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军息鼓休战。

得到楚军没有异常举动的消息,李原心头,却是掠过一阵淡淡的挫折感,但凡历史的名人,又有哪一个不是人精的家伙,项羽能够成为诸侯的领袖,除了他的勇猛外,头脑应该也不会太差,况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老朽成精的范增辅助着。

接下来,楚军会有什么动作?

这是李原眼下最关注的。

敌攻我守。

这种被动的打法,其实是极其耗费人的精力的,昔日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老将廉颇以不变应万变,死守不出,看似简单的背后,其实蕴含了这位老将军多少年战场积累下来的智慧,要不然,赵军在更换了主将之后,就算赵括再是决断失误,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被秦军一下子全部歼灭。

议事厅。

秦军一众守关将领、郎中等聚集在沙盘面前,他们现在越来越习惯了这种围站于缩小版的山川地形图面前,你说一句我辩一句,争相提出自己想法的方式,不管是谁,就算是最低级别的郎中,也有说出见解的权力。

在一次次的战场分析中,秦军年轻将校的理解能力在一步步的提升,他们现在或许还只能担当校尉、军侯一级的职务,只能成为某一次任务的执行者,而在将来,他们的能力提升之后,这一批将校的加入,将会极大的缓解秦军中级军官缺乏的情形。

“诸位,楚军初战受挫,今日又避战不攻,极有可能会另觅小径偷袭我关隘,所以,为万全计,我军当以小队为一组,沿着整座关隘进行巡防固守,非如此不能御敌。”蒋渝声音朗朗,这种战术分析课程,是他的强项。

“可若是兵力分散布防,万一楚军强攻关口,我军兵力不足,怕是应变不及,况且,处处布防毕竟是被动的防御,只能被动挨打,如果对楚军没有其他的反制手段,这关隘就不好守了。”提出补充意见的是李原手下新提拔的郎中章平。

章平是章邯的弟弟,正值壮年的他,在章邯隐退之后,遂正式投了李原,由于资历浅功劳也几乎没有,章平现在只能先做一个散职的郎中,等以后立了功绩之后再行封赏。看着一众比自己年轻的秦将个个能够统兵打仗,章平心里痒痒的,但又无法越过秦军的军律。

“若是楚军从小径来袭,兵力不可能太多,同样的,我军巡防的兵士也不需要那么多,只要能够在发现敌情时,发出预警即可,至于预警的方式,以烽火为号就可以。”李原赞同的朝蒋渝和章平点了点头,他们的意见对于开阔思路有很好的帮助。

“李侯,楚军若是偷袭不成,肯定会恼羞成怒,到时强攻关隘,滚木山石箭矢所需,我军当多多准备才是。”王尚见被蒋、章二人抢了先,想了想也谏道。

名望与功绩,是靠一仗一仗打出来的。

有着斩杀樊哙、连破敌军功绩的王尚,已经不是如原先历史一般的碌碌无为之人,他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提起。

正如刘邦能够带着一众沛县的老弟兄封王为侯一样,李原的身边,王尚、蒋渝、曹信等人也在战火中不断提升着自己。

有朝一日,他们的名字终将名垂青史。

“嗯,防御之事,就尽托咐三位将军了。虎牢关是河南地之门户,我军坚守于此,是为向天下诸侯显示我大秦复国之决心,是为壮我大秦将士之精神,希望各位同心戳力,共同协作,击退来犯之敌。”李原满意的看了看踊跃发言的众将,大声鼓励道。

“蒙校尉,你部边骑为骑兵部队,于山地作战作用不大,我意调你部人马为总预备部队,一旦有哪一方战事吃紧,还需边军及时救援。”

“诺。请李侯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蒙虎点头应允道。现在的蒙虎,对李原这个团队的好感几乎与边军持平了,如果不是家族的缘故,他恨不得立时转投到李原的辖下。

众将领令一一散去,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一场关系秦国是否能复兴的关健战役,每一个秦人都必须打点起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才能在力量悬殊的比拼中笑到最后。

李原在部署了这一切之后,心里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一份责任,虎牢关这里能做的都已布置了,接下来的战局变化,都要看河北的韩信偏师与游说英布的召平是否能完成任务了,只要两者之中,有一处取得突破,秦军目前的危局就能被打破。

毕竟,全力出击的楚军后方不稳,项羽这种倾全力出击的战法,是需要冒极大风险的,一旦彭城有难,整支楚军都会军心动荡,到时候,就算项羽个人再有战意,也无法驾御一支军心涣散的部队。

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虎牢关,并不单指一处关隘,而是群山叠岭的统称,不过,由于山道奇险,真正能够通行车马的隘道只有一处,其它的小径多为猎户、山民自行踩踏出来,至于每条小径能通向何方,这个就很少有人知晓了。

季心很困惑。

崇尚两军对垒,一刀一枪拼杀的他,被项羽选中,成为了这支楚军斥候部队的带兵将校,这种钻山沟、搞偷袭的战法,让季心有一种见不得人的羞耻感。

“这肯定是范增那老朽的主意。这山路要是好走,他范增怎么不来亲自走一趟。”季心一边紧跟着领路的山民、一边在心里抱怨着。

说起谋略,楚军中不是没人有才能,象以前的韩信就是、还有象吕臣、叔孙通这些人,都是一时的俊杰,可惜,在范增的压制下,这些人不是不受重用,就是转投了他处,就连他的大兄季布、楚军大将钟离昧,也多受范增的排挤。

