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断狱-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必须继续南下,回到朝廷,回到那个他一直逃避,不愿回去的朝廷。
他要为宗云争取时间,缓和朝廷和义军之间的关系,掐灭朝廷要围剿义军的那点火头。
否则宗云又会给岳飞爷爷那样,事到临头,却又功亏一篑,没有败给蒙古人,却败给了身后那个软弱的庞然大物,只能引来千古遗憾和唏嘘。
至于义军占领洛阳,攻陷河南府,不断收复河南府的地界,为攻打开封做准备,这些都不是杨璟能考虑的,他要做的只是继续往南!
第七百零零零章 交出家底一路往南
杨璟将维京铁骨者和马木留克佣兵团,留给了宗云,至于宗云能否降服这两支队伍,杨璟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只消看看厌胜军,便该知道,宗云对这种事情,是没有半点压力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杨璟很清楚自己不是领兵打仗的料,但在思想指导和后勤补给上,杨璟却对义军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无论是练兵和军纪,亦或者步枪和弗朗机炮等等,杨璟为义军所做的贡献,已经太多太多。
虽然他没有身先士卒,领着义军弟兄们攻城掠地,但这沉甸甸的军功章,有宗云的一半,也有杨璟的一半。
若没有杨璟所做的这些付出,义军想要打到洛阳,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够做到。
可朝廷对义军并非一无所知,义军用的都是杨璟的练兵理论,同样的事情,南宋朝廷也在做,他们也接受着杨璟带来的改变。
义军所用的火枪,弗朗机炮,朝廷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赶造,甚至于赵昀也同样野心勃勃,想要不断往北征战。
但所有这一切,都让宗云抢了先。
那么问题来了。
杨璟是朝廷的重臣,是钦封的伯爵,还是从三品云麾将军,却帮着义军,给义军带去了这么多好处,只要脑袋不坏,谁会想不出朝廷对杨璟的态度?
许多人当初都认为杨璟已经死了,只有少数人知道,杨璟到了北方,潜伏在蒙古汗国的心脏里头。
若杨璟当初趁机销声匿迹,以杨本初的名字复出,跟宗云一同搞革命,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但杨璟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义军和朝廷之间的联系桥梁和纽带,因为必须有一个人,在义军和朝廷之间斡旋,否则双方很快就会内斗,做出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来,将胜利的果实再次毁于一旦。
杨璟已经想过这个问题,南宋他是必须要回去的。
可回去之后该如何面对,杨璟还没有想清楚对策。
赵昀不是个善茬,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哄骗的,义军的理论和装备,随便哪一样,都刻着杨璟的烙印,这是毋庸置疑的。
自己最信任的人,甚至想要将唯一的女儿,瑞国公主嫁给他的年轻人,却在资助叛军,让宗云占领了先机,一步步打下了洛阳,你让赵昀心里如何想杨璟?
当初在矩州之时,赵昀派了内等子虞侯胡命桥去考察杨璟,当时胡命桥就曾经想过要杀死杨璟,可惜阴差阳,非但没杀成,还传授了大黄庭内功给杨璟,而后杨璟又救了罗道宁和甘露师太,结下了不清不楚的情谊。
当时胡命桥就代表赵昀,警告过杨璟,让杨璟与宗云划清界限,撇清干系,想要在朝廷立足,就决不能沾碰江湖势力,那个双鱼山宗,更是不能开宗立派,拉拢力量。
义军乃至于天下人,都在传颂义军的大功业,都在赞颂宗云这个宗主,也同样流传着杨副宗主的事迹。
赵昀即便再昏庸,即便住在深宫的最深处,也不可能当做没听见没看见。
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杨璟的动向,因为杨璟是暗察子的主事,但暗察子最终还是徐佛在统领着!
林爵和李彧陈密等人,或许对杨璟死心塌地,但手底下的暗察子,不可能每一个都忠于杨璟!
这些暗察子是干什么的?
是捍卫皇城,是监察百官,是刺探军情,是收集民间舆论的!
所以杨璟所经历的这一切,赵昀又岂会不知?
平心而论,若赵昀站在杨璟的立场,经历着杨璟所经历的一切,或许他也会做出跟杨璟一样的决定。
但问题是,他不是杨璟,他永远也不可能是杨璟,他是皇帝,他考虑问题的角度跟杨璟宗云是不同的,大大地不同。
或许他不会认为杨璟背叛了他,背叛了朝廷,他只是感到遗憾,杨璟并没有选择他和朝廷,而是选择了宗云和义军。
这种愤怒并非来源于杨璟的背叛,而是来自于杨璟的鄙夷!
他是皇帝陛下,本该是这个天下最完美的男人,可无论杨璟是否承认,杨璟所做的这些,都在告诉赵昀,宗云比他更适合征伐天下!
这才是赵昀无法容忍的,试问哪个皇帝能够容忍一个臣子超过自己?
赵构可不就是因为这个,才杀了岳飞爷爷么?
