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严家的支持,曹操的部队在巴郡自然是更加顺风顺水。张鲁也是活跃于各个世家之中,终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益州的全部攻占。如今扣除少数南中蛮聚集的地方,还没有能完全收复以外,益州汉人活跃的区域已经全部收复。

    刘辩以张衡和荀彧作为主要的政治人才,征辟巴蜀世家子弟,总算把他的政权巩固了下来。本来还在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结果却得知李煜十几天的时间就攻陷了扬州四郡。关键是战果,几乎都是对方直接开门投降,本部几乎没有阵亡的情况。

    豫章郡与长沙郡、桂阳郡接壤,谁也不知道李煜会不会进而进攻这两个地方,进而攻略整个荆州。又或者是否会南下,攻打交州。甚至说不定会北上,把属于扬州的九江郡和庐江郡给打下来,甚至染指广陵郡。

    历史上庐江和九江两郡其实都在曹操的手中,为此孙权还和他打了一场合肥之战。如今庐江和九江两地都还是权力的真空,明面上归属于他刘辩的大汉朝廷,但很难保证李煜不会会为了能够安全渡江作战,全力进攻这两个地方。

    任何两个国家一旦接壤,那不管以前关系多么好,难免就容易出现纷争。尤其隔壁还是一个新生,但实力强大的国家,这就更加让人忌惮!

    曹操和荀彧自然是提议加强边境的防备,同时最好能出兵,先安抚并且夺取荆州的兵权,然后派重兵镇守边境,甚至把九江郡和庐江郡打下来,断绝李煜北上的通道就最好。

    “事情不宜操。之过急,李煜刚刚打下四郡,且在世家之中不得人心,只怕如何安排人手治理地方都成问题,根本没有实力对外扩张。

    荆州虽然臣服于朕,但到底王睿在那里经营多年,与地方世家盘根错节,轻举妄动且不说会伤害到地方世家的心意,也容易会引起王睿的警惕和忌惮。

    当此形势下,应徐徐行之,切勿逼迫太甚。在荆州边境设下重兵防备也是应该的,这样和王睿沟通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安排人手,需不需要我们帮忙。另外就是除非李煜率先进攻,否则我们就不要太紧张这个问题。

    至于九江和庐江郡,荆州都尚未拿下,何必要多次一举?两郡之上便是豫州所在,东边便是徐州所在,不管是陶谦还是共和国,都不会希望他能顺利北上,我们何须多此一举?”刘辩这一个月来,却是越发的聪明起来,显然是得到了刘宏的真传。

    或许这才是刘辩,木讷只是为了生存,刘协都能那么聪明,没有理由一个爹生出来的儿子,到了刘辩这里就木讷。皇子和皇帝其实也是高危职业,在身边缺乏足够保护的前提下,他们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

    直至上位,并且亲自掌控了一支军队,刘辩这才恢复天性。他今年已经十四岁,在这个岁数,不少皇族子弟已经有妻有妾,已经算是个小大人了。

    不同的是,他少了刘宏的激进,这或许是小时候在道馆生活了一段时间的结果。只是这样的皇帝,才最可怕!而这样一个皇帝领导下的国家,也能发挥出封建社会最大的威力!

    荀彧和曹操自然也是最激动的,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大汉再兴,甚至变得更加强大的美好未来。

    “另外如情报所言,对方的冶炼技术,甚至是那种可以发射天雷的器物,我们也要想办法弄回来。不过单纯依靠汉魂,效果不佳。荀爱卿可拟旨,让益州的世家帮忙去把这些技术弄回来。只要他们能做到,朕不吝厚赐!”刘辩最后又补充了几句。

    “唯!”两人自然是显然领命,说不得还在心中计算一下,是否也能掺和进去。

    关中那边收到消息最晚,不过不管李煜在江南怎么乱,都和董卓没什么关系。眼看丁原这几天一直在函谷关外邀战,他才是真的烦得要死。

    在他的武力压迫下,关中的世家的确是夹起尾巴做人,甚至把一部分的干股让给了董卓。董卓居然没有收,而是放在了朝廷之下,美其名曰‘国有资产’。他已经慢慢看明白了,世家的命门其实未必是土地,而是经济才对!

    他想要做的,就是让朝廷控制地方世家的经济,随着高产作物的普及,这粮食已经不成问题,他随时都能拉起一支部队,但如今的部队,单纯提供粮食,已经没有那么大魅力。

    不过对于华夏共和国的技术,甚至是练兵的方法,他却是垂涎三尺。本来就打算以绝对的武力来改变这个世界,任何能够提高武力的事情,他自然非常关注。

    于是就找到了李儒,问他有没有办法?李儒表示有,然后推荐了一个人,说这个人能够帮董卓把东西弄回来!而他推荐的那个人,却是贾诩!

