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耕田-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有生之年第一次有了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包括红杏死的时候,他都没有。

可是几年都过去了。一切又能如何。

宋玉梅见他木木的掩饰着脸上的惊慌,于是笑着主动上前说道:“你来了!”仿佛之前的一切从未发生过,仿佛裴三对她曾经的伤害,都从记忆里抹去了一样。

“嗳!来了。”裴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应着。“听说你一直在二哥家,我……”

被休后五年多,宋玉梅学会了很多,承受了很多。如今再提到裴三,甚至是见到裴三。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愤怒和冲动。这也说明他的心寒和死心。

她爽快地笑了笑,一脸风轻云淡地说道:“快进去吧,周大夫在屋内等着呢!”

裴三进屋时,裴家二老正在和周易还有裴二夫妻等人闲谈。

见裴三走了进去,段氏为免他心里不舒服。就拉着几个孩子以做饭为名躲了出来。虽说是为了给裴三治病,但是这公公婆婆大驾光临了,段氏自然不能怠慢了。将两位让到上座,就开始张罗着去厨房烧饭烧菜。

饭做好了,屋里的病也诊完了。

裴子慧看着楚牧拿着配方一样一样的配药,就知道周易一定给他诊出了问题。于是小声上前问道:“牧子哥,周易叔给我三叔诊得如何?要服药吗?”

已经长成英俊少年的楚牧,悄悄瞥了屋里一眼,方才凑近她耳边小声道:“妹妹,依我看开药也是无济于事,师傅也是死马只当活马医,为宽裴家二老的心。”

裴子慧应声点头。心想,不管能不能治得好,至少一家人知道了症结所在,不会再胡乱冤枉人了。思来想去,最冤的人就是宋玉梅了,不但受了好多皮肉之苦,还落下了一个不能生的名声。

确定了病症,裴三和裴家二老这一顿饭自然是吃得如同嚼蜡,匆匆吃了几口,自然没什么心情停留,几个人也就一起回去了。可他们前脚刚回去半个时辰,后脚肖氏就来了。

“他二婶。”肖氏将半筐野菜放到段氏面前,喜笑颜开地说道:“这是我上午刚在山上挖的,鲜嫩嫩的刚出芽,正是好吃的时候,给你送来尝尝鲜。”

“大嫂,让你费心了不是。”段氏笑道:“这山野菜我家里也常吃,慧儿闲着无事就去山上挖,你这还是提回去给咱爹咱娘吃吧!”

肖氏见段氏不收,脸上立马变了色,“他二婶,你莫不是嫌弃不成?”

段氏亦笑,“大嫂,您说得哪里话?”

这时候,裴子慧端了两样自家储存的干果上来,笑容温婉地放到肖氏面前,“大伯母,您吃两颗干果吧,可甜呢!”

闻声,肖氏的目光就开始上上下下的在裴子慧身上打量,打量一阵后这才“啧啧”两声道:“都说女大十八变,这话可真是一点不假。我现在还常常想起子慧小时候那又瘦又小的样子。你再瞧瞧现在,这是又白又嫩简直就像那河边的水葱一样,这脸蛋子要是掐上一把,是不是都能出水呀!”

第170节:托媒

对于肖氏这样的恭维,裴子慧自然是一笑了之。

段氏却借着梯子,也恭维了肖氏的二女儿裴子蓉两句,“可不是,不止我家的闺女女大十八变,大嫂家的子蓉不也是如此。那小脸粉嫩嫩的就像一朵待放的荷花,眼瞅着孩子们都长大了,大嫂对子蓉的婆家有没有考虑呢?”

肖氏一见段氏被她引上了道,赶紧顺着杆子向上爬,“哎哟他二婶,我这不是正愁呢吗?愁得我吃不好睡不香啊!”

“愁啥?”段氏不解,“子蓉是要身段有身段,要模样有模样,在咱们十里八村也算一等一的姑娘,大嫂还有何愁的。”

“能不愁吗?”肖氏一扭身子,捏了一块干果放在嘴里嚼了嚼。停了一会儿才说道:“子蓉我是不愁,凭她那小模样找个好人家也不难,倒是子桥可真是愁煞我了。”

裴子桥!

