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如,我们一不做二不休——!”杀一个人,对于这几个兵痞来说,并不是第一次。

郦疥先前,贵为蜀相郦商的侄子,是他们巴结讨好的对象,而现在,城池即将落入到秦军手里,要是让人揭发了他们与郦疥这个反秦死硬份子有关系,那结果肯定是要被强力镇压的,所以,趁着郦疥醉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将这个祸首推入锦江之中,最后第二天一早醒来,郦疥因酒醉而失足落水淹死,岂不是皆大欢喜。

没了郦疥,他们是拯救锦里免遭焚毁的英雄,他们也是普通的汉军中的一员,到时候乘势降了秦军,说不定也能混个一官半职,就算不能到关中去开开眼界,留在这成都欺压一下良善、横行乡里也是不错的。

阵阵的杀意在汉军小校中间涌动。

郦疥在几个人的促拥下,一路朝着锦江边上跌跌撞撞而去,路上的行人街坊一见是这几位兵痞,躲还来不及,哪里会管郦疥是醉着还是醒着。

“卟嗵!”一声水花溅起。

郦疥一脚踏空。

忽然头冲下,一个倒栽葱从浣花溪的木桥上跌了下去。刘铁头假意一拉,却什么也没有抓到。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郦疥转眼就被急流冲走。

当郦疥的身影消失于锦江之中时,刘铁头脸上闪现出一抹得意之色。从郦疥口中获得郦商心生动摇的情报,这是他领命潜入蜀郡之后第一份极有价值的成绩,相信汉王刘邦看到后,一定会记得在遥远的蜀郡,有一个叫刘铁头的沛县同乡。

“诸位兄弟,郦都尉之不幸,是秦人的暗间蓄意所为,你们说是不是?”刘铁头闷声道。眼睛在几个小校脸上来回扫视。

“铁头大哥说的是,秦人听得郦都尉要烧锦里,所以先下手为强——!”恍然大悟的几人迭声应道。

第二天。

假作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的刘铁头等人一路寻至下游,终于如愿以偿的“找到”了郦疥已经被泡涨的有些变形的尸体。

面对知己上司的意外身死,这些兵痞们的表演很是逼真,他们抬着郦疥的尸体一路从城外进入城中,一直抬到郦商的府上。

看到侄子惨死的尸体。郦商脸色阴沉的可怕,郦疥淹死是真是假,他一定要查一个水落石出,究竟是秦人间作还是这些兵痞,到时候自然清楚。

随后,郦商在全城紧急搜捕。凡是与郦疥相熟的人被一一隔离审查,刘铁头等人很硬气,没有供认自己是凶手,不过街上相遇的路人他们却管不了。

在审查越来越清楚的时候,刘铁头等兵痞“谋杀”嫁祸的证据越来越多。其中,刘铁头这个人身上的诸多秘密也在一点点的暴露。

“汉军的纪律。已经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境地了。”郦商恨恨作想,在范目的巴军溃散之后,作为城中唯一的一支军事力量,汉军将卒的军纪越来越让郦商担心。

郦商虽然是汉军的将军,但这支力量的中下级军官却大多是刘邦一路西征招募的流氓战士,这些人在斗狠方面有几分能耐,在扰乱地方方面更是不差。

秦新历三年,六月二日。

在经过了紧张又繁复的谈判之后,郦商以紧急命令将大部汉军将卒聚集到城中的校场,然后又遣了亲信出城,引导秦军对汉军强行缴械。

当看到一队队黑色洪流涌入校场时,一众汉军将校脸色顿时吓得刹白,一惯欺软怕硬的他们没有拼死抵抗的勇气,只得放下武器向秦军投降。

“和秦军拼了。”刘铁头隐藏在众人中间,低声鼓动起来。

“是谁不想活了,可别连累大家伙。”汉军中大多数将校早不想战了,这时听有人鼓动,立时恼怒起来。

刘铁头被几名厌战的汉军军侯推掇了出来,随后,他的真实身份立即被几名“知根知底”的反间作出卖揭发。

“刘铁头,汝还有何话说?”郦商怒不可遏。有人证物证,刘铁头谋杀郦疥的事实清清楚楚,这让郦商如何不怒。

“哈哈,郦相,你背叛汉王,投降秦国,这是叛国之大罪,又有何颜面与我刘某说话?”刘铁头昂然作答。颇有些光棍架式的刘铁头在这一刻表现得倒是英勇,明知必死,他也彻底的想开了。

