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平无战事同人)北平无战事之故园-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诚对此心知肚明,然而他拒绝不了“家人”这个词带给自己的诱惑,也抗拒不了自己内心那么多年对血脉归属的渴求。他从法国回沪以后,在从事着伪装谍报工作的同时,也曾不着痕迹的调查过自己的身世,然而年代久远,资料散佚严重,限于工作他必须隐蔽,也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世隐迹会在离上海千里之外的北平。也因为此,他视明家为自己唯一的家,是乱世里唯一可以获得心灵慰藉的港湾,他尊重明楼,依恋明镜,疼爱明台,即使知道自己在明家、在明镜和明楼心里的位置区别于明台,他也依然愿意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个家中的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而现在,他在向北平分行同事征询地址后,拎着满满的礼物站在明台在北平居所的门口,意外的遇到了同样拎着食盒的方孟韦时,一时之间也不得不叹息这奇妙的缘分。
  孟韦看到两手满满当当的明诚,也是意外,然而瞬间便发自内心的微笑着叫唤:“表哥,你怎么也来了?”
  明诚看着这个年轻人,觉得自己再次被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温柔的回答:“我来北平,很大程度上接手了崔先生的工作,他的事情,我也听说了,所以我来看看他的儿女。”
  孟韦听到这番话,对这个表兄不自觉又亲近了几分,但他特意凑近了提醒明诚:“崔叔的事情,伯禽平阳都不知道,只以为自己的父亲去了美国。崔婶是个伶俐人,她或许已经猜到了,但是我们都没有明说。”
  明诚点头会意,微微惊讶:“你叫崔先生……崔叔?”
  孟韦低头:“崔叔一直很照顾我大哥,我也叫习惯了。”
  明诚若有所思的点头,跟在孟韦身后,敲响了崔宅的大门。
  伴随着门内吴侬软语“来了来了”和急促的脚步声,大门“吱吱呀呀”的打开,明诚比孟韦略高,透过孟韦的肩膀,看到了一个盘发身着素色旗袍的女人。孟韦已经是常客了,笑着招呼:“崔婶,我来看看孩子们。”说着侧身显出身后站着的明诚,“这是我的表哥,是北平银行崔叔的同事,今天和我一起来看看你们。”
  叶碧玉看到门外两个长身玉立的年轻人,样貌举止几近相仿,一眼看上去就是兄弟两人,微微愣了一下,便笑着将两人往里迎:“谢谢谢谢,谢谢你们还想着我们,快请进!”一边招呼两个孩子叫人迎客,一边笑着寒暄:“你们兄弟可真是像!若不是差着岁数,我还以为你们两人是双胞胎呢。”明诚和孟韦听着,也相视一笑。
  孟韦熟门熟路地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随手就打开了食盒,招呼着两个孩子过来吃点心,熟练地一边给孩子们分食,一边问他们最近的功课情况。
  明诚看着孟韦周到的照顾着孩子们,便提着礼盒跟着叶碧玉进了屋子,将礼盒放在桌上,说道:“崔太太,我叫明诚。崔先生赴美以后,我从上海来接手他的工作,冒昧登门,打扰了。”
  叶碧玉笑着回应:“原来明先生也是上海人,我们是老乡啊。您看,您来就是了,还带这么多东西,真是太客气了。”
  明诚真挚的说道:“我给孩子们买了些书和衣服,也不知道衣服合不合尺寸。”
  叶碧玉眼里零星有泪,但她将自己控制的很好,看着桌上的礼盒,说着:“谢谢您了……您快坐,这大热天的,您和孟韦大老远的过来,我给你们沏茶去。”
  看着返身出门悄声抹泪的叶碧玉,明诚一阵心酸。他甫进门便将这居所看了通透,一间小小的四合院,正中是一间两厢的屋子,院子左边应该是厨卫间,右边也是小小两间屋子,应该是夫妻俩和孩子们的卧室。整个院子有些年头了,屋樑似乎年久失修,院子里的石砖地上正中间的屋子左边是一间堂屋,靠墙一副长条桌案,靠着长条案摆着一张老旧的四方桌,三张长凳挨着桌子边放着,右边似乎是一间书房,靠窗对门放着一张旧书桌。
  明诚趁着叶碧玉去厨房的功夫,缓缓走进了书房,看得出来,这书房被精心的打扫过,桌子被擦拭得一尘不染,桌角立着一方相框,明诚拿起细看,六年了,他终于又一次看到了明台的样子。
  

  ☆、第十六章

