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曹昂却是笑道:“不敢。袁大人和我父本就是昔年好友,董卓乱政之时,更是一起并肩作战。许多年未曾相见,家父对大人亦是想念,特命我来,请大人入颖都一叙。”这里的大人,可不是后世满清时期的那个大人。【】在汉末大人往往是对长辈的称呼,和官职无关。

    只是袁术在淮南称孤道寡,文武官员、士卒百姓一向都以陛下敬称。忽然闻听有人叫他大人,心中自是不喜。冷笑一声言道:“朕有传国玉玺,受命于天!如何当不起陛下之称?汝年纪也不小了,怎的如此不识礼数!”

    曹昂闻言顿时笑道:“玉玺乃天子圣物,岂是旁人能拥有的?当年孙文台私匿玉玺,到头来终究是个万箭穿身的下场。你得了玉玺不思归还与陛下,反倒是僭称帝号,到如今依旧免不了兵败被擒的下场。你看看人家孙策多聪明,用这玉玺换取了江东五郡之地,割据一方,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一方诸侯啊!”

    “玉玺自来为有德者据之,大汉历经黄巾一乱,董卓一乱,气运已尽!当今天子为图上位更是鸩杀少帝,如此无德之人又岂配拥有玉玺!”袁术淡淡的说道,虽然语气颇为平缓,不过曹昂依旧听到了一丝愤怒。也不知道他在愤怒的,究竟是如今兵败,还是在愤怒天下人不愿承认他这个皇帝。

    曹昂才要开口,却听到那袁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反正玉玺就要成为曹阿瞒手中玩物,又有什么好争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贤侄啊,我袁公路一辈子都瞧不上袁绍,更瞧不上你爹。可没想到今日,我终究还是败在了你们父子的手上,造化弄人啊!弄人呐……”

    袁术讲到这里,仿佛是在想什么事情一样,嘴里一直嘀咕着什么,曹昂也听不清楚,因此曹昂也只能静静的听他还有什么下文。还在这样的沉默没有持续多久,袁术忽然有提起声音道:“你回去告诉阿瞒,告诉他一定要打赢袁绍啊。要不然岂不是显得我袁公路,输给了那个庶子不成?”

    曹昂闻言心中顿时哑然失笑,谁能想到,袁术到了这个时候,心中想的居然是这个?如果是高夜在这里,心中必然了然,毕竟袁术和袁绍几乎争了一辈子。从他们还是少年之时,就在争袁家继承人的位置。后来又在争袁家的家主,到了现在则是在争天下。如今袁术已经要落幕了,若是袁绍战胜了战胜了自己的曹操,那么自己到最后就实实在在的输给了自己一直看不起的袁家庶子。可若是曹操胜了,自己和袁绍半斤八两,到了阴曹地府继续再争也就是了。

    不过袁术却不再多言,反而是挣扎着从榻边拿起了锦盒,颤颤巍巍的双手打开了盒盖,曹昂定睛一看,不是传国玉玺还能是什么?虽然曹昂从未见过,可是他心中早已肯定,这必是玉玺无疑。只是袁术此时仿佛已经没有了和自己继续说话的意思,反而是双手捧着玉玺,直直的举在空中。袁术的双眼一直直勾勾的盯着它看,神情忽喜忽忧,时而又如同发呆一般。

    曹昂此生也从未见过玉玺,乍然一看,果然非同寻常。传闻玉玺乃是用美玉和氏璧所造,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只是镶金之处颇有些美中不足,仿佛一顿美食吃出了一只虫子一样让人心中厌恶。

    曹昂还在欣赏,忽然听得榻上袁术大喝一声道:“我若是未曾得传国玉玺,又该是何等模样?”声音之大,直把曹昂给下了一跳。毕竟从他醒来开始,他说话就一直是有气无力的模样,即便是愤怒,却也无法用更加剧烈的声音来表达。忽然这一声喊出来,中气十足,就连门外的侍卫都探头进来察看。

