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历四年-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的子弟,只有黄成铭是一个例外。
和这些袍泽不同,黄成铭是湖广岳州府巴陵县人士,清军南下以来,湖广战乱频仍,清军不说,明军也是军纪散乱。兵祸连绵,黄成铭和家人被迫流落赣西的山区,与一些同样避祸自湖广的同乡一起结寨自保。
山里的日子不好过,土地贫瘠,而且也多有进山避祸的,其中还有不少打散的溃兵落草为寇,可谓是鱼龙混杂。但是比起那些明清两军争夺的重要区域,却还是要安全一些,尤其是躲在山里可以保住衣冠,这是在老家已经做不到的事情了。
前些日子,明军收复袁州府,辗转得到了消息,琢磨着此间即将成为明清两军争夺的重点,黄成铭就说服了那些同乡,响应明军的号召。至于原因,他在作出决定前是特意到袁州府去过一趟的,亲眼见过这支明军的军纪森严,绝非湖广的那些明清军队一般。而且这支明军既然能够从浙江杀进江西,想来也是极强的,再加上军功授田的制度,没有一点不在打动着他。
依仗着这些年在山里练出来的身体素质,初选本不困难,他在老家时虽不是什么读书人,但也开过蒙,识得些字,自然也是加了分的,所以才能够第一批就前往南昌接受训练。
“多子多福,多种地才能多收获,而路修好了就能把粮食卖出去换银子,有道理啊。”
黄成铭点了点头,脚下却也没有磨蹭,依旧跟在队列之中。事实上,号召百姓从山林中出来到官府实际统治的区域屯田的政策早已开始执行,江西各府县也多有百姓从躲藏的山区中走出来,回返家乡复耕。尤其是当今年夏秋两税免征的政策传播开来,这种趋势就更为明显了。
黄成铭这一队新兵抵达南昌的新兵训练营后,经过了重新打散,首先接受的便是新兵的基本训练。
按照戚继光对于练兵方面的观点:一曰练伍,首骑,次步,次车,次辎重;先选伍,次较艺,总之以合营。二曰练胆气,使明作止进退及上下统属、相友相助之义。三曰练耳目,使明号令。四曰练手足,使熟技艺。五曰练营阵,详布阵起行、结营及交锋之正变。终之以练将。后多遵用之。
新兵训练营的基础训练,首先就是明号令、晓阶级,将这些蕴含在基本的队列分合与行进之中。当然,最开始还是得让他们搞清楚那些基础的东西,比如左右,同时接受投军作战可以获取军功,军功则可以分授田土的概念。
为期十天的基础训练结束,很多东西都能够得到最基础的认识了,经过了分兵种这一环节,士卒们再度被重新分散到了不同的新兵队,两轮下来,黄成铭同队的已经没有一个是当初同来南昌的袍泽了,而他也被分到了火器队。
“抬稳了!”
随着一声教鞭抽打在屁股上的轻响,黄成铭稍一抖动便连忙借着这一动作轻微的活动了下酸胀的臂膀,紧接着便重新恢复到训练官教授的姿势。
这个训练官是东阳营的老兵,去岁死守金华府时受了伤,上不得阵了,就被安排进了新兵训练营里做训练官。训练官自己是上过阵的,对新兵的要求也很严格,黄成铭他们在背后还给起了个阎王爷的诨号,尤其是这个阎王爷和负责这一区的军法官站在一起,在他们眼中就是活脱脱的十殿阎王中的两大位。
“说过多少次了,火铳手,首先要抬稳了火铳。胳膊不稳,发射时的后坐力一来,弹丸就打天上去了,哪来的斩首。”
说着,训练官一教鞭又抽到了另一个士兵的身上。
到现在为止,这个新兵已经承担了全队三分之一的皮鞭,而训练官却好像是特别喜欢找他麻烦似的。
厮混熟了,黄成铭也知道了,这份默默忍受背后,这个新兵与他们确实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是从普通百姓中招募的新兵,而这个新兵却是个反正的绿营兵,原本是宁波绿营的,他们的总兵张洪德归顺了那位会稽郡王,他们就被重新安排到了新兵训练营里受训。美其名曰,回炉。
回炉的过程不好过,那些绿营兵虽说都是老兵,但是绿营里面的养出来的以及老兵油子的毛病也多,训练官们非常不喜欢这种反正清军,一是原本处于敌对,现在反而要收入其中,而另一方面就是麻烦。
训练的间隙,新兵们可以喝口水,缓口气,也算是劳逸结合。这几天下来,胳膊倒是没有第一天酸得那么厉害了,可是遥望着远处已经有人开始放枪了,心里说不痒痒那也是假的。
“报告。”
“说。”
“训练官,卑职请问,吾等何时才能开始实弹射击训练?”
此言一出,同队的新兵立刻将耳朵支了起来。岂料那训练官塞上水壶的塞子,却是冷冷一笑道:“看那边实弹射击眼馋了?”