  明诚细细摩挲着相框,照片上的明台站在院中,叶碧玉立在他身旁,他们的一双儿女乖巧的站在父母身前,母亲和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唯独明台神情淡然。明诚发现,一别经年,他再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已经几乎认不出明台的样子了。他之前那样飞扬跳脱,而照片上呈现的却是一个沉默忧愁的中年人形象。
  明诚禁不住再次举目打量这间狭窄阴暗的房间,他很难想象从小锦衣玉食的明台,被大姐明镜娇生惯养的明台,非定制西服不穿仰面躺在沙发上向明楼撒娇一定要买定制袖扣的明台是怎样在这么逼仄的空间里坚持了六年,违背着自己的良心为贪腐者做着假账,硬生生将自己所有的锋芒收敛,压抑成温和老实的性子,从一个银行办事员做起慢慢磨到北平分行金库副主任的位置。
  明诚深深叹了一口气,或许明台离家后未有只字片语,除了隐蔽身份的原因,还有不愿意再回顾过往,不愿意面对自己过往的理由吧。他放下相框,注意到书桌上堆着的书籍,最上面静静地躺着拉丁文原版残本的《十字军骑士》,明诚霎时想到了当年明台为了偷拿明楼的文件,骗自己拿梯子爬到书柜顶端去找这本书的场景,时隔多年,书页早已翻卷,装帧线也有脱落的迹象,显示主人曾经多次翻阅。明诚的目光在这本书上流连忘返,却始终不敢去触碰,这是明家昔时三姐弟生活的唯一佐证,或许也是崔中石保留的过去唯一影子。
  叶碧玉的脚步声渐进,明诚急忙闭眼抬头,硬生生忍住眼中的泪水,便听到她的招呼:“明先生,您请过来喝茶呀。”
  明诚顺势走出书房,在四方桌前坐下,一边道谢,一边解释:“崔先生饱读诗书,我看到书房桌上有一本书,一时好奇翻了翻,请不要见怪。”
  “怎么会?”叶碧玉一口吴语软调,清脆软糯,“他看的书多,我也不懂,都留着,将来……将来可以给孩子们看。”
  明诚第一次正视这个女人,虽然看着年轻,但是眼角已有挥弹不去的细纹,笑容苦涩,和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一样,即使在家庭生活中时常碎嘴抱怨,但是心底对丈夫无限依赖,联想到书房里被擦拭干净的书桌,原封不动摆放的物品,明诚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眼前这个可能已经洞悉一切却选择相信谎言支撑自己的女人,只能默默从身旁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准备好的信封,递给了叶碧玉,“崔先生远在美国,通讯又不便利,这些给孩子们……”未及说完,叶碧玉便急忙推拒:“不不不,我怎么能拿您的钱,您快收回去!他……去了……那边……,北平分行这里很照顾我们了,孟韦也经常来看我们的……”
  明诚叹了口气,眯着眼看着在院子里给孩子们分食面包的孟韦,不时体贴地为两个孩子擦拭嘴角,缓缓地说道:“这时局,一个正常工作的成年男人都养不起一家人,何况崔先生还远在异乡,等他把薪水寄回来,你们恐怕要挨上好几个月的饿。”看着叶碧玉还要推辞,明诚坚定地将信封递过去,“大人挨饿没什么,可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孩子要念书,要吃饭,要穿衣,崔太太你真的不用和我固执。”
  叶碧玉看着眼前的明诚,又望向院子里一模一样向孩子微笑着的孟韦,想到下个月孩子们的学费还没有着落,伯禽的衣服裤子都短了一大截,她已经悄悄接了给人浆洗的活儿打算在孩子们白天上学时挣点钱,孩子们平时吃不饱,一天只有一个窝头就着点咸菜,每次只有孟韦来孩子们才能饱饱的吃上一顿,可孟韦纯善,意识不到光靠接济食物实在难以满足一个家庭的日常所需,自己也不愿意向他哭诉失去了顶梁柱一个女人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捉襟见肘。明诚的这一番话却似乎抽去了她所有的力量,她忍不住呜咽出声,却狠狠咬住自己的手,不想惊着院子里的孩子们。
  明诚的声音温和低沉,却有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崔太太,我比崔先生痴长几岁,不嫌弃的话我印站映ぃ⒆用墙形乙簧乙沧攀迪不墩饬礁龊⒆樱舛际窃捣帧N颐扛鲈赂忝撬蜕罘压矗惴趴硇模煤谜展撕⒆樱残牡取尴壬乩础!�
  叶碧玉哽咽着止不住落泪:“谢谢您……可您这样,夫人不会有意见吗?”
