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5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暖棚这个东西造价昂贵,而且需要非常精心的照料,因此,就建在庄院的后园里。等到了跟前,连蔓儿等人还好,因为已经来看过两回。张氏却是惊叹出声,她虽没少听连守信和几个孩子说起这个暖棚,但是亲眼看见,却还是第一次。

整个暖棚,占地约有四十个菜畦大小。四周是砌的厚厚的砖墙,每一条砖缝都密封的严严实实。砖墙上,是桁架,上面全部镶嵌着大块的透明琉璃。

琉璃棚顶上,还卷放着厚厚的毡子跟草席。这些毡子跟草席,每当夜晚,或者遇到阴天、下雪等天气,就会放下来,将琉璃棚严丝合缝地覆盖住,只有像现在,天气晴朗,阳光高照的时候,才会卷起来,这样,就能让棚子里的菜蔬照到阳光。

走进暖棚里,首先是一间小室,然后才是暖棚真正的内部。这间小室,平常是给夜间照料暖棚的庄上的伙计们住的,同时也是通向暖棚内部的过渡。有了这样一个过渡,可以更好地保持暖棚内的温度。

一家人进了暖棚里面,就见眼前一片郁郁葱葱,一畦畦的小青菜长势颇为喜人。旁边还有悬吊的木架子,上面盖着湿草帘。小心地掀起草帘,就可以看见下面已经长的颇为肥厚的一丛丛蘑菇。

连蔓儿往里面走了走,就见靠里面有几畦的黄瓜,藤蔓上黄色的小花处处可见,有的藤蔓还已经结出了小黄瓜,虽然只有手指大小,但是在这个季节看到,却是忍不住让人欣喜。

连守信和张氏都是庄稼人出身,见了这些,比别人都要高兴。

这座暖棚的造价不菲,然而成果也同样的喜人。

首先一点,如今在连蔓儿家的饭桌上,每顿饭都能有两三样新鲜的菜蔬。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就是现在,和她们差不多的人家,也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的。丰富了自家的饭桌,再也不用为冬天缺少青菜,吃的太肥腻发愁了。

连蔓儿觉得,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除此之外,包括顺德坊在内的连蔓儿家的几家酒楼里,如今也都有了新鲜菜蔬的菜肴。别的季节很普通的东西,到了这个季节,就变得金贵无比,再加上精心的烹调,一点销售的噱头,不仅在菜蔬上收益丰厚,也带动了整个酒楼的生意。

这两个月,酒楼里宾客如云,财源滚滚,酒楼的掌柜和伙计们都笑开了花。

因为这个,庄头几次向连守信、五郎和连蔓儿建议,要再添建一两座暖棚,出产更多的菜蔬。不仅供应自家食用,以及自家酒楼的用度,还可以放到市场上售卖。

府城多有官宦、商贾巨富,一般富庶的人家也很多,并不愁这新鲜菜蔬的销路。

今天,看见主人一家都来了,庄头再次提出了这个建议。

庄头急切想要立功表现,也想多些收益的心情,连蔓儿心里清楚,不过,添建暖棚的事情,在和一家人商量过后,还是摇头否决了。

没有连蔓儿前世非常普及的化肥,以及非常多的不为普遍大众所知的化学品,暖棚种植菜蔬的产量并不高。这样,成本就不可避免地高了起来。

种种因素制约下,这冬天的新鲜菜蔬只能是小范围、奢侈的消费和享受。

连蔓儿不想扩大自家暖棚的规模,但是,钱还是照样要赚的。

第九百三十八章 暖棚

自从暖棚中的新鲜菜蔬可以开始采摘以来,连蔓儿家除了自己吃,也没少送人尝鲜。再加上酒楼中新添的菜肴,如今,大部分府城人都已经知道连蔓儿家冬天能种出新鲜的菜蔬来。

暖棚的事情,自然也就传播开去了。也就有不少的人,或明着或暗着的打听。

连蔓儿相信,知道知道了暖棚的具体造法,府城中会有不少的人家自己建造暖棚,种植菜蔬。这些人,大部分不会想靠这些菜蔬取利,而是为了丰富自家的饭桌。

这不仅仅是个人享受的问题,还关系到脸面。

至于暖棚的造法,连蔓儿是从家中培育花木的暖屋中获得的灵感,又结合原来在乡下培育地瓜秧等的经验,才最终确定的。从外面看,似乎并不复杂,但里面却颇有些技巧。不知道细情的人,即便照猫画虎,建起了暖棚,也不会得到相同的效果。