“来人,屠了这些杂种。”郦商大喝道。

刘铁头等人的所作所为让他出离忿怒,刘邦对他竟然不放心,在汉军中安插了这么多的暗间,这次能杀了郦疥,下回说不定就要把刀子捅到他郦商身上。

要是曹参等人,刘邦会有怀疑吗?

显然不会。

郦商一直觉得,刘邦对自己很是重用,背叛的话心里上说不过去,现在被刘铁头这一事件给刺激,郦商心里立时起了翻天大浪。

一场大清洗随即在汉军中展开。郦商在李原秦军的支持下,对所部的汉军开始了仔细的盘查工作,在亲眼见到城外如林如山的秦军军阵后,就算是最骁勇的汉卒,也熄了要与秦军一较长短的想法。

没有了象刘铁头这样的带头闹事之人,汉军又本来听从于郦商一人的指挥,接下来的清洗过程波澜不惊,又有几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嫌疑对象被揪出,与倒霉的刘铁头一起,被郦商砍了首级。

第二百十四章 青羊观

秦军入成都。

郦商的投降标志了汉军在蜀郡最后的抵抗结束,在经过将近三个月的艰苦转战之后,秦军发动的这次南征巴蜀战役告一段落。秦军兵锋向南饮马长江,秦国的版图也从渭水流域一路南扩,进入汉水、再进入沱水、渝水和长江。

在与陆贾进行了多轮次的商谈之后,心灰意冷对刘邦失望透顶的郦商选择隐居不出,他现在既不想为秦国效力,也不想为汉国效力,打打杀杀这么几年,族中男丁零落的不止是郦食其、郦疥父子,如果有机会,他也想为郦氏保留一点元气。

李原率军进城。

这个时代的成都,还不如后世那么的广阔,城区的主要范围就在浣水溪锦里一带,对于这个地方,李原也算是旧地重游,只不过,眼里看到的一草一木、一屋一街,与记忆中的想象完全不同。

“听说,郦商在浣花溪畔寻了一个宅子隐居,去看看!”李原在巡视了一番蜀郡的郡衙之后,对着陆贾说道。

“李侯,属下适才刚从郦相府上回来,那厢家仆说郦相现在专心只做钓鱼翁,闭门不见任何客人 ?'…'”陆贾为难道。听李原说要去见一见郦商,以为李原反悔是要拿郦商这个老朋友开刀,陆贾连忙辩解道。

“哈哈,郎中急什么,本侯只是去见一见老熟人,荥阳城下,我和郦将军也算得上有过一面之识,虽然相隔远了些。”李原不以为意的哈哈一笑。道。

郦商是汉军重将,现在只是不得不投降。心理上还没有转变过来,这很正常,想当初陆贾的态度比郦商还要坚决的多,到最后还不是也屈服了。

青羊观(宫)。

相传“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故而得名。这座始建于西周时期的道观,位于锦水边上的支流浣花溪畔,是道教在川西的第一名观,也是三清天尊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传道修仙的地方。

秦时的青羊观。只有一重殿,加上几间偏房,与后世三重大殿的规模完全没有相比的可能性,不过,香火倒也旺盛,青羊宫的道士们对传道还是很尽心尽力的,在正殿中。除了供有太上老君的塑像外,还有几个金仙人物,分别是:广成子、太乙真人、慈航道人和道行天尊。传说中道教的十二金仙,在这正殿上有四位,以李原的想象,其他的几位应该还没有被发掘塑造出来。

