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李煜考虑到王幸的反扑,不得不短期内召集了这五千人备用。
“目前根据地是这个词吧?如今根据地里面有多少人口?”在军营里面简单看了看后,杨浪不由得问道。
“稍微统计了一下,方圆五十里有三万山民,最近周围还有一些山民打算投靠过来,主要在这里他们可以恢复户籍,享受汉民的待遇。他们没必要躲在山里担惊受怕,甚至可以下山光明正大的闲逛。只是根据地新建,很多东西根本需要,所以还不敢胡乱招募人手。”李煜回道。
真要说的话,他其实可以2点斤的价格购买粟米或者小麦,只是由他供养着到底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祖郎也在近期来投奔的山民里面,清理出了些鬼鬼祟祟的家伙。经过审问得知是山下世家派他们过来冒充山民的,目的是打入根据地之中,背后有没有王幸不知道。
“虽然不知道李兄在担心什么但为了长远之计,人数削减到二千人已经够用!”杨浪看了看校场上的士卒们,转头看向李煜说道。
“为何那么说?”李煜当然不可能告诉他,直接是打算抵挡王幸的袭击。
“先不说他们有不少已经超过了三十岁,这个年纪若是老兵那自然是好,但其实若要训练精兵,最好是从十五六岁开始训练最好。训练出来不过二十岁,还有十几年的服役时间,反之当着三十几岁的大叔训练出来,他最多还有几年的服役时间,否则会拖累到同袍。
与此同时,一个士卒训练所需要的食物是两人份的,换言之五千人一天就能吃掉一万人份的食物,杨某说的是日常消耗的食物。李兄麾下目前只有三万人,扣除老人和小孩只怕不过一万五千青壮,如此相当于三人供养一个士卒,消耗太大,也影响根据地建设。
尤其是打仗起来,尤其是长距离行军,往往一个士卒需要三个民夫来完成补给,毕竟在运输过程中,食物也会有所损耗。很不巧的是,李兄目前麾下没有那么多青壮可以作为民夫使用!大量抽调民夫,也会导致其他的生产会进入停滞状态。”杨浪提醒道。
军队要打就打后勤,总不能如同五胡乱华的时候,学着那些异族通过吃人肉来补充军粮。如此的民兵比例太糟糕了,很容易出问题。
祖横早些时候一口气调动数千山民,问题是他们主要是下山抢掠。不需要走太远就能到,而且抢到东西还能补充后勤的消耗。又或者通过抢劫到的贵价货物转让给地方村落,获得食物的补给,这才能让他们坚持下去。
若让这数千人正规兵化,那么只怕祖横也会吃不消吧?
杨浪说得显然很有道理,李煜沉吟片刻后问道:“若敌人骤然调动数万,或者十数万大军,那只有两千人的话怎么抵挡?”
“你打算造反了?”杨浪闻言不由苦笑。
“没,就是问问!”李煜摇了摇头,好在杨浪算是听出来了,他短期内没打算造反。
“既然不是造反,那么哪里会有人来攻打你?又为什么要来攻打你?”杨浪不免问道。
“最近抓到一些,是山下世家派上来的耳目,据说陵阳令王幸,打算针对根据地发动一次进攻,并且邀请周围几个县的官军和世家出手,我担心人数会太多应付不过来!”李煜半真半假的回道。
“我不知道王幸为什么要对付你,但杨某知道超过万人规模的调动必须是朝廷亲自下达命令,否则如同造反。地方剿匪往往是县城单方面出击,若是要联合几个县城,则必须要奏报南方这里山高皇帝远,或许他们会做出联合围剿却不上报的情况
只是李兄可想过他们能调动多少人?陵阳不过是个小城,守城人数不过二百,它总要留一些人镇守,所以陵阳能出动一百人已经很不错,最多加上世家的家丁兵,也绝对不超过五百之数,关键那些家丁兵不过一群乌合之众。
周围几个县城,比如黔县、泾县、歙县,哪怕加上故鄣和于潜县,能调动的部队不超过五千人,且绝对多数都是乌合之众。至于把李兄作为逆贼上报出去,促使朝廷发动真正的围剿,别的不说,陛下那边就不会批下来。
如此情况下,李兄留下二千精锐,难道还没有信心对付那五千乌合之众?”杨浪说道。
他也顺便给李煜科普了一下,其实南方不少地方留守的士卒还算多的,北方一些小镇甚至只有五十人的守军。毕竟是中原腹地,没什么危险,有些郡治也不过二千人镇守。
那种动不动就几千甚至上万人的战争几乎不可能出现,数万人甚至十数万人那是外族入侵,才会调动那么多人马去对抗。
对内而言,就没有出现过超过两万人的情况。若出现了,那本身意味着这个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汉的存续。可以作为外族对待,不需要再节省。
毕竟,数百人的人吃马嚼,那可是一笔大数目,更别说为此要征调的民夫,还有需要额外消耗的那部分粮食。这让李煜不免恍然,说来也是,华夏如今才五千万人口,还要分散在各地,大汉其实总数加起来也就二十万人马,其中十数万分散并州幽州和凉州等边疆。
只有数万不到的部队,分散在中原各地,不少还集中在南方,但陵阳这种地方的守军肯定不多,说到底还是和平时期,没有到诸侯割据,征兵买马还不是主流,就算到了那个时候,诸侯也养不起那么多的士卒。普通战斗都是数千人级别,大型会战才会有数万人,什么赤壁八十万大军是骗人的,真有八十万,赤壁还没开打曹操先破产了。
按照杨浪的意思,如今根据地在山林之中,这里的地形复杂根本不适合大规模冲锋战斗。化整为零才是关键,太多的士卒没用,两千人足够应付那些官府的乌合之众。
反而,根据地才刚刚开始建设起来,还是好几个村落合并起来的结果。换言之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大量的招兵和训练,恢复生产和提高生产才是关键。人心若是不能收拢,手头空有数万大军也没有意义。人们的生活得不到改善,士卒也没办法为李煜效死杀敌。
一句概括曰:军队这种东西不是多了就好,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放到现代是至理名言,一颗导弹下来管你几万人全部轰杀殆尽,人数已经没有意义。到了未来讲究的是特种作战,还有数字化作战。华夏都裁军了上百万,留下的都是精锐!