连蔓儿不打算再多建暖棚种植菜蔬获利,但是,却可以通过售卖暖棚的图纸来赚上一笔。而这暖棚的图纸的买方,不仅限于府城中的大户,还包括整个辽东府中,甚至辽东府以外其他冬季严寒地区的富有人家。

连蔓儿心里琢磨好了,就将这个想法跟连守信、张氏、五郎和小七说了。计算成本,还有市场分析,另建暖棚种植、出售新鲜蔬菜,还不如像现在这样,将菜蔬只供给自家的酒楼,增加蔬菜的附加值。

“这样也好。”一家人就都点头。

“这件事。咱们不用亲自出面,我安排人来做吧。”五郎就道,“另外,再留出几分图纸来。……留着送人。”

“我也是这么想的。”连蔓儿就笑道。五郎现在做事,是越来越周到、有章法了,连蔓儿想。等以后她出了门子,连家有五郎当家。她大致上是可以放心的。

“怕是也赚不了太多的钱,就算是给跑腿办事的一点辛苦钱吧。”连蔓儿又道,而且这么做,还可以收回一些修建暖棚的成本费用。

虽然现在她家的日子是不在乎这些了,但是开源节流双管齐下,才能永保富贵。

“这是一件事,另外……”连蔓儿说着,就看了看那些刚种出来的蘑菇,“我想。虽然暖棚咱们不再添了。却可以再建造几座简单点的暖屋。”

简单点的暖屋。基本构造和现在的暖棚相同,只是将昂贵的琉璃屋顶换成普通的屋顶,屋内还是用火炉、火炕和火墙取暖。这样简单的暖屋。不能用来种植那些对阳光要求比较高的菜蔬,但是却可以用来培育蘑菇、豌豆苗这些只要求温度和湿度。对阳光没有太多需求的菜蔬。

而这些菜蔬,在冬季同样也是稀罕、受欢迎的。

“这样的暖屋可以多建一些,照料起来也比这暖棚简单。……种出来的蘑菇、豆苗,除了咱自家吃用,酒楼里消耗,其他的就拿到咱们的土产铺子里,跟咱们那些藕啊什么的,一起出售。”连蔓儿就将她的打算都说了出来。

一家人听了连蔓儿的话,商量了一阵,都觉得是个好主意。

“这个庄子上盖两座,咱别的庄子上也都盖上两座,往后冬天里又多了一个进项。”连守信就道。

“嗯。”连蔓儿点头。而且,这也算是为大家冬天的菜篮子做出了贡献吧。

“咱村里那边,也该盖一座吧。”小七就道。这样,他们回村里的时候,同样也有新鲜的菜蔬吃。而且,那些菜蔬还可以供给他们在锦阳县城的顺德坊烤鸭店和连记酒楼。

“小七说的对。”连守信就道,“咱老家那边,肯定也得盖。”

一家人这么商量着,就从暖棚里出来,打算要将事情安排下去。这个时候,就有庄子上的伙计急匆匆的跑来。

“……六爷到门口了……”

沈六竟然来了,连守信、五郎和小七赶忙整理整理衣裳,带着人出去迎接。连蔓儿和张氏没有去接沈六,而是留在后园里,慢慢地边走边看。

没想到沈六回来,连蔓儿就给吉祥使了个眼色。吉祥走到一边,悄悄地打发了小丫头到前头去打探。很快,小丫头就回来了。

“……六爷今天也是出城到庄子上看看,路过郭家屯,看见了咱们家的马车,就过来看看。……九爷也一起来了。”小丫头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吉祥,吉祥又转告给连蔓儿。

连蔓儿轻轻点了点头,原来是碰巧。这么想着,连蔓儿不由得嘴角含笑。

“娘,咱们晌午就在庄子上吃吧,我摘点菜去。”连蔓儿就对张氏道。

“多摘点,得留六爷吃饭。”张氏就道。

“……不一定有空闲。”连蔓儿就道。

“那倒是。”张氏先是点头,随即却又道,“再没空闲,该吃饭的时候也得吃饭,不再这一会工夫。不管咋说,咱得先预备着。”

