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军一触即溃,曹操部被冲散,卫兹战死,曹操在族弟曹洪掩护下过了汴水才逃过一命,曹操看着汴水对岸的西凉铁骑道:“迟早有天某要建立比西凉铁骑更精锐的骑兵。”

    曹操的虎豹骑就是在西凉铁骑的刺激下有了雏形念头。

    同学结婚,从昨天四点下班后去帮忙,一直到今天下午六点才到家。

 第五十二章大王还记得耿祉否

    “竖子不足为谋也!”

    曹操狼狈逃回酸枣大营,本欲激诸侯出兵雒阳,欲逢纪夹击雒阳,

    奈何却被兖州刺史讽刺刘岱道:“孟德,吾早有言在先,西凉铁骑精锐无比,不可浪战,尔一意孤行,今如何?”

    刘岱的话满是讽刺,句句打曹操的脸,让你不听老人言,让你不听老人言,吃大亏了吧!

    曹操满脸羞红,撂下句狠话摔帐而去。

    刘岱冷哼,看向张邈、鲍信等一干袁绍死党,张邈等人无不讷言不语,刘岱道:“董卓,百战老将,其精锐岂可小觑,君等不管袁本初尚在邺城乎?非刘玄德之陆城军不可敌西凉铁骑,逢纪的万余新兵再不撤必将在西凉铁骑的践踏下灰飞烟灭。”

    其实在座的都不傻,袁绍在邺城作甚他们都心知肚明,董卓更是嚣张的喊出来“鹿已走长安”。

    鹿便是天下,鹿不在中原,那中原必将是群雄崛起,重新逐鹿天下。

    若是把兵力浪费在此,等待自己等人的就是身死族灭,与其被继任者族灭,不若自己先做个诸侯。

    有刘岱出言,诸侯乐得做个跟随者,闷声发大财啊!

    曹操兵败汴水的消息传到雒阳,雒阳周边的县都纷纷投向徐荣,在半路上的兵马、粮草又拉回各县,逢纪的局势复陷入危机。

    徐荣看着背着荆棘而来的荥阳令大度的放过他,仍令他为荥阳令,至于荥阳郑氏之人全部收押。

    徐荣的做法让各县彻底放心,不仅给徐荣提供粮草,而且还保证再不反复,连同汴水之东的诸县也在此回到徐荣手里,徐荣派一将驻守荥阳,自己亲率大军回援雒阳。

    逢纪若不退军,必将重蹈曹操覆辙。

    逢纪连夜给陆城军求救,一面让袁绍给关东诸侯施加压力,令关东诸侯西进共破雒阳。

    陆城军正对峙在谷城数万西凉铁骑,自然不会派军东进,虽然夏牟率后续陆城军到达,然而刘备兵力依然不足。

    刘备一边与郭汜对峙,一面派关羽进击函谷关,关羽大旗一出现在函谷关外,函谷关守将就关闭关门,还将关前的百姓射散以防他们堵关门让关羽入关。

    关羽在函谷关驻扎,收拢关外百姓,然后在荀彧的指挥下一批批运回河内,经河内入并州。

    此时慢说东进,如郭汜出城就会给刘备造成无法比拟的伤害,然郭汜龟缩谷城不出,刘备又无力攻城,局势成僵持状。

    关东诸侯被徐荣战力吓破胆,虽然嘴上说马上西进,可一步都不敢迈过汴水,同时纷纷派人去后方,以督粮的名义拉拢世家大族以及山匪。

    逢纪无奈,为了不被徐荣、董越内外夹击,只得放弃雒阳,率大军再次进入北邙山,妄图穿过北邙山回河内。

    整个中原局势重新恢复平静,然后成对峙状态。

    西河郡美稷城,使匈奴中郎将治所,自从冯芳率百余精骑到任后大肆征召匈奴散骑,而后大肆向匈奴单于羌渠索要粮草、财物。

    羌渠自从黄巾之战被刘备所败熊心不再,再也不敢挑衅大汉王朝,吕布兼并度辽营后更是在匈奴抢杀夺掠无所不为,如果不是丁原急需匈奴战骑而安抚,匈奴人至少得减员一半。

    当然这也让匈奴单于羌渠更加破胆,因此耿祉不服刘备之令,羌渠率先将其捉拿送回太原,冯芳率百骑而来,羌渠无不奉为上宾,还把自己部精锐骑兵令其子于扶罗带去中原助战。

    羌渠这个匈奴单于几乎成了中原王庭的一条忠实走狗,然而这也让匈奴贵族对羌渠大为不满,尤其是以左右谷蠡王为主的匈奴贵族。

    匈奴以单于为贵,其后为左右贤王、再次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胥等官职,匈奴人因内附而人口大增,然而最多时只有三十二万人,经过羌渠的败家,现在的匈奴人只剩二十万出头。