段氏和裴子慧这才反应过来,时间过得真是快。裴子桥现年也十七岁了。虽然他比裴子墨还小一岁,但是毕竟裴子墨在国子监读书,一般读书之人成亲都较晚一些,但是裴子桥确确实实是该到定亲的时候了。

那么肖氏这次来的目地又是什么呢?

裴子慧静坐在那里嫣笑不语。段氏却不得不把话接了下去,“子桥的年龄也确实不小了,大嫂心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早早选妥,早早定了亲也是好的。”

“他二婶,你算是说到我心里去了。”肖氏眨了眨眼睛,将身子向段氏的身边凑了凑,压低身子说道:“他二婶,咱姐妹相处这么多年了,我也不把你当外人看待,有啥话我就喜欢和你直说。你也知道我和爹娘在一起过了这么多年了。本想就靠着他们给子桥娶了媳妇再提分家的事。哪曾想到四弟他读书连续不中,咱娘又偏偏说他的四儿子就是块当官的材料,”他巴掌一拍,摊手道:“这不,四弟的书就读不完了,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段氏听他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就点了点头。

肖氏又说道:“只供着四弟读书也就算了,刚刚我见三弟又捧着那么一大堆的药回去。现在这哥俩一个读书,一个治病,等到给我们子桥娶媳妇的时候。爹娘那边还能拿得出银两吗?所以我得赶紧给子桥选一门亲事。至少先把礼金付了。我也好放心。”

原来肖氏是打得这个如意算盘,可这些她找段氏说又是为什么呢?

段氏笑了笑,问道:“不知道大嫂相中了哪户人家的闺女,今儿来我这里。莫不是找我托媒?”

“哎哟对喽!”肖氏越说和段氏靠得越近乎,最后直接抓住了段氏的手,亲得就像是多年未见的亲姐妹一样,满脸笑容得说道:“他二婶,虽说我们子桥没读过什么书,不能和你们子墨比,但也总比那整日在山上疯跑的野孩子强,所以娶个一般人家的闺女我还真是不乐意,所以这不就来找你了。”

段氏一笑。拍了拍肖氏的手腕,“大嫂,你找我可真是找错人了,你们子桥眼眶高,一般人家的姑娘都看不上。那我连一般人家的闺女可都不认识。怎么能找我托媒。”

“认识,认识。”肖氏眉毛直挑,“这个闺女的媒呀,还真是非你莫属了。”

“莫不是你看上了兰士昆家的二丫头?哎哟!要是她的话,那你更是找错人了,你得找你的亲家兰老瘪才能说得上话,毕竟人家是同姓人。”

肖氏眼睛一翻,“我可看不上那二丫头,脸蛋黑得像块炭。”

“那是村东徐四的三闺女?那个闺女我看倒是挺好,要是她的话,大嫂的眼光真不错……”段氏开始挨个猜。

肖氏依旧摇头,“徐四的三闺女年后就许配给南村的薛家了,这事你都不知道?”

“哎哟我哪知道这些。”肖氏拢了拢头发,宁和微笑。

一旁的裴子慧,就在肚子里做起了功夫。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还有哪个未定亲的闺女是段氏能说得上话的,这还真是不好猜。

她从村东头想到村西头,又从村西头想回村东头,也没想到肖氏的目标是谁。

电光火石间,裴子慧眼睛一眨,心道:“难道是她?”

裴子慧猜测的同时,段氏也在心里猜。其实她想猜裴逸华的闺女丁小麦,年龄相当,两家又是至亲,若是能亲上加亲自然是美事一桩。可是她又不敢乱猜,正是因为两家是至亲,成其美意自然是好,若是不能,落下隔阂,也会伤了和气。而且若是肖氏看中了丁小麦,那这个大媒绝对轮不到段氏来当。

