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喜耕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了,娘!”叶氏倒也听话,饭没吃几口,却“咕咚咚”地喝了两碗开水。
但这开水下肚后,她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这两三分钟跑一趟茅厕的病越发严重了。
就这么反反复复足足折腾到了半夜。待到后半夜之时,她已经脸色腊黄,直不起腰了。
裴逸安这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连夜跑去敲叶氏的门,见到叶氏就道:“娘,找郎中吧!孩子他娘恐怕挺不住啊!”
兰家沟本村没有郎中,要看病得到邻村去请。这一去一返的待郎中来时天已经微微泛亮了。
郎中看后,一脸茫然,又再三斟酌地把了把脉,揪着胡子一脸惊恐道:“莫非你吃了癞蛤蟆?”
肖氏一听,差点没吐了。
一直折腾到中午,郎中开了方子下了药,肖氏服了下去,这才微微好转。
待郎中走时,她还满脸狐疑地问:“您说我服了癞蛤蟆?”
郎中捋捋花白的胡须,道:“癞蛤蟆也是一味药材,是可以利尿的,如果服用的过多,那自然……”
肖氏似懂非懂,便抱着脑袋琢磨起来。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见肖氏如此痛苦,裴子唐早已笑得直拍大腿,那楚牧更是对裴子慧佩服不已。
其实这个整人的法子,她是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的。是一种古老部落用来闹洞房的法子。
大姑娘出嫁当天,羞涩腼腆,如果不是憋到极点,自是不会去方便。但是一旦新娘子服下此粉,就会出现尿频症状,丑态百出。而且浑身发冷,尿意十足,越想憋越憋不住,出尽洋相。
只是人家闹洞房只用一点点癞蛤蟆粉,裴子慧却将整只癞蛤蟆都放了进去,自然严重很多。
其实这按现代医学解释,就是急性尿路感染,即把体内的尿排干净了,还是感觉有尿意,严重者甚至有便血的迹象发生。
第012节:凌家
但是按医学的角度来讲,也就是个药到病除的小病,没有大碍。
然而裴子慧却也不得不佩服肖氏的身体果然之强悍,郎中来时,她已经被折磨得有气无力,蜷缩在床上不停地瑟瑟发抖,看上去几乎已经没有了人样子。
可是这从早到晚三副药下肚后,再加之一夜的休息,待第二天起床时,她竟整个人已经恢复如常。郎中的药见效是其一,常年务农促使身体素质过硬是其二。
不过令裴子慧更是没有想到的是,那留着一脸花白胡须的老郎中,居然能怀疑到肖氏误食了癞蛤蟆。使她不得不佩服在古代庞大的中医队伍中果然是卧虎藏龙,不容轻视。
然而肖氏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自那郎中怀疑她误食了癞蛤蟆之后,她左思右想中,早已猜出其中的几分不对头之处,于是她再见到裴逸之这屋的几个孩子,特别是裴子唐之时,不是瞪大了眼睛,就是横眉怒目。
甚至还仰着脑袋对他说:“子唐,那天你给大伯母喝的糖稀,滋味真是好,至今难忘呢!”
裴子唐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嘻嘻哈哈的点头,应付了事。
弄得裴子慧倒是担心了好几天,她担心肖氏会做出什么不利于裴子唐的事,更是担心她会找着理由为难母亲。
好在事情过去了好几天,肖氏那边依旧没什么动静。当然平时那些几几歪歪呈口舌之快的事儿,对于肖氏来说已经说得如家常便饭一样。对于裴逸之一家来说,也听得如家常便饭般平常,所以,这些早已不足以引起任何人的奇怪。
如此,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后面几天的日子倒也过得平常如昔,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但也没什么收获。
不过特别一点的就是,她认识了村子最西边那家有五大箱笼藏书的凌家。
原因就是凌家那位五十多岁的爷爷凌正坤常常去河边放羊,而裴子慧常常去河边洗衣服,虽然见面只是打个招呼,但一来一往中便也算认识了。
这一天吃过早饭,裴子慧又端着一木盆衣服去河边洗,路过村头的凌家时,又听见院内传来婆婆媳妇二人的争吵之声。然而似乎这样的声音,对于左邻右舍来说已是平常,并没有人出来劝一下,或是制止一番。就连自他家门口经过的路人,也没有人停下来向院里瞅上一眼。
似乎这种吵闹之声,就像集市上的吆喝声一样平常无异。
正在这时,只见凌家的院内走出一位五十多岁,身穿着青布中衣的男子。他嘴里叼着一卷悍烟,似乎对院内的争吵之声烦恼不已的样子。
“凌爷爷!”侧面而来的裴子慧见凌正坤正从院中走出来,欢快地喊了一声。
凌正坤微微顿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子慧又去洗衣服啊?”