“是有点,嘿嘿。”
黄成铭识得些字,这是优势,比起其他新兵,训练官平日里也高看他一眼。此刻见他有些不好意思,那训练官却也没有用教鞭说话,伸出手指向了远处的实弹射击训练场。
“这一批的新兵,还没有开始实弹射击训练的,都在练持铳,有比你们早来的也最多都是在操练装填步骤。至于他们,都是老兵,过来接受新火器训练的。”
“新火器?”
“对!比列装的鲁密铳要重,弹丸也要更重,射程也更远的新火铳。”说着,训练官拿起了教鞭,指着新兵们喝道:“就你们现在的水平,用鸟铳老子都怕那后坐力能把你们撞个四脚朝天。没学会走呢,就想跑了。休息时间到了,别磨蹭,继续训练!”
远处正在训练的场地,射手与靶子之间的距离很远,远超过了鲁密铳或是鸟铳的有效射程。他们训练的武器,却正是在去年就已经研发完毕,今年开始进入量产的斑鸠脚铳。而这一次的扩编,也顺带着进行了换装。
只不过,重型火绳枪射程虽然更远,但是比起轻型火绳枪,不光是需要支架来辅助射击,装填也更加费力,射速不免会受到影响,所以明军也只是按照一定比例装备火器队,而非是彻底替代鲁密铳。
与此同时,弓箭手这一编制也即将从江浙明军的战兵营中撤销。说到底,抛射的效果对于无甲兵还好,敌军披甲,杀伤效果就要差很多了,甚至还不如去让火铳手练练老鼠战比较实在。
弓箭手的编制撤销,除了杀伤力的问题以外,训练也是个大问题。想要训练出一个合格的弓箭手,怎么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军中之前的弓箭手基本上都是在家中有射箭经验的,尤其是那些猎户,和在农闲时客串过猎户的农夫,他们自身是有使用弓箭经验的,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可以形成战斗力,否则除了个别例外的,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而火铳,这种兵器的训练时间则短的惊人,机械性的操作,只要不断的练习,大脑和肌肉适应了每一步的顺序,一个火枪手就诞生了。
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着的不只是黄成铭他们这些火铳手,由于扩编的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的编制,鸳鸯阵的编制减少,原本的那些由鸳鸯阵杀手队所组成的战兵局虽说是可以直接转隶到新营头,但是长枪阵的训练压力依旧很大。
所幸的是,长枪阵的武器比较单一,也不像鸳鸯阵那样极端强调配合,武器训练的时间比较短,更多的时间可以用在队列上,形成战斗力的速度也更快。
步兵如此,工兵甚至对于那些有着打猎经验的农夫来说也不是很费时间,但是骑兵和炮兵的训练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玉山一战,清军的骑兵在肉搏战进行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大,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便是南方山林、河流、水田密布等地形的问题依旧在限制清军骑兵的发挥。
可这样的情况却并不可能一直如此,浙江和江南就连满清也不得不将当地绿营编制中的骑兵降低到十分之一这个可怜的比例,但是其他省份的情况就大有不同了。尤其是过了长****平川的大平原,水系也远不及南方,清军的骑兵优势就能够更完美的发挥出来,所以陈文对于骑兵的训练始终是极为关注的。
奈何,对于中古时代的骑兵,他所知道的也很少,暂且还只能让那些有经验的部下自行摸索。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炮兵身上。起兵大兰山之初,南塘营根本没有炮兵的编制,可清军却有,不光是有,第一次野战就碰上了。那一战胜了,但也让陈文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从那时开始,他就在极力强化炮兵的战斗力。
自最开始用被俘的炮手来带自家的炮手,到后来随着对火炮有初步了解的于世忠南下后,明军的炮兵开始在瞄准技术上赶超清军的那些同行,再到陈文收购翻译完成的西方军事、机械书籍,从、等书籍中进一步的加强炮兵瞄准技术,明军的炮手在射击精度上越来越高,几乎清军每一次与明军交战都会发现他们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除了瞄准技术,定装药包的使用使得明军的发射速度得到了提升,而颗粒化火药更是增强了炮击的威力和射程,现在更有了臼炮作为攻城的手段。一路走来,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
只不过,各兵种越是专业化,陈文对于每一种兵种的了解程度就越低。不过转念一想,专业化必然会导致分工的细化,他也用不着事无巨细,况且现在的军队规模,事必躬亲也是不现实的,只要把住了大方向就够了。
身在江西的陈文,只要是人在南昌,没有到临近府县去视察,每天一早就必然会要到新兵营去巡视一番。只是到了今天,却被一个突如其来的造访而暂缓了既定的行程。u
第一百一十八章 桃子
来人自称是长沙总兵寇徽音的管家,此行的目的就是替他家的主人给大明会稽郡王陈文送一封书信。
撕开了信封,信瓤的内容就显现了出来。
“会稽郡王钧鉴……”
满清在长沙府的统兵武将最早是总兵,后来改成了副将,而随着西南明军爆发出了让满清难以想象的实力后,尤其是在两蹶名王和岔路口一战后,满清开始改变军事策略,由依靠满洲八旗转而以汉制汉。赶上了这波风潮,原本的长沙副将就再一次恢复到了长沙总兵。
长沙镇标营,下设三个营,每营一千兵,作为长沙府的本地绿营存在。这个总兵官,原本是是河南的参将,到了长沙升迁为副将,而后升到了总兵,花了几年的时间也算是完成了二连跳。
“长沙府城,职部兵三千有奇,西南经标如今分驻于岳州、长沙和宝庆,长沙府仅有经标中镇提督南一魁所部五千及长沙副将孙思克所部两千……”
南一魁是历史上洪承畴的西南经标中经标前镇的提督,如今却早已被范文程截了胡,出任范氏西南经标的中镇提督。而孙思克则是后来平定三藩之乱中的河西四将的一个,而现在也是硕果仅存的一个。
接下来,寇徽音在信中将满清在湖广的大致部署和各部的兵力进行了一番说明。而他派人送来书信的目的,却是有意将长沙这个府以及范文程的长沙幕府作价卖给陈文!
