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诩道:“主公所言不差,如今只能一面避战,一面等待函谷关的消息。”

    郭嘉笑道:“如果陛下已入关,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董卓把这数百万口一起押解入关吧!”

    自然不能,刘备起兵为的就是这百万口。

    刘备突然起身朝郭嘉一礼道:“奉孝兄如此胸有成竹,还请奉孝兄教我。”

    郭嘉道:“明公不必求某,就算为这百万人某也当设谋。李儒此计看似无解,其实也易解,只要明公不与之战,其军不出数日必散。”

    关二闻言冷哼:“数日间董贼早已把这数百万口运进函谷关,其军当然自散。”

    郭嘉冷笑不言,刘备却觉得似乎郭嘉之意并非关羽说的那般,不得不看向贾诩。

    贾诩道:“其实只要主公派一军在函谷关外虚应其事,函谷关守将定会关闭关门,这数百万口便会被挡在关外,彼时主公放粮,这百万口自然会跟主公走。”

    刘备闻言点头:“那这谷城呢?”

    荀彧道:“其无粮,函谷关又闭,其将必定寻求明公一战,明公不与战,其求战不得又无粮,其军必溃,明公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得数万青壮。”

    “善。”

    刘备大喜,有谋士就是不错。

    刘备当下看向关羽:“二弟,你率军前往函谷关,可在关外大肆布旗帜以为疑兵。”

    “喏!”

    关羽出列。

    刘备又看向赵云:“子龙领一军在外,专打其粮草辎重。”

    “喏!”

    赵云出列道。

    “隽乂率本部渗入百姓中,收集情报,宣扬吾之来意,以及铲除董贼余部,必要是可令人写信给守城之青壮。”

    “喏!”

    谷城内,郭汜夜不能寐,陆城军不战而退完全打乱了郭汜的计划,陆城军退走必有阴谋啊!

    “校尉,这说不定是刘备怕了我军军势。”

    郭汜部将伍习道。

    郭汜摇头:“刘备,平黄巾之名将,动辄灭十万匪贼,何以惧之?”

    伍习道:“数万青壮不足惧,校尉手中尚有数千西凉铁骑,其岂能不惧?再则璜公子曾言其军中并无匈奴人,如今军中却有匈奴人出现,足见其军损失不小,如今我军数千精锐观而不战,他岂能不惧?”

    郭汜点头:“或许吧!主公有令:关东军尽有某调遣,立刻派人通知徐荣,让他与吾汇合,共灭刘备。”

    “喏!”

    伍习正欲退走,郭汜道:“且回来,吾军粮草还有多少?”

    伍习道:“只吾军足吃月有余,若连城外那些不足数日。”

    郭汜点头:“现在还用得着他们,必须让他们吃饱,不然刘备一言足以让吾等自相残杀。”

    “喏!”

    伍习有些不情愿的离去。

    伍习虽然听令,不过却命人熬稀汤给城外青壮,稀汤管饱,汤饱也是饱不是?

    这些时日都未曾吃饱,一时间都吃的大饱。

    饶是如此伍习依然心疼,这帮贱民竟然一餐吃去西凉铁骑三日口粮,真是可恶。

    伍习离去时对督粮官道:“明日的粥再稀点。”

    “喏!”

    督粮官暗道:今天这粥已经不见多少米粒,再稀只能是清汤照人影了,青壮们不闹才怪。

    确实今日不闹,是因为伍习放粥比董卓放给民众要稠,再加上确实饿了。

 第五十章曹操的狂言(谢谢撒手卡车大大的赏)

    酸枣县,以县内多荆棘为名,又名延津,延津西距新乡市区,南望郑州,东南至开封50公里,北距安阳130公里,亦属要道。

    诸侯讨董,河南诸侯齐聚于此,以兖州刺史刘岱为首,东郡太守桥瑁、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每人举兵数万不止,小小的酸枣竟容兵十数万。

