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他听了,赶紧拒绝。爷爷都多大年纪了,还要他老人家陪着自己来应考,被人看见了岂不不笑话自己是没断奶的小娃娃?肯定不行。好说好歹才拒绝了,为此爷爷还一度有些失落,让奶奶又和他吵了一顿。
  想到这里,顾永良就苦笑,自己每次回老家,家中的长辈们都会把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真让人又喜又怕。
  如果爹爹在的话就好了,肯定能为他分担绝大部分的注意力。
  “我不去!”简瑜一听,双手抱着胸,把头扭向一边,见他们两个不在意的样子,心里更生气了。
  顾永东看了看书籍,又看看顾永良,犹豫了一会儿,点头道:“去吧,接下来几天我们不出门了,现在出去逛一逛也好。”三人中,他是最大的,今年二十二岁,简瑜二十,堂弟十七,偏偏相处久后,他发现简瑜倒像是小孩子脾气,城府连堂弟都不如。
  “你们去吧,我不去,就是不去。”简瑜继续怒瞪顾永良。
  顾永良苦笑不得,只能笑道:“你放心吧,舅舅,谁好谁不好我心里有数。等明天我就让人在门口挂个‘闭门读书’的牌子,不再接待他人,剩下的几天咱们就清清静静地读书,你看这样行吗?”
  他是属于那种平时用功,考之前就几乎尽自己所能做好准备的人,这次和那些秀才们交流,对他而言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没有影响到他,现在见舅舅这么反感,知道这是自己的错,没有考虑到舅舅的感受。
  想到其他人来问自己时,大都是算学方面的,顾永良就忍不住一笑。对于算学,他从来不怕别人问。
  “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就这样吧。”简瑜勉勉强强地说了一句,过了一会儿又说道,“不是我小气,我是怕你吃亏,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顾永良闻言,很是严肃地点点头,心里却在暗暗一笑。舅舅这个性子,难怪他不肯成亲,这是还没长大吧?
  到底是年轻人,一想到要外出游玩,三人很快就忘记刚才的争论,纷纷跑回房做准备。
  很快,三人换好衣裳出来时,头戴纶巾,身穿青衫或月白色长衫,手持折扇,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打扮,大家面面相觑,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家都是亲戚,这么巧合肯定是女性长辈们在一起时为他们准备的。
  
    
    第200章 等待

  顾永良他们趁着太阳还没下山; 叫了一辆马车奔到码头附近的珍品街,这里的商铺门前都扎缚着灯棚; 没有宵禁; 就算是夜晚也是灯火如白昼。
  “先用晚饭再逛吧?”顾永东提议,看着人流不是很多的街道,想到他们三人一下午只喝了一肚子茶水; 现在闻到附近几家店子散发出来的饭菜香气,肚子还真有些饿了。
  顾永良和简瑜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闻言立马同意。
  等三人吃过饭走出店铺时,发现夜幕已降临,街道上的人流量和刚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 人潮汹涌,摩肩擦踵; 这里临近码头; 空气中飘荡着各种各样的味道,颇为难闻。
  “人怎么一下子变得那么多?”简瑜大吃一惊。不过看到有捕快在巡逻就放下心来,还是有安全保障的。
  “正常,这条街没有宵禁; 晚上当然人多。”顾永良早就打听过这里的情况,倒是没有吃惊。这里的人有一些是刚从船上下来的; 手中有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些还是从海外带回来的。
  曾经有一人在珍品街用极其低廉的价格从一名水手买到货物,接着转手大赚一笔,这样的故事让人们津津乐道; 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想从这里寻宝的人们。
  顾永东点点头表示同意。
  三人一边走一边聊天,话题很容易就转到这次的乡试上。
  “何大哥这次没有回乡,否则咱们林山县参加乡试的秀才会多一个,大家可以聚在一起。”顾永良感叹。
