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可去平阴驻防?”

    华雄一败,董卓手中可用之人极少,李儒心中的人选乃是徐荣,徐荣正在南线坐镇,以华雄换回徐荣,徐荣坐镇大河死守,这时间足以让董卓返回关中。

    董旻一个劲的给李儒使眼色,董旻一直为董卓筹措粮草,勾连十常侍,因此战功不显,如今董卓掌握朝堂,看这形势日后就是关中王的趋势,他自然也得捞些军功,为自己继承董卓势力坐准备。

    董卓无子且年老,一旦有个万一,必然得从董旻与董璜中选择一个来继承势力,比起暴躁残忍的董璜,李儒更看好董旻,不过此时尚用不着站队。

    李儒道:“主公,如今形势逼人,不如让三将军率羽林卫驻守平阴。”

    “羽林卫?”

    董卓道:“可万一他们叛逃了呢?”

    “他们妻儿尽在主公之手,能抛妻弃子的人毕竟是少数,因此主公尽可以放心。”

    “好吧!叔颖,你此番去平阴,定要多听听文才的意见。”

    董卓自然也愿意董旻为自己分担些事情,只是怕他成事不足。

    “你有何要求,尽管说来。”

    董旻大喜,道:“某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华雄随某一起去平阴。”

    董卓见李儒点头,摆手道:“好。”

    华雄经此一败,定然会长心,此番再去必然感恩戴德,尽心尽力的为董旻出谋划策。

    华雄战败而走,胡轸提心吊胆至极,深恐关羽渡河而来,因此他四处派人卖官许愿,希望当地士族加入河防中来,直到他听说董旻率援军而来才安心。

    董旻不像董璜一般目中无人、对胡轸这等元老不敬,董旻到显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这让胡轸等元老格外与董旻交好,反而军中少壮派更青睐董璜。

    胡轸费尽心机想在董旻面前表现一把,可没想到先锋竟然是华雄,胡轸彻底傻了,他在给董卓的信报中极力诋毁华雄,本以为华雄必死无疑,没想到华雄换了身衣甲又重新杀了回来。

    “某又回来了,胡校尉没想到吧!”

    华雄脸色的倨傲让胡轸如吞了一颗苍蝇般恶心。

    “主公不杀你,算你命大。”

    既然已撕破脸,胡轸自然不可怯了华雄,毕竟在平阴他也拉起数千士族私兵,有这数千私兵,董旻也不敢动自己。

    如胡轸所料,董旻到后大力夸赞胡轸,当夜又宴请胡轸及他拉来的士族首领,为当场为他们写下请官的奏折。

 第三十三章再见荀彧

    相比华雄之幸运,王匡更加得人心,王匡仅率百骑出河内,半路上碰到自北太行返回的杨凤二人,结果被杨凤俘虏,王匡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杨凤。

    杨凤派数骑保护王匡回冀州,半路就碰到袁绍派来的前锋文丑,二人返回与杨凤汇合,近万人马又杀回河内。

    不久,王匡从事韩浩、名将方悦率残兵数百归队,河内太守又回到王匡身上。

    至于河内太守的印绶却落在张杨身上,相比王匡在河内的胡作非为,张杨在河内招募流民、救济灾民、平定山匪的行为简直就是名臣举动。

    王匡被华雄吓得落荒而逃,关羽将华雄赶回河南后,河内士族自觉的把河内太守印绶送到湛城来,并敦请张杨重新出任河内太守。

    “王河内定然还会返回,此职恕某不能接受。”

    张杨再三推辞,河内士族再三邀请,张杨不得不暂代河内太守之职,其中再次征召河内名士、勇将,又招募私兵加以训练、贩卖兵器,使得河内有甲械的私兵多达数万。

    河内与河南一河之隔,联姻者多如牛毛,胡轸大肆招收平阴士族私兵防守黄河,殊不知更加方便河内与平阴的联系,大量的甲械、军粮被送进平阴,同时平阴士族的家小趁机逃入河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荀彧带领的荀氏家族的一支。

