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师这关头,正愁着没能赶上原计划作为先锋大军杀个七进七出,博得满身功名。清人真要分派偏师来攻,第四师的将士们只会欣喜,而非其他。

    这样想着,安营扎寨的时光也就很快过去了。

    一夜无话,翌日清晨,全军便重新朝着东面准备继续进发。

    全军安营扎寨是个十分消耗体力的活儿,将士们一夜休整过后,早上的萨尔浒营地便显得有些散乱。

    吴三桂一大早就起来了,相比将士们的散乱,吴三桂却是收拾得整整齐齐,不仅洗漱妥当,身上的衣甲也是修饰得干干净净,阳光照耀之下,闪闪发光,看得格外精神。

    见主将巡视,营内一阵慌乱,不少军官们的呵斥声紧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与此同时,另一边,张德昌打着哈欠,草草的起了身,出了营房,迎面就看到了吴三桂。

    “师长,这么早就起了?”张德昌打着招呼。昨晚安营扎寨的时候,两个团为了谁更靠近湖边给争执了起来,张德昌气得跑过去打得打,罚得罚,又是一阵大棒与胡萝卜使出去,这才将事情给消停了下来。只不过,一晚上这样的事情实在不少,张德昌这些天显然也休息不好。

    “是啊,这几天心里总有些不对劲,放心不下,就一早起来看看了。”吴三桂道。

    张德昌捋了捋头发,摇头道:“这种心情啊,我也能理解。开战之前,总免不了胡思乱想。真打起来了,一脑门官司想着怎么打赢,反而没那么多心理紧张得慌的滋味了。”

    “建奴久不出战,必定是有诡计的,敌人的诡计使出来了,我也就接着,多难都扛着。要是没使出来呢,心里老是想着,反而怎么都不爽利。”吴三桂顿了顿,又道:“不过啊,这老是没睡着,我心里反而琢磨出了一些味道,军师要不要听听我捞到唠叨?”

    两人并肩着走,一面巡视着营地,一面说着话。张德昌感觉微微有些怪异。

    作为皇家近卫军团出身的老根底,张德昌固然比不得施展邦、刘胜以及刘振这些嫡亲嫡系,那也是排行较早的从龙之臣了。这倒不是说张德昌以后能有多富贵。而是人有远近亲疏之说。

    在军中,并非是一声袍泽大过天。

    没有彼此互相依靠厮杀过的交情,光是靠上面随便来几个人宣讲,那意义实在不大。

    此前张德昌虽然知晓吴三桂,也有过一些照面的交道。但平心而论,两人是既无私交,又无私谊,共同的朋友都没有几个。

    作为军师,掌管各部枢秘处,就是如同后世参谋长的干活。当然,隐隐的还有政委的职司。

    也就是说,实际上张德昌是有些像监军的。

    故而,之前两人虽然同在一军之中,互相配合掌管第四师。但吴三桂一直以来的表现都显得十分冷淡,既不疏远抗拒公务,又不多说一句让人觉得亲近。

    这样的态度,张德昌听说过不少。当然,比起吴三桂,那些听说过的例子一个个都十分跋扈,压根就不将监军看在眼里。比如说左良玉,这一位军中也是有监军的。只是,之前左良玉其部兵马都俨然私兵家匪,哪里会听监军的招呼。

    现在,进入了战场。吴三桂的态度却是忽然间大变,这让张德昌如何不感觉怪异?

    变化的吴三桂仿佛解开了脸上的一层面纱,让人更加真切看清楚里面的眉眼与表情。

    这时候,吴三桂的话语也不再那么公式化,而是显得让人感觉真切了许多。

    “师长要说,我这个做搭档的,当然是要奉陪呀。只可惜现在是在军中,不能饮酒,不然,在这白山黑水里野游,也有一番趣味喽。”张德昌笑着。

    “军师这话说得,倒是比平常更加风趣了。”吴三桂恭维了一句,道:“军师有没有想过,往后我等要何去何从?”

    “何去何从?”张德昌心里警醒了稍许。

    吴三桂站在湖边,席地而坐,迎面威风吹拂,眯起了眼睛,凉爽而惬意:“这个世界的变化太大了。吴某在辽西时,学的是如何冲锋陷阵,如何斩将夺旗。后来见到了陛下的新军,当时大家都盛传只是火铳犀利,别无他物。我不服气啊,也偷偷采买了两千杆火铳。这时候,却发现练一支新军,却是全然都未曾听过的事情。如何令行禁止,如何分得左右,更重要的……如何获得稳定的军资,如何修缮兵甲?那一刻,我觉得啊,这世道变了。”

    张德昌缓缓颔首。

    作为亲身经历者,张德昌太明白吴三桂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朱慈烺起家,最为亮眼的就是火器。仿佛击败李自成的是火器,杀败阿巴泰的是火器,一切的一切都是源自于火器。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外行们只能看到那些被搞大新闻之人弄出来吸引眼球的地方,而内行人,便可以在这里看到门道。