而由此也可以看出,杨璟回到南宋朝廷,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所谓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则伏尸百万,杨璟能不能承受赵昀的怒火,那是一回事,赵昀的怒火会掀起双方战争,致使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杨璟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或许有人不明白,或许有人深以为然,无论如何,义军在城头见到杨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以这种形象存在于义军的心目当中,似乎永不磨灭一般。
城头那一幕太过热血沸腾,以致于所有人都无法忘怀。
杨璟也参与了洛阳的一些战后事宜,见过了义军大大小小主要的将领和佐官,甚至成为了大战略的主要策划人之一。
只是在洛阳待了几天,他终究还是要离开了,还是要继续往南而去了。
他也在义军之中见到了葛长庚和董尚志等人,他们跟着义军,日子过得也不。
葛长庚等人为杨璟疗伤之后,也为自己的修行打开了全新的境界,和更高的追求,他们在武道上的修炼,已经到了极致,却发现境界上的修炼,有着更高远的天空。
当他们发现杨璟玄功大成,凝聚出了独一无二的灵惑内丹之时,也是赞叹不已。
杨璟仿佛又回到了一清二白的状态,辛苦打拼来的力量,全都交给了宗云,仿佛为他人做了嫁衣,一夜回到了解放前,不得不再次面对南宋朝廷,就如同他从大理回来那样。
只是这一次却有所不同,他的身边仍旧有风若尘和鹿白鱼,却又多了个姒锦,以及姒锦越来越明显的肚子。
当然了,即便在大理,姒锦其实也一直暗中跟着杨璟,此时看来,姒锦跟随杨璟的时间,比风若尘还要长。
至于她私底下为杨璟挡下了多少次危险,又为杨璟默默付出了多少,她不愿说,但杨璟或多或少都能够知道,更清楚她完全有资格在杨璟面前要多任性就有多任性。
除了她们的誓死追随,杨璟还带着阿什莉伯爵夫人和妮茉,以及忠心耿耿的林爵陆长安以及李彧,陈密则在朝廷与杨璟之间周旋。
而今次回京,葛长庚和董尚志也会跟着回去,毕竟他们已经老了,而且他们都是名望厚重到连赵昀都必须尊敬的地步,有他们维护着,杨璟的风险也就小一些了。
历经了一年多时间,杨璟终于再次踏上了南方大地,只是无论是眼界还是心境之上,杨璟都已经脱胎换骨。
别人或许认为今次南行,会是杨璟最凶险的一次,但他却有着不同的见解。
他也知道很危险,但他必须回去,他必须为义军再争取一些时间,如果他失败了,那么汉人民族将再度迎来危机,朝廷和义军若真打起来,所有的一切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
他必须从中斡旋,找到解决的办法,保住胜利的果实,无论宗云最后是否要当皇帝,他都必须先打败蒙古人,然后再来考虑其他事情。
为了这个目标,杨璟必须说服赵昀,必须挫败朝堂上那些肮脏的尔虞我诈。
朝堂和军事,都是杨璟不擅长的领域,也都是他最为厌恶的事情之一。
但事到如今,他不得不去面对其中的一个,如果无法说服这些人,那么他就必须打败这些人,而连杨璟自己都认为,想要说服这些顽固的文官,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到了二月间,春暖花开,杨璟终于回到了安丰军,见了李庭芝和杜庶,由李庭芝和杜庶向朝廷发奏折,请示了赵昀。
到了二月底,朝廷方面终于有了回信,同意了杨璟回归朝堂复命述职的请示。
李庭芝和杜庶是致力于恢复汉人河山的,若非王命在身,他们恨不得亲自加入义军,因为义军的胜利,实在太过振奋人心,洛阳之战,堪称这大大几十年来,最大的一场胜利,试问哪个汉人不热血沸腾?
杨璟又跟他们交托了不少事情,才心情凝重地踏上了回归临安的旅途。
这一路同样是坐船,同样是走水路,不由让杨璟回想起当初自己在洞庭湖畔,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回忆。
要想起仁春医馆,想起初见宋风雅,想起宋慈,一幕幕在脑海之中回放,实在是恍如隔世。
而此时的宋慈也不知道是否健在,宋风雅又在做些什么,李准和宋伯仁曹卧虎,是否仍旧陪伴着宋慈,护着宋慈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途。
还有远在大理的高采芝等人,以及西南的布局,苗疆的建设,牟子才和杨敬亭等人的地方建设,赵宗昌被册封为荣王之后,又有些什么样的举措,是否为南宋朝廷带来了新风气等等。
这一路上,杨璟看起来很悠闲,与姒锦和风若尘等人游山玩水,从未见识过南宋繁华的阿什莉伯爵夫人和妮茉,更是大开眼界。
可杨璟的脑子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很多时候他甚至停止了夜间的练功,只是一夜夜枯坐在船舱里,思考着未来,预想着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变数,以及即将要面对的危险,提前思考着各种对策。
而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往日里觉着漫长的旅途,却在不知不觉之中结束了。
他们终究还是回到了江南腹地,回到了春暖花开,满堤烟雨的临安皇城。
这里远离了硝烟和战火,却让人更加的小心谨慎,杨璟必须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因为稍有不慎,他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杨璟遥望着烟雨之中的雄城,轻声喃喃道:“人人只道江南好,这烟雨之中,又何尝不是弥散着血腥之气?”