    三天后,贾诩离开了关中,开始南下。董卓承诺,把东西带回来,给他封侯,但贾诩难得逃出生天,岂会回来凉州受苦?董卓的政权下,军人成为地位最高的存在,文官反而成为了附庸,甚至被军人打压。这里贯彻的是丛林法则,但这些野兽脖子上拴着的绳子却并不牢固,偏偏造成这一切的董卓,对下面的军人做出的事情,约束也不认真。

    关中已然成为了一个是非之地,以后说不得要成为人间地狱,贾诩会履行约定,把技术给董卓带回来,但他的人却未必也要跟着回来。

    至于大汉共和国那边,政权刚刚草创,袁隗也发挥了他首相的作用,上面没有皇帝牵制他,还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皇帝一样。只可惜下面却有一大堆的议员阻挠他,这样和以前似乎也没什么区别,心中不免清楚,难怪那些世家都不想当皇帝。

    上任后,也是积极改革,主要还是工商方面。毕竟这是牵扯到所有世家根本利益的存在,所以首先必须要处理。只可惜他根本不知道有《反垄断法》的存在,也不知道垄断的危害,以至于大规模的垄断经营,在悄然进行着。

    明面上,共和国却是在飞快的发展,大量的工厂和作坊建立起来,甚至铁料也开始不再政府专营,不过食盐依然控制在政府手里,这个袁隗也不好放开。

    共和国在技术上也在非常提倡,大世家都有独立的实验室。他们已经看到了专利带来的好处,自然是要不断创造和霸占专利。在这个基础上,《专利法》在共和国反而是落实的最好的。

    不过华夏共和国的崛起,却是引起了他们的忌惮,关键是扣除九江郡和庐江郡,双方即将接壤。袁隗也不免要考虑考虑,如何对付这个,曾经害死过他族兄的势力。

    至于袁逢曾经做过什么,他却是忽略了……

 第81章 经济来挂帅

    李煜可不会去管别人怎么想,现阶段的头号要务,便是尽快吸收战争结果。

    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成为了最大的难题,毕竟没办法如以前一样,陆陆续续几千几百的进行拍摄和身份证制作。立刻拍和对应的相纸依然是黑科技,至少林铭发明不出来。

    或者说,就连这玩意的运作原理,他都还搞不清楚。至于李煜,那就更不必说了。

    南方汉人也不算太多,近千万总会有,再加上百越之民也有数百万,这将近两千万的数量,再加上每年增加的人口,这若是全部登记,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李煜无奈,只能把袁涣、荀衍和程昱等文臣召集了过来,向他们询问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得知立可拍的数量,还有相纸的数量或许没办法满足供应,众人不免沉思了起来。

    “后续可以提供多少那种叫做‘立可拍’的机器?”程昱率先发问。

    “每个月三台,但最终或许只能提供五千多台!”李煜认真的回答道,五千台已经是极限,这还是最近科研成果有所进步的结果,否则每个月的空间维护费就是笔巨款。

    “这样根本不能满足现阶段是需要,就算是以后也是一样。为今之计,只能是身份证和路引并用,好在我们有更好的纸张用来制作路引或者户籍簿。

    不过涉密的工厂,还有实验室或军营,则最好不要开设在那些刚刚被解放的区域。就算设置,也应该招收持有身份证的工人,同时不允许那些没有身份证的百姓靠近。”程昱给了一个折中的处理办法,袁涣和荀衍也表示这个方法可行。

    应该说,现阶段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

    就在前段时间,为了配合立可拍,减少纸张的进口,纸张研究室已经加班加点,把铜版纸的制作工艺给研究了出来。产量不高,但总能想办法提高,甚至价格也要想办法砍掉三成以上才行。

    不过有了这玩意的出现,居民身份证就算没有照片,只要加盖了地方官府的印章,并且规定涂改无效什么的,那么总能避免很多问题。再配合户口本使用,同时规定把身份证外借他人使用将严惩,多少能堵住不少问题。

    至于堵不住的地方,只能另外想办法处理,比如就如同程昱所言,高级的研究所和工厂,甚至军营,不要让无关人员靠近,同时只招募有身份证的人工作便是。

    最近华夏共和国的建筑公司又开了三家,这些都是国有控股企业。连同原本的那一家,取名为‘一建’,‘二建’,‘三建’和‘四建’。建筑工人有一部分来自被俘虏的地方守军,一部分是招募过来的工人。

    战争期间,因为抵抗被俘虏的敌人,要服劳役三年进行思想改造,这种行为叫‘劳改’。期间自然会提供饭食,甚至每个月还有微薄的薪水。饶是这样,知道自己的待遇和工作类型后,那些劳改犯们居然也能高呼李煜‘仁义’,这让他有点笑不出来……

