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借着这座城的坚固,如果我们没有六七万兵马强攻,根本不可能拿不下!”

  “而且,如果我们如果展开了对封丘城的强攻的话,必然会引起晋国大军的戒备!”程昱站出来,补充的郭嘉的话:“田丰等人皆然不是糊涂之辈。若有了戒心,我们就做不到突袭乌巢的效果!”

  “就算我们侥幸过了封丘,还是济水,濮水,两条大河就好像天险,在捍卫着的乌巢的地形!”荀攸指了指沙盘上了两天天蓝色的粗线,微微有些挠头,叹了一口。道:“晋军选择乌巢为粮仓,不得不说。不得不说,这是一步好棋!”

  “这一个粮仓的位置是田丰选的!”

  许攸站在曹操旁边,目光有些的羡慕的看着魏国一众谋士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谈,这是晋国没有的一种氛围。

  晋国无论是疆域,国力,人口。人才,大将,兵力,其实都在魏国之上,但是他们却被魏国少了一份团结之心。

  晋王袁绍出身于世家。好礼仪,讲规矩,而且少年时期好学于帝王权谋,所以他不希望麾下的人拧成一团,反而用尽手段,让他们对立起来,这让他才安心。

  他保持平衡的手段的确算是出神入化,但是他的手段之下,却麾下的人多了一丝谨慎,少了一份冲劲,所以整个晋国朝堂看起来有些死水一坛。

  最重要的是,因为袁绍的自作聪明,让他麾下的几个出色谋士渐渐的从保持对立平衡开始渐渐的变成的一种对于对付的敌意。

  如果说袁绍有什么不如曹操的,恐怕只有一个了,纵容窝里斗。

  就是因为他的纵容,让他麾下的几大谋士,都有些窝里斗,许攸前些年在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弹劾了审配,而审配也在这个时候,动了许攸家人。

  这才让许攸对魏国投诚。

  一子错满盘皆落,许攸投降于魏国,带来了晋军的兵力分布图,也带来乌巢这一个晋国营盘布置的破绽。

  仅凭着这一点,魏国和晋国的天平开始倾斜。

  “田丰当初认为魏国的撤退有些不合理,从白马到延津,都太快了,所以他曾经意图谏议,让袁绍在延津扎营安寨,但是袁绍认为,魏军不敌,退兵很正常,所以直接率兵南下官渡!”

  许攸对着魏军众将的目光没有胆怯,侃侃而谈,继续的道:“最后田丰谏言不成,便再次建议,把大军的粮仓安置在官渡的后方,乌巢!”

  “田元皓果然精明!”

  戏志才和郭嘉闻言,两人对视了一眼,郭嘉叹声的道:“若是袁绍肯听田元皓的谏言,恐怕这一战,我们就算胜利,最起码也要拖上个三五年!”

  官渡这个战场,是他们用的好长时间布置的。

  如果是晋军听了田丰的谏言,把延津当成战场,就算不敌魏军,他们也可以从容撤兵,战败之下,伤亡也不会很大,因为有黄河作为为天险,他们根本就已经立足在不败之地。

  所以这一战,只能是慢慢的绞着。

  但是两军决战的战场如果在官渡,那么晋军若是战败,想要退兵北上,黄河天险就成为了他们的一个埋身之地。

  截然不同的一个效果。

  “如此良言,却不懂接纳,袁绍此人,若是不败,天理难容!”

  曹操双眸有一抹讽刺的光芒闪烁而动,冷哼了一声之后,目光扫过众人,问道:“汝等说,孤当如何破乌巢?给袁绍当头一棒!”

  他对这一战,更加的有信心了。

  “乌巢?”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沙盘的乌巢地形之上,一个个开始沉思了起来,想要破乌巢,要越过的地方太多,稍微不慎,就会全盘落空。

  “绕路!”

  一个魏国大将站出来。指着沙盘的一个路线,低声建议的:“虎豹骑有突袭只能,东行三十里,北行三十里,再绕回来,绕过俊仪和封丘。以东侧而击之!”