    二月末,王匡再至河阳县,张杨不顾河内士族劝阻再次奉献河内太守印绶。

    相比上次来见王匡的士族少之又少,王匡上万军队粮草不足,故王匡率轻骑而来,就是为了筹措粮草。

    然而现实情况让王匡极为愤怒,不得不再次威逼士族们出粮,河内士族往湛城去的数量越来越多。

    王匡得到钱粮根本不足以养活数万大军,而自并州送来的粮草陆续不断,王匡只能去湛城来见张杨。

    “使君,这里已准备好一万石粮草,您随时可以拉走。”

    张杨没有为难王匡,反而直接让王匡把早已准备好的粮草拉走,王匡当时就凝噎不得语:“稚叔,真古之雅士也!”

    “非吾之意,此乃刘并州之旨。”

    张杨自然不敢贪此功为己有。

    王匡惊道:“刘并州在河内耶?”

    张杨摇头:“刘并州已至上党,数天内可到河内。”

    “哦!”

    王匡得知刘备将至河内不敢久留,拉着粮草便出了湛城,刘备要到河内了,如果袁绍还不来河内,这河内就要以刘备为主,陆城军的战力天下闻名,若刘备率先杀入雒阳,这对袁绍可大大的不利。

    张杨看着匆匆离去的王匡暗自摇头,相比王匡之辈,刘备才是一心为公。

    “主公,沐浴完了吗?”

    张杨随口问身边的亲卒,亲卒道:“应该快了。”

    张杨点头,当下朝县廨府的后堂而去。

    湛城长早已等候,自从关羽、张杨驻军湛城,湛城长早已被陆城军军容给镇住,自然而然的让出县廨府与县长印绶。

    “稚叔兄来了!”

    刘备比张杨想象的快,刘备已沐浴完,身边还站着典韦,一侧坐着贾诩。

    “杨见过主公。”

    “坐。”

    “诺!”

    张杨坐定,刘备道:“王公节走了。”

    张杨道:“不出主公所料,他得到主公快要到的消息,便马不停蹄的拉着粮草走了。”

    刘备点头。

    初平元年正月,曹操串联天下诸侯,二月诸侯起兵,同月董卓迁都长安。

    可以说诸侯们根本没围攻雒阳,是董卓主公放弃了雒阳,因此董卓搜刮了雒阳两百年积攒的财物、人才与户口。

    并州人少,人才更加匮乏。

    刘备与贾诩、戏志才商量过后,决定不能让董卓劫掠雒阳户口去长安,刘备应该把雒阳户口迁到并州去,这样才能使并州快速繁荣起来。

    孙吴三代开发江东,才使江东以一隅之地保存汉室衣冠,宋代开发湖广,才有以后的湖广熟天下丰。

    刘备开发三晋大地,定也能培养出另一个唐朝,当然开发三晋大地少不了大量的人口。

    然而跟董卓决战,单凭刘备的陆城军,根本无法跟董卓手中的西园、西凉、北军,乃至并州狼骑对抗,为此他只能逼袁绍提前率军而来,同时发书信给袁术,有袁术与孙坚相助定能让董卓顾此失彼,趁机将董卓杀败,让其狼狈逃回关中。

    “主公,县廨外有一个自称主公故人的人求见。”

    刘备正跟贾诩、张杨密谋,突然有白毦兵来报。

    故人?他的故人?刘备在湛城的消息可谓机密,怎会有人知晓?又怎会有故人在此?

    张杨道:“主公,某这就去查是何人泄露的秘密。”

    “且慢。”

    贾诩道:“或许是有高人在此。”

    贾诩一语让刘备一惊,难道司马氏的人在湛城?司马懿第一时间出现在脑海,可司马懿明明还是十多岁的孩童?

    刘备对这个高人更加有兴趣,当下亲自随张杨去见这位高人,毕竟他的身份还得藏起来,不然刘备已在河内,袁绍说不定就会渡河南下,只有刘备快到河内,袁绍才会轻骑而来,争夺大义名分。

    刘备一出门就看到两位身穿儒袍的儒士,一位风姿潇洒,一位身形单薄,刚刚及冠。

    “文若兄?”

