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论着什么。武将一边,亦是三三两两,唯有一人独自坐在一旁,既不和他人言语,别人也不和他说话。高夜仔细打量了那人一番,这才认出此人正是袁军大将张郃。
高夜和张郃在甘陵一带对峙了许久,可是说起来,他们两个还真没有近距离的接触过,只在战场之上,城上城下远远的见过罢了。因此高夜乍一看此人却是不识,仔细打量了一番才认出这是张郃。说起来这也是一代名将,诸葛亮多智近妖,可在北伐时期仍旧无比忌惮张郃的能力,如此可见一般。张郃的一生用兵巧变、善列营阵,以长于利用地形著称,可惜如此大才如今居然被众人冷落,也不知道是因为大家和张郃真的不熟,还是刻意为之。
不过高夜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眼看张郃在侧,更是笑着上前去和张郃打起了招呼。张郃闻言更是急忙起身行礼,拱手言道:“降将张郃,拜见后将军。”
高夜闻言哈哈一笑道:“良禽择木而栖,俊乂能归降主公,那是弃暗投明的好事啊!如今你我皆是主公帐下大将,就不要说什么降不降的了,见外。”
张郃急忙拱手应是,高夜又和他随意寒暄了几句,正在此时,一员大将跨步而入,龙行虎步,威风凛凛,高夜一见便是一笑。自徐州分别以来,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未见,如今的赵云已是名满天下,如今一见,更是颇有大将之风。
赵云一进大门,自然也看到了高夜,心中一喜,脸上一笑,急忙走到进前躬身施礼,口称大哥。高夜亦是拱手还礼,一把扶起了赵云笑道:“好啊,官渡一战,杀得本初割须弃袍,纵是你大哥我也做不到!大哥为你骄傲啊。”
赵云闻言,面色如常,只说自己是侥幸而已。早已看到赵云归来的郭嘉此时也已经凑到了高夜、赵云的身边,听得赵云谦逊,也是嘿嘿一笑道:“确实打得好,子龙你就不要谦虚喽,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好好陪我和大哥喝两杯来得痛快!”郭嘉的话音一落,三人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三兄弟久未相见,自然有许多话语要聊,只是曹操已经到来,三个人也只好约定,等晚上再相聚。三人坐定位置,大堂之中亦是鸦雀无声。如今曹操手下的各路将领,已经基本到齐。曹操也不多言,直接让程昱宣读了他曹操和一众谋士盘算了将近五天才定下来的人员调动。
宣读完毕,曹操这才看着赵云和刘晔二人笑道:“邺城乃是河北要冲,袁绍更是经营了多年,此地如今就托付给你们两个了。要知道,一旦我军和袁军再次开战,邺城乃是袁军必攻之地。袁军势大,不过子龙勇猛善战,子扬足智多谋,你们两个要好好配合,务必要小心谨慎,守住城池!”
赵云、刘晔二人闻言,皆是拱手应诺,曹操又大概讲了讲邺城当今的形势,以及他们两个可能会遇到的情况,让他们两个早作准备。新得了河北不少的城池,调动的名单自然也很长。除了赵云、刘晔被留下镇守邺城之外,夏侯渊则镇守清河。徐晃驻守内黄,为二人之策应。其他一众城池也尽皆做好了一切安排。
会议整整开了一天,从撤退之后的兵力部署,到接下来的局势分析,乃至于未来的发展规划,都条条在册。回家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可是真要坐起来,却当真不容易。一场大会直开到月上中天,这才算是把回家的事情全都安排妥当,除了驻守河北的士卒之外,曹操下令剩余的兵马五日后开拔,返回颖都。
这个消息或许是高夜所听到的最好的一个消息了,休闲了将近一个月的高夜,如今在会议室坐一天,也是深感疲乏。可即便如此,高夜、郭嘉和赵云三人,依旧是把酒畅聊了一夜。只不过席间就连赵云这样的人都问起了流言之事,让高夜不得不感叹,这股流言的威力之强大。到最后还是郭嘉一语道破了高夜的心思,这才让赵云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只是他对于高夜家宅不宁的担忧,也着实让高夜长长的吸了一口凉气,这一回,就连郭嘉都是沉默不语。
直过了好一会儿,高夜这才叹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家宅不宁,又何尝不是一件让他对我更加放心的事情?”
………………………………
琐碎的生活
………………………………
第二章 再回颍川
这个话题或许有些太沉重,一时间三个人再次陷入了沉默。又或者是高夜的故作轻松,让郭嘉、赵云二人都心有戚然。一代名将如今混到要靠自污来保全自己性命的地步,不可谓不是一种悲哀。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高夜去青州身边竟无一个家眷,说起来是因为青州一地兵危战凶,高夜不愿让家人冒险。可是实际上,高夜的家眷在颖都,也未尝没有人质的意思。如今大战结束,高夜第一时间请求调回颖都,说起来是想要陪伴自己的妻子儿女,可实际上,又未尝不是把自己放到曹操的眼皮子低下去,让曹操对自己放心。
一时间三个人都是沉默不语,就连喝酒的气氛都凝重了许多。这样的时候往往就需要有人来转换话题。因此高夜一口饮尽杯中酒,开口笑道:“行了,人生不如意,十常居八九,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倒是子龙你镇守邺城,责任重大,压力也不小啊。如今主公只给你留下了两万兵马,怎么样,有什么计划吗?”