连蔓儿听张氏这样说,就不说话了,一边叫人拿了篮子来,就亲自又回到暖棚里,带着两个小丫头摘菜。

张氏也跟了进来,一会,也有些手痒,就替下了小丫头,也摘起菜来。

“娘,晌午就准备个锅子吧。再打发人,让顺德坊送一只烤鸭过来。”连蔓儿一边挑着蔬菜摘,一边就和张氏商量道。

“行。”张氏自然点头。

连蔓儿就叫了一个小丫头过来,如此这般的吩咐了。

“你先去前头,跟大爷说了。看大爷还有没有别的安排。”

那小丫头忙答应着去前头传话,一会的工夫,就转回来,告诉连蔓儿,五郎已经知道了,说很好,已经叫底下人安排了。

“姑娘,婢子刚回来的时候,听见六爷说,要来看看暖棚。”小丫头又禀报道。

连蔓儿听了,赶忙提了篮子,走到张氏跟前。

“娘,他们要到后园来,咱俩先回屋吧。”连蔓儿就跟张氏商量道。

“行,咱先回去。”张氏就点头道,知道连蔓儿有些害羞,不好意思见沈六。

娘儿两个这边正要往暖棚外走,就听见脚步声,已经进了后园。沈六他们来的好快,连蔓儿已经能听见沈六的说话声了。

“……见见就见见吧,也不是以前没见过面。再说,咱们这的姑娘,没那么矜矜持持,礼上过的去,大大方方就好。”张氏也听见了,知道沈六已经到了,就对连蔓儿说道。

连蔓儿也知道,现在回避已经来不及了。真要做那扭扭捏捏之态,当面碰见还要遮着脸躲开,她也做不出来。而且,辽东府的风俗本也没那么扭捏。

娘两个走到门口,沈六等人正迎面走来。连蔓儿忙将篮子递到身边丫头手里,向沈六行礼,又向跟在沈六身边的沈谦福了一福。

沈六和沈谦都向张氏行礼,又给连蔓儿还礼。

“蔓儿姐。”沈谦这次这声姐姐叫的一点迟疑也没有,叫完之后,就规规矩矩地到沈六身后跟小七身边站着了。沈六在旁边看着,似乎颇为满意。

“多谢夫人这几天送来的菜蔬。”沈六看见了小丫头手里提着的菜篮子,还专门向张氏道谢。

“不敢当六爷一个谢字。”张氏满面春风。不管是谁,都喜欢礼数齐全的人。连蔓儿家每次给沈府送东西过去,沈府总会有东西回赠。当然,每次沈家送来东西,连蔓儿家也会打赏来人,并回送些东西回去。“都是自家这庄子上产的,不算个啥。”

“六爷看,就是这个暖棚。”旁边五郎就指了暖棚给沈六和沈谦看。

之后,一行人又进了暖棚里面看了一回。

“果然精巧。”沈六就道,暖棚内收拾的非常干净,一畦畦嫩绿的菜蔬更是冬季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一道风景。

“这一暖棚的菜蔬,估摸着也够咱们尝一冬的鲜了。”连守信就道。这个咱们,自然也包括了沈六和沈谦兄弟们。这些菜蔬,别人家,只是送一两次尝鲜,唯有沈六那,是每次必有的。

“……正打算画出图纸来,六爷家里要是想添建,这两天就把图纸送过去,再挑两个熟练的人,帮着把暖棚建造起来。”五郎就道。

“也好,五郎你费心了。”沈六听了,就点头道。两家如今的交情,是无需客气的。

沈六说来看暖棚,目光却一直往连蔓儿那边扫。只是现在毕竟不同以往了,虽然两人见面无碍,但是要想单独叫了连蔓儿来说说话,却是难了。沈六因此难免有些不爽,不过,想想不久之后,就可以迎娶连蔓儿过门,这点不爽也就可以忍受了。