  明诚淡笑摇头:“我还没有结婚。崔太太,你如果实在不安,就当成是先预支了崔先生的薪水,等他的钱到了,你再还给我也是一样。”
  明诚从崔家出来,心里堵得慌,孟韦觑着他的脸色,关心地问道:“表哥,你是不是中暑了,脸色很不好。”
  明诚苦笑,一边回答:“不是,我只是看到他们孤儿寡母的样子心里不舒服。”一边暗自诧异自己在孟韦面前居然毫不在意的展露心事。
  孟韦也沉默,慢慢说道:“我第一次拿面包过来,崔婶说马上要吃饭了,不让孩子们吃,是我看到孩子嘴馋的样子,让崔婶别管着他们,让他们吃。结果崔婶给两个孩子每人掰了小小的一块,孩子们却狼吞虎咽。我就知道可能我带来的一条面包他们要吃很久,所以以后每次我都坐在院子里看着孩子们,至少我来一次他们能吃饱一次。”
  孟韦看了看身边动容的明诚,继续说道:“表哥,现在北平物价飞涨,食品管制的极严,家里的面粉也不多了,我没办法天天给孩子们送吃的……”
  明诚停步,转身深深看着身边说到这里几欲落泪的孟韦,安抚地拍着他的肩膀:“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孟韦抬头看着明诚,也不知道怎么,冲口而出:“他们说崔叔是□□,可就算崔叔是□□,我也会照顾他的孩子们的。因为这个说法,他们银行里的人也纷纷避嫌,所以真的要谢谢你,表哥,谢谢你也来看崔婶和孩子们。”
  明诚大吃一惊,对孟韦对自己掏心置腹的感动仅是一瞬,立刻喝止:“快住口!”看着被自己惊到的孟韦,他又马上温言训斥:“你这孩子,说话不看场合吗?啊?”
  

  ☆、第十七章

  孟韦被明诚喝止,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看着平时温文尔雅的明诚剑眉紧锁,眼里再也没有一丝笑意,哪怕孟韦初生牛犊不怕虎,曾经在崔中石被害当晚枪指马汉山,在这样的明诚面前却像个学生一样低下了头。
  明诚已经不知道今天是第几次叹气了,他安抚地拍了拍孟韦的肩膀,留下一句“跟我走”便转身向停在巷口的车走去,孟韦看着明诚的背影,抿了抿唇,自然地跟了上去。
  明诚专心开车,孟韦坐在副驾驶位上不时偷偷觑看明诚的脸色,奈何明诚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嘴唇紧抿,叫孟韦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端倪。时近傍晚,地上却暑气仍重,热风透过窗户吹进车里,孟韦不安的动了动身体。
  “晚上去我那里坐坐吧,晚饭想吃什么?这会儿回去现做粉蒸狮子头肯定来不及了,”明诚将孟韦的小动作一一看在眼里,“你饿吗?肚子饿的话回去先给你下碗面条。”
  孟韦被明诚的话惊了一跳,但立刻乖巧地回答:“我现在不饿,表哥。”停了半晌,又继续问道:“表哥,你住在哪里啊?你初到北平来,吃住都习惯吗?”
  明诚轻轻一笑:“我一个人四处跑惯了,有个馒头,有个地方能躺下来睡觉就能活,有什么不习惯的?”