赵云也是一饮杯中酒,摇了摇头道:“我对邺城的情况还不熟悉,我打算先派人将邺城周围几十里的地形先摸清楚,然后全力打造守城器械,准备守城之事便是。剩下的,也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了。”
高夜闻言点了点头道:“该怎么打仗,该怎么守城,不用我教你。不过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很有道理。”
高夜说到这里,一旁的郭嘉却是一笑,一饮杯中酒道:“其实这件事就是你我不说,想必刘子扬也会跟子龙讲的,大哥你就不用操心了。”眼看着赵云一脸探寻的目光,郭嘉又饮了一杯,这才说道:“子龙你只要记住,无论是袁军降卒还是我军精锐,只要一视同仁,袁军降卒必然感恩戴德。至于民心该如何收拢,多听听刘晔的意见绝没有问题。我们啊,别瞎操心,好好喝酒才是嘛!”
高夜、赵云闻言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三人一碰杯,都是一饮而尽。气氛稍有缓解,大家自然不会再让它跌落,郭嘉更是不再提任何政治或是军事上的话题,话锋一转倒开始讲起了颖都的趣事,尤其以颍川书院的事情讲的最多。没办法,毕竟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为官者要兢兢业业,为将者更是要日夜操练,为民者也需要承担徭役,又或者是种田修堤以谋生计。他们这些人每日几乎如同机械一般的忙碌,又能有多少趣事发生呢?反倒是书院的这帮孩子们,每日里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再加上书院的课程之中,已经夹杂了许许多多的现代课程。在高夜提出“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的物理学准则之后,简单的物理实验几乎就没有过断绝。甚至一帮学子们拿着计划书到书院去申请经费,自己设计,建立了书院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实验室。
说到书院的发展,高夜会开心,说道荀靖的过世,高夜也会长叹。郭嘉知道,虽然高夜这些年很少有机会能去关心书院的事情,可书院却当真是高夜的心血所在。从他把自己的藏书都搬进书院,亲自去书院教课,亲自和蔡邕、荀靖他们规划书院的未来,甚至与不遗余力的把那些不愿为官的大才都忽悠到书院去教书就可见一斑。如今的书院正在按照高夜的设想前行,高夜此时此刻心里哪怕有再大的阴霾,也会在书院的面前而烟消云散。
等三人聊起了高夜的孩子的时候,气氛就更加的热烈。说起来他们三个人里,只有高夜这个当父亲的,还没有亲眼见过自己的孩子,也不由得引得高夜苦笑连连。不过在郭嘉、赵云二人一唱一和的打趣之下,高夜心中的烦闷也消减了许多。
杯盘狼藉,三个人一直从入夜喝到了天边发白。兄弟相见本就是件开心的事,开心之下大醉也就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好在这些时日大家都在准备回家,没什么大事需要商议,否则就他们三个人现在的模样,指不定得耽误多少事情。回家这件事,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大军在外征战了一年多,又有什么事情能比回家更为重要,更为鼓舞人心呢?
可是当高夜真的站在颖都的城门口之时,心中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来。毕竟这座城池高夜已经建设和居住了十几年,更有高夜的心血在里面。如今久别重逢,甚至让高夜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不过其他人此时却是都沉浸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之中,击败袁绍可谓是一场大胜,大到百官皆在城门口迎接归来的将士,大到就连皇帝都不得不走出宫门亲迎大军凯旋。
曹军势弱而袁军势强,曹操能取得这样一场胜利,不得不说还是很出乎刘协的预料,甚至说是出乎了朝中一众东归旧臣的预料。正如刘协亲自走出皇宫大门,出乎了曹操的预料一样。本来刘协也并不想这么做,曹操得胜归来,心中最生气的人,恐怕也莫过于刘协。自颖郊围猎之后,刘协对于曹操的不满,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境地了。毕竟当日的曹操僭越之极,做为一个皇帝手中无权,被大臣欺压至此,又怎么可能不想着如何反击?