    一直鼓吹大匈奴的左谷蠡王从来都不隐瞒对羌渠的不满,大匈奴强盛时控弦数十万,只鲜卑崛起时就有五六十万匈奴人脱离匈奴,那比南匈奴多一倍还多。

    如今中原汉朝衰落,正是大匈奴崛起之时,而羌渠除了跪舔汉朝就是跪舔,这让左谷蠡王深恨之。

    这不,冯芳的使者又来,一个小吏就让大匈奴倾家荡产,真是可恶,大匈奴什么时候沦落至此?

    老上单于、冒顿单于,你们若知子孙后代如此,该做如何状态?左谷蠡王解酒消愁。

    “大王,右谷蠡王求见。”

    “嗯?”

    平时左右谷蠡王各管一部很少联系,今天右谷蠡王醯落怎么主动求见,肯定有事。

    “让他进来。”

    右谷蠡王醯落看到左谷蠡王之状冷笑:“真没想到大王还有心情喝酒。”

    左谷蠡王道:“不喝酒?作甚?”

    醯落道:“大王可知,大匈奴要亡了吗?”左谷蠡王瞥了他一眼:“危言耸听!”

    醯落道:“不是危言耸听,大王可知冯芳那狗贼又派人来了?”

    左谷蠡王点头,他正是为这事喝酒发愁。

    醯落道:“大王知否,这次冯芳胃口大增,他要三万战马、十万头牛羊。”

    左谷蠡王闻言手中酒樽掉落,醯落见自己之言惊住左谷蠡王,又道:“大王,他冯芳今日敢要三万战马、十万头牛羊,他日就敢要百万,彼时我大匈奴岂能不亡?”

    左谷蠡王亦愤道:“冯芳真欺人太甚也!真以为我大匈奴是他的家奴吗?吾早晚必杀之。”

    “何须早晚,今日便可杀之。”

    醯落出言道。

    左谷蠡王一愣,真杀了冯芳,刘备必率大军前来,刘备的陆城军几年前都能杀得匈奴人血流成河,不然他也不会如此隐忍。

    醯落知道左谷蠡王的担忧,这是整个匈奴贵族的担忧,如果这担忧不去,醯落怎敢来见左谷蠡王,道:“大王可知不久前幽州之事吗?”

    左谷蠡王摇头道:“何事?”

    醯落笑道:“护乌桓校尉邢举被阎柔所杀,幽州牧刘虞不仅不杀,而且让其任护乌桓校尉司马,同时安抚鲜卑、乌桓二族。”

    左谷蠡王不傻,瞬间悟透其意:“可我们哪里去找一个阎柔来?”

    醯落见左谷蠡王动心,道:“大王还记得耿祉否?”

 第五十三章匈奴之变

    “耿祉?本王当然记得,他不是死了吗?”

    左谷蠡王当然记得耿祉,虽然说耿祉这厮也不是好人,可比起冯芳来他简直是善人。

    “打着为他复仇的名义,也得有汉人来做才行,何况邢举被刺?冯芳岂能没有防备?”

    左谷蠡王虽然怀念耿祉,不过他却不傻,为一个死人复仇,呵呵!不值当。

    醯落笑道:“如果耿祉没死呢?”

    左谷蠡王大惊:“耿祉没死?”

    醯落点头:“耿祉乃冀州人,刘备从没见过耿祉,而太原士族并非都拥护刘备。”

    “耿祉何在?”

    左谷蠡王问道。

    醯落道:“正在营外等候。”

    “快让他进来。”

    “喏!”

    左谷蠡王部下去请耿祉,左谷蠡王对醯落道:“若耿祉复仇,吾等自然而然可出兵,这样就是汉人之争,听说刘备反董卓,那董卓定会拉拢耿祉,耿祉得朝廷之助,足以在西河站稳脚步。可若大王不同意怎么办?”

