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蔓儿就将小周氏看她的眼神特别犀利的事情跟大家伙说了。

“还特意问了我娘,听她说话的意思,好像是我娘没和我们一起去老宅,就是不孝顺。”

小周氏这么明显的不待见,原来是因为周氏早在她面前说了许多坏话的缘故。说了整整半天工夫啊,联想到周氏素常骂她们的那些话,想来,在周氏的嘴里,张氏、她自己,甚至赵氏和连叶儿,都成了那种恶毒的、十恶不赦的人物了。

“就说咱这两股人了。那两股那?”连蔓儿就又问连叶儿道。

“在她嘴里,除了她自己个,还能有好人吗。”张氏忍不住说了一句。其实,张氏也是很了解周氏的。毕竟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嘴上说不说是一回事,心里肯定不能没数。

“没错。”连叶儿重重地点头,“也说芽儿她娘了,就是说她邋遢、埋汰、懒啥的。可没说她心眼不好。就说咱们心眼不好。”

“那朵儿她娘,还有大嫂那?”连蔓儿又问。

“没说朵儿她娘,大嫂也没落着啥好,咱奶跟三姨奶说大嫂奸。当面背后两样人,不是个好东西。”连叶儿如实地道。

“噗……”连蔓儿忍俊不禁,“还真是除了她之外。就没一个好人。”

周氏这是多么的不幸啊。连蔓儿忍不住囧囧地想,那么一个完美无瑕、白莲花儿一样的人儿啊,竟然一辈子生活、挣扎在虎狼窝中。而且,就她这么个善良的好人儿竟然能将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紧紧的握在手心里,她说一别人不敢说二。

这是什么样的境界?

这就是颠倒黑白,自说自话的没有底线的境界!

“怪不得她看大妞妞也没啥好脸!”连蔓儿说道,原来不论蒋氏再怎么巧妙周旋。周氏在背后依旧将她黑了一个彻底。

“我刚才还说商家搬三十里营子来,跟咱没啥大关系那。看来还真不是那回事。”张氏对赵氏说道,“老太太那个脾气,这一个村里,也没个要好的姐妹能好好唠唠啥的,就他大姨奶一个人。这些年,我看她们俩也就一般,一点都不亲。”

“俩人不一样的脾气,说话说不到一块去呗。”连蔓儿插了一句道。大周氏性情较为温顺,待人随和。大多数时候,大周氏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不掺合什么是非。而在家,大周氏和儿媳妇处的相当不错,很早就将当家的权力交了出去,凡事全凭儿子和媳妇做主。对待孙子、孙女们,大周氏更是非常慈爱,从不打骂。

这样的大周氏,自然和周氏没什么共同的语言。

“就是这回事。就像老太太今天叨咕咱的这些坏话,她平常咋不跟她大姨奶说。人家她大姨奶就不是这样的人,她想说都没个搭茬的,她也说不下去。”张氏点头,“这以后可好了,她可找着说话的人了。”

周氏也不是没跟大周氏叨咕过几个儿媳妇甚至孙女们,但是大周氏从来不向着周氏说,反而经常劝说周氏。现在来了个小周氏,却和周氏一个脾性,以后两个人凑到一起,可就有的热闹了。

“我看我奶挺瞧不起我大姨奶的。”连蔓儿就道,“我就没听过她管我大姨奶叫过姐。”

“她是看不上你大姨奶。她说你大姨奶性子绵软,没主意。”张氏就道。

比起周氏,大周氏那么随和,不拿捏、不打骂儿子媳妇,还早早地就不管家了,周氏自诩刚强、能干、那大周氏在她眼里,可不就是绵软、没主意吗。

想来小周氏肯定和周氏一样,也是个刚强、能干的。

“她那老儿子这两年也要说亲了,听那个意思,是想在咱这左近找媳妇。”张氏就道。

“唉呀妈呀……”赵氏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长叹。

大家都跟着叹气,虽然谁也没明说,但是心里的想法却是一致的,不知道哪家姑娘倒霉,会进商家给小周氏做儿媳妇。

“我那会心里还想那,她那一个闺女一个儿子不都要到年龄了吗,他们在这人生地不熟,咱认识的人多,帮着介绍一个也没啥。现在啊,我是不敢了。”张氏就道。

大家这边说着话,连守信在旁边一直都沉默着。

“爹,在老宅的时候,你看见没看见,我三姨奶看我的眼神?”连蔓儿略一思忖,就向连守信道,“她看大妞妞也那个眼神,可吓人了。看小七的时候稍微好点有限。爹,这个事,你咋看?”