郦商隐居的地方。就是青羊观里。得知李原要来拜访,郦商大吃了一惊,在他的印象里,自己与李原这位秦国名声显赫的神武侯除了战场上的几次交手外,并没有什么交情。

这次与秦军约谈。郦商连提了三个条件,他没有想到李原竟然都同意了。说实话。这很让他感到意外,本来在他想来,在三个条件之中,能够同意一条就已经不错了。李原的这份胸襟气魄让郦商感到万分佩服。

“方外之人,见过大秦神武侯。”青羊观正殿上,郦商出人意料的穿着一身青布的道袍,手里拿着一杆拂尘,冲着进殿的李原一揖道。

李原目光一凝,郦商一副出家道士打扮,夹杂在一群真正的道人方士之中,显得很是突兀,这不仅是他手持拂尘的姿势不对,更是他的气场与这与世无争的环境格格不入。

既然入道,当视钱财为无物。

郦商又怎么可能办到,不说别的,单单郦氏的未来发展他就放不下,更别说钱帛其它了。

“三清之地,老君道场。本侯也是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郦相,可否代为一一介绍殿中诸位神仙。”李原神情一肃,郑重的一揖席地,冲着正殿中的太上老君塑像行礼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一个后来者,李原对太上老君这位中国道教的始祖还是很敬佩的,虽然在道与佛的争斗中,道家只修长生,给人的感觉太过实在,无法与佛家六道轮回、今世修善积缘来世享福的佛说相抗衡,以致于中土道教后来越来越式微,逐渐被西方大乘佛教所取代。

但太上老君的道家学说,至少也让中国保留住了一部分祖先的东西。从李原个人的感受上来说,道德经并不比西方的佛经来得差了多少。

“神侯也信道统?”郦商哑然问道。

诸子百家,秦国的国策信奉法家杀戮果断学说,对道教之类的神鬼学说并不相信。李原这一拜不仅让郦商感到突然,也让殿中的一众老君弟子眼神热切起来。

“信与不信,在乎本心。郦相以为呢?”李原站起,笑了笑答道。

“本心?”郦商一愣低语一声,他没有想到,李原会说出“在乎本心”这样有着无限道理的话来。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有时只是一张纸的距离。

李原慨慨而谈,他对于道德经这部道家名著的了解,主要还是读书时喜欢背诵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等名句,还有其中的一些解释,这些理解在后世算不得什么,但在秦时,却是一鸣惊人。

“神侯是与我大道有缘之人 ?'…'”听李原这么一谈,宫中的传承道士看向李原的目光更加的热烈。要是能入了大秦神侯的法眼,这大道传播就有望了,到时候,不只是这蜀郡,就是全天下,每一个被秦国占领的地方,都有道观的存在——。

消弥了隔阂之后,郦商也终于放下了牵绊,在之后的深入交谈中,他对李原提出的汉国内部问题也从他的角度一一做了解答。

从郦商的回答中,李原知悉了汉军最近的一些变化,比如刘邦已经开始从韩地的西平订制一批铁制刀剑铠甲,装备到最亲近的队伍中。

不过,对于李原劝说自己投奔秦国的建议,郦商没有答应,他还在矛盾之中,这打不过秦国放下武器不打是一回事,穿上秦军的甲衣又是一回事,郦商还做不到万一有一天,在战场上与汉军同僚见面能够心无羁拦。

见郦商如此态度,李原也不坚持,只在最后提了一句:若是秦军能够在五年之内,打败关东诸侯,一统中原的话,郦商到时候就不能再隐居了,要出仕担任秦军的将领,对于李原的这一最终提议,郦商犹豫了下,终于答应了。

巴、蜀两郡战事告一段落。

李原任命王尚为蜀郡守,罗宪为巴郡守留驻这个秦国的大后方,同时,任命校尉冯宣为巴郡郡尉,驻兵江州,在扼守长江要隘的同时,也起到监视罗宪、抵御南方蛮夷北犯的目的。

罗宪对于自己能够出任巴郡郡守感到非常的兴奋,在李原暗示秦国地域广阔,未来征战需要大批悍勇之士后,罗宪立即请令,在三个月内,从巴人中选调出一支二千人的队伍,加入到秦军的序列。