    火器的犀利是吸引眼球之处,也是安慰失败者之处。

    但对于张德昌这个内行而言,他明白,更重要的是朱慈烺开启了一个新的战争模式。

    就仿佛在历史的大潮之中亲手开辟了一个分界线,分界线之前是古典时代,是冷兵器时代。分界线之后,便是近现代的战争模式,是热武器的时代。

    皇家近卫军团能够胜利,不仅依靠的是火器,同样也依靠的是严格的纪律铸就的新式军队。

    此前,不管是李自成所部的闯军还是官军,一部兵马里头,能打的就是带头冲锋的战兵,余下要么是裹挟上来的流民农夫,要么就是一些滥竽充数之辈。

    他们既无纪律,又无训练,说是军队,不如说是一群武装起来的乌合之众。

    真正能够看作军队的,也许就满清的八旗军可以看得入眼。

    至少,八旗军中上下全都是上阵杀敌之辈,他们军纪严明,是真正的军队。

    “师长的话,我有些听不明白。”张德昌有些警惕。他预感到了一些不对劲。

    吴三桂深呼吸一口气道:“我一直在想,我吴三桂在这片天地之中,究竟要何去何从。当年投了建奴,后来临阵倒戈。重归大明,却发现这片天地早已不是我熟悉的天地。我熟悉的,是那个骑马砍杀,关宁铁骑纵横无敌的过去。而不是现在这样……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让人茫然失措的世界。战争的模式改变的太快了,有的人,比如那位不世奇才李定国,是弄潮儿。但是……我……我恐怕,是另一种人。”

    “师长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张德昌眯着眼睛。

    “固执己见,固步自封的人。”吴三桂道:“一个钻牛角尖的人。”

    吴三桂比任何人都明白自己的处境。

    虽然他依旧担任一军主将的职司,但枢秘处的存在让他处处受制。新的战争模式下的新情况更是让吴三桂过去的经验统统失效。这意味着他作为一军主将,反而需要跟着手底下人来学习新东西。

    这对于一军主将的威信显然是一个打击。

    再加上有一个投敌的过去,吴三桂地位尴尬,不言自明。

    “师长,你可能想多了……我大明皇家陆军要成长,变强,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我们,是为了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强大地守护我们背后的家园与百姓而变强。在这样一个共同的信念下,我们学习……成长……师长……”

    “军师。记得没错的话,我军是有战时指挥权转移序列的吧?”吴三桂目光灼灼的看着张德昌:“团长死了,营长接任团长,带兵作战。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不能担任指挥任务的,班长上。”

    “对……”张德昌心道,还有另一句话呢。如果师长死了,就是首席军师接任。按说,各部团级就该设立枢秘处了。只不过这年头人手奇缺,实在没有那么多军师充任,这才作罢。

    “我知道了……”吴三桂说完,挥退了张德昌,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在湖边沉思。

    待到所有人都走光以后,吴三桂这才松开了自己手中的一个纸条。

    上面,赫然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着一行字:若归大清,封公为蜀王。

    “单字王……这是亲王之位呐,只不过……哼哼,这四川可是远在千里之外呢……只不过,你们,到底来了多少人?”吴三桂揉着脑袋,他一直以来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这让他有些骄傲。

    毕竟,这可是他瞒着上上下下,自己猜测出来的事情。

    但骄傲过后,又是沉重。

    他意识到,他恐怕要面临这辈子最艰难的处境了。

    张德昌离开了吴三桂,脑子里回味着方才的对话,一万个问号在心里升腾起来。

    但他很快又将这一切抛却,军中,实在是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来处置了。

    只不过,他刚回了军营,就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几个老兵趴在地上,营门口,十数斥候飞快的奔了出去。

    地面开始有了微微的震荡。

    “有敌人!”张德昌迅速明白了过来:“快去找师长回来!”

    传令兵很快就回来了,只是,脸上却是茫然失措:“师长不在了!”

    ……

    朱慈烺收编虎大威所部时,曾经留下了一个安抚之举。那就是,各部长官可以预留一部分兵马为自己的亲卫队。粮饷,由朝廷支付。

    这实际上是将之前各部将官的家丁部队给纳入到了大明帝国官军的序列之中。

    这一点,朱慈烺扩军时已经极少有人意识到有什么问题。

    不过,当扩军推进到关宁军身上的时候,事实上就让吴三桂掌握了一支为数在五百余人的亲卫家将。

    领着这五百余人,吴三桂在夏国相的护卫之下冲出了军营。

    吴三桂领着兵马上了一处小高地上。

    随后,一杆硕大的旗帜立了起来。

    与此同时,敌军的旗号也渐渐清晰。夏国相认出了对面的人马。

    “是正红旗与镶红旗的兵马!”夏国相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以至于身边一名小兵约过夏国相擅自举起一面杏黄旗挥舞也没有反应过来。

    代善军中,鳌拜见孤零零奔出了十数骑,心中冷笑:“就这么点人,也敢来掠阵?礼亲王,看我鳌拜过去斩了此人!”

    “且慢!”代善喝令一声,道:“眼前一部,应该是吴三桂的人吧。前阵子爱星阿说策反了此人。我们且不急杀他!先遣人过去套一套话,摸一摸情况。瓦克达,你去!”