范增是项羽的亚父不假,但却不是楚军将士的亚父,对于这个心胸不够开阔、时时摆出智者架式的老儒生,直率性子的季心一百个看不惯。

第一百七十九章 虎牢关大战(四)

季心一边在心里咒骂着给项羽出这个馊点子的范增老儿,一边紧紧的跟在好不容易搜寻到的向导身后。

对于自己被选中成为这支可能九死一生的楚军斥候队的领军之将,季心其实心里也是明白的,当初那一场震动天下的巨鹿、棘原大战,率领楚军一部截断章邯最后退路的,就是季心率领的一支轻兵。

项羽估计是考虑到这一层关系,遂又把破袭虎牢关的重任压在了季心身上。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当初的章邯,已经被连战连捷的楚军给吓破了胆子,由涉徒组成的秦军将卒在听到咸阳朝廷动荡的消息后,也基本失去了再战的斗志。而现在,对面的这支秦军虽然兵力与拥有二十万大军的章邯不能相比,但在战斗的意志、士气等方面,季心已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这是一支有灵魂的军队,也是一群拥有着坚定信念的对手。

战国争霸百余年。

连续战事不休。

关中的人口在一次次的战乱中减少,在这个初启蒙昧的时代,野兽才是山林的主人,至于人,想要在密林深山中生存,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还有极佳的运气。

范增的谋划很诱人。

对于寻觅路径、并且需要偷袭秦军的楚军斥候来说,却是很悲催。

夏日的山间。

山花开遍,不知名的野花在阳光下吐露着芬芳。更有不知是什么野兽踩出的脚印,深深浅浅的不知通向何方——。

虎牢关一带。属于嵩山余脉,在后世这里人烟绸密,不过在秦代,却是蛮荒少有人烟的地方,季心带着一千挑选出来的楚军精卒初入山林时,看到的还是一片美好的景象,不过随即,他们就遇上了困难境地。

他们不仅要面对秦军的搜捕。还要面对山林中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野兽毒虫的攻击,在这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一旦中毒几乎就等于失去了性命。

扁鹊这样的神医,整个春秋战国也只有一个。

而且,他已经作古多年。

越是深入丛林,季心就越是感受到压迫与紧张,一千兄弟的生死。皆在他的一念之间,是继续前进,还是后退,又或者干脆停下来驻足——。

每一个细微的判断,都会改变一支队伍的最终结局,而秦军的频繁调动。也让季心越来越没有信心。

秦军似乎早有提防。

这是季心领令之前没有想到的。

能够抢先一步猜出对手的下一步动作,并预先作出判断,这几乎是孙子兵法所说的,料敌于先的境界了。

就在季心胡思乱想的时候,楚军不知不觉的进入到了嵩山的腹地。这里的地势更加的幽深,树木也更加的茂密。按路程估算应该是在关隘的侧后方了,如果不是有向导的带路,这队楚军莫说想要寻路到关隘上,就是想寻原路退出去也是不能。

“快到了吧!”

季心拍了拍向导的肩膀,低低喝问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面前的这个年近五旬的老猎人,在季心拿出的金子还有武力的威胁下,半自愿半不甘心的带着楚军在这山林里绕了整整一天时间。

“就到了,前面还绕过那道山腰处的弯道,就是虎牢关了。”老向导手伸在怀里,仔细的抚摸着发热的金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秦人,楚人。

打死打活的,都与他一个老人没啥大的关系。

按照逃入山林之前的傅籍来划分,老人真正要算的,还是魏人,不过,魏国已经早早的被秦国给灭掉了,现在大梁建立的那个西魏国,不过是由宗室魏豹擅自成立的一个伪国而已。

这个乱世,只有金子才是最真实的。

有了钱帛,就能买到粮秣、盐巴还有布帛,这些东西,都是山里人家最为急需的,家里的小孙子刚刚出世,如果得不到充足的乳汁滋养,是活不长的,想到这里,老人刚刚绽放的笑容又纠结了起来。

“嗖!”

一声轻微的脆响响起,就如同轻风拂过林间树梢。

季心猛得一缩身子,将大半的身躯躲藏到了向导的后面,这种秦国制式机弩发射的机刮声响,他听得太多了。

还沉浸在憧憬的幸福中的老人耳朵有些背了,对于声响的敏感度在降低,这也是所有猎人的悲哀,一旦老了,就会被自然法则所淘汰。

矢中咽喉。

溅起一朵血雾,接二连三的,又有十几支弩矢射出,让不及提防的楚军将士好几人受伤倒地,一时间哀嚎之声响成一片。

季心慢慢的站起身,将身体贴靠在一株大树干上,在他的面前,老向导已经瞪着不甘的眼珠子倒在了地上,他的手里,还紧紧的抓住季心赏赐的金子不放。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老猎人因为贪心而失了性命,而接下来,没有了向导的带路,季心这一队楚卒也开始陷入到危险和惶恐之中。