说到特种作战,李煜却是立刻对杨浪提问:“说起来墨门似乎很精通暗杀?”
“算不上,不过刺杀和袭杀却也擅长。毕竟一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为了减少体力的消耗,避免正面搏斗,采用潜伏的方式袭杀对方的主帅,进而瓦解敌人的部队,这是传承提出来的思想。当时钜子王越曾经试过一次,然后就开始在墨门流行了起来。”杨浪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什么秘密就说了出来。
王越单身杀上贺兰山,取贼酋首级而归的消息,也算是天下闻名。若非如此,他也没办法当刘宏的剑术师父,当然实际上是贴身护卫和防止暗杀的专业保镖。
“那杨兄你可会这些?”李煜不由得问道。
“前两年倒是学了一下,其实杨某更喜欢的是在三百步外射杀敌军上将。不过对于潜伏到敌军内部袭杀对方主帅,倒也觉得挺有意思的!”杨浪笑了笑,拉开了包裹武器的布匹,露出了里面的武器。
这却是一把特殊的武器,主体是一把弓箭,很像苏格兰长弓,配有一个箭壶,里面有五十支不算粗,却绝对超越一般箭矢长度的特制箭矢。用这玩意,射到三百步外,李煜并不怀疑。
弓箭的两头却是剑刃,很像两把小匕首插在上面,实际上却是类似枪头一样的存在。显然这是为了方便杨浪近战才装上去的,话说杨浪这厮真的那么喜欢射箭?
“弓枪,传承为我射击开发出来的武器,有相当于三石弓的威力,关键是它可以近战,必要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甚至”说着他掰开了一个开关,把弓弦一收,长弓变成了两把短枪,“还能那么用!”
那一刻,李煜最直观的感觉是,林铭这家伙是个宝啊!必须要让他留下来啊!他喵的绝对是一个军工人才,这种人才居然在汉末默默无名,这简直不能忍!
“这样就好,李某打算逐渐一支不一样的斥候部队,不知道杨兄可有兴趣?”李煜很快就回过神来,然后朝着杨浪笑眯眯的说道。
“说来听听,杨某既然要从军,自然是要服从军令的,只是对那支部队有点好奇!”杨浪想了想回道。
“其实很简单的,就是”李煜直接拉着他离开了军营,然后缓缓解释起来。
第42章 王幸要行动
话说两头,自从李煜拜访了一次之后,就没有再来过后,王幸也开始关注这事起来。
李煜不来拜访,那是他忙着合并各村,同时也没有派人去陇西,怕王幸反应过来来个擒贼先擒王,所以自然不敢再来。
王幸也不是傻子,就算给了李煜地契,却也是时刻关注着山上的一举一动。
世家在山民里面安插眼线,已经是公认的,所以山民们必须要想办法甄选出来,否则的话只会把自己给害了。
世家们一方面不希望他们获得户籍,一方面又希望他们能够为他们做牛做马,吃了那么多次亏,山民们心里其实都亮堂着!
只是在用间方面,山民到底比不上那些世家。别人若是认准了目标,久不久就派一个过来,有时候潜伏下来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到时候别人儿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大家也没有发现他其实是别人的眼线。
在李煜的村子里面也有世家的眼线,虽然李煜限制了大家离开,但要传递些消息却不成问题。村子紧锣密鼓的备战,建立坞堡。说是防御生番,可方圆百里其实就是他们这些山民,哪里的生番?
生番在这年头,估计也就是福建以南的一带的深山里面才有可能会有,人数并不多。
防生番是假,准备家伙造反才是真的吧?更别说就在昨天,眼线又冒死传回了一个新的消息,有一支商队往村子里面运来了大量的盐铁,甚至还有武器。
这个眼线的确是冒死给出的消息,他传递完消息回去之后就被发现,并被处死了。
至于李煜是不是陇西李氏子弟,据说至今没有派人北上。看来李煜的出身是假,却是一个蓄谋已久的反贼!但若是这样,他岂非就是那个养贼为患的傻?