    徐荣为保董卓迁都顺利,在与酸枣隔河相望的原武驻军。

    联军虽然十数万,自从第一次渡河被徐荣打了个半渡而击损失万余人马后便不思进取,整日置酒高会。

    袁绍以曹操为奋武将军,以期能统率兖州大军进攻雒阳,奈何兖州诸侯不为所动。

    直到郭汜的求援使到,徐荣主动撤军,原武空无一人,曹操得到消息后赶到联军大营与诸诸侯语。

    “原武亦空无一人,孟德所言可是真的。”

    济北相鲍信诧异的问道。

    曹操挺着湿漉漉的衣甲道:“某亲自渡河查探消息,岂能有假?还请兖州亲自下令,大军渡河去追击徐荣,董卓迁都,徐荣并无战心,我十数万大军南下,定能一鼓将其击杀,以报我军首战失利之仇。”

    “不错。”

    首战失利,鲍信为先锋,鲍信虽然活着回来,其弟鲍忠却死在阴沟河岸,阴沟里翻了船。

    听到曹操的话,鲍信复仇之心高炽。

    陈留太守张邈亦道:“明公,孟德所言不差,昨日本初又有使前来,言:刘玄德已北渡黄河,董旻之辈狼狈北窜,今日徐荣退军,可见刘玄德勇猛如昔,雒阳将不保才调徐荣回军。”

    “哦!竟有此事,那徐荣撤军必定是真。”

    曹操大喜,刘备真渡河南下,以陆城军战力除非西凉军大股出击,不然一定不是陆城军敌手。

    刘岱见三人鼓动下,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都蠢蠢欲动,心里暗自揣摩,若真举兵西去,曹操这个奋武将军就能掌握这十数万大军的控制权,彼时他这个兖州刺史在这乱世就彻底成空头刺史了,刘岱野心不大,只想做兖州牧。

    刘岱摇头道:“那徐荣百战老将,麾下又是精锐西凉铁骑,他若守城吾等或可一战,野战?呵!渡河之战就是前车之鉴。”

    刘岱一句话,让鲍信、袁遗、桥瑁等人胆寒,阴沟一战,骁勇的鲍忠战死,一心西进的臧洪身受重伤,主战势力一战而没。

    曹操见诸侯不语,道:“此一战若胜,雒阳可小,吾等就能恢复故都。”

    “万一真的是徐荣的阴谋呢?吾等新募之兵安敌徐荣百战西凉铁骑。”

    鲍信不无担心的说道,当日渡河他为先锋,因此他清楚的体会到新募之兵在西凉铁骑的攻击下竟然一战而溃,当然溃掉的还有鲍信的战心。

    曹操再次感受到诸侯对他的排斥之心,怒道:“主公不去,某独自渡河而去。”

    “孟德且慢。”

    曹操说完转身欲走,不料刘岱出言挽留,曹操大喜,难道刘岱被自己感动,决定大军渡河。

    曹操蛮有诚心的回头,却听刘岱道:“孟德晚来不知徐荣之厉害,吾劝孟德三思而行,不要渡河,再观察几日再说。”

    曹操顿时气的火冒三丈,你不渡河就算了,还规劝某不要渡河,真是无耻之尤。

    “哼!明公不渡河,雒阳何时可恢复,难道徐荣还会把雒阳拱手相让吗?某就算死在攻雒阳的路上,也不会在此坐等董卓迁都完成后弃雒阳而去。”

    曹操怒气冲冲的离去。

    曹操的气话令诸侯无比难堪,刘岱更是摔袖而去:“竖子,安知国家大事。”

    诸侯见刘岱走后纷纷离去,有的准备去劝曹操,有的去见刘岱。

    张邈、张超、鲍信去见曹操,几次规劝,曹操渡河之心甚坚,张邈无奈:“孟德既然渡河之心已决,然兵马不过五千,断然不是徐荣对手,这样吧!吾令卫兹率三千郡兵相助。”

    张超道:“孟德不要小看这三千郡兵,这可是当初黄巾之乱时吾兄弟在刘玄德指导下组建的,虽然比不上西凉铁骑也算强军了。”

    “如此,某多谢贤兄弟。”

    曹操喜道。

    鲍信见张邈出兵三千精锐,他也不好不出血,道:“孟德,吾弟战死,精锐尽失,恕某不能派兵给你,不过某可资助你兵甲三千,弓弩百张,箭矢两万。”

    “多谢鲍兄,某所缺者正是此物也!”

