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神情很正经严肃,顾大丫一愣,随即低下头来,眼眶微热,低声道:“嗯,身为女儿家的确很麻烦。栓子,你还记得四丫吗?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到现在,可能除了三丫其他人都不记得她,连三婶恐怕也是,偶尔还听见她念叨夭折的二娃子,可是念叨四丫的我一次都没听说过。我觉得,成亲后我要是生女儿肯定对她很好。”
说完后,她似乎觉得不该说这些,忙转移话题道:“快点吃完,我好收拾碗筷。”
顾青云一愣,四丫?他当时忙着念书,很少关注她,如果不是大丫现在说起,他似乎都忘记有她存在过。在桃花镇,未满周岁的小孩夭折实在是太常见了,村里有一座山是专门埋葬未成年孩子的,他偶尔从那里经过的时候总觉得又新增了一座小坟堆。
人们习以为常,加上沉重的生活压力,没有太多的功夫去悼念去怀念,擦汗眼泪又继续生活,继续生下一个。
见气氛有些沉闷,顾青云忙道:“大姐,你以后一定能生儿子也能生女儿的。”
“又胡说!这种话不要在外面乱讲。”她自责道,“也怪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厨房里还有红薯,我端出来给你,你再吃一个。”说完就走进厨房了。
似乎看到了大丫的羞意,顾青云也不在撩拨她了。
他知道,自家的大姐对这次的结婚对象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何常春家境不错,爹是大夫,有一定的家底,家有五十几亩地,镇上的宅子也很大,而他人长得又不丑,相貌堂堂的,虽然因为是六指受了一定的歧视,但在本地,这种陋习并不严重,特别是何氏家族是桃花镇的第一大族,最具有影响力,一般的人也不敢说三道四的。
何常春本身识字知礼,会治一些常见的病症,特长是去采药,据说现在还想着买地种药材卖。
顾青云当初还想不通,大姐为什么会乐意这门婚事,并且看起来还非常满意,毕竟何常春是次子,以后家里的绝大多数财产肯定是老大的,而且她竟然不介意何常春的“六指”?他以为古代女子都很介意这个问题的。
想不通就不想,顾青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打听何家的情况。打听的结果令他比较满意:何大夫夫妇一共生了二子三女,女儿们都嫁出去了,大儿子娶妻已一年,妻子刚怀孕。
顾青云主要打听何常春的娘亲和大嫂的脾气,毕竟何大夫他们已经很熟悉了,就是何常春的大哥都见过几次,为人都不错,是个有医德的。
何常春的娘亲也是一个好脾气的妇人,对何常春很是疼爱。
何常春的大嫂脾气现在暂且不知,不过大家都说看起来是个好的。
顾青云觉得大嫂的性格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家婆的性格脾气,有家婆在,家里还轮不到大嫂做主。
再说了,桃山寺一行他就了解到,何常春能长成现在这个模样,他家里人肯定也差不到哪去的。
至于当初师娘赵氏对他有点阴阳怪气的原因,顾青云也无意中得知了。
一想到是这个原因,他就觉得怪怪的。
想到他还书给何秀才那天,他对自己说的话。
“唉,本来还想着让你当老夫的孙女婿呢,没想到阿春现在要娶你姐姐,这样就不行了。”
顾青云一听,脸顿时涨得通红,低声道:“夫子,我还小呢。”
何秀才一听,也回过神来,有点不好意思了,道:“哈,我这是还没睡醒,在胡言乱语。你快出去,待会我去检查你功课,你回答不出来,仔细你的手!”