第七百零零一章 心神松懈享受生活
有诗云: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这诗道不尽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无奈和哀叹,便如同杨璟再度踏入杭州地界的心情。
这一路南下,不断有皇城司的人沿途接洽,早早便将消息传回了朝廷,地方官员们也纷纷出来为杨璟接风洗尘。
杨璟也不急着赶路,毕竟要等待朝廷方面的反应,若一切如常,风平浪静,只怕杨璟要早早打消回去的念头,因为这意味着,赵昀已经有心杀他。
而朝廷如果及时作出反应,无论是好是坏,起码赵昀还是希望能够跟杨璟好好谈一谈的。
所以杨璟这一路南行,便一面思考对策,一面接受地方官府的接待,等着朝廷方面作出回应。
自打过了淮河,到淮南地界之后,皇城司的人便将杨璟的行踪报回了朝廷,可直到杨璟快要抵达杭州境内,朝廷方面都没有任何的正式文书,杨璟便在太湖停留了两日。
若仍旧没有消息的话,杨璟可就要考虑是不是原路返回,加入宗云的义军也就罢了。
西方有句谚语,说的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可到了杨璟这厢,朝廷迟迟没有消息传来,只能说明赵昀真心要放弃杨璟,或者仍旧在考虑迟疑,不知该如何处置杨璟的问题,才耽搁了下来。
反正阿什莉伯爵夫人几个女子,也没能好好游山玩水,这两日干脆也就放开了胸怀,在太湖周边开开心心玩耍了两日。
杨璟心中对此行也多少有了些计划,便也不再闷在船舱里头,而是跟着这几个女儿家,上岸好好玩耍,品尝美食,购买土产等等,也是不亦乐乎,流连忘返。
到了夜里,也不需要入城,就在船上,泛舟太湖,那一艘艘夜游太湖的画舫,传来丝竹管弦之乐,或婉约或清扬或幽转的歌声,画舫上花灯通亮,荷香月色伴着美人清影,将湖面都映照得美轮美奂。
阿什莉伯爵夫人对中国大地的文化艺术很感兴趣,杨璟干脆让李彧等人,拦住了路过的一艘画舫,将画舫都给包了下来。
众人转移到了画舫上,船娘艺伎,歌姬舞女,各色美食,琼浆玉液,也漫提多惬意,便是平素里冷若冰山的姒锦,也都极其难得地露出笑容来。
杨璟一时兴起,便与诸多乐伎讨论了一会儿,见得众人安静下来,他便趺坐下来,轻轻靠在了姒锦的身上,拿着令筹,敲着红牙板,轻轻唱了起来。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该是非。”
“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杨璟也是受到气氛的感染,加上心里彻底放下了思虑,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以不去筹谋,可以无所顾忌。
看着姒锦和鹿白鱼风若尘等人,杨璟突然觉得赵昀没有任何回应也好,反正以他现在的武功境界,加上风若尘等十几个人,便是赵昀派了胡命桥和内等子过来,也杀不了杨璟。
除非朝廷为了一个杨璟,派来一支军队,可如果有军队过来围杀,林爵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想要杀杨璟,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了。
在那么一瞬间,杨璟也有些心灰意冷,好像突然看开了所有的一切。
若能够抛开这些,与姒锦和风若尘等人逍遥地过日子,不也挺好么?
于是,他便哼着歌,当阿什莉伯爵夫人大胆献唱之后,她那迥异的外国唱腔和风格,竟然也让众人气氛高涨,连姒锦都开心起来。
杨璟心说,她们连阿什莉伯爵夫人的都能够接受,自己唱些现代歌,而且还是中国风的,应该是不的了。
许是自己一头白发,又许是杨璟让众女勾起了心中爱怜,他选择了《发如雪》。
杨璟的音色不算很清亮,唱功也就马马虎虎,甚至于连歌词都记得不太完整。
可当他将歌儿哼给乐伎们听过之后,乐伎们都很吃惊,这些乐伎都是专业人士,记性极好,只听过一遍,就能够给杨璟伴奏。
当然了,中国民族音乐,尤其是古代的音乐,都是宫商角羽徽,而中国风的歌曲,为了还原那个味道,通常也会写五阶音而已。
相对于古时的音乐,现代的中国风自然要简单很多,乐伎们很快就行云流水一般伴奏起来。
杨璟随意洒然地唱着,记不得歌词了就哼着拉过去,或者含含糊糊,似带着醉意的梦呓。
而歌词却又让人沉醉,词句长长短短,不是词,也不是诗,但押韵方面还凑合,虽然杨璟没有记完整,但他反复哼唱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