夜光玻璃珠已经递了上去,想来已经送到家族那边。白狼皮他留了下来,等着获得升迁后用来做人情用。按照他的想法,大概明年左右,他就有可能会升迁。所以在这段时间,千万不能有事!
“可记得李煜那边有多少人手?”王幸招来幕僚,这个幕僚也来自太原王氏,是王幸家的家生子,从小当过他的书童,如今则是他的助理。
若是他上进,那么说不得王氏也会培养他,当个县令什么的,作为旁系子弟存在。只是这类人很少,大多都是给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弟当跟班,最多是当到管家。
“据说将近三万人,青壮上万,不管男女都能开弓射箭,狠下心杀个人都没问题。不过据报告说,他们村就两千多把弓,箭也不算多,除非打算玩近战,否则也就能凑齐两千人左右的队伍吧?”那幕僚眼睛转溜了一下,这才回道。
为少爷记住这些关键的东西是他的义务,适当的提醒是他的本分。最后就是想办法让少爷放宽心,这是额外的奉承。
近战不怕,山民近战难道有朝廷的军人厉害?就是怕他们神出鬼没的冷箭,稍有不慎就中招了。只有两千把弓,而且箭矢不多,那就不足为虑。
其实他哪里知道,传消息的那个还没有把消息传出去就被擒下了。然后李煜吩咐下属,照着他的字体,修改了一下武器的数量。
比如五千张弓,改为两千,大量箭矢改为少量箭矢。没必要完全改掉,否则容易露出破绽,修改完毕按照原本的方式传递出去,王幸果然是收到了假消息。
和杨浪说的一样,陵阳这里其实就那么一百号人,还有不少年纪已经有点大了。不过陵阳县也有那么两三户世家,为了保护庄园也招募有那么三百多个家丁兵。他们一般农闲的时候就是兵,农忙的时候就是佃户。
世家们也是胃口奇大,把吴越之地的原住民都给赶上了山,然后把他们的土地给占据了去。在中原地区,想要买一亩土地都要花不少心思。在这里要弄上一顷土地却容易得很。
世家和逃难到这里的中原百姓,其实都是这种强盗行为的最终受益者,李煜不敢直接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这样。
那些逃难过来的百姓,每人都负责耕种好几亩地,地租也便宜,不必自己开荒收入少,自然是对世家百般拥护,最终受到损伤的只有山民而已。
王幸不免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陵阳这边大概可以凑出六百到七百个士卒左右。若是算上黔县和泾县大概也能凑出两千人。只是这样不保险,只怕还要加上歙县和于潜县才行。
于潜那边靠近吴郡,世家大族多,全部算起来大概能凑出两千人。算起来差不多五千人这样,居然和杨浪说的没什么区别,也不知道他是猜的还是事先调查过的。
本来这种事情可以上报给郡治,甚至上报给朝廷,数万人聚众,而且还修建坞堡打造兵器怎么看都是在谋反。只是若真查起来,别人是在他手里买的土地,说不得就把自己给牵连进去,最后若是被革除了官职,那他这辈子也就完了,就算送上夜明珠都没用!
该死的,为什么不早在对方献上夜明珠的时候,就找人砍了他?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能保证他不是陇西李氏子弟?又或者自己是被对方拿出来的白狼皮和夜明珠给唬到了,白狼皮还好,夜明珠一般泥腿子怎么可能弄得到,那一瞬间还真以为他是落难世家子弟了。
地位越高越多顾忌,人越富有胆子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真的到了世家门阀的级别,那规矩可就多了。李煜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不信王幸会不顾及到陇西李氏的反应,这才冒充的陇西李氏子弟。
却不想,自己装还真的装上了,刘宏都为他亲自操作。如今他最担心的,反而是王幸认怂,不敢来了!
好在陇西李氏那边传出的消息还没过来,王幸还不知道这点,故而此刻他认定了李煜是冒充的,为了避免他们主动行动,打算先下手为强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巧合,但所谓一个王者的成功之路,哪个不是充满了各种巧合?
“立刻研磨!”王幸打定主意,立刻对幕僚吩咐道。
次日,好几个信使就迅速离开,前往周围的几个县城,陈述利害。不到五日,各县迅速行动起来,调集五千士卒做好了进攻准备。
第43章 只能去反抗
世家并不会因为三万山民聚集起来,就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
山民再多也是山民,到了地面上打起来绝对不是士卒的对手。在山地可以借助地利,但是到了地面还是要靠配合和规矩,那些不懂规矩也不懂得结阵的家伙,下山就变弱了。
这次出动,其实主要还是卖个面子给太原王氏。王幸虽然是旁系子弟,但好歹也来自太原王氏。
这个门阀的底蕴可比他们强得多,就算是江东四大家族,除了虞家,其他底蕴也不不如别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