  “不行!”

  有人却摇头反对,道:“晋军他们不傻,而且他们的斥候兵的力量也不弱,骑兵动作很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让他们发现了,我们的意图就赤果果的暴露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到时候恐怕不是突袭,而且虎豹骑的都可能进入圈套!”

  “文远。汝认为如何?”

  曹操想了想,最后看了一眼沉默之中的大将张辽。

  张辽投降以来,一直为他镇守九江,但是他的统帅才能,临场战斗指挥才能,都是曹操一直在注视的。

  “大王,在吴国兵书的,胜战计之中有一计。为瞒天过海,还有一计为声东击西!”

  张辽站出来。目光冷然,一抹精芒闪烁,拱手的道:“如今魏晋两军已经摆阵相对,所有人都知道决战在即,这个时候,若是魏军率先发起最后的决战。不会引起任何的怀疑,而且袁绍必然应战,当他把注意力放在前线决战,他对乌巢的注意力相比放低,双方全面出击之下。魏军如果强攻封丘,理所当然,我们就大摇大摆的杀过去,只要速度够快,就算他们反应过来,又何妨?”

  “细细说来!”曹操目光湛然而亮。

  “大王,某的意思是,从一开始的激战,我等需示弱,正面的战场之上,官渡,中牟,鸡洛山……一日反攻之后,立刻转为防守,支持三日以上,然后用虎豹骑的突袭,乌巢必破,乌巢一丢,晋军必然军心溃烂,我们趁机反攻!”

  张辽顺着沙盘,大略的说了一番,然后自信满满,斩钉截铁的道:“官渡一战,魏国当以一战功成!”

  “好!”

  曹操闻言,面容大喜,双眸迸射出一抹精芒,朗声的道:“文远,官渡南营所在,乃是正面相对晋军,十万精锐主力,孤今日全数交于尔,尔可敢领命?”

  “末将必然不负大王所托!”

  张辽俯首而下,恭敬的领命。

  “曹纯,曹仁!”曹操开始点将。

  “末将在!”

  曹家兄弟站出来,拱手而待。

  “曹仁,领兵五万,一日拿下封丘!”曹操问道:“能否做到?”

  “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

  “很好!”

  曹操微微一笑,然后看了一眼曹纯。

  “子和,三万虎豹,孤今日全交给汝统领,封丘一下,汝立刻北上,这一支骑兵已经耗费魏国无数人力财力,虽然我们都知道,它的战斗力冠绝于三军之上,但是终究没有好的战绩告诉天下人,所以,它依旧籍籍无名,汝想要扬名天下,就看此战!”

  曹操的声音淡然,有一抹决绝:“三日之内,若是虎豹骑拿不下乌巢,那么魏国虎豹骑就地解散!”

  虎豹骑是魏国的终极骑兵,昔日东海一战,出身南方的霸王铁骑,战斗力居然把他们这些北地骑兵打的落花流水。

  曹操在这一战之后,还得到了吴国发明的骑兵三宝,便开始组建魏国的精锐骑兵,虎豹骑。

  虎豹骑一开始只有三千人,后来魏国成立,虎豹骑重组,在各军骑兵之中挑选精锐,形成了三万精兵。

  “大王放心,头可断,绝不辱虎豹之旗帜!”曹纯面容有一抹坚定。

  “很好!”

  曹操对曹氏和夏侯氏的大将都喜爱有加,在他们这一代人里面,曹纯是最年轻的,也是最有资质的骑兵大将。

  “诸位各就各位,明日子时,孤战鼓一响,不胜不归!”曹操对着众将,朗声的道。

  “不胜不归!”

  众将战意凛然,众志成城。

  其实大致的战略他们早已经定了下来,如今最终的决战时刻定下来之后,众将开始忙碌着最后的备战。

  郭嘉程昱几个谋士去调谐各方营盘的合作方案,戏志才留在的曹操身边。

  “志才!”