“是。”裴子慧为免他难堪,便端起木盆加快了脚步。
而凌正坤则挥舞着小鞭子,赶着面前的三只羊远远地跟在裴子慧的后面。
两个人是同一个方向,一个去河边洗衣服,一个去河边放羊和给羊饮水。
凌正坤走了一会儿,把三只羊放在河边的一块草地上吃草,自己则找了一块光滑的大石旁坐了下来继续抽烟。
裴子慧就在他不远的地方洗衣服,几乎可以听到他细微的叹息之声。
但是二人之间一直没有交流。
直到裴子慧的衣服差不多洗好了,凌正坤的羊也差不多吃饱了。
这时就见对岸跑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子,同样一身青布衣服,身材很是魁梧,肤色黝黑,一看就是常期在日光下劳作的样子。
那人走到凌正坤身边,叫了声:“爹!”
凌正坤抬头看他一眼,重重地呼出一口气,沉沉说道:“一策啊,你回来了。”
“回来了!”男子微微黯然,身子一歪坐在了凌正坤旁边的石头上,嘟嚷道:“回来还不如不回来,还没等进门就听见他们在吵,吵得左邻右舍,乃至全村都听得到,真是丢人!”
凌正坤叹了一声,摇头道:“过两天咱们去京城找你大哥,还不知道家里会闹成什么样呢?我晚上回去说说你娘,你也劝劝你媳妇。”
“爹!”男子一拍大腿,脸上极为无奈:“这么些年劝了多少回了,可又哪次管用了。还不如我就一纸休了她省心。”
“休,休,你就知道休!”凌正坤显然上来了怒气,哑着嗓子喝道:“咱们家现在已经破败到这步田地,你大哥在外面又生死不明,若是将红英休回去,你还讨得到媳妇吗?再说前些年你大哥进京读书,都是红英的娘家帮衬的,若是休了她回娘家,那不成了咱们凌家忘恩负义不成。”
“不孝就该休!”男子不依不饶,语气坚决。
“那她娘家对咱们家的帮衬呢?”凌正坤也不让步。
“正是因为她娘家没少帮衬咱们,所以她才那么趾高气昂的敢和我娘撒泼。”男子义正言辞,“休了她之后,咱也不欠她的,等我赚到了钱,或者找到了大哥,咱们如数还她,一个铜板都不会少。”
男子倒是一身硬骨头,但凌正坤还是连连摇头。
“糊涂!”凌正坤瞪了他一眼,无奈道:“一策啊!咱们老凌家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人,何况红英还为咱家生了个小宝呢,你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再好好劝说一下红英,三日后咱俩就进京找你大哥去。切记,你不会对红英动粗,万事都等将你大哥找回来之后,再行定夺。”
“知道了,爹!”被称为一策的男子瘪着嘴转身走了。
凌正坤又是重重一叹,一卷接着一卷地抽着悍烟。
此时已经洗完衣服的裴子慧端着木盆走到凌正坤面前,莞尔一笑:“凌爷爷,羊还没有吃饱吗?”
凌正坤抬头看了她一眼,应付道:“快了,快了,再饮点水就行了。”他说完看着裴子慧站在原地不动,不由奇道:“子慧啊,洗完衣服怎么还不回家?”