    瓦克达如大多数的满洲儿郎一样,身材雄壮,不同常人的是,瓦克达看起来更加精明一些,一双眼睛透着狡黠的目光。

    鳌拜见此,冷哼一声,不再着急出战。

    瓦克达是代善的四子,今年四十岁了。比起旁人,瓦克达在满清将官之中算不得出彩之人。但是,伴随着满清人才凋零,死的死伤的伤,就如同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样,瓦克达也便成了大清国内出挑的人物。


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齐聚

    地面上传来沉闷的声响,仿佛万千小锤在鼓面上敲打。

    空气里忽然就变得静谧无比,方圆十里内,飞虫走兽销声匿迹。吴三桂感觉自己背上忽然就开始冒出一层一层的冷汗,又觉得身上仿佛针扎着一样,不断的警醒着他:危险,正在接近。

    吴三桂上了一个小山坡,他的身后,是为数两千人的骑兵营以及属于吴三桂的亲卫们。

    这一回陆军整顿改制的时候,吴三桂所部关宁军便是重点对象。号称兵马十万余,精锐兵马有两万余的关宁军经过这一轮整顿改制,不少高级将官面退休的退休,转行经商教书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被查到了军心民愤极大,以至于到了革职论罪的地步。当然,也有不少有为之士得到了奖励提拔,一些作战技能点满的勇士在新军队之中焕发了新生。

    但无论在哪里,总会有些人怀旧。

    也有些人,利益羁绊得无法割舍区分。

    故而,哪怕是经过整顿,吴三桂依旧在第四师里保留了为数不少的心腹力量。

    眼下,这些人都被集中到了吴三桂的身后,,预备着干一番大事。

    吴三桂看着身后的将士,既是雄心万丈,又是感慨万千。

    雄心是为了接下来的大业。

    感慨,却是因为身后的大明。

    老实说,如果不是朱慈烺此番御驾亲征的主力兵马正在鸦鸪关方向,吴三桂是绝对带不出这么多兵马的。

    而现在,吴三桂反而有些庆幸这一点。

    “能够自由施展的感觉真好啊……”吴三桂心念此处,很快就将这些杂念抛开,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局势。

    他的身边,夏国相递给了吴三桂一杆望眼镜。

    单筒望眼镜下,十数里外的清军一下子拉近,并不宽敞的山道中,人影密集,在各个大道小路之中拥挤而来。

    更有甚者,更是直接踏平了丛林,砍光了挡路的杂树,从山林之中越过,出现在了萨尔浒的东面、北面、南面以及毫无例外的……西面。

    四面皆敌陷重围。

    七个字冒在了吴三桂脑海之中。他的身边,无论是夏国相,还是两千余打惯了杖的精锐老兵们都是面色凝重,露出了无比认真的眼神。

    毫无疑问,眼前的敌人超乎了他们的预料。

    “建奴的主力,不是在南边,不是在鸦鸪关方向吗?”夏国相不禁问出了声。

    不少将官们叽叽喳喳的都议论了起来,仿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消解几分压力。

    “连那建奴的所谓太后都去了鸦鸪关,怎么还有兵力来这里?”

    “战前大家都估算过,建奴眼下也就两红旗能打一些,怎么,都跑这里来了吗?这眼前乌鸦乌鸦的看过去,要说没三万上阵的精兵,我姓刘的名字倒过来写!”

    “事到如今,说这些也没用了。只是,这一仗要怎么打?”

    ……

    议论声到最后都渐渐熄灭了,大家目光哗啦啦的都落在了吴三桂的身上。

    这时候,他们也预料到了不对。

    首先便是在于吴三桂这个时候带他们出来。似乎,吴三桂对眼前的一切已经有所预料。也就是说,吴三桂已经预料到了清军会在这里出现,而不是之前说的,主力在鸦鸪关方向。

    其次,就是萨尔浒的地形。

    萨尔浒背靠湖泊,能驻扎大军的地方都是些险地。这些地方,易守难攻是有的,可要是被人堵在了这里,却是在想往西突围回去就难了。

    三面环山,只要被人堵在一面,到时候就只能被敢下水去喂鱼。

    最后……

    便是吴三桂在清人来临之前带着嫡系兵马出营,这个举动,这个时机,未免太奇怪,太巧合了。

    “兄弟们,我吴三桂今日带大家来这儿,废话呢,也不多说了。就一句,你们这里,可有我吴三桂可以性命相托之人?若是哪一位,我吴三桂平日有分毫对不住的,觉得我吴三桂不值得各位性命托付的,现在走,我一句挽留的话不说,一点怨恨之心都无。”吴三桂缓缓出声,到后头,却是铿锵有力,一字一句,仿佛打在大家的心房之中。

    夏国相当即开腔:“愿为将军效死!”

    “将军平白说这些伤人的话为何?我刘社这条命就是将军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今天就是还在战场上那又如何?”

    “少爷要将性命托付给我,我方楠如何不能将这条命交给少爷?”

    “就是……”

    众人纷纷应声。各色称呼里,竟是齐齐都是愿意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