    左谷蠡王想到软弱的羌渠又复摇头。

    醯落道:“羌渠只顾跪舔汉朝,早为国人不满,正好借此机会杀了他。”

    “杀了他?”

    左谷蠡王一惊,羌渠已立十三年,根基深固远不是他刚被张脩立为单于之时,现如今羌渠立其子于扶罗为左贤王、呼厨泉为右贤王,掌握了匈奴最大的三个部落。

    于扶罗虽然出兵中原,羌渠身边依然有呼厨泉在侧,有精骑万余,不容小觑。

    醯落点头:“不错,如今冯芳大肆剥削匈奴人,甚为匈奴人不满,如果再出兵中原去战吕布,国人定然拼死一战,羌渠纵有万骑何足道哉?”

    “吕布?”

    左谷蠡王闻吕布之名大骇。

    “不错,吕布此刻就在董卓军中,出兵中原助战刘备就是与吕布作战。”

    耿祉跟随左谷蠡王部下进帐闻言道。

    吕布一人屠匈奴之人何止数万,凶威赫赫足以让小儿止哭。

    “与吕布作战,送死无疑。”

    左谷蠡王咬牙切齿,可又道:“可若于扶罗从中原退军该如何是好?”

    醯落道:“大王勿忧,吾等可尊须卜骨都侯为单于,让耿祉奏请汉帝册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便是。”

    “嗯!好。”

    左谷蠡王说着看向耿祉,耿祉点头:“这是自然道理,而且太原诸公希望大王能挥师南下,驱逐刘备余部。”

    “这个嘛?”

    左谷蠡王面有犹豫,诛杀冯芳、羌渠之事都在西河郡,在西河郡左谷蠡王可以一呼百应,到了太原可就任人宰割了。

    醯落近左谷蠡王身,低语道:“如今刘备尽遣大军决战中原,太原空虚,吾等正好趁乱抢他一回,定能补冯芳之搜刮。”

    “斯言大善。”

    匈奴此番抢掠并州乃是耿祉复仇,俱因耿祉与刘备争官而起,他们得了财货还能立一个满意的单于,一石二鸟啊!

    耿祉自然晓得醯落的心思,因为这是耿祉许诺于醯落的,没有财货引诱,匈奴人凭什么帮自己夺回中郎将之位,再说中原分裂正是枭雄崛起的时候,耿祉久在匈奴说一不二岂会甘心受死?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耿祉完全可以凭借黄河天险,在西河郡做一土皇帝。

    美稷城突然有了许多流言蜚语,比如:“护匈奴中郎将索要十万战马、百万头牛羊以及数万匈奴少女。”

    “左贤王在中原大败,护匈奴中郎将准备征发更多匈奴人前往中原参战,据说对方将领乃是吕布。”

    “刘备欲借吕布之手杀尽匈奴青壮,而后霸占匈奴女人与财产?”

    “……”

    不论如何,整个美稷地区的匈奴人心惶惶,匈奴贵族更是到左谷蠡王处问询,这正和左谷蠡王的心思。

    有左右谷蠡王带头,匈奴贵族纷纷同意杀死冯芳、驱逐羌渠、迎立须卜骨都侯。

    是夜,匈奴右大将驱赶着牛羊、马匹来到冯芳处,冯芳连面都没露,只有冯芳的亲信检点马匹、牛羊。

    那百余精锐带着士卒收拢着马匹、牛羊,右大将使了眼色,一马匹发狂,挣开缰绳发蹄狂奔,接着无数马匹、牛羊冲进冯芳大营。

    冯芳征召大军被马匹、牛羊践踏而死,少数逃过一劫的也被匈奴骑兵给斩杀。

    至于冯芳被马匹闯进营内踏死,其死时身边尚有一美貌匈奴少女。

    右大将看着几乎不成人形的冯芳冷哼:“有青竹公主陪葬,真是便宜你这个老屠夫了。”

    随后右大将又带人去美稷城禀报羌渠,羌渠听完消息后大骇,四神无主问:“这该怎么办?这该怎么办?”

    右大将趁机谏言:“不如请各部大人前来议事。”

    “好好!”

