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俗眼看史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项羽惊慌了,没想到当初在他旗下一个小卒居然给他这么大的威胁,真是肠子都悔青了,不,悔疼了。好歹原来是自己的牌,怎么没有发现这个人的才能。刘邦之所以横行到现在,还不是因为韩信吗?真是便宜了那个没用的混蛋。于是,项羽连忙派人去游说韩信,以三分天下为条件,希望韩信反汉联楚,韩信当场拒绝。怎么可能呢!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怎么可以以怨报德!韩信的谋士蒯通劝他:〃将军你傻啊!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吗?将军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挟难赏的大功,归楚,楚不信;归汉,汉王震恐。若不自立为王,何处是你的归宿呢?〃韩信当过痞子,却没有染上有奶便是娘的作风,属于黑社会老大类型,讲义气:〃汉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车给我乘,把他的衣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古人说过:乘人家的车,要替人分担忧患;穿人家的衣,也应替人分担忧患;吃人家的饭,就应该为人家卖命。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刘邦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市井痞子会有如此之忠心。这个韩信确实够傻,在那个乱世,人人争权夺利,知遇之恩又算得了什么!刘邦的小人之心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怎么就不知道呢!这武将到了生活里,脑瓜子就转不起来啦。
这时候,齐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是个狡猾的狐狸,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其实韩信这样做也是出于实际考虑,但是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刘邦又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但是又想到汉军处境不利,又不能禁止韩信称王。不如就此机会立他为王,对他好一些,使他自守一方,要想收拾他,以后再说吧,等到我打败了项羽,收拾他韩信,还不是小菜一碟。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韩信哪里知道,他一片忠心,在刘邦这里开始变质了。哎,果然小人之心总是容易度君子之腹啊。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乘项羽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约韩信从齐地(今山东),彭越从梁地(今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楚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
对付楚国,刘邦知道他只有好好的利用韩信,那就以利诱之。于是,刘邦听从老K红心张良之谋,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东东阿南),为其封地。由韩信指挥此战,韩信这呆将,把智商都用去打仗啦。以为自己的忠心获得了承认,刘邦封王是为了奖赏他呢。于是作战更有动力,更为卖力,简直可以褒奖为十大杰出青年。韩、彭遂率兵攻楚;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和今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彭越亦从梁地西进。汉将刘贾会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今安徽亳县城父集)北上;刘邦则率部出固陵东进、汉军形成从南、北、西三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向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退兵。
第四部分 第99节: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7)
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后来成为大汉的国歌,刘邦先生登基后经常自个唱着唱着就乐坏了),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这歌唱一遍两遍,还能当流行歌曲听听,唱多了呀,简直催命。楚军士卒听了都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自刭而死。死前还写了首歌,有美女妻子伴舞,然后徇情。这结局,真是充满了莎士比亚的罗曼蒂克的味道。这著名的垓下之战,还不是韩信的功劳大。可是刘邦还至定陶后,居然立即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韩信方才大悟,这个主子更不好惹。虽然,后来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但是谁都看的出来刘邦的用意,韩信心中开始怨恨。
项羽兵败后,他的逃亡将领钟离昧因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就投奔了韩信。刘邦记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楚王韩信逮捕他。那时韩信初到楚国,到各县乡邑巡察进出都派军队戒严。汉六年(前201年)有奸人暗中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说:〃我要游览云梦泽。〃其实是想要袭击韩信,可是韩信却一点都不知道。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才知道刘邦的用意,他打算起兵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杀了钟离昧去谒见汉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于是韩信把此事与钟离昧商议,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看来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结果钟离昧自杀而亡。韩信后悔莫及,钟离昧与他的交情不浅,居然就为了这事情死了。韩信为了自己的命运前途,只得持钟离昧首级去陈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韩信心痛不已,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高祖说:〃有人告你谋反。〃就给韩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阳,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
刘邦他心里有数着呢!当初是要利用韩信对付项羽,现在项羽没有了,留下这个能人,这简直是悬在自己床上的一把刀,睡觉睡得都不安稳?赶紧得慢慢削弱他的势力才是。韩信心凉了,我本无心,你却有意。我忠心向汉,本没有一丝一毫反意,我打了大大小小的战役,还不是为了汉。刘邦真是丧尽天良!可怜韩信知道得也太晚了!