顾青云见何秀才连“老夫”的自称都不用了,忙快步走出书房。
回去后他把事情从头到尾仔细想了想,觉得那天去桃山寺,师娘赵氏对自己的阴阳怪气就是挑剔了,应该是夫子流露出这方面的口风,被师娘察觉后,她当然看自己不顺眼了,毕竟自家的家境和夫子家相差甚多。
如果以后他有了女儿,他也不想自己娇养的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
他姐姐和何常春的婚姻是师娘极力撮合的,估计是真的不想自己娶何小娘子。
毕竟按照习俗,大丫和何常春成亲,他和何小娘子就不好缔结婚姻了,那不成了和“换亲”一样的性质?这样做会遭人取笑的。
不过不管如何,现在的结果都是好的,反正他毛都没长全呢,娶妻的事能晚点就晚点。
想到自己将来要娶亲……咳咳,顾青云顿时觉得吃肉都没滋味了。随着自己一日日长大,家里又只有自己一个男孩,自己想不娶,家里的压力和旁人的议论都足以自己和家人不堪负重。
至于搞基?且不说在这个时代能不能找到一个能陪伴一生的男人,就是找到了,谁知道对方会不会改变?毕竟连他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能顶住别人异样的眼光。
再说了,他可不想被人压,太伤身了!
总之,想不成亲真的很难。
现在只能指望生长激素了,只要生理条件达到了,估计要他娶妻他也能顶得住。而且十几年了,他一直和男孩子们一起混,言行举止已经和别的男孩没什么两样。
现在想这个还为时过早,也许到时事情会顺利解决呢?
顾青云忍不住安慰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
当天下午,顾季山和顾大河就牵着一头牛回来了。
这可是一件大事,在村子里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村里人都来围观了,对着牛指指点点,神情都是羡慕妒忌恨。
“顾三,你家这牛是哪里买的?难道县城又有牛卖了?”村里一个年纪和顾季山差不多的老人高声问道。
顾季山正在温柔地抚摸牛的脊背,安抚它因人多而产生的不安。
“老二,你把牵回后院牛棚。”他们的后院在去年就起了一间牛棚,当时还以为可以买到牛的。
顾二河一脸兴奋地应了,小心翼翼地把牛牵走。
“在县城,我和老大今天去买盐,就看到正好有牛贩子来卖牛,我们就赶紧买了。哎呀,家里人太少了,每次耕田耕地都要去掉半条命,要是有你们家那么多小子我就不用愁了。”顾季山这才回答道。
“人哪能当牛使?当然还是有牛比较好。”老头一脸的羡慕,又有些自得。自己家虽然没牛,孙子没人家的出息,可是有四个孙子啊,而且个个长成人,不久就可以娶妻生子了。
就是,吃的多了点。
“现在还有牛卖吗?”有心急的赶紧挤进来问道。
“嗬,李大郎,你家也要买牛?”旁边的人问道。
“当然,有钱不买牛,留着生银子吗?”李大郎白了那人一眼,问道,“三大爷,这头牛多少钱?”
“我们这头花了差不多13两银子,你要去就赶紧去,这次牛贩子虽然带来的牛、羊、驴、骡子比上回多,可是去看的人也多。你不早点去,待会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顾季山忙劝道。
“这么贵!”众人咂舌。
顾季山笑而不语。上次来的牛都被那些有钱的人家买了,基本上轮不到他们这些平民,现在这次的牛是多了,可是买得起的人家估计也不少,毕竟最近几年都是风调雨顺的,每家每户都能存下一点银子,看他们家的咸鸡蛋越卖越多就知道了。
现在他这样一说,不管想买的还是不想买的,大家都一窝蜂地散开了。
买不起的也想去看看,回来也可以有个谈资啊。
当然,还有一些人不愿意散去,还想着去围观牛。
这时候,顾伯山来了,他身后跟着顾青云。
“这是我们两家一起买的,你们赶紧去县城瞧,说不定也和我们两家一样合买呢,没办法,没那多钱只能合买了。”顾季山一脸的无奈。
“村长来了!”大家打着招呼。
顾伯山双手背在后面,对着众人点点头,道:“嗯,来看看牛,你们想买的赶紧去买。”
“没钱,现在快要春耕了,就想着能不能租牛去耕地。”苗大朗道。
“你家刚盖了新房子,真的没钱了?”旁边有人问道。
“有钱没钱我自己还不知道?”