  此次回乡爹爹本来想让他和其他同乡一起回来的,他们首先想起的第一个对象就是何家,只可惜何家哥哥因为身体不舒服,没有被何伯伯批准回来。
  简瑜一听,咕哝道:“名额这么少,秀才多竞争就大,何必一起自相残杀?”何虚年他当然认识,两人同一个县城一起长大,双方的父亲都在县学教书,他比自己大两岁,抬头不见低头见,只是何家厚积薄发,让何谦竹一下子考中进士,如今都成为官宦人家了。
  简瑜知道自家亲爹可是很羡慕何家的,当初何家金榜题名,消息传回林山县时,他爹可是想着要重新上京赶考的,后来大约是安逸已久,或者其他原因,提过一嘴后就没有动静了。
  顾永东一窒,又看了一眼简瑜,不得不说,他承认对方说得很有道理。
  顾永良微笑不语。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只要有实力,再多的人他也不怕,如果真考不上的话,也是自身的水平问题,不能怪别人太优秀。
  简瑜见其他二人没有反驳自己,忍不住一乐,笑道:“就好比我,几年前和你们一起考院试时,你们都过了就我落榜,结果去年没有你们,我就一举通过。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顾永东连忙点头,换来简瑜得意一笑。他见顾永良没有反应,就问道:“小石头,舅舅说的是不是在理?”
  顾永良敷衍地点点头,转移话题道:“大哥,舅舅,这个店子人气旺,咱们进去看看吧。”
  接下来,他们三人开始在珍品街上不断地出入店铺。
  对于顾永良而言,他看到了一些京城没有的新奇货物,又听到了许多新奇的故事,尤其那些刚从海外回来的水手,他们在茶棚里吹嘘海外见闻时,连他都忍不住驻足倾听。
  “难怪古人云见多识广,这走的地方多了,见识自然就上去了。”顾永良喃喃自语,看着那唾沫横飞的大汉,心里突然生起一个想法。
  自己是不是该出去走走?记得他在国子监认识的同窗,有些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去游学,增广见闻,爹爹也说过有空闲时最好多出去看看,这样写出来的策论才会言之有物,不会死板。
  他先前只是听过就算,这次倒是有了一股很强烈的欲望,突然想出去走走。
  趁着自己没有进入官场,多外出游学。只是不知道爹娘是否同意,毕竟这次他回乡他们都担心的不得了。
  “那是当然,像你爷爷,我小时候很崇拜他,因为他到过府城和郡城,村里人都说他见过大世面,每次叔爷爷一讲外面的事,我们这帮小孩就会围着他。”顾永东耳尖,听到顾永良的喃喃自语,就说起顾大河。
  顾永良一听有关于自家爷爷的事,就来了兴趣,忙追问详情。
  简瑜不理他们两个,自顾自地购买自己看中的东西,没多久,他的书童双手就提满了货物。
  这天晚上,三人逛得很尽兴,或多或少都买了些东西,见天色不早,怕影响明天休息,加上三人的书童在劝阻,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从第二天开始,顾永良说到做到,开始闭门读书,慢慢地调整心境。
  八月九日凌晨,他们依时进入考场,开始决定他们命运的一战。
  当顾永良在考场上奋斗时,远在京城的顾青云等人也在默默地算着开考的日子。
  “怎么还不睡?”顾青云见简薇辗转反侧,就开口问了一句,声音打破夜晚的寂静。
  “睡不着。夫君,现在小石头应该在排队下场了吧?也不知道小满和方行能不能照顾好他?他们一定得提前请好大夫,这在里面熬上九天太让人揪心了。”简薇只觉得自己心情焦虑得很,有些后悔没有跟着儿子回乡,她总觉得其他人肯定没有自己照顾得贴心。
  “你放心,小满在咱们家这么久,他行事妥帖,肯定能把小石头照顾得很好。而且我爹娘他们应该还会多派人跟着他,再者,小石头和瑜哥儿、东东一起去考,有伴就不怕。万一大堂哥和二弟也去考的话,人就更多了。”顾青云轻声安慰她,实际上他也睡不着,这是很少见的。他的睡眠质量一向非常好,几乎是沾枕即睡,以前小石头考秀才他都没有这么担心,现在是第一次。
  大概是因为他知道小石头考秀才难不倒他吧?乡试不同,单单是关在考场九天就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小石头的学识他是不担心的,他就只担心考试过程中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万一小石头和当初的自己一样倒霉,被分到臭号就不妙了。他自己是农村出身,小石头的生长环境比当初的自己好多了,他能承受得住,小石头不一定行。就算小石头曾经培训过,可自己在家弄的和正式的乡试不同,特别是气氛方面。
