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可惜,陈维道刚刚说完,角落里的赵雄就叫糟了起来。

    PS:  感谢打赏~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币

    袁yh1234567?打赏了?100?币

    感谢月票~

    天罡真人?投了?1?票

    会稽山人007?投了?1?票

    马钰道长?投了?1?票

    shanbeng56?投了?1?票


第四十八章:找命门

果不其然,阿巴泰顿时勃然大怒:“陈维道,你好大的狗胆!难道你是要学那杨修蛊惑大军退兵不成?你敢动摇军心,信不信我今日便斩了你的脑袋祭旗!”

    满清大臣将帅都喜欢读三国,几乎当作兵法教程一样研究。此刻听了曹操两个字,前后的背景就给脑补了起来。

    当年曹操与刘备对垒相持,以至于曹操最后盯着碗中鸡肋发呆,让聪明自以为是的杨修看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最后杨修怂恿士兵准备退兵,乱了军心。

    此刻一听赵雄陈维道所言,顿时想到了杨修的结局。

    和托是阿巴泰的孙子,可以不管。但陈维道要是学杨修,恐怕不知道那会儿的杨修可是被砍了脑袋镇军心啊。

    陈维道果然是读书少,一知半解,不明所以地吓得连忙趴在地上,死亡的恐惧又笼罩下来。

    就当帐内气氛僵硬的时候……

    “这山东,可不止一个临清啊……”和托一语而出,顿时让陈维道感觉到了生的希望。

    陈维道顿时想起了此前河间府参将周贺说起的一桩旧事:“贝勒,元帅!末将有一计,可以引城内明军出城啊!末将还有用,末将还有一计……”

    阿巴泰闻言,原本的愤怒顿时停滞下来。阿巴泰虽然对政治迟缓,也不喜欢什么公务。可一说到军略,却十分敏感。

    只见阿巴泰顿时面色一缓,看着陈维道:“当真?我清国之中,历来讲究有功则赏,有过者罚。你若真有办法引诱明军出城,这征明之战的军功薄上,我定记你一笔。可你若胆敢欺瞒只为了保住项上人头,我也定让你家小受累!”

    陈维道小鸡啄米一样不住点头,随后这才稳住了一点心思,说道:“大军破河间府后,属下知晓了此前河间府有一员文官帅臣。领了京营六千兵,曾领兵六千驻扎河间府。后来,此人得了两百余……首级……领军撤回了通州。故而,小人知晓。这明国太子朱慈烺正是与在通州督师的明国首辅周延儒不和。是以,小人想着,可以攻山东其余要地,迫使朱慈烺出城大战!”

    阿巴泰再是政治迟钝,也明白了陈维道这心思还真有几分可行之处。只不过。论起耍这种阴谋诡计的小心思,阿巴泰却是不擅长,只好将目光丢给两员汉军八旗的固山额真,也就是石廷柱与佟图赖身上。

    石廷柱虽然是明朝将领在努尔哈赤时期投降的后金,但其实是个世居辽东的女真人,并不熟悉如何勾心斗角。此刻见阿巴泰的目光望过来,只好含含糊糊道:“这一计策可行。就是要看如何策动了……”

    “我倒是晓得有两处地方,或可以让朱慈烺不得不动!”反倒是佟图赖更加经验丰富,一下子联想了起来。

    和托听着,忽然问道:“可是济南、曲阜?”

    “小贝勒高见!”佟图赖顿时大笑起来:“其实……还有一处。更能让那明国皇帝也跟着去逼迫朱慈烺出城!”