正在这时,肖氏有些忸怩地自己说了,“他二婶,我就和你说实话吧。我就看上了你的娘家二侄女婉琴。最近这两年那孩子来过你家几次,哎哟我就看着哪都好。人长得清秀,说话也好听,最重要的是脾气好,绣功也好。”说着说着,她就开始眉毛上挑,“他二婶,我可害怕给子桥找一个凶巴巴的老婆,你瞧瞧甄柳这一天凶的,现在连咱娘都惧她几分了。而且你这个侄女叫婉琴,我的名字里也有一个琴字,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肖氏说得眉飞色舞异常高兴,段氏却为难了。

而裴子慧那边也果真猜得没错,肖氏果然相中了段氏的二侄女,段新民的二闺女段婉琴。

裴子慧想到了这一点,却是段氏没有想到的。

“大嫂你是说婉琴?”段氏的脸色掩饰不住地变了变。她如何也没想到肖氏会打段婉琴的主意。一个是乡下放牛娃,一个是典狱长的闺女,虽说算不上什么闺阁小姐,但也总不至于和裴子桥配对吧!何况自己的侄女遇到肖氏这样的婆婆,段氏可是十二分的不同意。

“他二婶,你是觉得我们子桥配不上你那二侄女?”说话间,肖氏的脸色就越发的不好看了。随即又道:“他二婶。你别看婉琴是你的亲侄女,但是我们可都是姓裴的,你可得顾着子桥一些。若是婉琴能嫁给我们子桥,有你这个亲姑姑在身边,别人也不会欺负了去,而且我们子桥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将来定是个对媳妇好的。”

段氏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盘算。子桥那叫性子好?在段氏眼中那不是性子好,而是带着几分与裴大相同的懦弱,这样的一家之主如何能撑起一个家。若是日后像裴大一样。总是脊梁骨挺不直。那这日子可怎么过。何况大嫂徐氏又怎么会将自己的闺女嫁到兰家沟来。

明摆着这样的事情是不现实的。

但是段氏若一口回绝,定是惹得肖氏不高兴。轻则拉着脸回去了,重则说些一刀两断的难听的。所以段氏本着一家和睦的想法,只好勉强点了点头。答应抽空去城里走一趟,问一问哥哥和嫂子的意思。

“嗳,嗳!”肖氏那个乐呀,紧紧拉着段氏的手,“他二婶,这事儿成与不成可全在你一人了。若是真能成了,我就叫子桥过来给你和他二叔磕头。”

“怎么在我?”段氏瞪了眼睛,“婉琴嫁与不嫁一则看她自己,二侧看她爹娘。我那边是做姑姑的,这边是做婶婶的,我就是给你们过个话,成与不成全在你们自己考虑。丑话说在前头,可别到时候不成。却落下了我的埋怨。”

肖氏拉着段氏的手依旧不松开,总之就是软磨硬泡,非要让段氏帮忙促成这件事。

可是得到的结果却恰恰相反。段新民夫妻二人虽然非常感谢段氏给他们的儿子段雨辰和裴子墨一起送到国子监读书,并一起支付了三年的学费,但绝对不会用女儿的终身幸福来报答。何况想娶段婉琴的人又不是段氏的儿子,而是裴子桥。

徐氏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之后,又笑着说道:“他大姑,这个事儿是不是让你为难了?我本来还想着等年末雨辰和子墨回来过年时,我们两家是不是也考虑来个亲上加亲,没想到子墨的大伯母先提这事了。”

“啊!”段氏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了。

徐氏想和段氏亲上加亲,早些年她曾经看上过裴子慧,但是碍于裴子慧和葛二赖子定了亲,所以这事儿也就一直没有再提。现在看着裴子墨有出息,不但学业好,还进了国子监,又有凌一鹏的赏识和帮助,日后定是有出息的。所以她就想把段婉琴订亲给裴子墨。

本来段氏也觉得这个事情不错。子墨能娶上婉琴这样婉约的姑娘,也算是有福。而且婉琴是自己的亲侄女,也算是知根知底,以后过起日子来也省去了好多麻烦。

可是偏偏肖氏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若是她替肖氏的子桥保媒不成,反而中途将婉琴收成了子墨的媳妇。那肖氏不是记恨她一辈子,也要跳出来骂街了。