  “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些。”简薇摸索一下,找到顾青云的手轻轻握住,突然提起其他人,说道,“希望瑜哥儿这次也能考上,他小时候顽劣得很,我倒是没想到他去年能考中秀才,娘亲写信来告诉我时,我还觉得有点不敢置信。”
  这些年她们母女通信,她没少知道自己亲弟弟的事迹,单是他如今二十岁了还不肯成亲就让娘亲愁白了头发。不止是娘亲,就是外公外婆私底下也担心得很,恨不得亲自出马为他找媳妇。
  二十岁已经不算小了,可他硬是不肯去相看人家姑娘,问他是不是喜欢上某个姑娘他又不说,她娘能不急吗?
  “有岳父的教导,瑜哥儿差不到哪去,你小看他了。”顾青云安慰她,他说的实话,简瑜的智商不差,他人看起来是吊儿郎当一点,但读起书可是很努力的。
  一个人是不是努力读书很容易就能看出来,顾青云每次回老家到岳家时总要考较一番,即便他是自己的小舅子,可谁让他的年龄小呢,岳母恨不得他对简瑜越严厉越好,就是简志远也是如此。尤其简薇的庶弟简琼这些年来只考得一个秀才功名,人越来越迂腐,迟迟考不上举人,简志远的心思自然就放更多在简瑜身上。
  他暗暗算了下,发现有时候人再勤奋没有开窍也不行。他们顾家,不包括自己,整个家族已经有了四名秀才,成才率还是很高的。加上简家、方家和何家,看起来秀才似乎很容易考,时不时就听说谁谁谁是秀才了,只有到了举人这一层次才少了。
  但是大环境可不是这样的,秀才作为最基础的功名,还是把很多人拦在外面。
  比如他的三个姐妹家里,明明大家的家境都不差,孩子一到岁数就马上送去读书,指望他们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还有每次他回乡,姐妹们总会把孩子带回家让他教导,顾青云看过,觉得孩子们的资质都是中等,不好不坏,努力读书的话还是可以有出息的,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只听说自家有人考上秀才,从来没听说外甥们考上。
  这几个外甥中,只有大姐的大儿子何丹参考上童生,院试就怎么都考不过了,把大姐夫妇急得冒火。
  大姐可是有三个儿子呢,其他两个不是屡试不中就是不喜欢读书,一个学习如何种草药,一个学医去了。至于二姐,她只有一个宝贝儿子,倒是管教得很严格,考了两次,只过县试,没过府试,如今还在努力,幸好年龄还不大。
  三妹的孩子年纪还小,没有科考过,还在努力读书。
  这样一算,他们顾家这些年来能出几个秀才已经是很不错的事。
  顾青云想到这里,刚才着急的心就淡定下来,对着简薇安慰道:“放心,相信他们的本事,万一真的不行,他们还年轻呢,还有机会再去尝试。”
  “就你心大。”简薇拍一下他的手,发现他的手热乎乎的,就忙道,“是不是太热了?这都入秋了,京城怎么还那么热?我让人来加冰。”
  “京城一向如此,等过重阳节就凉爽了。”顾青云拉住她的手,阻止她的动作,道,“不用了,心静自然凉,我现在不急了,待会就能睡着。”
  简薇听他这么一说只能作罢,两人又相互安慰了几句,不知不觉中就慢慢睡着了。
  在着急等待中,时间到了九月底,算算时间,那边最迟九月初就会放榜,如果成绩出来寄信寄得快的话,他现在就应该能收到通知,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消息。
  顾青云想了想,发现去越省主持乡试的主考官也没有回来,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默默地等候了。
  没想到他刚去打听主考官的事,不到两天时间,他竟然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当他拿到这封信时,即使再豁达,做了诸多的心理建设,还是有些期待和不安,竟然不怎么敢拆开信封来看。
  顾永辰倒是没想这么多,他嚷道:“爹爹,赶紧拆开看看,看哥哥是不是中举了?”看那架势,一副恨不得自己抢过来拆开的样子。
  顾青云瞪了他一眼,定了定神,展信快速一看,当“解元”两个字映入眼帘时,心里顿时一松,随即反应过来,又是大喜!