    只是袁术喊完这一句话,一口气长长的吐了出来,时间之长仿佛再也不用吸气一样。眼中的光华迅速消散,等曹昂反应过来的时候,袁术已然一命呜呼了。只是双手依然举着玉玺,空洞的眼睛仍然盯着它再看。

    一代枭雄就此殒落,就连曹昂也是不胜唏嘘。轻轻伸出了手,将玉玺拿在了自己的手中,又命人将袁术的尸身收敛,随即走出了土屋,屋外早已是星斗漫天。

    随着曹昂带着玉玺回颖都复命,袁术的死讯也彻底传了开来。随着雷薄、陈兰二人的归降,长江以北之地,几乎尽入曹操之手。朱灵、路招二人率军,直抵寿春,和广陵的陈登遥相呼应,应对江东的孙策。

    远在青州的高夜,见了袁术身死的军报,尤其是袁术最后弥留之际的言语,心中也是戚然。一代枭雄到死都没有堪破胜负成败,或许这才是最大的悲哀。只是各种军报尽皆汇集到自己手中之后,有一件事却让高夜心中有些打鼓。如今大战在即,袁术身死,江东就成了威胁曹军后方的第一势力。而且孙策身边又有周瑜相助,一旦发难,后果不可想象。也正因此,曹操才为了笼络孙策,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而且广陵的陈登也一直在算计江东,资助山贼以及严白虎残部在孙策的地盘里捣乱。

    可是历史上的孙策,依旧趁着袁曹大战之时起兵,攻打广陵,虽然最后死于刺客之手,可是如今历史早已改变了不少,谁知道许贡的那三个门客,是不是还会视死如归,为许贡报仇。或许,即便没有许贡的门客,我们也该创造几个呢?

    不过好在袁绍军依然没有大军进军的动静,也许是因为秋收在即,他们准备等把粮草收割之后再行出兵。又或者袁绍只是在等袁熙的幽州兵马就位,确保东面无虞之后再和曹操大战。一时间黄河两岸虽是剑拔弩张,可是谁都没有进军的意思。甚至曹昂十月初九的大婚,都在颖都如期举行。

    可越是这样,高夜的心中就越是紧张。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格外的宁静。宁静的越久,暴风雨也就更加的猛烈。如今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一旦开战,必然是一场无比惨烈的大战!也正因此,青州的高夜更是趁此时机,做足了准备,不但大军靠前驻扎,整个济南郡内,都是准备作战的兵马。蓼城的海港更是在高夜的严令之下,动用了近一万人,抢修而成。甘宁如今也带着他的水军,从胶州湾出发,准备绕过山东半岛,进入渤海之后在蓼城暂时驻扎。

    时间一晃便到了十月底,高夜终于收到了斥候来报,平原城内来了大军驻扎,看旗号必是袁熙所部的兵马尽皆到此。随着这个消息一起到来的,还有袁绍军四处散发的《为袁绍檄豫州文》。虽然因为自己的到来,历史有所改变,可是陈琳的文采却是丝毫未变。这篇檄文和历史上的那篇相比,不但骂了曹操祖上三代,就连自己也没能幸免。虽说自己的祖上没有遭殃,不过自己一样被陈琳骂了个惨。

    远在颖都的曹操,自从曹昂大婚之后不久,天气转冷,他的头风又犯了。虽有华佗、张机二人给他调理身体,可疼痛难忍,只能卧床休息。陈琳素有才名,曹操亦是一位大文豪,因此陈琳的檄文一来,曹操便命人送到榻前,他自己卧读之。哪知道通篇读罢,竟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正在曹操身边伺候的曹丕、曹植和卞夫人都是一惊。