被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日益怨恨,在家中闷闷不乐,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辛酸不已哪,想当初自己叱咤风云的时候,怎么如今沦落到这种地步呢!
有一回,汉高祖刘邦在和韩信的闲谈中,议论朝中将领的军事才能。在他俩看来,那些将军无论在沙场征战,还是出谋划策,都各有长处或短处。到后来,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军队呢?〃韩信说:〃陛下您最多能指挥10万人。〃刘邦又问:〃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带兵越多越好。〃这一下刘邦受不住了,勉强笑了笑说:〃既然是越多越好,你为什么始终在我的手下呢?〃韩信从刘邦笑的神态中观察,猛然悟出了自己无意中刺伤了皇帝的虚荣心。他赶忙巧妙地回答说:〃陛下不善于带兵,却擅长指挥将领,这就是我始终在你手下的原因。况且您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哪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比拟的?〃刘邦又笑了,韩信哪韩信,你最终只不过是我手里的一个棋子。
第四部分 第100节: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8)
第五节杀的就是你
汉十年(公元前197年),韩信部将陈豨被封为巨鹿郡郡守,前来向韩信辞行。二人絮絮叨叨半天,韩信突然神秘起来,命左右人撤去,拉着陈豨的手唉声叹气:〃你可以同我说知心话吗?我有话想同你讲。〃陈豨是韩信忠诚的部下之一,他知道韩信心中有诸多不愉快,于是当即表示一切听从将军的命令。韩信说:〃你知道你所管辖的是什么地方吗?这地方有多重要吗?那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是个军事要地。而你又是陛下亲信宠爱的臣子,你去了那里之后,肯定会有人告你谋反。一次告你,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到时候,你就被逼到墙角,不反也得反了。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就可图谋天下了。〃陈豨平素就了解韩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计谋,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指示。韩信这下子聪明起来了,利用陈豨,再加上自己的力量,一定要改变自己这种受辱的地位。
后来,陈豨果然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暗地里派人到陈豨处联络,要陈豨只管起兵,自己定从京城策应。韩信与家臣谋划:可以在夜里假传诏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已定,只等陈豨方面的消息。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了他并准备杀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密告韩信要谋反的情况。
吕后是何等人,她可比她没出息的老公牛逼多了!这韩信我一开始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居然心存谋反之心。她想到韩信旧部众多,如果直接杀掉韩信,肯定会引起大乱。皇帝又不在,这可如何是好呢!她便赶紧把萧何召进宫来,萧何就出了一个主意,萧何出了一个什么主意呢?萧何这个主意可以说是卑劣之极了!利用韩信对他的信任,把韩信引上了绝路。带韩信走上发达之路的是他,把韩信逼上死路的也是他,估计韩信到死也想不通,萧何在他生命里,是天使,还是魔鬼呢?