所以即便是这事儿可以,那也只好拖一拖了。

段氏没有当成媒人,也没有答应婉琴与子墨的婚事,就这么回了兰家沟。

这样一来,肖氏虽然对她有点记恨,但也不至于表现得那么直白。

第171节:可否安好

呼~~~~三更真有点吃不消,本来以为三更到月末就可以轻松一下了,没想到俺的编编大人又斜着眼睛说:“下周一号到七号继续三更。”俺只好瘪着嘴继续码字。童鞋们,求同情~~~~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中又是一个春去秋来。

这一年从春到秋裴二家又经历了一个沉甸甸的丰收之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从西山上各种庄稼的种植和瓜果的栽培,再到各种桌坊的生产和经营,一家人由最开始的摸索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经营体系。

庄稼的种类越种越多,收成越来越好;花卉区百花争芳;果蔬区娇浓艳绿;酒坊、醋坊、木材坊、榨油坊、干果坊不断推陈出新;就连那粉条坊也增加了各色品种;豆腐房也由最原来比较单一的水豆腐,发展到了现在的干豆腐、冻豆腐以及各种豆腐制品……

所以到了今年,若说收成,已是更胜往年。山上的花草树木样样硕果满枝;各种桌坊从制作到销售,皆是顺风顺水。不但是裴二这一家人装进了口袋不少的银钱,就算是给他店铺做掌柜的裴三、金柱、尤五龙等人也赚了个满嘴流油。

一切看似都很美好,或者正在向美好的方向前进,但是裴子慧的心情却总是沉甸甸的。

因为月缺月圆中,顾青城已经离开五个月了。

这五个月之中,裴子慧几乎都是在盼望与等待中度过每个清晨与黄昏的。五年前顾青城赠她的环佩,她时时放在身边,每天睡前都要拿出来摸索好几遍,并对天祈祷希望顾青城在战场上平安无事,这才能安心入睡。可即便如此,她仍然经常在午夜梦回中汗透衣背。所以她的希望,也从一开始盼着顾青城能够凯旋而归,到现在只要他能平安回来就好。

然而这五个月中。顾青城也曾经给她写过三封信。

信是一位自称姓靳的大人送来的。他说他是顾青城的师兄,也在京中认职。受了顾青城所托,有信件捎来的时候,就驱马来到兰家沟,交给裴子慧。

第一封信送达的时,是顾青城刚刚离开一个月的时候,信上说:他和父亲到达战场之后,将士们的士气大增,再加上粮草充足,天气也不是十分恶劣。所以初战告捷。连破敌人两座城池。并表示他会争取时间多打胜杖。完胜而归。

第二封信是他离开的两个月,信上说他们用很小的兵力,破了南蛮一个重要城池。这个城池曾经是我朝的领土,如今终于一雪前耻。不但夺回领土,还纳其守城将领归顺我朝。

到了第三封信,内容则更简短一些,他说再过两个月,他们就有望破了南蛮都城,到时候他就可以凯旋归来与自己相聚。

可是这三封信之后,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顾青城没有再来信。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裴子慧也越来越焦虑起来。是不是战场上出现了什么突发状况,不但顾青城没有信再来,就连人也没回来。是不是战场上的情形对我朝不利,甚至裴子慧也想到,他是不是又受伤了?

想的越多。心下就越觉得不安。

裴二和段氏看着日渐消瘦下去的裴子慧自然是心疼不已,他们自然也知道女儿因何这般。而且对于裴二夫妻而言,与顾青城相处下来的五年时间,他们早已抛却了他是县令大人的身份,只当他是自己家的一份子。自然也是惦念不已。

于是这段时间他们也让经常去京城的裴子唐和尤五龙私下打听南蛮战事,甚至是托人捎话给裴子墨,让他问一问凌一鹏大人。但是多方打听之后,都没问到什么消息。因为战事也算是军事机密,一般都是宫内最高的官员和皇上亲自处理,消息几乎是传不出来的。

这样一来,不止是裴子慧,就连裴二夫妻也是越来越焦急起来。个个烧香拜佛只求顾青城能平安归来。

这一日,秋后的夜空中月明星稀,夜风习习。

不过裴子慧却没有心情欣赏这美丽的夜色,她现在满脑袋里都是顾青城的影子。有时候想得很美好,觉得顾青城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