    刘备本扮作张杨的随从,可当他看到那风姿潇洒的儒士便突然从张杨身后走出,失声道。

    刘备隐藏身形实则图谋大事,如今荀彧与那儒士一同在县廨府等候一段时间,府门前不少人驻足,刘备这一出格的行为落在有心人的眼里,身形定然隐藏不住了。

    刘备如此失态,可见荀彧在他心中的地位,他身侧的儒士眼中精芒一闪而过,礼贤下士?还是胸无城府?

    “先生能来,备之荣幸。”

    刘备突然作揖道。

    既然身形藏不住了,索性大方的露出来,如果能留下荀彧,袁绍来不来又有何重要的?

    “彧特来感谢使君救命之恩。”

    荀彧亦被刘备的磊落胸怀感动,荀彧一直没投在刘备麾下,是因为刘备素无大志,认为他只能做治世之臣,做不了乱世枭雄而已。

    可自从刘备到了并州,裹挟何后离去,又在率先响应曹操矫诏,让他看到刘备一丝野心,这让荀彧心中大惊,是什么让刘备改变这么大?

    如果刘备能有中兴汉室的野心,未免不是一位好主公。

 第三十四章大胆的郭嘉

    “这位是?”

    刘备把荀彧迎进府,寒暄过后,刘备看着荀彧旁边一直不说话的单薄儒士问道。

    荀彧正想介绍,那单薄儒士将酒樽内酒一饮而尽,满脸回味的道:“好酒,陆城仙酿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世上真的有十石仙粮吗?”

    “十石仙粮,当然有。”

    其实哪里有什么仙粮,不过是农场出来的产品,整个幽州遍地都是,然而河南、西凉,乃至江南还没有普及到,只有少量的粮种被大士族包圆,其余只能增产两三倍而已,然而只是这两三倍已经让普通民众受益匪浅。

    单薄儒士道:“如果有,就不该流传出来。”

    战略物品当然该管制,可是百余年后就是五胡乱华,长达近百年的三国乱世刚刚开始,如果尽快把十石仙粮散发出去,足以保留一大批汉族元气,至于谁坐天下,这个问题还用说吗?

    “嗯!先生说的是,不过此粮种一出可活人无数,也可以让更多人记住我的好,当我兵临城下的时候,盟友也更多不是吗?”

    刘备笑盈盈的回道。

    刘备这近乎红果果的谋逆话让荀彧吃惊不已,是什么让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变得野心勃勃?如果不是刘备长臂大耳的特征稀少,他几乎以为这是刘备的替身?

    那单薄儒士闻言嘴角上扬:“不错,还是使君眼光长远,阳翟郭嘉郭奉孝见过使君。”

    郭嘉?

    刘备早已不是初到东汉那会的初哥,见过的历史名士多如牛毛,就连荀彧、荀攸这等智谋之士也见过,戏志才、贾诩更是在自己麾下。

    然而刘备听到郭嘉的名字依然下意识的身形一正,目光不由自主的变得极为凌厉,有郭嘉的曹操一生都在走上坡路,然而没了郭嘉的曹操除了打打马超、张鲁这等废物,地盘竟没有太大改变。

    还好刘备现在自制力还不错,没有突兀站起身,更没有喊出来。

    可他的异动却没有逃出在场三人的眼,贾诩、荀彧、郭嘉何等人物,刘备的一举一动,甚至从眉毛眨眨,他们都能猜透刘备的用意,何况那么明显的举动?

    刘备认识郭嘉(某)?

    三人脑海一同出现这个念头。

    贾诩更是诧异,他突然想到关羽的突兀拜访跟强迫自己跟他入京,据说那也是刘备的用意。

    那时的自己声名不显,刘备是如何知晓自己的呢?又怎知自己有大才?一个人还可以说是他蒙的,可这人看起来气度不凡,必也是大才。

    难道刘备真的会玄门秘术?可怎么都是靠名字来推算呢?