要说小周氏看连蔓儿的眼神不善,连守信还真没注意到。他本来想说,小周氏就是那样的人,那么看连蔓儿和大妞妞也许并没有什么意思。可是想了想,他还是将这句话咽了回去。

“……人有个性的,”连守信斟酌了一会,说道,“她咋样,不影响咱啥。又不是你爷你奶。……往后少来往就行了。”

连蔓儿点头,要的就是连守信的这句话。

正如连守信所说,商家和她们的关系,差了还不只一层。就算是连老爷子和周氏,也不能将她们怎样,何况商家小周氏。

“也就是普通亲戚吧,合的来就多来往,合不来就少来往。”张氏听连守信这么说,也跟着说了一句。

“就是这样。”连蔓儿点头。

“你爹在家吗?”连守信问连叶儿。

“我爹去老宅了。”连叶儿就答道。

老宅晚饭的时候送了饺子,而且知道小周氏一家晚上就住在老宅,连守礼要过去看看、说说话,也在情理之中。

“那你和我三伯娘咋没一起去?”连蔓儿问连叶儿。

“我们待会再去。”连叶儿就道,“等时辰差不多,我们去了坐一会,就跟我爹一起回来。……我们去那么早干啥,人家也不可能给我们啥好脸。”

显然,是从二丫那听来的消息,让连叶儿对小周氏有些反感和防备。而连蔓儿觉得,连叶儿的这种做法是很明智的。

连叶儿和赵氏又坐了一会,看时辰差不多,才有些不情愿地去了老宅。送走了她们娘儿两个,一家人依旧围坐着说话。

“蔓儿,小七,你爷后来跟我说的那些话,你俩也听见了是不?你爷那些话,是啥意思?”连守信就问连蔓儿和小七。

“我猜我爷那些话,可能指的就是商家的人。”连蔓儿想了想,就告诉连守信道。

“是什么话?”五郎就问。

连蔓儿就将连老爷子说的那些话跟五郎学说了一遍。

“哦……”五郎挑了挑眉,沉思起来,“我爷的脾气,还真没听他说过谁的不好。看来……我爷跟商家,是不是不对付啊?”

连蔓儿笑而不语。

大家就都看向连守信。连老爷子和商怀德之间,是否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我那时候才几岁,要不是今天见面,平常走路上碰见了,我都认不出他们来。就是有啥事,我也不知道啊。”连守信无奈地道,“也没听谁说过啥。”

听连守信这么说,大家只好放弃从他的身上寻找线索。

“也不一定非有啥事,性格反冲也可能。”张氏说了一句。

连蔓儿点头,她觉得张氏的话有道理。民间来说,连老爷子和商怀德是“一担挑”,两个周家的姑爷,难免相互比较、争竞。而且,连老爷子那样的性情,很可能是很不待见商怀德的。

“看我爷今天和他唠的可亲热了。”连蔓儿回想起在老宅的情形,不觉含笑。只从表面上看,连老爷子和商怀德简直像是久别重逢的亲兄弟。

“咱爷这连等两天都没等,就那么说,看来,是真的挺不对付。”五郎呵呵两声道。

这一担挑之间的关系,有些时候,还真跟妯娌之间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啊。

连蔓儿微笑着想,微妙,微妙啊!