    ……

    通州。

    十二月的通州越发冷了。

    这座汇聚了京畿,甚至整个北大明各路军将的城市此刻街道上人影寥寥,道路空旷。

    而这一切,自然就是源于建奴入寇。

    建奴入寇了,京畿戒严,一片慌乱。作为商业重镇,漕运枢纽。通州自然也就萧条了。

    只有通州的少数将官们才知晓,在整个通州戒备最为森严的一处隐秘园子里,一切仿佛都没有受到战乱影响一样,重新恢复了战前的歌舞升平。

    这里。便是督师府,也就是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周延儒的驻地。

    这里人来人往,喧嚣而热闹,正在准备着一场庆祝的仪式。

    原因。却也颇为让人感觉振奋。

    那便是,庆祝河间大捷。

    “两百颗脑袋,这一个大捷,可真是实打实报上去,一点问题都没有啦!”吴昌时出京来了通州,远远看了一圈那象征着军功的女真鞑子首级。喜得什么似的一样。

    一旁,董廷献品着酒,摇头晃脑道:“一个河间大捷那哪够分的。依我看啊,这两百颗脑袋完全可以说成四百颗嘛。光河间府打赢了那哪够,这真定府的孔文轩却也是个伶俐人,领了残兵败将收了空城,想想法子也能算一个大捷。还有那蓟镇,鞑子也不收了,不也是收了回来?这真真假假的,放几颗脑袋上去,再虚报几个,找几个脑袋。还不又是一场大捷?”

    张璧元局促地坐在这里头,听着这两位首辅门前的心腹评论,凑趣道:“这番大捷,定然是要有吴大人,董先生名号的。”

    两人闻言,顿时又是大笑了起来。

    “也莫要都贫嘴了。听闻太子殿下都在临清死守了,你们还在这幸灾乐祸?”周延儒走进来,嘴上说着埋怨,脸上却都是带着笑。显然是一番幸灾乐祸的意思。

    董廷献与吴昌时都是跟随周延儒已久的老人,自然明白这位仁兄两副面孔的模样。此刻这般说,显然是打趣着朱慈烺的困守。

    张璧元更是对朱慈烺这位太子满腹不满,此刻见首辅大人幸灾乐祸,更是跟着凑趣道:“那太子还以为在京师是牢笼。却不知,这京师有总揆镇守,那才是安然无恙呢。一心以为去了山东可以不受总揆节制,自如抗清,却不知山东那里,可真是处处陷阱,纵然扛得住临清,一时坚守,也挡不住那么许多的填不满的窟窿啊!”

    周延儒闻言,顿时笑了起来:“十一年时,济南府便已经被鞑虏破城过一次。这一次,太子屯兵临清倒是明白济南不可守。但临清与济南相隔如此之近,曲阜、兖州等地都是藩王聚集。他这般想要名望,到时候又如何抵得住悠悠之口,说他见死不救?”

    吴昌时与董廷献听着,纷纷凑趣地笑了起来。

    只不过,其中意味却是透着格外荒诞的冷笑话。

    一心为国的人被死命拉后腿。拉后腿的人拼命高喊着爱国,还被不少士子百姓深信后者才是正义。


第四十九章:捷报与烦恼

说破了,就是周延儒作为首辅,又是东林人,有足够的政治合法性与个人名望可以控制得住舆论。到时候济南府这个山东省会之地就算被鞑虏攻破了,也可以两手一摊说力所不能及,就将这锅甩了出去。反正周延儒只要守住了京师就算是大功告成。

    也就是说,假抗清的可以甩锅作壁上观。真抗清的,却得拼命吞着苦果,走最艰难的道路,一点行差踏错都要不得,还要时时刻刻忍受着猪队友的暗箭。

    朱慈烺是裹挟着几百个读书人出走京师的,从合法性上总归是有些不明不白。此刻作为明军与清军作战,所依托的法理不外乎是抵抗满清,保家卫国这种大义。

    也正是如此,才能让人忘了朱慈烺并没有朝堂授权,只能用一个光秃秃的太子身份指挥大军,聚拢人心。

    眼下,朱慈烺既然披了这层大义的名分,那就不能不顾清军进攻济南府。一旦朱慈烺真的见死不救,也就与朱慈烺出走京师举着的旗号不符合了。等于是自己打自己脸,失去人心大义。

    就当众人笑声连连的时候,周延儒的亲随家人悄悄递过来一份瑭报。

    只是看了一眼,周延儒顿时大笑起来:“真是天助我也啊。清军进犯曲阜了!看这架势,不止孔家,就是山东的几个郡王都有难了。这一回,到要看咱们的这位太子爷啊,如何抵得住天下读书人的唾沫与陛下的急切啦!”