“我想等大哥一起回。”裴子慧抬起小手,指了指河对岸放牛的裴子墨。
凌正坤也顺着方向望去,“哟,那个整天看书的放牛娃是你大哥呀?凌爷爷我刚搬到兰家沟没几天,这村里的人还没认熟呢?”说罢,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又道:“不过,村里的人倒是都认识我们老凌家了。”
裴子慧自然知道他所指,家中养了那么两个广播喇叭一样的女人,村里的人想不知道都难。
于是说道:“是呀,我大哥也知道凌爷爷家,他说凌爷爷家好了不起,有五大箱笼的藏书。”
“这没什么稀奇的,”说着,凌正坤摸了摸裴子慧的小脑袋,有些心不在焉地说道:“快回家去吧,免得爹娘担心了。”
裴子慧不但没有端着木盆走,反而坐在了刚才凌一策坐过的地方,眨着眼睛说道:“凌爷爷,我知道何事让您烦恼。”
“是啊!”凌正坤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虽然我们凌家搬到这村上来不久,但是我们家婆娘和儿媳妇这天天吵日日吵的习惯,早已是村中家喻户晓之事,没想到连你这么小的娃子都知道了。”
“爷爷,您别看我年龄小,也许我还能帮您出出主意,解决一下家中的难事。”裴子慧很是诚恳。
凌正坤呵呵一笑,“你一个小孩子,还什么都不懂,怎么能帮我解决难事呢?不过爷爷谢谢你了。”
说完凌正坤赶着羊就要往回走,裴子慧赶紧起身伸手拦在他身前,认真道:“凌爷爷,您就相信我这一次。跟您说实话吧,我那个放牛的大哥特别爱看书,但是家里穷没有钱买,就想借您家的书来读一读。如果我的方法让您家的奶奶和婶子不再吵架,您就借给我大哥书看行吗?”
凌正坤听她说完,眼中竟有那么几分动容,于是又转身坐了下来,沉声说道:“好吧!难得你一个小小的娃子就能为兄着想。我就和你说说我们家的事儿,你听了能帮我这个老头子解决自然是好,如果不能,我也就当说出来放放心头的闷气了。”
“好!”裴子慧很是高兴,坐在凌正坤旁边,双手托腮仔细听他说了起来。
第013节:妙计
(哇呜~~~来点收藏推荐吧!)
凌正坤叹了口气,双眼微眯,思绪似乎已经陷进深深的回忆中,他缓缓说道:“原来我们凌家住在离京城西侧两百里路的燕赵县,家里有些薄田,有头耕牛,日子还算过得去。我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凌一鹏,老二叫凌一策。”
裴子慧眨了眨眼睛,柔声道:“那刚才来的应该是您的二儿子吧?“
“对,那正是我的二儿子凌一策。”他点了点头,忽又喉头上下滑动,好半晌才又沉声道:“我已经五年没见过大儿子的面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
“这又是为何?您和您的大儿子失散了吗?”见他满眼忧伤,裴子慧忍不住问道。
凌正坤颤着声音说道:“虽然我们身在农家,但是大儿子自小苦读诗书,一心从文,誓要考出功名在身。终于老天不负苦心人,在他二十岁那年中了秀才。但是中了秀才却是科举之路才刚刚开始,只有继续向上考,中了举人才可以为官为宦,才可以被称为老爷,若是只考中秀才,那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对于凌正坤说的这一点,裴子慧还是比较认可的。
可以说科举在任何时空,任何朝代都是一个承载了太多历史意义的词汇。
在她所知道的那段中国历史中,科举影响和改变了无数古代文人的命运。它打破了隋朝以前,出身寒门的人无法步入仕途的宿命。
它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直至清朝才趋向衰落。足足经历了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厉害,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甚至它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由此可见科举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然而在这里,在这个时空,在这个她脑海中找不到印象的年代,科举在人们心目中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依旧是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这时她的脑海中忽然想到大哥裴子墨,或许这条艰辛的科举之路,他也是要尝试的。