    只听曹操坐在榻上,大生笑道:“好文章可起死人而肉白骨,诚不我欺也!”。

    a


………………………………

第十二章 议渡阳信

    一篇檄文,彻底拉开了袁曹之间大战的序幕,虽然这篇檄文来的比历史上早了两个多月,但是现在的曹操,也非历史上的那个曹操可比。历史上的曹操在建安四年才彻底占领了河内,十一月才得宛城的张绣归降,巩固了自己的左翼。自己的治下更是因为连年大战,兵力、粮草和袁绍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现在的曹操,不但早早占据了四州之地,历史上吕布在兖州的祸乱日久以及三征张绣败北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军力更为鼎盛。再加上造纸术、印刷术以及官学的推广,更是让曹操的声望在百姓士卒的心中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土豆、玉米这两种作物的出现,加上屯田制的有效施行,粮草更是充足。想来曹军缺粮少食的历史不会再次出现在官渡的战场之上。如今的曹操和袁绍相比,差距虽然还有,倒也不是很大,曹操对于战胜袁绍一事,也更加的有信心。

    况且曹操早就开始为今日之战做好了准备。荆州刘表有张绣在宛城牵制,江东孙策更是被治下山越之民以及残贼余党搅合的焦头烂额,无力北上。钟繇坐镇关中,拉拢凉州各方势力,以保左翼无患。高夜坐镇青州,随时都有打过河的打算,确保右翼无虞。至于正面战场,新晋小将潘璋带领步骑三千进驻延津,东郡太守刘延带兵扼守白马,随时阻滞袁军渡河长驱南下。曹仁依旧在河内镇守,以防并州来犯,夏侯渊兵进黎阳,做出随时攻击的姿态。李典、乐进则带兵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准备阻挡袁绍的正面进攻。曹军的这一切布置,早在彻底平定徐州前后,就已经开始。白马、延津两地早已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兵城,百姓早已撤离。曹军虽然在数量上不比袁绍兵多,可是在策略上却采取了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策略,来应对袁绍的攻伐。相比之下,袁绍的出兵反而显得很是随意,更是一举推翻了早先制定好的休养生息的方针。大军整军完毕,袁熙一到平原,袁绍就连冬日天寒这样的事情都不管不顾,尽起大军四十万,命颜良为先锋,直杀奔白马而来。

    袁绍的大军一动,就连平原的袁熙也是蠢蠢欲动。不过说起来高夜还是真的要感谢一下袁军的磨蹭,从自己打败袁谭到现在,足足给自己留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来从容布置。自己的后方自己自然是不用发愁,陈群、国渊、王烈等人皆是一时之选,稳定后方,转运粮草军械之事自然是不在话下。论到打仗,未来曹魏的五子良将有三个跟在自己身旁,泰山的臧霸也被曹操又一次调拨到了自己的麾下,再加上甘宁的水军,高夜觉得这一次自己要是不能打过黄河,生擒了袁熙,都对不起自己手里的这一副好牌。

    一连三日,正在济南的高夜都收到了前方军报,说是黄河北岸人马调动频繁,颇有渡河的趋势。这一次袁熙从幽州带兵而来,再加上袁绍给他调拨的一部分人马,以及原本就在平原驻守的袁军,总兵力加起来足有八万。不过高夜虽然在青州和袁谭大战了一场,可是有着琅琊郡的兵力补充,再加上在东莱、北海新募的士卒,总兵力也有七万。双方加起来足有十五万兵马,尽皆屯扎在黄河两岸。正面战场还未开打,青州一地却仿佛已经是硝烟弥漫。

    大堂之内,紧盯着地图看了三天的高夜,终于下令,擂鼓聚将。可是直到大家都坐到了大堂之中,高夜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之上。直到周仓小声提醒高夜,大家都已经到了,高夜这才回过神来,转过了身来。

    众将尽皆行礼,高夜也是拱手还礼,示意大家暂且安坐,随即开口道:“各位,如今探马回报,说是北岸的袁熙这几日颇不安分,大有渡河之意。诸位以为,我等应当如何应对?”

    下首的徐晃闻言顿时笑道:“将军,这有什么好说的,他敢过来,打就是了。”

    另一旁的于禁也是笑道:“公明所言不错,谅那袁熙也不过一个纨绔子弟罢了,又懂什么用兵之道?他手下兵马不过八九万,却准备在平原、安德、西平昌三地分兵渡河,简直处处都是漏洞。只要他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

    高夜闻言顿时笑了起来,点点头道:“你们两位能有如此信心,倒是不错。那袁熙虽然一向籍籍无名,可他身边亦有谋臣武将相助,还是不可小觑啊。元直,对于如今袁熙之举,你怎么看?”