  孟韦听完,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早想过这位表兄应该是吃了不少苦的,但明诚如此坦然,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和明诚攀谈了,他感觉到这位表兄内心极为强大坚韧,安慰的话语大抵是没什么效用的。于是便换了轻快的语气说道:“你来北平可不能不去尝尝地道的北平豆汁儿啊,我改天带你去吃早饭,北平最正宗好吃的早餐都在胡同里……”随即想到,时局如此艰难,老百姓已经连维持温饱都难了哪里还有什么开业的早点铺子,不知不觉便按下了话尾。
  明诚哪里在乎吃什么早点,他挑起这个话题无非是想缓和一下之前两人之间紧张的气氛。虽然这个弟弟和自己确有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但是毕竟见面不久,自己就把他训了一顿,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大都是不肯低头的,他担心这个弟弟因此而疏远自己,现在看到孟韦明显迎合讨好自己的反应,心里松了一大口气。不自觉地就伸手过去摸了把孟韦的头。
  孟韦始料未及,瞬间圆睁了一双大眼,抗议道:“哥!”
  明诚勾起好看的唇角,朝着孟韦笑了笑,隔着墨镜孟韦都能感受到他宠溺地眼神,孟韦挠了挠自己的头,不甘心地说着:“别摸我头,我不是小孩子了!”
  明诚早扭头回去专注开车,一边却笑着说:“你比我小着十岁呢,在我眼里,你就是个孩子!”
  说话间,车子已经驶进了一个胡同,明诚将车在胡同口停稳,拿起公文包示意孟韦下车,领着他向胡同里走去。孟韦跟在明诚身后,知道这条胡同是北平分行用来安置一些外来经理级人物的专所,胡同不长,两侧各有五个小四合院,这会儿天色将晚,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准备晚饭,隐隐有米饭香味在胡同里飘荡。
  明诚领着孟韦来到左边中间院子门前,开了锁,示意孟韦进来。
  孟韦站在院子了,打量着这件小小的院落,院子很小,靠大门这一面的墙边种了些不知名的野花,其余三面俱是小小的厢房,明诚先进了右边的厢房,将公文包放好,随即出来进了正中厢房,招呼孟韦:“过来,先洗个脸,擦把手。”
  孟韦听话的应了一声,进房接过明诚递过来的毛巾,明诚将他领到中间和右边厢房相连的洗漱处,嘱咐道:“洗洗吧,天太热了。”说着便出去了。孟韦发现这四合院虽然是中式的架子,但内里的装修都是西式的风格,他放了一大盆水,痛痛快快的将头浸在盆里,觉得暑热全消。
  明诚端着切好的西瓜进屋,斜眼看到孟韦的样子,不禁气不打一处来,赶着上前另扯过一条毛巾,拉他坐下来给他擦头发,一边轻斥:“天气热也不能这样子贪凉!这样伤身体!”
  孟韦被大毛巾遮住了视线,但感受到明诚骨节修长的大手隔着毛巾轻轻按压着自己的头皮,他老老实实的坐着任凭明诚擦头发,一边回答:“是,我知道了,下次不会了。”
  

  ☆、第十八章

  虽然明诚有心给孟韦做点好吃的,但是北平现如今的物资已经匮乏到百姓食不果腹的局面,明诚平时单身一人,又能有多少食物储备?最终放在餐桌上两人面前的也不过是两碗面条而已。
  明诚赧然:“下次哥买好菜,给你好好做一顿。”孟韦早已把头埋进碗里,大口大口地吃起面条来了。他教养极好,将满口的面条咽下,看了眼一脸愧意的明诚,说道:“这有什么啊?哥?你也别把我当少爷看。我十六岁就进三青团了,现在干着这个北平警察局副局长的活,虽然比不上你吃的苦,但一碗面条足够啦。”
  明诚闻言,将夹起的面条放下,皱眉问道:“怎么回事?你那时候为什么不读书?去什么三青团?”
  孟韦一怔,放下筷子,苦笑着说:“那会儿我母亲和妹妹在重庆遭遇了日本人的空袭,我大哥因此记恨父亲离家去投军,我父亲忙于事务也没空管我,便将我送去了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