萧何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了捷报,咱们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到皇宫里祝贺。韩信不知道是计,他也不知道前线的军事机密,再说了萧何对自己有恩,他一直把萧何当成自己一生的知己,他的话焉能不信!他就说:〃我是想去的,但是我一直生病,长久不上朝了,现在去不好吧!〃萧何说,虽疾强入贺,你虽然有病,但是你还是勉为其难吧,这么大的事情,大家都去祝贺,你不祝贺不好嘛。韩信觉得这个实在是推托不过,勉勉强强就来到长乐宫。当时汉王朝的宫殿有两座,一个叫未央宫,就是皇帝住的。一个是长乐宫,就是皇后住的。因为是吕后在主政,所以来到长乐宫。一进长乐宫两边早就埋伏好了,很多的壮士一拥而上,把韩信捆起来了。吕后也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当机立断,把韩信杀了。而且立即下令,逮捕韩信的家人,遗幸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全部杀光。
临死之前,韩信仰天长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后悔啊,我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建议,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被小孩子,被女人所欺骗、所谋杀,我真是追悔莫及。
一个战功显赫,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最终也没有逃脱〃功臣末路断头路〃的悲剧。
第四部分 第101节:李广:这个将军太委屈(1)
第十七章李广:这个将军太委屈
李广,外号〃飞将军〃,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军,也是出了名的神射手。那〃飞将军〃的名号还是匈奴人给取的,因为听起来挺酷的,李广也乐意别人这么叫他。于是,这个名号就流传开来。
别看他外号挺酷,人本身长得可一点儿也不酷。司马迁说:〃李广看起来就像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不怎么喜欢说话。堂堂一个大将军,还给人一种害羞腼腆的感觉。〃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与匈奴作战了七十多次,为李家争了不少光,也为西汉王朝扬了不少威。无论是人品、声名还是战绩,都不在他人之下!但是他终身都没有得到封爵,所以有诗云:〃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最后,李广这位〃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没有死在战场上,也没有寿终正寝,而是死在了自己手里。他不是神经脆弱的文人,一代名将,又何以自寻短见呢?
第一节转世后羿,一箭成名
李广出生在一个武艺高强的习箭世家,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射箭。除了家庭教育环境不错之外,李广的身体素质也很过硬。且看他眼如鹫鹰,臂长如猿,身材高大,天生就是习武的材料。因此,把祖上流传下来的绝技发扬光大的重担就落在了李广的肩上。其实,在李广之前,李氏家族一直都没有出过什么十分冒尖的人物。他的祖先中,可以叫得响的就是李信了。李信是战国末年的秦国大将军,当年他可是个追捕高手,后来退役了,就带着一家老小由陕西省兴平县迁到了甘肃省的秦安地区,并在那儿扎下了根,从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特别有名的陇西李氏。李广便出生在陇西,成为了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之一。
很多人的成名,最开始都源于他在某一领域的兴趣。李广也是这样,他很喜欢射箭。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和自己的同伴们一起外出打猎。忽然,李广看见草丛中隐隐约约有一个东西很像老虎,便迅速地拔箭射去,只觉得那箭已经击中了目标。可这只老虎也太奇怪了,被射中了也不吭一声。等到李广一行人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只老虎原来是块石头,而李广射出的箭竟然直直的插在了〃老虎〃背上。
围观的人都拍手称奇,惊叹声四起,因为箭头都射进石头里去了。大家都说:〃李兄真是转世后羿啊!趁着现在的好景致,就再给我们表演一次你的绝技吧,也让我们开开眼界啊。〃李广推托不过,就憋足了劲、拉满了弓,向那块石头射出手中的箭。可李广一次又一次地拉开弓向石头射去,却始终没能把箭头射进石头里。李广笑着说:〃本来我以为这块石头是只老虎,所以很想一箭把它射死。可现在这块石头在我眼中只是块石头而已,我在石头面前完全失去了在老虎面前的紧迫感、危机感。看来只有到了真正危机的时刻,上天才会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能来。像我现在这般去刻意追求射击的效果,反而是达不到的。〃
射就射不到吧,还说了这么一通漂亮话。念在李广是个忠厚老实的家伙,我们姑且相信这话说得实诚。不管怎么样吧,因为这神奇的一箭,李广声名鹊起,成为了许多人追捧的对象,致使射箭成为了当时一项极为时尚的运动。
成名以后的李广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家里聚集了许多爱好射箭的朋友。他们常在一起比赛,共同切磋武艺。他们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就是在远处竖起带环的木板,谁射中的环数高谁就获胜,输了的就罚酒一杯。这可是典型的寓教于乐。就像李广常说的:〃输赢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够共同进步。〃
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李广经常在全国各地跑。每到一处,他都要询问当地的人:〃这里有没有老虎?〃要是听说有老虎,他就会立即背起长弓去会会老虎大王。有一次,在驻守右北平的时候,李广得知那里的山中有很厉害的老虎,便很兴奋,连跑带跳地进了山,欲射杀老虎。就在这次猎虎行动中,李广跟老虎离得很近,还没能一次解决战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