其子刘涎、刘璋叫到身边,一边派人去长安看能否赎回刘范。

    在刘焉三子中唯有刘范还能承继大位,刘璋只能在太平时守位,刘涎甚至还不如刘璋。

    “去长安的使者怎么样了?”

    刘焉最信任的还是庞羲,哪怕庞羲只身从武都逃回,丢失了刘范,刘焉对他的信任还是不减当年。

    庞羲一脸悲切的道:“主公,刘备根本不接见法孝直,只是一个劲的宴请法孝直,看样子想拉法孝直留在长安。”

    “啊?好,好啊!”

    刘焉闻言气血攻心,突然吐出一口血晕了过去。

    “主公,主公,快去请医士,去请医士。”

    庞羲大叫道。

    府内立刻乱成一片,人人脸上带有悲戚,刘璋更是在房内坐立不安,刘焉的身体原本还好好,怎么突然就变差了?刘璋想到锦衣系统的阴暗,下意识的看向身边恭敬的仆人,小声问:“吾父怎会突然变差?尔等可否有举动?”

    那人低着头,道:“公子休要误会,主公乃气血攻心,再加上沉湎于酒色掏空身体,才在一连串的坏消息下病倒。”

    “沉湎于酒色?”

    刘璋突然想起张鲁那个妖媚的母亲,明明一把年纪偏偏把父亲迷惑的三迷五道,就连父亲贸然称帝也是她蛊惑的,不然凭什么立她为后。

    如果自己掌握益州大权,一定要把这女人处死。刘焉恨恨的想到。

    “公子,如今主公病体已垮,公子目前该想的事是如何把益州握在手里,同时拉拢本地士族确保益州不会乱。”

    那低着头的仆人提醒道。

    刘璋被人一提醒,突然想起自己来益州的目的那就是为了确保益州能平稳的过度到刘备手中,一切都要以中兴大汉为前提。

    刘璋问道:“如今我们拉拢多少人。”

    仆人道:“暗地里主公的智囊王商,已经暗自替主公招揽了巴西赵韪、陈实,垫江人龚扬、赵敏、黎景,阆中人王澹,江州人孟彪,刘氏商铺一向跟本地大族张氏、董氏交好,甘宁也在外招揽不少游侠,还有校尉沈弥、娄发等,但上面格外关照的严颜、张任等却泼水不进。”

    “嗯!不怪他们,希望在某继承大位后他们能归顺于某。”

    刘璋脾气好,有时候是缺点而有时候却是优点。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四章刘涎登基(第二更求推荐)

    公元194年,南帝改年号为兴平元年。

    这一年历史多改变,原本死于今年的刘虞提前被公孙瓒杀害,原本吕(布)曹(操)兖州之争也提前爆发,最大的变数还是刘备崛起于三辅、三晋大地,成为仅次于袁术、袁绍的大诸侯,而且名正言顺的高祖血脉,世人皆以其为光武第二。

    相比刘备低调的韬光养晦,刘焉却高调的称帝,不过称帝也没让他的生命过多延续,在兴平元年二月的一场大雪中,刘焉将二子刘涎、刘璋置在大堂内,召益州文武前来见证,于文武中指刘涎为继承人。

    刘范被捕,刘涎就算长子,以长继位也是很合法理的,刘焉此举让益州众人纷纷失落,尤其是提前把注压到刘璋身上的益州本地士族。

    刘焉指认继承人后,当夜死于成都。

    刘焉称帝于成都一年有余,史称哀帝。

    刘焉一死,大雪中的成都素缟一片,然而在一处府宅中鲜血却染红了大雪,开出一朵鲜艳的花朵。

    刘焉将死却恐刘涎不能掌控益州,因此替其提前打下基础,刘璋带来甘宁就成为第一波被绞杀的势力,好在甘宁已准备武装保护刘璋登基。

    庞羲率大军雪夜突袭甘宁府邸,甘宁率八百锦帆士卒应战,当夜在城中喊杀声大起,直杀到天明八百锦帆兵只剩不足两百,甘宁无奈只能杀出城去。

    甘宁一败退,庞羲就立刻将刘璋心腹王商、王累、陈实、孟彪等人,唯有赵韪、董扶乃刘焉入蜀元老幸免于难,刘璋被庞羲求困于府邸内。

    数日后,刘涎扶刘焉灵下葬,不久后择吉日登基为帝,刘涎登基又招来天下一片骂声,不过先有北海王摄政,后有陈王世子登基,刘涎引来的风波但不算太大。

    刘涎登基后除了大封群臣,还封被囚在长安的刘范为魏王、刘璋为楚王,在赵韪、董扶、张肃等一干元老的支持下刘涎终于解禁刘璋。

    接连一月,刘涎派去的使者都观察刘璋没有异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