而且,今天毕竟还是见到了连蔓儿的面,也算不虚此行。

连蔓儿和张氏等沈六进了暖棚,就告辞自往前头来了。晌午要留沈六和沈谦吃饭,连蔓儿担心庄子上准备欠妥,就叫了管事的们过来,好好地安排吩咐了一番。

等连蔓儿将事情安排好了,将人都打发了出去,屋里就只有她和张氏。张氏突然扑哧笑出声来。

“娘,你笑啥?”连蔓儿就问。

“哎呀,别管啥身份,啥脾气,到底还是年轻人。”张氏就笑道。

第九百三十九章 千里为媒

连蔓儿见张氏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张氏是什么意思,不过,再打量打量张氏的神色,连蔓儿就隐约有些懂了。

张氏这是在说沈六。

连蔓儿忙就扭开头,假装做事,并不搭张氏的话茬。

“说啥是路过,要我看,就是打听到咱们一家出来了,他随后就来了。”张氏却兀自一个人继续絮叨,还一副忍俊不禁的样子。“说要看啥暖棚,他那么一个人物,啥好东西没见过呀。要说小九那孩子稀罕看这些东西,我还相信。他那哪是要看暖棚,那就是个借口,他就是想……”

“娘,你看这几样点心,是不是太平常了,要不要换两样。”连蔓儿终于听不下去了,忙就出声打断道。

张氏见连蔓儿说的是安排晌午饭的正事,也就住了嘴。

“别的你看着,想换就换。那个葱花饼别换。”张氏就道,“这庄子上厨房里头的刘兴媳妇,就这葱花饼做的最好吃。比我做的都好吃,就咱家里的大厨也比不上她。”

庄户人家的女人,心灵手巧的,往往能将简单的食材做得非常美味,更有的,还有一两样特别拿手的饭菜。其中有一些,堪称绝活,就是那些数一数二的大厨都未必比得上。不吃不知道,吃了才知道惊艳。这正如俗话里说的,美人在民间。很多好东西,都存在于民间,默默无闻。

葱花饼。看似非常家常,可是要做的好吃了,也是需要技巧的。首先用料上面。这个饼所用的葱必须是小香葱,而不能用大葱。

而在这个季节,本来是只有大葱,没有小香葱的。好在,连蔓儿家建造了暖棚,当时一家人商量着要在暖棚里种什么,连守信和张氏都先提议的小香葱。

小香葱和大葱。其实是一个品种,或者说是同出一源。

春天的时候,在田垄里密密地洒下葱籽。等到春末夏初,长出来的就是嫩绿的小香葱。小香葱眼色嫩绿、长的比较纤长。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拔了香葱吃了。

这么吃着吃着,葱就长大了。但是。这种葱能长的有限。这个时候。要进行二次移栽。就是将小香葱连根拔出,另外种植。

经过这次移栽,小香葱就好像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一天天地长的粗壮起来。如果没有这次移栽,那些小香葱只会长老。

经过移栽的葱,就是大葱。庄户人家吃大葱的时候和吃小香葱不一样,一般不再整棵整棵地拔了吃,而是只摘葱叶子吃。被摘了葱叶子的大葱。还会长出新的葱叶子来。这样,一颗葱可以吃很久。直到秋天。

大葱葱白粗壮,葱叶子也更厚实,比小香葱的纤维多,水分少,因此也更耐久存。秋天整根拔下来的大葱,好好地储存,可以吃到第二年。

但是这种大葱的味道没有小香葱鲜嫩,是万万不能做葱花饼的。

葱的嫩绿,面粉的洁白,葱的香加上小麦粉的香,葱花饼做好了,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入冬以来,连蔓儿家的餐桌上时常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也颇受一家人的喜爱。

有好东西,张氏自然想让未来的女婿尝一尝。

连蔓儿的本意就是岔开话题,因此张氏说了,她也不反驳。

没想到,张氏还是意犹未尽,说完了正事,又接着刚才被岔开的话题说了下去。

“……那眼神就看出来了,他想看的是……”

“咳咳……”连蔓儿就干咳了两声。

“蔓儿,你听见娘说啥了没?”张氏就问连蔓儿。

“哦,娘,你说啥那,哦,是说六爷啊,六爷对你是挺好。”连蔓儿就故意说道。

“也是,六爷对咱是没挑。”张氏听了,就笑着点了点头,竟没再往下说了。想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