    “原来是奉孝兄,某乃武威贾诩贾文和。”

    贾诩压下心中疑惑,用声音把走神的刘备拉回来。

    在场的三人完全不知道,刘备刚刚再想要不要杀掉郭嘉,似郭嘉这等天纵奇才,如果不能收为己用则一定要杀了他。

    或许有人说荀彧的才华不更高吗?战略大师,而且还是治政高手,如果说曹魏江山是郭嘉出谋打下来的,那一半就是靠荀彧坐下来的。

    然不同的是,荀彧心存汉室,只要刘备迎立汉帝,刘备跟曹操决战的时候,他就是一无用之人。

    而郭嘉不同,郭嘉这种人心中能容下他们,且能让他们施展才华的人,至于这天下是谁的他们根本不在乎,反而越有难度他们越开心。

    荀彧看不上刘备,难道刘备就能把郭嘉收在麾下吗?

    要知道历史上郭嘉在袁绍最风光的时候离开他,此刻的刘备不过是一出名的宗室罢了,要知道大汉一日倒塌,大汉宗室就是士族们共同压制的人物。

    如刘虞、刘焉、刘表、刘岱、刘繇,宗室势力半天下,而结果呢?除刘备外皆被诸侯荡平,刘备这个宗室还是前汉冒牌宗室?

    话题扯远了,既然刘备收服不了郭嘉,那没必要给自己增加统一天下的难度,毕竟曹操本身就够难缠的了。

    至于说这样更有挑战度,刘备宁愿早点平定天下,为汉人多增加点元气,如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这等人还是死了的好,那样天下会少些征伐,混战会尽快结束,天下早点太平。

    郭嘉不知道自己被刘备用意念杀了无数回,他只是觉得刘备好像对自己有特殊看法。想想外面流言,刘备好像有喜欢小白脸的嗜好,不管他走到哪身边总是带着几个小白脸。

    而郭嘉长得白面如玉,因为长期沉迷于酒色外加不太喜欢运动,脸色有点呈病态,这可不是标准的小白脸。

    “奉孝兄,既然喜欢这酒,今夜就不醉不归,走的时候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刘备还是没决定好到底杀不杀?不过现在明显不是想这的事情。

    “那就多谢使君了。”

    郭嘉见刘备恢复正常才稍安心,不经意看到黑脸的典韦才释然,虽然刘备身边的小白脸多,可好像每一个都是勇将,真不知道他从哪里搜罗来的?自己竟然被流言吓住了,真是该罚。

    郭嘉感觉到一股杀意,猛然回神就看到典韦瞪着一双牛眼愤怒的看着自己,郭嘉有些纳闷,回头去看荀彧,荀彧亦是一番疑惑的看着自己。

    郭嘉忽然明悟自己走神期间犯错了,当下起身端着一樽酒到典韦跟前:“此必使君麾下猛将也!请满饮此杯。”

    “哼!”

    典韦轻笑,刘备心中一跳,丫眼光不俗,眼力不错,智力更高,心中要杀郭嘉之心更盛。

    “奉孝兄真好眼力,子满乃吾军中第一悍将,能单挑压住他的,迄今唯有吕布一人。”

    郭嘉听到刘备如此说,脸上故作欢喜:“唔!那子满更应满饮此杯。”

    典韦得了刘备第一悍将之称满脸欢喜,当下拿起郭嘉的酒樽一饮而尽。

    郭嘉赞道:“子满颇有樊哙之风啊!”

    郭嘉一席话让在场几人遐思不已。

    樊哙何人?

    刘邦的贴身保镖,郭嘉说典韦是樊哙,那么典韦是刘备的保镖,岂不是刘备就是刘邦吗?

    如今汉室未垮,郭嘉这话说的的确大胆。

    荀彧眉头紧皱,这个郭奉孝说话真的是太大胆了。

 第三十五章董卓迁都

    “咳咳!彧前来是为感谢刘使君派兵救吾族人过河。”

    荀彧被郭嘉大胆的话骇住,生怕他再出惊人之语,平时他们单独讨论时语出大胆无顾忌是因为大家熟了,而刘备这人素有些木讷,说不定会因此而降罪于郭嘉,是以赶紧出口。

    “董贼之兵乱河南,吾身为大汉之臣自然有义务救护大汉之民。”

    刘备官方话语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