“对了,最近栓子和小明去考县试,榜单什么时候出来啊?”有人问道。
……
他们话题扯远了,顾伯山和顾青云也就顺势进门。
“虽说五十亩地一头牛,可是一头牛每天最多耕地3亩,再多牛就太累了,我可不想租出去。”顾二河嘀咕道,很是宝贝地给牛喂稻草。
顾青云看着这头温顺的水牛,据说差一点才到2岁,而一头牛的寿命大概是12…18岁左右,所以这头牛正值壮年,最重要的是,它还是头母牛,以后可以生小牛的,不过要等到它三岁后才能去配种。
前朝的时候顾家养过牛,所以现在再养也是驾轻就熟。
顾季山这时已经把外面的人都打发了,他回来后就围着水牛转了一圈,笑道:“大哥,这次买牛我和商家一起到官府订立契约了,约定有三天的试养期,期间发现牛有问题可以毁约,让商家把钱退回来。不过我看牛还是很健壮的,就是瘦了点,应该是一路上吃苦头了,得好好养养。”这头牛顾伯山家可是出了四两银子的,当然要好好解释。
顾伯山没意见,只交代要好好喂养,不能随意屠宰。
顾青云看了本朝的律法,知道本朝想吃牛肉的话就只能屠宰那些老弱病残的、不堪使用的牛,宰杀前还必须申报官府,查验批准后才能杀。如果随意屠宰那些壮年耕牛的话就是犯罪,最高就是死刑。
而且耕牛身上的一些副产品,比如牛皮、牛角、牛筋等因为可以用来制造盔甲、弓弩等兵器,因此朝廷对此类物品严格控制,禁止民间私相贸易。
“放心吧,大哥,我都懂的,昨晚栓子已经跟我说了。”顾季山连连点头,看向牛的目光喜悦无比。
“现在就看栓子了,记得到时去看榜。”顾伯山对顾青云说道。
顾青云点点头。
几天后,成绩出来了,顾青云竟然出人意料地考了第一名,成为了所谓的“县案首”。
第26章 家事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顾青云还觉得不敢置信。
此刻他看着墙上的榜单,自己的名字就排在第一位。
身边的顾青明紧紧地抓住他的手; 叫道:“云弟; 你是案首!”
周围看榜的考生都“刷”地一下看过来。
顾青云看了他们一眼,没理会其他,继续把视线集中在榜单上; 低声道:“看看有没有你的名字。”
虽然他自己也很惊讶,但还是可以端得住的。之前他就有预感自己考得不错,但绝对没想过会是第一名,毕竟平时他的经义学得没有赵文轩好。
赵文轩排在第二名,他此刻正拳头紧握; 眼睛紧盯着榜单,神情似喜非喜; 表情难辨。
何谦竹排在第十名。
赵玉堂吊在榜尾; 此时他正一脸狂喜地看着榜单,手舞足蹈,嘴里叫道:“我中了!我中了!”