    
    第201章 恭喜

  “爹爹; 哥哥是不是上榜了?”顾永辰见顾青云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赶紧开口问; 语气是疑问; 实际上已经是笃定了。
  一旁的简薇和顾景同样期待地看着他。
  顾青云没有吊人胃口,直截了当承认:“是的,你们哥哥考上举人了; 是解元。”
  “啊?好,太好了!”顾永辰跳了起来,高呼道,“哥哥好厉害!好厉害!是解元,解元!”他说着就扭扭屁股; 激动得把怀里一直搂着的鞠抛起来,双脚上下起伏; 把鞠耍得花样百出。
  顾景白嫩的脸蛋也跟着露出灿烂的笑容; 只听她脆声道:“爹爹,我去告诉太外公和太外婆,他们听了一定很高兴。”
  “咱们一起去。”顾青云的嘴角不可遏止地翘起,和满脸喜悦的简薇相视一笑; 沉声道,“现在就去告诉他们。”
  “我也要去!”顾永辰一听赶紧停下脚下的动作; 一手抱着鞠; 一边还紧紧地挨着顾青云,叫道:“爹爹,我也想去参加县试了; 我都十三岁,不小了。”
  “等你什么时候升到甲院,能顺利从书院结业我就让你去考。”顾青云伸出手使劲地揉揉他的头发,却发现自己的手有些湿润,仔细看他,竟是满头大汗,不知道刚才和谁去蹴鞠了。先前他一门心思都放在信上,还真没发现。
  相对于小石头的全面发展,小鱼儿在经义方面的学习有所欠缺,顾青云经常在逢五或逢十时去接他回家,他认识书院的一些老师,于是就利用每次接送的时间去和老师交谈,所以能很清楚地了解他的学习情况。
  顾青云觉得小鱼儿还需继续在书院读书,趁着他年纪小,基础能打得更好,不必急着去参加科举考试。
  他和小石头的性格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那您等着好了,我马上就可以了。”顾永辰拍一下胸脯,信誓旦旦。
  顾青云正想说什么,就注意到走在他另一边的简薇欲言又止。
  “夫君,瑜哥儿上榜吗?”简薇见顾青云看过来,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
  顾青云一愣,忍不住摇摇头,笑道:“我一看到开头那两句话就顾不得其他事了,你等等,我再仔细看看。”归根结底,自己还是太兴奋,竟然破天荒地没有把信看完。
  想到自己把其他孩子的情况忘记了,顾青云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他停下脚步,站在紫藤花旁边,重新拿起信纸,这次他很快把全部的内容看完了,接着心情就受到了影响。
  简薇见状,无奈地问道:“是不是瑜哥儿又落榜了?”之前他和小石头一起参加县试、府试和院试,他就倒在最后一关,直到去年才考上秀才,现在落榜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顾青云点点头,欲言又止。
  “小舅舅下次一定能考上的。”顾永辰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