……

第八百二十三章财富来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连蔓儿一家吃过早饭,就吩咐人套了马车,往锦阳县城来。连蔓儿一家五口,再加上随行服侍的丫头和小厮,还有一家人的行李包袱等,一共套了三辆马车。另有年轻体壮的伙计骑骡子随行。

家中的事务,则还和往常一样,留下了管事韩忠和韩忠媳妇来料理。

本来连守信和五郎也打算骑骡子,不过被张氏和连蔓儿拦下了。如今还是数九天,去府城这一路上大部分路段都是顶着风,骑骡子没有坐马车里暖和。

马车里都拢了炭炉,怀里再抱一个手炉,外面虽然冰寒彻骨,车内却是暖暖和和的,十分舒服。张氏带着连蔓儿和小七坐了一车,面前的炉子上还温着一壶加杏仁和白糖煮了消毒、去味,然后又加了葡萄干煮的香香甜甜的牛奶。

这是连蔓儿和小七平常最爱喝的东西。

到了锦阳县城,一家人也不急着继续赶路,依旧在柳树井胡同的宅子里落脚。连记百货的蒋掌柜早就得了消息,知道东家一家今天来县城,因此一应都准备的妥妥当当。连蔓儿一家刚安顿好,连记酒楼的王掌柜也赶过来给东家请安。

晌午,连蔓儿吩咐人准备了两桌丰盛的酒席,将蒋掌柜和王掌柜都留下来吃饭。两桌酒席,一桌摆在屋里,坐的是张氏和连蔓儿,隔着帘子的外屋另摆了一桌,坐的是连守信、五郎、小七和两位大掌柜。

屋内张氏和连蔓儿娘儿两个安安静静地吃饭,屋外那一桌却是觥光交错。张氏担心小七吃不好,吃了一会,就将小七叫进屋里,坐在她身边吃饭。

连记酒楼和连记百货在过去一年收益颇丰,两位大掌柜都得了不少的分红。这心气和精气神自然都是极健旺的。而且,这两年间,东家和掌柜之间已经相互完全了解和信任,席面上的气氛更是融洽非常。

几个人吃着饭,少不得说到酒楼和百货的生意,两位大掌柜对于新的一年都是信心满满。同时,他们还向连守信和五郎提起了县城里打算转手的铺面。

这一年,连蔓儿家的田庄、牧场以及几处铺面赚的钱很是不少,因此早就放出话去,要再置办一些产业。这两位掌柜的。就留了心。

“……就衙门那条街上的慎益号当铺,听说要转手。这是咱县城数得上号的铺面,掌柜、伙计都是成手。这些年的信誉没的说。要是盘过来,又是个聚宝盆。”蒋掌柜提了一家当铺。

当铺的生意在这个年代那是相当赚钱的,但同时这一行的水也非常深。这份钱,并不是谁都能赚的来。首先一个,要做当铺。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其次,就是要有背景,没人敢招惹的背景。这个条件,如今连蔓儿家正好具备。

然后,只有资金还不够,还得有好掌柜和好伙计。见多识广,能够正确地给典当的东西估价。

连蔓儿在里屋一边吃饭,一边听着五郎他们在外屋说话。这个慎益号当铺。在县城确实很有些名气,信誉也非常好。正如蒋掌柜所说,盘过来就是个聚宝盆。

机会难得,自然不容错过。不过,在做决定之前。还是要谨慎一些,多了解了解情况。

“慎益号做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往外盘?”连蔓儿在里屋问道。

蒋掌柜和王掌柜都知道,东家的这位蔓儿姑娘很是能干,家里外头的事情都能当得起家来,对于连蔓儿的问话,自然不敢怠慢。

“……慎益号本来是两家的本钱,年前那会,这两家不知道因为什么,闹了一场,就再没和缓过来。两家叫着劲儿,别扭、争吵不断,实在不能一起做生意了,又不想把本钱抽出来把铺子都盘给另一方。”蒋掌柜解释道,“这是我私下得来的消息,要是东家想盘这铺子,正是好机会。我找人说和说和,应该差不多。”

“原来是这样,”连蔓儿点了点头,“爹,哥,我看要是能把这当铺盘下来,应该是件好事。”