顾青明……顾青明榜上无名。
顾青云看向他,见大堂兄呆呆地看着榜单; 刚才的兴奋和喜悦已经消失无踪,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
大堂哥刚学完五经; 还没有来得及巩固学习; 经义和一年前的他一样,很多都不理解,这种情况下是很难通过的。要知道这次县试; 全县有将近三百人参加,大部分都是成年人,甚至有五六十岁的老童生参加,他们一辈子都在读这十几本书,应该和他一样背得很熟,再加上对于经义的理解强于一般人,要不是记忆力会下降,他们这些年轻人可别想竞争过他们。
前朝考县试录取率是百里挑一,可现在新朝初立,官员缺少,录取率会稍稍提高一些。他们林山县文风不盛,这次就只录取了二十名考生。
想要进入这个名单,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
中榜的人喜极而泣,甚至有一个年纪将近五十的老童生知道自己上榜后就晕了过去,幸亏县衙有经验,旁边已经有大夫带着学徒在等着了。
而落榜的人呆若木鸡,有些人眼泪都流下来了。
人生悲喜不外如是。
知道名次后,顾青云就拖着顾青明走了,其他三人起码都上榜了,不管名次如何,心里起码是高兴的。
本来想去酒楼庆祝一下的,但因为有顾青明在,倒是不好开口了。
大家沉默地走回赵玉堂的别院。
顾青明终于回过神来,他勉强露出了一个微笑,说道:“栓子,我没事,我就是一下子回不过神来,那天最后一天考完的时候我就已经有预感了,觉得自己答得并不好,可是心里又带着点期盼,万一过了呢?没想到……”
他苦笑了下,继续道:“现在我终于清醒了,单靠小聪明是不可能上榜的,以前我读书都是马马虎虎的,爷爷和夫子一逼我,我就认真;不逼我,我就得过且过。就是这一年来我认真读,可是前面损失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已经补不回来。以前我还暗自嘲笑你生活一点趣味都没有,整天除了读书就是读书,跟个书呆子似的。现在才发现,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不懂得珍惜!”
“大哥……”顾青云担心地叫了一声。他好像又回到了前世上学的时候,那时候每次排名出来,和好朋友之间总会有这么一段,自己考好了,对方考不好就担心对方的情绪;对方考好了,自己考不好心情也不愉快。总之只有两人都进步了,才会一起高兴。
“没事,我只是有了一点感悟。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我们去庆祝吧,你们能考上我也很高兴,不用担心我,我都是男人了,只是一个县试而已,今年不行,明年后年还有机会,人家那么一大把年纪的人都在坚持考呢,你不用担心我一蹶不振。”
四人都松了一口气,面露笑容。
“走,大家一起去庆祝!明年没有你们,我的机会就大了。”顾青明最后笑道。
见他这样子,四人佩服,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快就调试好心情的。即使他是装的,那也要装得出来才行。
顾青明毕竟是心思洒脱之人,一旦说开后,他的交际能力也展现出来了,在饭桌上和大家说得热热闹闹的,把整个气氛都搞得很活跃,几乎看不出他刚才的伤感。
要不是他偶尔还会遗憾一下,顾青云还以为他真的进化了。
顾青云不知道他是假装不在意,还是真的想开了,但大堂哥能如此,他还是觉得这是件好事,起码对方表面上已经会装了。
要知道,他前世今生加起来都一大把年纪了,可能还做不到他现在若无其事的样子呢。
他们几个都十五六岁了,甚至赵玉堂已经到了十八岁,是可以娶妻的年龄了,所以这次就点了温过的米酒上桌,因为现在天气还冷。
此时,他们就在喝酒。
顾青云当然不会喝酒,就专门给他们倒酒,还让店小二偷偷给酒里掺点白开水,免得他们喝醉了,酒后失态,酒醒后就后悔,再者,他也怕他一个人照顾不过来。
这家酒楼就是买他们家咸鸡蛋的大主顾,顾青云还专门点了这道菜,进门的时候又看了下大堂里别人的饭桌,的确有几个客人在吃。
现在他们村的鸡蛋都不拿去集市上卖了,直接卖给他们家就行。一般是二文钱三个,如果鸡蛋大的话,就会是一文钱一个,虽然比集市上要便宜一点,但卖给他们家不用浪费时间去集市等着,所以大家都挺乐意的。
除此之外,村里人也有意识地养多几只鸡,多了养不起,怕得病麻烦,但多养两三只还是可以的。
饭桌上,大家聊得火热,主要是在畅想之后的府试和院试,因为是在包厢,不用担心打扰别人。
顾青云刚开始就觉得自己和赵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