    曲阜孔家,这可是大明朝廷里面一号格外特殊的存在。

    若论及天下世家,这孔家是无出其右的第一号。

    曲阜孔家,其核心便是衍圣公。这个衍圣公呢,是大宋至和二年宋仁宗封出去给孔子嫡系子孙的封号。

    但无论是历尽多少岁月,经历宋金元明到现在,衍圣公这个封号依旧存在。作为一个牌面摆上去,象征着朝廷对儒教的重视,象征着对读书人的重视。

    而作为一个牌匾。曲阜衍圣公就成了山东一霸,别说县城州府,就是山东巡抚当面,也得客客气气。

    以而今孔子第六十四世孙衍圣公孔胤植为例。天启七年时就获得加封为太子太保。到了而今朱慈烺出生的第二年,孔胤植又获封太子太傅,可以说是朱慈烺的师傅。

    当然,这一位大明末代衍圣公也并未如何忠义。当其知晓清人对历史上孔家所沿袭下来的对孔家种种优待“俱应相沿”并“期于优渥”的时候,便乐呵呵地进京朝见。

    撇去衍圣公如何。就单说孔家一系在曲阜,亦或者在整个山东那都是不亚于王侯的大族。因为披着一层衍圣公的名号,孔家在白道黑道上都可以说是吃得开的,实力几乎不亚于山东一省的官府。

    只不过,阿巴泰这么一个粗人可是不会管孔家如何厉害,如何在山东一地嚣张跋扈。陈维道此人更是心忧粮草,看到孔家这么一个大号的土豪,自然是喜不自胜,提兵杀过去,全然不管什么争执考量。

    于是。孔胤植顿时叫苦不迭,一边暗骂这群鞑子不懂政治,一面措辞严厉地朝着山东巡抚高名衡发文求救。

    只不过,孔胤植很快又不得不迅速撒出去更多的求救文书。

    因为,就在陈维道并着石廷柱杀向曲阜的时候,另外一边济南府也顿时告危。阿巴泰这个清军主将竟是提兵杀过去,而且看迹象还有危急兖州鲁王等藩王的架势。

    看到这里,孔胤植瞬间明白了局势的严重性,又是一边抵抗着陈维道的进攻,一边又不要钱地撒出去银子。寻了十六个不要命的骑士飞奔出去传信求救。

    这个求救信不仅落到了高名衡手里,也落到了朱慈烺的手里。更多的,也落到了京师之中的御史清流之中。

    京师,御史台。

    “听说没有。衍圣公遭难了!”御史任菊冲进一处小屋里,高声道。

    屋内,顿时就有一个痴肥一些的御史叶昶道:冷哼一声道:“如何能不听说?太子太傅都亲笔求援了,太子却见死不救,不知多少士子闻言哗然啊!”

    任菊不由摇头:“唉,说起来。当初听闻后人记下来的太子那番讲说,就连我也不由热血澎湃。可眼下看来,却是其实不如闻名啊。手握大军不与清军血战,却坐观衍圣公被围,这算得什么事?当初那信誓旦旦,铁血抗清的话语,此刻又都飘到了哪里?”

    叶昶闻言,意动道:“正是!彦文兄,不如一起上书,弹劾太子如何?要知道,圣上都上次都还未计较太子私自出京呢!”

    此刻,屋内另一个御史王宜胜不由开口道:“唉,两位同仁,且末这般激动吧。若是真弹劾了太子,这山东军务又要如何处置?”