    曹操收完三人之礼,当日令士卒饱餐,收拾完毕,次日三更做饭五更渡河。

    曹操渡河,不费一兵一卒直下原武。

    顺着阴沟水,阳武、坦雍城、虞城亭纷纷派人来降,曹操声威一时大震,兵马也过两万余,兵锋直指敖仓要镇。

    刘岱闻听消息又是嫉妒又是怨恨的道:“但愿徐荣也能把敖仓,荥阳拱手相让。”

    就如刘岱所说,曹操也是万分担心,他也觉得徐荣不会轻易放弃敖仓,亲派其族弟夏侯惇渡河查探,敖仓竟然也是只有少量兵马守卫。

    曹操大喜,当即派兵渡河,一战而下敖仓,雒阳近在咫尺,曹操喊出:“三日可下雒阳。”

    徐荣听到曹操的狂言微笑不语,三日可下雒阳,希望你能活过三日吧!

    徐荣心里盘算着在哪伏击曹操,伪装西凉铁骑西去的郡府兵是否能骗得了别人?其中是否有别人的奸细?

    徐荣心思一乱既转回,既然曹操已过荥水,战局就不是他曹操说了算。

    邙山内的逢纪得到曹操的狂言大喜,对文丑道:“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得用,你看刘岱等人一步不进,只有曹孟德西来,为何?曹孟德乃主公总角之交也!”

    “然。”

    文丑附和。

    逢纪道:“不过,这攻下雒阳的首功还是让吾等领受吧!只有攻下雒阳,给徐荣以前后夹击之势,孟德才能放心西来不是。”

    “先生之言是也!”

    收复故都的功劳必定名传天下,这等功劳文丑岂能不眼热?

    逢纪见文丑之样微笑,军心可用啊!军心可用。

 第五十一章虎豹骑之来的原因

    雒阳,东汉十二帝的都城,虽然董卓以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迁都长安,然而雒阳毕竟是旧都,董卓不可能轻言放弃,不让无法与百官交代。

    于是董卓拔董越为中郎将,另以宋果、李蒙等人辅助守城。

    董越初掌雒阳俨然一土皇帝,文武百官、勋贵富豪皆被董卓强行迁都,雒阳城内除了军属就是走不动的饥民。

    董越完全就是一言九鼎的模样,可很快他就尝到独当一面的苦头,先是董旻败退、而后董璜败退、樊稠、张济下落不明,这可都是西凉军的大人物都败在陆城军手上,他一个莽夫如何能抵挡陆城军?

    董越正想上书董卓,请求撤回长安。

    信使未走,郭汜要求前后夹击刘备的信使已至。

    陆城军已在谷城,哪自己还能平安回长安去吗?

    董越正左右为难,徐荣不战而退的消息也传来,董越彻底成为惊弓之鸟,坐立不安。

    刘岱等人屯酸枣,孔宙屯颍川,朱儁在中牟,袁术在鲁阳,这个河南之地只有雒阳还在董卓手中,董越部可强敌环伺,如今刘备若占据谷城,那他董越就成了瓮中之鳖。

    “徐校尉那真的顶不住了吗?”

    说实话徐荣独自面对十数万兖州军,董越心中实在没底,一旦十数万兖州军西来,纵然打败陆城军,那朱儁之兵也不会坐视。

    以雒阳这万余兵马抵挡关东二十余万兵马,董越真没这本事。

    “中郎将安心,校尉已有计划,他准备在汴水伏击曹操,以震慑关东诸侯。”

    “好,好!”