而她现在所做的一切,均是为他在做铺垫。
因为古代和现代不同。在现代或许商人在社会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佬就是商人立国,再加上财团操作,所以,让无数人见到了资本的重要。
而在古代士农工商,商的地位一直很低。在中国古代,隋起科举,唐时发展壮大。唐朝时,商人的子孙都是不能科举当官的。只是到宋朝时,才似乎好点。
所以想到这一点,她就更坚定了让裴子墨参加科考的决心。即便是她能领着全家人发家致富奔小康,过上富裕的生活,那也充其量就是个商人。在这个拜高踩低的社会中,是被人看不起的一类人,但是若家中出个举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如此想来就更坚决了决心,只听凌正坤继续道:“当年秀才是考上了,但下面的难题也来了。我们凌家祖祖辈辈也就是靠那么几亩薄田过日子,恰好在大儿子考中秀才之前的那几年又是收成不好,所以一家人都填不饱肚子的时候,更是没钱再供他考举人了。”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说来也巧,还算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时有人给二儿子罗一策说了一门亲事,也就是现在罗一策的媳妇曲红英。”
裴子慧点了点头。
凌正坤却尴尬一笑,“曲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粮多地广,生活富裕。曲红英的父亲就是看中我们一策诚恳老实,才肯嫁到我们家的。后来曲亲家又知道我们凌一鹏数年苦读,而无钱继续考取功名时,便向我们伸出了援手,帮衬着他考举人。这一帮便是六年,还好一鹏也算争气,终没有让曲亲家失望,六年后终是考上了举人。”
裴子慧不由也替他高兴,欢喜道:“这不是挺好的吗?凌爷爷又何来忧愁?”
“不好,不好!”凌正坤直摇头,“大儿子考中举人之后并没有衣锦还乡,而是捎到家中一封书信。信中说他在京中遇到一位忘年之交的大人,与之相谈甚欢。因这位大人在京中对他任职一事另有安排,故暂且回不了家乡,但他在京中有了落脚之地后,一定再书信回家,再行安排一切。”
裴子慧知道后面一定是出了什么差错,也不多问,只专注地听着。
“本以为大儿子考中了举人,我们这一大家子,包括一直帮衬我们的曲亲家都有了出头之日,哪知……”凌正坤鼻子一酸,眼泪差点落了下来,“哪知在收到信后的没几天,在我们燕赵县突然闹起了瘟疫。先是那鸡鸭牛羊一个个的死掉,后来就一群群的死掉,再后来人也开始手脚溃烂而死。于是大家都开始人心慌慌,更有人携着一家老小逃到了别处。后来曲亲家也染病故去了,我们凌家也只好赶着那头还没病死的牛,拉着大儿子爱不释手的五箱子书籍离开了燕赵县,准备逃到京城找大儿子。”
“那后来呢?没有找到吗?”裴子慧如听什么惊险的故事一般,整个人的情绪都已容入到凌家人的命运当中。
终是控制不住,凌正坤抬手抹了抹泪,才道:“待我们到达城郊时,耕牛就病死了。然而却是逃来的疫民过多,皇上怕京城里的人也染了疫情,于是下令紧闭城门,不让我们进去。就这样我们在城郊的一个村子里住了下来,吃谷糖,咽野菜,终于熬过了三个月,天气渐渐冷了,疫情也过去了,才放我们进得城门。”
“然后还是没有找到您的大儿子吗?”裴子慧很是担心地的问道。
“没有。”凌正坤摇头,“进了京城才知道到处都是人,找一个没有准确地址的人谈何容易。我们一家人在城里足足转了两个月,晚上都睡在了别人家的屋檐下,可还是没有找到大儿子凌一鹏。后来儿媳妇英红就开始埋怨,说她爹那么多年竟供了一个白眼狼读书,说我们一鹏一定是做了大官,就不管我们了,不但不回乡去找我们,反而在京城躲了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