罗宪的这一示好,李原欣然接纳。巴人在山地作战方面的优势明显,在未来的战事中,秦军需要应付多种多样的挑战,除了骑兵、弩兵和步卒之外,山地战卒的加入,也能让秦军在作战时更具有灵活性。

秦新历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李原率军北返关中,这次他走的道路是从成都出发,走剑阁、阳平关的石牛道,这条道路也是后世宝成铁路选择的通道,比起大巴山深入的米仓道,石牛道连接汉中与蜀郡的距离更短,路途也更加好走一些。

在李原宣布对蜀郡的一系列减赋减税政策后,蜀郡的父老感激不已,送别的队伍一直从锦里连接到北边的郫县一带,每过一县,都有父老相迎,这让李原也是感动莫名。

一年有四季。

蜀郡的夏天,是阴雨潮湿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喜欢用辛辣的食材排除体内的湿气,李原本以为,他对这块地方有了免疫能力,但事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

在离开成都后,军队经过沮水之后,李原病倒了,这一病来势汹汹,又几乎毫无征兆,不只是李原,放松了心情在关中子弟在离开湿热的蜀郡南方,进入相对干噪湿度不高的秦岭北坡后,一个个显现出水土不服的迹象。

“这是瘟疫和瘴气相续入侵后的症状?”军中负责医治的郎中在仔细的察看了病情之后,给出的答案。

这一答复立时让秦国上下紧张起来,李原现在对于新兴的秦国政权来说,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莫说其他,秦国遍数上下众人,没有一个能接替李原挑起这个重担?

陈平虽智,但却得罪人太多。

赢玉漱虽是帝王血裔,但却是一介弱质女流。

接下来的王尚、骆甲、韩信之流,或起兵于微末,没有什么声望;或是关东人氏,新近投奔不得关中父老的信任。

在心急如焚之中,长公主赢玉漱带着一众文武从咸阳紧急出发,沿着驰道到陈仓迎候南归的秦军队伍。病急乱投医,在这支迎接队伍中,赢玉漱心忧之下几乎搜罗了关中的所有有名气一点的医师和方士。

第二百十五章 瘟疫

巍巍秦岭。

分隔南北。

巴蜀一带阴热潮湿的天气,孕育了巴蜀的灿烂文明,却也让习惯了凉爽大风的关中子弟很不适应。

病来如山倒。

连续的征战、漫漫的路途,对人的身体、精神要求相当的高,在蜀郡没有攻取之前,秦军上下被一个目标所激励着,每个将士心中都如一团火一样在燃烧,这让他们忽略了身体上的疲乏和不适。

当胜利凯旋的时候,放松了心境的秦军将卒一下子失去了警惕,身体的疲倦和病痛一波又一波的袭来,让这些在战场上毫无畏惧的士卒倒下了。

其实,早在五月份进入巴郡之时,秦军中就有将卒病倒的情况,开始时只是每营只有一、二个身体状况不好的士卒,医官以为是普通的小病,也没有太当回事,简单的煮了点草药应付了事,至于效果方面,不能说全无作用,倒也有几个身体强壮的挺了过来。

秦军中的医官只能简单的治疗一些普通的外伤,对于这种突发而来的大面积瘟疫几乎没有什么办法。

一个接着一个。

一队又是一队。

坚持到六月末七月初,秦国大军南征北归时,军中病卒几乎在一夜之间,突然猛增起来。等到七月上旬李原倒下时,李仲翔等几员将领早就由士卒抬着行军几天了。

“神侯,这是南方的瘴毒,得之无救。不如先将病重无法行军的士卒留下,大军先行开拔。不然的话,全军尽疫矣。”医官束手无策,因为会一些方士的丹方,临时被李原指定负责医官事务的彭胜哭丧着脸,跑到李原跟前禀报。

“瘴毒,你能确定?”李原神情肃然,盯着彭胜问道。七月的大热天,李原却披着几层厚实的甲衣。同样被疟疾折磨着,身上忽冷忽热,让身体一向强健的他也有些禁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