    按照计划,将有两条铁路将动工,同时还有一条跨市国道将要规划建设。从豫章郡经丹杨郡,过吴郡和会稽郡,最后绕一圈回到豫章郡,形成环状道路,同时沟通四郡的联系。

    同时武夷山那边也要修建两条,分别通往豫章郡和会稽郡的通道。

    “目前还能和杨氏或者李氏取得联系吗?”李煜看向林铭,这次他如以往一样旁听。

    “要联系不成问题,不过他们两家被董卓打压得厉害,只怕没办法为我们提供帮助。更别说中间还有刘辩和大汉共和国挡在那里。”林铭摇了摇头。

    早些时候在杨浪的推动下,两家开始朝着垄断经济发展。杨氏主要发展的是棉花种植和纺织加工业,李氏的却是畜牧业。

    共和国建立后,两家凭借着原本的底蕴,也是迅速垄断了别省的棉花和畜牧业,并且打压那些散户,一个月的时间,便垄断了中原的棉纺和畜牧业。

    可以说,中原人目前买的棉布,几乎都是杨氏出品;买的羊肉和猪肉,甚至是牛肉或者鸡鸭鹅肉,几乎都来自陇西李氏。

    “他们在中原还有产业就好,明面不行,让他们私下帮忙一下,帮我们把走私通道建立起来。这不仅对他们有好处,对我们有好处。且不说大家都是同胞,或许立场不同存在争议,商业往来,不应该因为敌对被拒之门外!”李煜提议道。

    “这个我会派人和他们接触,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林铭点头回道。

    “他们会答应的,只要是合格的资本家,就不会拒绝送上门来的利益!过去所谓的耕读传家,说到底那是粮本位时代的产品。粮价居高不下,这才让他们只需要依靠土地的产出就能获得足够的利益。但如今粮价过低,继续种田价值不大,他们也不得不撕开那层伪装,乖乖去经商赚钱。在这个经济挂帅的新时代,那群资本家依然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基本上是只要能赚钱,就要一窝蜂跳过来咬上一口!”李煜笑吟吟的说道。

    这话说得有点粗鄙,但奈何在场所有人都没办法反驳什么。事实上就如同李煜所言,他们在特区这里的收入,也绝对不是承包下来的土地。或许也有,主要是种植经济作物来获取利益,不过主要还是依靠各种作坊和研究室。

    尤其是研究室,李煜对版权和专利非常看重,对打击盗版和维护专利的决心也是非常巨大。是故只要研究出一种新的,可以获得专利的技术,那么对家族来说至少可以赚上十年二十年的。甚至一些可以作为独门技术的东西,据说李煜那边就有,而且从来不申请专利,也不怕别人会仿造,比如立可拍这种神器。

    就如同李煜所言,如今已经是经挂帅的时代,过去鄙视商人,如今却没办法那么说了。一方面鄙视商人,一方面自己也有人经商,传出去那还不把脸丢尽了?

    至于那些保持传统,只是种地不去开店的大地主,他们最多只会沦为原材料供应商,而且必然会被资本家联合起来进行打压。换言之,在如今这个时代里,不改变思想的话,那么就注定要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那好,我会以这个作为先决条件,派人和他们进行沟通。说真的,我们也的确缺乏足够的原材料,不少东西都要进口才行。但如今我更担心的是,当杨氏垄断的棉纺行业,继而和我们打价格战,该如何应付?他们扩大生产,压低棉布的价格,然后全部朝着我们这里倾销,又该如何应付?当然,其他行业或许也有这个问题!”林铭提出了疑问。

    这也不算是杞人忧天,而是如今已经开始有那么个预兆。

    “南方本来不是很适合种植棉花,能够从他们那里进口棉布的话是再好不过。北方产出的棉花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比南方要好,有些事情我们没办法强求。

    想要保护本土的棉纺业,则只能从两方面入手:对本土的棉纺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和政策优惠,在这方面压低他们的纺织成本;一方面让他们走精工路线,放弃廉价棉布市场,转而走向精品路线,品牌路线。简单来说,就是提高价格,对有钱人进行出售。这要求棉布的手感更加细腻柔软,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

    好在这部分的技术积累,我们已经完成,只是提前拿出来而已!”李煜笑道,他早就料到会有那么一天,所以早早就做了准备。

    棉纺在四年前就开始,但棉纺的深入研究却也在同步展开。当时这部分研究林铭其实是带着疑虑,主要是觉得太急没必要,再加上棉布造得那么好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直至如今李煜提出了高端路线和品牌的概念之后,他才意识到,李煜原来在四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显然已经料想到了这一天的到来。

    关键就如同他所言,南方的确不适合种植棉花。他对比过两边的棉田产量,北方主要是种植技术还不行,肥力跟不上,所以产量一般,但居然也和南方非常靠近。

    南方提高了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但受限于虫害比较严重,更有不少的野兽出没破坏棉田,再加上水土的问题,先天产量就受到限制,这就使得南方的棉花产量,和北方没什么区别。但若北方提高了技术,那么棉花的质量和产量超越南方,不成问题!

    至于畜牧或者而其他行业就更不必说,南方有南方的优势,北方也有北方的优势。南方多山多林便是先天最大的缺陷,有些东西的确强求不得。

    “肉类的进口也这样?”林铭问了句。

    “南方的野兽众多,每年需要消灭的害兽就有不少,足够提供肉食供应。这部分进口就能降低一些,关键还是要保证质量,有病的或者死肉绝对不能有一点来到我们南方。控制好了质量问题后,那么剩下南方市场能消耗多少,让百姓决定,我们只需要在一旁监控掌握,不需介入太多。”李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