连守信和五郎听见连蔓儿这么说,就明白,连蔓儿是同意要盘下慎益号了。父子两个交换了一个眼色,也觉得这当铺是不错的生意。

“这件事,还得多劳蒋掌柜。事成之后,咱们按规矩来。”五郎就对蒋掌柜说道。

连家已经有了一整套颇为完善的奖惩制度,也就是规矩。按着规矩,蒋掌柜如果能办成这件事,当铺能够盈利,那么蒋掌柜会相应地得到很不错的银钱奖励。

同时,这件事也会记在蒋掌柜的功过簿册上,对蒋掌柜在连家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自当效全力!”蒋掌柜忙道。

蒋掌柜是个能干的人,王掌柜也不甘落于人后。他告诉连守信和五郎,县城还有一家银楼打算转手。

银楼和当铺一样,都是属于投入大,但同时也收益高的行当。若是过去,连蔓儿家还真不敢沾手,但是如今的情况大不一样。这样的铺面,正是他们想要的。

银楼没有当铺那么麻烦,因此,一家人很快决定,只要条件合适,就可以将银楼盘下来。

“娘,以后咱再打什么首饰,就不用往别处去了,就在咱自家的银楼打。”连蔓儿笑着小声跟张氏道。

盘下银楼之后,连蔓儿还打算自己设计些饰品的花样。姑娘家,哪个不爱首饰、不喜欢打扮那。设计些新鲜花样的饰品,一来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另外,还能为银楼招揽更多的生意,一举两得。

蒋掌柜和王掌柜还说了几处铺面,就没有这当铺和银楼那么醒目了。

“有地段好,价格合适的,也可以盘两处下来,到时候租出去,收租子也行。”五郎就道。

如今在县城里,他们除了拥有连记酒楼和连记百货,还有一处铺面正在出租,一年的租子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前街那家酒楼收拾的怎么样了?”一会,五郎又问道。

五郎所说的前街,指的就是九层塔前街,县城里一般就简称为前街。连记酒楼就在前街的街头上,年前,他们又在前街的街尾盘下了一座酒楼,打算修缮、装潢好了之后,开一家顺德坊的分店。

在锦阳县城开顺德坊的分店,是一家人早就计划好的。顺德坊烤鸭店如今在府城已经创出了招牌,锦阳县城的分店,自然不愁客人。

锦阳县是辽东府数得上的大县,交通发达,人口众多,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锦阳县的富庶程度在辽东府也是名列前茅的。烤鸭的价格偏高,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考虑,连蔓儿打算在辽东府内,除了府城的那家顺德坊,就只在锦阳县再开一家分店。

就这两家店足以。

而在锦阳县开顺德坊的分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锦阳县毕竟是连家的老家,没道理家乡的乡亲们想吃烤鸭了,还得大老远地奔府城去。

“……只剩下收尾的活,”王掌柜见五郎问起顺德坊分店的事情,忙就答道,因为店铺修缮、装潢的活计,五郎是交给他负责的。“估计二月中就能完工。东家尽管选好日子开业。”

“好。”五郎笑着点头。

毕竟是离的近,什么事情都好办。这锦阳县的顺德坊分店,还要比京城的分店开业的早。京城那边,连家已经派了人将填鸭养了起来,就等过完年,将家里的事情办利落了,五郎就要进京。一方面是要跟着鲁先生好好念几个月的书,历练历练,另一方面,就是要张罗京城顺德坊分店开业的事情。

吃过晌午饭,蒋掌柜和王掌柜就都告辞,忙各自的事情去了。连家几口人这才坐到一起,聊起盘店铺的事情。

“……当铺和银楼,那都是要大本钱的,咱今年不是还打算再买些好地和宅子吗,咱手里的现银子,够不够?”连守信就问连蔓儿。

家里的一切账目,自然不会瞒着连守信。但是有很多事情,他还是得问连蔓儿或者五郎。尤其是连蔓儿,她虽然将账目都交给了账房们去做,但在连家,最了解家里资产情况的,还是她。

“我刚才算了算,足够了。”连蔓儿肯定地告诉连守信,“爹,你就放心吧,就是把蒋掌柜和王掌柜说的那些铺面都盘下来,那用剩下的钱,也足够咱买地买房的。”

连守信的骨子里还是个庄稼人,有了余钱,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盖房子、置地。尤其是田地,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