“罪将自知罪孽深重,如今幡然悔悟,惟乞大王宽恕,罪将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书信之中,寇徽音表示了对自身为满清效力日久的悔恨以及对陈文这位威震天下的明军大帅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自然也就好理解了,那些兵力部署无非是为了取信于他,毕竟这封书信也是冒着极大必死的风险送出来的,足见诚意。而寇徽音也表示了愿意归附到陈文麾下,而他的投名状就是范文程的长沙幕府和长沙这个府。
这些都是很好理解的,也称得上是合情合理,毕竟现在的局势,满清在湖广可谓是腹背受敌。如今的僵持,无非是刘文秀出兵的突然性随着卢明臣的战败而消失,陈文则还处于消化胜利果实的阶段。如果西南明军加大对湖广战场的投入或者是陈文消化完毕,平衡很可能就会因此而打破,怎么看都是满清在湖广南部的统治日暮西山的样子。
敌强我弱,内部出现一些动摇者也是在所难免的。后世的一些国家,洗脑机器何等强大,局势不利也一样免不了出现叛徒,更何况是绿营兵这等本就是叛来叛去的货色。满清势大时,他们可以连祖宗都不要了,现在满清在南方的统治正在土崩瓦解的时候,投降过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放下书信,陈文也没有让那个管家抬起头,便开口说道:“长沙这个府很有意思嘛,一个总兵,一个副将,再加上经标中镇,上万的大军云集。我怎么觉着这位范先生跟个待字闺中的小娘子独自一人在外似的,很是缺乏安全感啊。”
陈文的调侃入耳,那管家连忙回道:“大王有所不知,范逆得知洪逆为大王诛杀的消息,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大王会出兵攻打。这段时间更是收缩了兵力,小人的家主听说,虏帅线国安、全节对此很是不满。”
范文程如何收缩兵力,信中早已说明,而线国安和全节驻守的桂林府与清军在湖广最南端的占领区永州府接壤。假使范文程收缩兵力,将永州府的绿营撤走,线国安和全节登时就会变成一支孤军。他们是孔有德的部将,惶恐之下能满意就奇怪了。
满清在湖广南部的军事压力很大,这是一看便知的。眼见于此,陈文便出言问道:“范文程有意出兵,你家主人能够确定?”
“能够确定!”见陈文有此一问,管家如同是条件反射一般,立刻就做出了回复。“抚南王那边的大军尚在常德府,岳州一旦有失,这个局面范逆承受不起。”
管家的回答陈文很是满意,随即便点了点头,继续向其发问:“范文程计划出动湖广的八旗军、经标三镇以及其他的一些绿营兵,那城里就剩下了你家主人和那孙思克了,你家主人和孙思克,一个长沙总兵,一个长沙副将,各有各的营头,平日里关系如何?”
“这……”
这个问题似乎有些让管家感到为难,但陈文却依旧是强人所难。
“怎么,有什么不能说的?”
“没有,没有。”管家把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孙思克那厮仗着是旗人,平日里多有欺压我家大帅……”
“一个副将也敢骑在总兵头上?”陈文哈哈一笑,继而对那管家说道:“回去告诉你家主人,等本王率大军收复了长沙,那个姓孙的就交给你家主人处置。”
管家被会稽郡王府亲兵送走,陈文便对坐在下手却一直没有开口的李瑞鑫问道:“如何?”
“五五之数吧。”
听到这个回答,陈文却是微微一笑。“起码九成是真的。”
“那最后那一成呢?”
“不重要。”说罢,陈文便唤来了一个行营军官。“记录,命令靖安营与丰城营于明日拔营出发,步行前往袁州府分宜县进行磨合训练。”
靖安二字取的南昌府的靖安县,丰城同理,乃是南昌新兵训练营的刚刚训练完毕的新兵们组成的营头,其中有不少参加了此前两战的那批地方驻军以及浙江训练出来的骑兵、炮兵和工兵,老兵比例较之后续的几个营都要高。这两天刚刚完成了组编,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磨合训练。而袁州府的分宜县则位于袁州府城以东,这两个营赶到后同时还可以作为袁州府城的后盾存在。
接到命令,军官行了一个平胸礼就转头出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