    “哼。若是不让太子知晓了大义所在,难不成又真的要让起见死不救?我等弹劾,自然是为了让其奋勇作战,而不是坐视衍圣公遇难!”听此,叶昶顿时激动了起来。

    “罢了罢了……随你们去吧……”王宜胜听完,也不再争辩了。

    不多久,如雪花一般的奏章开始飞入内廷。

    工作量又多了许多的朱由检望着这么多的奏章,顿时头疼了起来。

    前些时日,傅淑训说起朱慈烺的时候,用了一个默认的法子,让崇祯皇帝暂时抛却了朱慈烺的烦恼,开始仔细应对起了京师建奴入寇的问题。

    还好,朱慈烺别的或许很烦,但判断却是精准的。京畿被抢了好多次,除了京师附近,再也没有值得抢的地方了。所以建奴很是熟门熟路地摸到了山东去,这也让朱由检这些时日翻阅奏章心情不算很差。

    而且,前些时候,出京师督师通州,统管天下勤王之师的首辅周延儒也给了朱由检一个大大的好消息——河间大捷。

    虽然朱由检惯例质疑了一下,但当看到了确证无疑的女真战士首级时,却顿时再也掩饰不住欢喜,再也不管什么来自太子的烦恼了。


第五十章:冒险计划

就当朱由检刚刚喜不自胜的时候,又传来一个收复真定府的大捷。而且,似乎这两个大捷都是真的。

    河间府的大捷报上来了六十颗女真首级,兵部陈新甲亲自核对过,确系无误。

    而且,真定府那边不仅有兵备副使孔文轩的捷报,更有太监监军赵孝文的密信,都可以确系真定府也成功收复失地,还斩了四十多颗女真首级。

    这下子,崇祯皇帝是真的欢喜得不要不要的,甚至还有心情与田贵妃好生嬉戏了一晚上。

    而第三天,又来了通州的捷报。

    这一次,不仅是督师周延儒野战出击有功,就连吏部的吴昌时、周延儒的幕僚董廷献都名列其中。最最做不得假的是又有女真首级八十,蒙古汉军首级两百余。

    这接连捷报,顿时牢固了朱由检对周延儒的喜爱。与此形成对比的,便是朱慈烺的不听话了。

    “烺哥儿还是太年轻了……”崇祯皇帝点评着道:“好好在京师读书不就好了?在朕身边,一样可以为国效劳,何必亲自带兵做这些父子离心的事情。”

    这个时候……崇祯又翻开了衍圣公孔胤植的求救信,瞥了一眼孔胤植的名字,轻轻芳霞,拿出了六份求救奏章,眉头周成一个川字:道:“孔胤植这种蒙得荫蔽的人不理会也就罢了。可……都是帝国宗室,却置若罔闻,还有没一点宗亲之念?”

    原来,兖州附近的鲁王、以及就藩山东的乐陵、阳信、东原、安丘、滋阳五郡王纷纷告急求援,都道是遇到了清军袭击。

    而此刻,朱慈烺却因为阿巴泰就在不远的济南攻城而不敢出兵。

    对比一下周延儒频频大捷,而朱慈烺困守临清。朱由检心中对这个太子的失望顿时深刻起来:“来人!朕……要拟旨……算了……”

    “退出去吧!”朱由检一挥手,望着桌子上的奏章,提笔写了一张白纸:“这一封信,找机会送到太子那。”

    角落里,王承恩轻轻一叹。前些时候。司恩已经告诉了他,河间府的真相。但朱由检显然是不会再信其他说辞了,想到这里,王承恩只有躬身领命:“是……圣上。”

    临清。

    朱慈烺站在城头上。遥望着东方:“只可惜,阿巴泰不能多陪我练练兵了。”

    一旁,杨文岳却是心中焦急,将话锋扭转:“是啊,本来守城是极好的。一来磨练了战力。二来凝聚了军心。这最重要的,因为清军来犯,咱们就能一直对外。可现在清军还没走远呢,咱们内部就乱起来了。早知道就不让那些人进城了。”

    杨文岳说的是各处发来的求救文书。不仅是济南的山东巡抚,就是曲阜孔家,兖州鲁王以及山东各处藩王,都是明白眼下唯一能救朱慈烺的,只有他们。

    “济南府的求救书信,这都第四批了。见死不救,毕竟不是我们皇家近卫军团做得出的事情。”朱慈烺对此倒是不在意:“阿巴泰这一招。倒是真掐中我们弱点了。”

    朱慈烺明白杨文岳的焦急,他并没有忽略而今山东局势的糟糕。但这一招如何破解,却让朱慈烺委实难以抉择。

    “殿下有重视,这就好。”杨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