  曹操背负双手,屹立在黑夜的星空之下,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看着金陵城的方向,淡淡的道:“此时此刻,金陵城应该快要血流成河了吧!”

  “三日前,金陵城传来消息,孙仲谋已经返回的金陵城!”

  戏志才目光蕴含着一抹戏谑,嘴角勾勒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道:“孙仲谋的确是一条真龙,但是孙伯符可是一头狂傲的狮子,金陵城……呵呵!”

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陵城 一


  四月,底

  金陵城,东郊,钟山。

  夏日将至,树木长的越发的茂盛起来,这一片连绵起伏的群山,青葱葱的一片,映照着辉煌的金陵城,越发的雄伟。

  金陵书院。

  这一座书院屹立在钟山有些年月了,随着开始毕业的学子走上了朝堂,一点一滴的底蕴开始渐渐的积累,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钟山了一大风景。

  书院的最高处,一座雅致的祭酒书斋之中,香席铺地,熏香氤氲,气氛显得清新安逸,郑玄和孙权,一老一小,席地而坐,中间隔着一张案桌,案桌上摆着一盘棋局。

  孙权是不太喜欢跪坐,不过老头子这种人,用了一辈子的跪坐方式,是改不的了。

  “老师,你一直教你的学生要学会上善若水,可是为什么对我就这么狠呢?”孙权一双琥珀晶莹的眼眸看着狼藉的棋局,有些苦笑不得。

  郑老头子也太狠了点,下盘棋而已,放松一下心情,用的了一上来就穷追猛打吗,就他老人家那出神入化的棋艺,孙权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一个时辰不到,已经下的十盘棋了,盘盘都是大溃败。

  这盘棋又完了!

  孙权必须要承认一点,自己的棋艺的确有些的臭不可闻,但是郑老头子好歹给点面子,让自己的多支撑那么一会不行吗?

  不用这么赶尽杀绝啊!

  “呵呵,仲谋,棋如人生!”

  郑玄这几年为了金陵书院,劳心劳力,虽然精神面貌不错,但是整个人仿佛又苍老的好几分。须发洁白,一袭儒袍,有些仙风道骨的风貌。

  “人生也不一定要这么绝杀的啊!”

  孙权撇撇嘴。

  “人生也如棋,该退的时候退,该进的时候,就要勇往直前!”

  郑玄眯着眼眸。目光看着孙权的苦瓜脸,右手轻轻拂动自己下颌的白髯,淡然的道:“上善若水,那是局外人的态度,可你是局中人,逃不了,上善若水,就是死路一条,你只能勇往直前。杀出一条鲜血铺垫的大道来!”

  锵锵的声音让孙权有些感慨。

  “老师,你这句话会让金陵城血染满地!”孙权微微一笑,他的笑容看起来有些苦涩。

  一步棋,一杀戮。

  他如今手握重兵,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态度,都让将近两百万人口的金陵城动荡起来,血流满地。

  “金陵城这里流点血。总比整个吴国都要崩溃来的好!”

  郑玄不是一个古板的儒者,他是大儒。虽然没有当官,但是对于朝野,他看了比任何人都要清晰。

  他经历过乱世的动荡,经历过大汉朝的覆灭,经历了诸侯的争霸,经历了吴国的崛起。他看问题的局限早跳出了框框之中。

  成大事者,必然弃小义。

  在吴国这些年,他看到的一股希望,他不希望吴国因此而分裂,也不希望吴国就此而落幕。

  “学生认为。和老师下棋,有些的自虐倾向!”

  孙权闻言,面色不变,神情之中有一抹淡然的无奈,站立起来,对着郑玄躬身行礼:“下一次学生绝对不找老师下棋了!”

  “你不愿意,老夫还不乐意呢?”

  郑玄闻言,眉头一挑,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有些恨铁不成钢:“老夫这么多的学生之中,就你的字写的最难看,你读书最不用功,你下棋最烂,要不是看你有几分小聪明,老夫非要好好教训一番!”