“快,向前搜索,截住秦人。”季心怒叫一声,快速的下达着命令。

既然秦军的伏击部队就在左右,那么这里距离虎牢关隘不会太远,如果能抓住一、二个软骨头的话,或许事情就好办了。要是秦人不投降,也一样可以凭着蛛丝马迹,找到通向关隘的捷径。

季心的判断,很准确。

伏击楚军的秦军小队人数确实不多,只有寥寥的七、八人。

按照蒋渝、章平的建议,这支秦军巡逻小队是诸多搜索部队中的一支,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伏击发现的楚军渗透部队。而是要在第一时间点燃烽火预警。

很可惜,带队的年轻队率太过于冲动了。在看到楚军居然跑到虎牢关后山腹地,发急了的秦军队率冲动的决定冒险杀掉那个带兵的楚将。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连续的胜利面前,尽管李原再三叮嘱不可小视了项羽的楚军,可惜,底下的将校能够听进去的却是不多。

当楚军大队围杀过来时,发现犯了大错的秦军队率总算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整整一队的秦军士兵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火堆。当冲天的烽烟燃起的时候,这些士兵也在楚军的围攻下,全部战死。

后山。

火势借着风势,越烧越旺。

这是一场人为的大火,烧毁的是野兽世代居住的家园,面对有着智慧的人,兽类们能做的。就只有携家带口,逃离这处不合适他们居住的地方,幸好,这里山高林密,火灾虽然能烧毁一部分的山林,但却不能燃烧掉整个绿色生机的山脉。

季心怒不可遏。

解决一队只有七、八人的秦军小队。楚军居然还用了足足一刻钟的时间,而秦军的小队就是用这点功夫,点燃了烽火。

“快,进攻!”

季心大叫着,沿着秦军依稀踩踏出来的路径向虎牢关快速奔跑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需要的是快。再快,只有更快,才能攻陷关隘,保全自己的性命。

此时的季心,尚不知道,在他前进的路上,秦军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一队队看到了烽火的秦军队伍向着同一个方向云集,他们的目标都是一样,围歼季心的这支敢于渗透到关隘腹地的楚军队伍。

楚军左营。

大将季布很生气。

季心一部被调走,这次调动项羽没有征得他的同意,换句话说,是项羽越过了他这个直接部下,然后将命令下达给了第三级的季心。

项羽为什么这么做?

季布也清楚,这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对季心的呵护,让项羽隐生不快,从骨子里,项羽其实是很欣赏季心这样勇猛的将士的,同时,崇尚武力的项羽认为,一个真正的勇士,是必须要经历锻炼才能成为英雄,季心如果一直在季布的羽翼下,又怎么可能有发展的空间?

这是理念的冲突。

不能说项羽有错,也不能说季布不对。

只能这么来形容这一层错综复杂的关系,季心的路,其实还是要他自己走才是对的,别人始终不能代替他走完人生的一辈子。

已经整整二天时间了,季心是死是活,没有人知道,这本就是一次冒险的赌搏,赢了获得功名,输了就失去性命。

“来人,备马,我要去见霸王!”季布大声吩咐道。他决定不再等下去了,季心既然渗透到了虎牢关丛林深处,那么早早晚晚都会被秦军发现,而一旦发现,就会引发大队秦军的围捕,这对于季心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季布怒气冲冲的冲入项羽的中军大帐,看到的是项羽一脸兴奋的神色,瞧见季布到来,项羽大叫道:“季将军来得正好,现命你部速速集结,与我强攻关隘,哈哈,这一回,我看那李原小儿还有何招数可以使出来。”

“季侯,令弟季心已经成功的潜入到虎牢关的侧后,我军必须全力以赴,让守关的秦人尝尝首尾难顾的滋味。”军帐之中,谋士范增得意的笑了起来。

穿插侧后,原不过是一个虚招,是一个可弃的棋子。楚军真正的杀招,就是凭籍兵力上的巨大优势,以压迫式的强攻战法,一举将秦军驱逐出虎牢关。

至于强攻将领的人选,当然非季布莫属。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为了救援季心脱险,相信季布会不留余力,使出浑身的本领来的。

第一百八十章 虎牢关大战(五)

季布领了将令,迅速的开始动员左营全体将卒,准备先登攻隘。

尽管心里有说不出的憋屈,但季布还是忍下了,项羽、范增的用意,季布还是明白的,但用这样一些小手段,却实在让人感到寒心,他季布不是英布,也做不出反目成仇的事情,既然许下了追随项羽的诺言,那么就一定会坚守到底。

进攻!

拿下面前的虎牢雄关,救出被秦军困住的季心,这是季布目前的当务之急,不管挡路的秦军有多少,是什么人,季布都无所畏惧。

与此同时,李原从斥候处也得到了楚军异常动作的消息,心存警惕的他判断楚军这是准备两面夹攻的意图。

理由就是项羽的强势个性,这是个绝不甘心失败的家伙。

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

从后山的大火和楚营的战鼓声响,可以料定,项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