    羌渠慌乱下连忙答应。

    右大将拿着单于令出城,不足半个时辰各部大人皆率兵入城。

    羌渠再傻也明白自己被右大将给骗了,连忙命心腹护送右贤王呼厨泉去中原投奔于扶罗。

    羌渠自己等左谷蠡王等来逼宫。

    左右谷蠡王带甲各自率亲兵入,羌渠冷笑:“诸位为何反也?”

    左谷蠡王道:“非反,乃助须卜骨都侯复国,复我大匈奴之国。”

    须卜骨都侯上前喝道:“羌渠,还记得吾父呼微否?如非张脩残暴,尔如何能做大单于?”

    “不错,时逢乱世,正该呼微单于之后继位。”

    “……”

    羌渠面对众人呼喝突然大笑不止,泪流满面,匈奴人再勇猛不过二三十万人,只要汉朝有一名将必能大破匈奴人,为何他们就是不懂呢?

    “尔等想吾死,吾死便是。”

    羌渠当场自刎于匈奴诸大人跟前,匈奴最重英雄,一时被羌渠自刎给镇住。

    还是耿祉道:“当务之急应先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某立刻上表朝廷为须卜骨都侯正名。”

    左谷蠡王道:“正该如此。”

    匈奴各部大人迎立须卜骨都侯,抄杀羌渠及冯芳财产,才知道冯芳到底搜刮多少匈奴人财货,仅黄金就有上万金,各种匈奴紧缺财物不计其数。

    左谷蠡王连道:“有此财物足以支撑十万大军攻下并州。”

    一时间,就连呼厨泉逃走的威胁都可忽略不计,左右谷蠡王当下命人四处劫掠汉人,壮大匈奴的势力,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匈奴人的血性,为攻下并州做准备。

 第五十四章黄忠出征

    匈奴易主,匈奴铁骑恐大汉起兵讨伐,因此率先叛乱,匈奴骑兵席卷黄河几内诸县,又令左谷蠡王犯五原、右谷蠡王犯云中、雁门几郡。

    整个并州北方再次被匈奴人侵占,郡县被迫,汉民被掳掠,汉军纷纷龟缩不出,求援的使者一**派往太原,求刘备出兵救援。

    却不知有一支匈奴骑兵顺河而下,直扑圜水两岸的圜阴、圜阳后又顺河而下,直扑河对岸的蔺县。

    蔺县被破后,匈奴骑兵又兵围离石县。

    离石县乃西河郡治所,西河郡自大一统后,离石要塞的地位一落千丈,灵帝末年郡县俱废,离石这个要塞被匈奴人轻易取得。

    匈奴又下中阳,从中阳收集山民,重金引诱山民带路,向东经东川翻越薛公岭达兹氏(今汾阳)。

    匈奴人出现在太原郡西南的兹氏县,整个太原郡大惊,原本征集的援军由支援雁门方向改变支援兹氏诸县。

    刘备出战中原,令阴斐仍为太原郡太守,戏志才坐镇,同时提拔王晨为长史,于禁为都尉编练新军,又把黄蝶舞父女三人留下,便谕令如有战事黄氏父女出征,于禁坐镇晋阳城。

    刘备麾下大将尽出,张辽至雁门、高顺在五原、徐晃在河东,关羽、张杨在河内,赵云、典韦、张飞、夏牟、文聘、韩猛、毋丘毅、庞德等一干猛将俱跟随在刘备身边。

    太原看似只有于禁一人,黄忠、黄叙、韩当、陈到、夏侯兰、刘稚然等都在太原,也不算无将可派。

    黄忠亲率数万大军前往兹氏,以抵挡匈奴骑兵,黄忠以黄叙为先锋,查探匈奴人的消息。

    于是太原城有了另一种说法,刘备用人唯亲,放着于禁这样的大将不用,反而用一武夫这不是用人唯亲是什么?

    老黄忠此去必败无疑,于禁领军还凑活。

    于禁在刘备军中虽然只是教头,很少单独领军,不过其熟读兵书,行事深谙兵法,素唯士卒拥戴,因此其之名不下关羽、张飞等人。

    黄忠顶着巨大压力出征,不论军中还是民中,由于对黄忠的不信任,太原城内不少士族偷偷顺井陉关而入冀州,黑山的移民由进而退,照样陆续不决,不过是返乡而已。

    军中亦盈沸滔天,抱怨极众,反倒是于禁宽慰黄忠:“老将军的本事某是知晓的,此去兹氏祝老将军旗开得胜。”

    “多谢文则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