可是想要反击又谈何容易,秘写一副衣带诏,交与国舅董承,请他谋划,可是一年多都过去了,却是毫无动静。自己对刘备口称皇叔,又封他左将军之位,本以为他离开颖都,如鱼入大海,鸟上青天。可谁能想到,在徐州之地居然连曹操的儿子都对付不了。这也让刘协赶到了一丝绝望。好在袁绍这个庞然大物,最终还是要和曹操一战的,按照杨彪的想法,曹军精锐,袁军兵多,一打起来,十有八九会两败俱伤。刘协深以为然,就等着鹬蚌相争,他好从中渔利。可谁能想到,曹操会是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直让刘协在寝宫之中,大骂袁绍无能。
这一场大战所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至少太尉杨彪在此时此刻,已经有了转向曹操一方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曹操的能力,与大胜归来一时无两的威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协手下无人,他更不会用人。就说伏完和董承二人皆是国丈,智谨忠诚的伏完皇帝不去依仗,反而重用一个志大才疏又心怀不轨的董承,这让杨彪深切的感觉到了曹操必然得势而刘协必然失势这一事实。他弘农杨家想要在这个乱世之中屹立不倒,站对队才是重中之重。什么公忠体国,什么效忠汉室,在家族利益与生存面前,统统连屁都不是。也正因此,杨彪这才极力劝谏刘协,依照大军凯旋的最高礼仪去迎接曹操。
刘协虽然不情不愿,可是杨彪却说的是有理有据。刘协自然也明白,如今曹操大胜归来,威望一时无两,他若还想在曹操这里从容谋划,此时此刻就不能把关系搞的太僵。虽然出宫门亲自迎接曹操上殿,自己心中颇为不愿,可是今时今日也由不得自己任着性子来。关系该缓和还是要缓和一下的,说不定缓和之后,曹操对自己的监视也能放松一些,他自己也会更加大意,这样一来,岂不是给了自己可乘之机?整整一夜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弊得失的刘协,第二日就下旨,要去迎接曹操。当然还有一道密旨给董承,信中的内容也是简明扼要,就是要他董承加快干掉曹操的节奏,尽快让大权回到刘协自己的手中。
不过刘协示弱的表现,也确实让曹操很是受用,至少皇宫宫门外,他们两个君臣相得的场面,直让高夜恶心的一塌糊涂。高夜心中很清楚,他们两个的心里可谓是各有算计,可不得不承认,他们两个的面子功夫,做得确实是足。要不是高夜心中清楚,皇帝和权臣之间的矛盾是根本无法缓和的存在,高夜现在几乎都要相信眼前的这一幕是真的了。
说起来历史上有名的衣带诏事件,直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发生,这一点也让高夜感觉有些奇怪。虽然历史上对于这一事件是不是皇帝的策划争议颇多,毕竟《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都说是董承自己自称有密诏讨贼,可若是没有皇帝的首肯,他董承又岂敢和如日中天的曹操做对呢?不过历史上衣带诏泄密,实在建安五年的正月,可如今曹操在建安四年的十月底就发兵迎战袁绍去了,董承时至今日还没有什么动作,倒也说得通。不过如今有了谍报司的存在,高夜觉得,即便是董承真的有什么动作,也逃不脱谍报司,郭嘉、贾诩二人的眼睛。
高夜一阵胡思乱想,曹操和刘协二人这一番冗长的表演更是好不容易才结束。既然刘协准备示弱,自然要准备全套,礼仪结束之时更是下令全军卸甲,下令曹操草拟有功之人的封赏,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对此曹操自然是拱手应诺,随即便命人将他早已拟好的功劳簿递给了刘协。
刘协心中对此是如何作想高夜并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众出征的将士各有封赏。武将之中赵云、徐晃、于禁、夏侯渊、曹仁等人尽皆封为亭侯,一众谋臣也是加官进爵。而高夜则是罢后将军之位,进封司徒,爵称阳翟县侯。没有赶上迎归汉帝时的大肆封侯的高夜,如今也终于有了一个侯爵在身。
………………………………
第三章 家
都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要怪或许也只能怪他们生不逢时罢了。冯唐历经文帝、景帝,直到武帝之时才被主张北伐匈奴的刘彻所重。可惜那时候的冯唐年过古稀,心有余而力不足。至于李广,一生戎马,威名赫赫,可惜终其一生却未能封侯。就连文帝都曾言李广生不逢时,若是生在高祖时期,万户侯何足道哉!
或许高夜应该感谢自己重生在了一个动荡的年代,这才使得自己得以在三十五岁的年纪,就完成了人家一生都没有达成的功业。或许蔡琰也应该庆幸高夜重生在这个时代,不但让她原本悲剧的人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甚至连“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的感慨也不曾生出。有此屏障,高夜这才在接受了封赏之后,有胆量快马加鞭,返回到自己的家中。
人家都是近乡情怯,自己是回家害怕。想当年口口声声对蔡琰说这辈子就她一个,如今三年没回家,一回家就带回去一个千娇百媚的甄宓,也不知道蔡琰发起火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甄宓也是极为聪明的女子,也不知道自己在颖都的这两天里,他们两个人在家有没有什么交锋,胜负究竟如何。自己回去了,又该如何处理自己的家事。虽然高夜嘴上说的轻松,可事到临头,一样头大。
可家总是要回的,这件事也总是要去面对的,一味的逃避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大胜归来,加官进爵,若是别人那当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可是对于现在的高夜来说,还真是举步维艰。从颖都城中返回到自己的宅院,不过十里路,高夜骑着马却足足走了一个时辰。直到看到自己府邸上大门洞开,一众女眷、家臣皆在大门外恭候的时候,高夜这才一打马,疾驰而去。不说别的,高夜可舍不得让自己的妻子儿女再这样凛冽的寒风中,再多冻哪怕片刻。
大门外,往日里本该是蔡琰站在首位,如今却是高温站在最前方,拱手而立。过了年高温也已经八岁了,可能是营养好,也可能是从小习武的原因,此时的高温身高也已有了一米六多,站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