    一旁的徐庶闻言却是淡淡一笑,随即对着众人一拱手道:“回将军,依在下看来,这只怕是袁熙的疑兵之计罢了。袁熙此来,必是为了牵制将军兵马,为正面战场的袁绍保证侧翼之安全。我听说袁熙身边有辛毗为他出谋划策,辛毗此人亦是河北名士,足智多谋。如今袁熙毫无优势,后将军又威名赫赫,先前更是生擒了袁谭。那袁熙、辛毗二人初来乍到,又如何敢轻易进军,和我军开战?不过辛毗此计,倒也算得上是高明。我等若是被骗,必然分兵加固城防,如此一来僵持不下,自然也算是完成了巩固侧翼的目标。若是我等强行渡河,则必然遭到袁军夹击,甚至会渡河未济,被击其中流。如此一来,倒让我等陷入两难局面。”

    一旁的众人听罢,都是连连点头,徐庶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没想到看似杂乱无章的用兵之举,其中还有着这些弯弯绕。一旁的张辽却是接口道:“不过我军这一次必然是要渡过河去的,唯有如此方能威胁袁军主力,为正面战场的主公缓解压力。若是在河岸便僵持不下,那可不行啊。”

    高夜闻言点头笑道:“这千里大河,就是横在我军和袁绍军之间的天然界限,无论是袁绍想要攻击主公,还是我等想要消灭袁熙,过河是必须的。可是怎么过河,就需要从长计议了。如今正面直接强渡既然不行,我们也可以另辟蹊径嘛。”

    下首的于禁听罢点了点头道:“上一次收到兴霸水军的消息之时,他们已经到了寿光,不出意外,这几日便要到蓼城了。有水军在,我军想要渡河自然是轻而易举,我等如今倒不如做出坚守之态,只等兴霸一到,我军立即渡河便是了。”

    一旁的张辽却摇头道:“兴霸的水军,算上水手也不过能载士卒五千有余,我军有七万人,想要全渡过河去,没有一两天的时间是决不可能完成的。到时候率先过去的几千兵马,必受袁军攻击。只怕后续兵马还未过河,这几千人就要溃败,如此往复,徒损兵力,不是明智之举啊。”

    高夜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文远所言不错,一旦先头部队到了河对岸,被袁军袭击,必然难以坚守。不过文远啊,你也不要被故有的思维所局限。坐船不似架桥,不是一定要在河道之上才能进行渡河的。我看元直是面有得色,来,给他们好好讲讲。”

    徐庶闻言拱手应诺,随即开口道:“历来大军渡河,从此岸到彼岸,无非两个选择。一者架设浮桥,二者乘坐渡船。可是青州之地,濒临大海,河道难过,我等不是还可以让甘宁将军,从海路将大军运抵渤海郡么?”

    徐庶的话音一落,坐下众人皆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徐晃随即接口道:“妙啊!黄河北岸,袁军众多,我等渡河之时自然害怕被袁熙兵马袭击。可是走海路,只要登陆之地绕到袁熙的背后不就行了,我怎么没想到还有这一手!”

    张辽也是点头道:“不错不错,如今袁绍倾三州之兵,和主公对战。袁熙此来定然也是倾巢而出,后方必然空虚。只要能有一支奇兵,在阳信登陆,必然能迅速拿下城池,威胁袁熙的后方。粮草军械有甘宁将军在,更是不用担心。这样一来,袁熙军的全盘部署都将被打乱,果然是条妙计!”

    高夜点头道:“没错,就是这样。”高夜说到这里,随即起身道:“夏侯德听令,你即刻带兵两千,赶赴著县;夏侯尚带兵两千,奔赴临邑;在这两地加固城防,迷惑敌军。文远,你即刻带兵马五千,赶赴高唐,一面加固城防,一面准备浮桥等渡河工具。此处河道狭窄,不过百丈,正是我军从平原渡河的好地方。”说起来度量衡这个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