  孙权算是郑玄的入门小弟子,和普通的学子不一样,但是这个小弟子却有些不学无术,虽然有些天赋,但是说他文采风扬,他连一步论语都无法解读。

  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琴棋书画,无一精通。

  “好吧!”

  孙权闻言,面容微微苦笑,在这老头子面前感觉承认错误:“学生错了,学生辜负的老师的一片厚望,学生这就告退,免得老师生气!”

  “仲谋!”

  郑玄突然叫住了孙权:“小心点,若是是不可为,老夫这里给你留个位置!”

  他对孙权有信心,但是金陵的局势,孙权已经失去了先手,即使他如今率领的数万雄师,携带着无双威势,班师回朝,兵临城下,也迟迟不敢入城。

  一座金陵城,代表着吴国至高无上的权威。

  即使孙权,也不能冒犯这一个权威。

  “啊?”

  孙权走到门口,突然闻言,微微一愕然,回头一看,看着郑玄面容上的一丝忧心,俊秀的脸庞上展露出来了一抹舒心的笑容:“老师放心,学生还不想死,金陵城虽然雄武,但是也看对上什么人,这是我的主场!”

  孙权从荆州班师回朝已经好几日了,但是如今却迟迟不入城,如今数万兵马皆然盘踞在东郊钟山一带,估计现在城中的有不少人都认为他是害怕了吧?

  毕竟如今城中掌控局面的是孙翊,孙翊的西营已经牢牢的掌控的金陵城的各大城门,至于盘踞城中的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孙策一直不动,但是他盘踞在城中,就是一头无双的雄师,孙权不畏惧孙翊,但是不得不忌惮孙策,孙策身边有一个周瑜,周瑜这数月来的布局,足以让孙策稳住的金陵城。

  而孙权,他对于金陵城,已经失去了一个先手,如今他麾下的兵马皆然盘踞在城外,如果直接攻城,先不说他们能不能攻下这一座坚固无双的堡垒,仅仅是说其中的意义,他也会被吴国上下唾弃了。

  金陵城,吴国的国都。

  无论是如何,在这里动兵,孙权就算有天大的荣誉,就算如今被吴国上下认同,就算他一手打下的楚国,就算……

  他也会被一棍子打成吴国的叛军。

  ——————————————————

  夜色灿烂。钟山幽幽。

  一个山谷之中,西征归来的数万大军连同的逍遥津的数万大军,还有这段时间李涅从东海调回来的一些兵力,加起来将近有十万兵马左右,盘踞在此。

  一顶一顶的营帐连绵几个山峰,森严的营盘。散发出凛冽的气息,让城中的斥候仿佛都不敢靠近钟山一步。

  “嘟嘟!”

  中军大营,宽敞的营帐之中,灯光通明,蔡琰优雅的娇躯坐在旁边,孙权坐在中间抱着小儿子,双手贴着他粉嘟嘟的小脸,不断的嬉笑。

  甄宓给了他生了一个儿子。

  对于一直想要一个贴心小棉袄的孙权,着实有些失望。不过这个小儿子可比大儿子可爱多了,老大一出声,折腾的很,小的倒是文静。

  “权!”蔡琰美眸闪闪,看着孙权的侧脸。

  “你在担心我吗?”孙权回头,微微一笑,他的笑容让蔡琰安心不少。

  “你什么事情进城啊?”蔡琰咬着贝齿,柔声的问道。

  “快了!”

  孙权抬头。目光有一丝沧桑,道:“就算我愿意等。他们估计也等不了!”

  “君侯!”

  这时候,营门之外,一个嘶哑低沉的声音响起。

  “进来吧!”

  孙权抬头,看了一眼门外的声音,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这话音还没有落下。看来李涅还真的等得不耐烦了。

  “夫君,把孩子给我吧,我去看看小宓!”

  蔡琰看了一眼走进来的李涅,然后很温顺的从孙权手上接过孩子,一手提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