    董越听完徐荣的想法大声叫好。

    董越一边打发郭汜使者回去,就说援军马上就到,希望郭校尉再坚持一下。

    一面打发徐荣的使者回去,让他告知徐荣雒阳稳若泰山,徐荣尽可放手施为。

    一战而震慑关东数十万大军不敢妄动,他董越之名必然响彻海内,徐荣还没胜,董越已恬不知耻的把这泼天功劳据为己有。

    董越又令雒阳周边的兵卒朝雒阳靠拢,一旦徐荣震慑住关东诸侯,那他身为主将就要先灭一路诸侯军以彰显他的武功。

    中牟的朱儁,灭黄巾的三大中郎将,不容小觑。

    至于刘备的陆城军,董旻、董璜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因此董越把目光瞄向驻扎在阳城的孔宙部。

    董越野心勃勃,却没想到自己也是别人盘中餐,逢纪早就瞄准了他,而且趁各县兵去雒阳时派一将暗自潜入雒阳城内,并在一夜之间将雒阳围住。

    如果不是董越严令西凉军打起精神,说不定文丑已偷城成功,只可惜西凉军过于精锐,害得文丑丢下几百具尸体退去。

    逢纪打出袁绍的大旗围攻雒阳,刚中午雒阳周围还残存和原本逃进山的官军纷纷来投,一日间人马由一万暴涨到两万余。

    同时偃师、缑氏等县纷纷派人来逢纪处打探消息,欢迎袁绍收服几县,如果不是西凉军还占据着雒阳周围的八关,整个河南郡部都会随着逢纪的到来而易帜。

    董越顶不住压力,赶紧派军向徐荣求救,河南郡只有徐荣有多余兵力,也只有他敢不畏生死来救董越。

    荥阳的徐荣天黑前接到雒阳无忧的形势,天亮后雒阳就危机了,连续两波使者,如果不是自己认识宋果,说不定立刻把宋果退出去砍了。

    “徐校尉,袁绍大将逢纪、文丑率数万大军攻城,雒阳周围郡县闻风而降,雒阳局势危在旦夕啊!还望校尉速速发兵相救。”

    宋果苦苦哀求,徐荣说到底是外人,董越乃董卓族人,如果见死不救,董卓哪里不好交代?

    可若退军,曹操一路西来所向无敌,必然引起兖州士族的群起而攻之,彼时他有三头六臂也救不了雒阳城。

    倒不如先大败曹操以震慑关东诸侯,而后发兵雒阳,击溃逢纪、文丑等人。

    徐荣当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宋果,并道:“宋司马不是某不救,而是曹操来的甚急,如果不击败他,恐关东诸侯西来,请告知董中郎将,两日内吾必率军来援,请中郎将坚持两日。”

    “喏!”

    宋果并非目不识丁的大头兵,被徐荣一解释立刻明白徐荣的意思,也不拖拉,当即骑马返回长安,此时长安攻城战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可总体上还是拉锯战术。

    雒阳危矣、徐荣连夜撤回雒阳的消息很快传遍荥阳内外,而后徐荣带着士卒轻装上阵,一切辎重全都抛弃。

    荥阳令见状,赶紧派人联系曹操并举城而降。

    “主公,此事会不会有诈?”

    跟随曹操而战的卫兹见到荥阳使者谏道。

    曹操摇头:“卫司马有所不知,此使者乃郑泰郑公业族人,郑公业天下名士,其族人岂会投董贼乎?”

    “喏!”

    曹操说服卫兹,连夜进军荥阳,荥阳城果然四门洞开,荥阳令亲自出城投降,曹操大喜,他接受荥阳令的投降却并未投降,而是连夜追赶徐荣。

    徐荣部皆骑兵,他都是步兵,若不连夜赶路,恐怕追不上徐荣,一旦徐荣与董越合兵,到时除非二人主动弃城,不然以雒阳城墙之坚固数月内恐攻不下来。

    “孟德兄,这样不好吧!士卒都累了一夜了,在连夜赶路,恐怕军心涣散,再说追上了也无力再战啊!”

    卫兹又劝。

    曹操道:“兵法云:兵贵神速,又云出其不意。徐荣一定想不到某会连夜进军,其军无战心,再加上突袭,必定一战而溃。”

    徐荣的确没算到曹操会连夜进军,因此徐荣三更造饭、五更起兵反攻荥阳,正好跟曹操来了场遭遇战。

    徐荣部皆精锐骑兵又精神充足、饱餐,而曹操军皆新兵,又赶了几夜的路,饥肠辘辘,下场不言而喻。

    曹操军一触即溃,曹操部被冲散,卫兹战死,曹操在族弟曹洪掩护下过了汴水才逃过一命,曹操看着汴水对岸的西凉铁骑道:“迟早有天某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