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郦老匹夫,汝的末日到了,明年的今时,就是汝的忌日,记住了!”章平冷笑一声,指挥着麾下将兵将郦食其团团围住。

“汝,汝敢擅杀汉使,不怕汉王大军尽起,攻灭小华山吗?不行,我要见雍王,再说一个清楚。”郦食其被章平一吓,酒立时醒了大半,意识到危险的他开始垂死挣扎起来。

“我大哥此时,正在接见大秦的使者,没有功夫见你。”章平狞笑着,看着曾经趾高气扬的郦食其一步步绝望,这让章平心中,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爽快感。

“秦国的使者。怪不得你要杀我,哈哈——,章平,你以为,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会得到李原的重用吗?”郦食其忽然仰天大笑起来。

事已至此。

今天的小华山,就是他郦食其一生游说的最后的场所。在临死之前,郦食其还没有放弃,他还在试图在章邯与李原之间,制造不和谐的因素。

“这个就不必先生操心了。来人,送先生上路!”章平被郦食其说中心里隐痛,顿时羞怒起来。

本来还想着再羞辱一番郦食其,想不到反而被郦食其游说了一通,让章平心里更加的不快。

一众亲兵领令一拥而上。

“汉王,汉王——!”郦食其绝望呼嚎。

“卟!”

剑入腐体,郦食其一个老朽儒生,早被酒色淘空了身子,又如何能敌得过如虎似虎的众兵卒,几乎就在章平转身的一瞬,郦食其就失了性命。在历史上,郦食其最后的下场也是差不太多,他在游说齐王田广之时被烹杀,卒年六十有五。

这次,郦食其虽然早死了两年,但好歹没有被烹成肉汤,这或许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这位为刘邦大业出了大力的老儒生的死去,引发的震荡余波,在随后的几年中,显现的尤为明显。

郦生首级,随后被兵士拎着,送到后营陈平那里,当郦食其不甘怒目圆睁的头颅献上来时,章邯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乱世生存。

实在不容易之极,郦食其的今天,又安不知会不会是他章邯的明天,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要想不被吃掉,就必须把自己变得更强。

章邯军兵下小华山。

在陈平的授意下,章邯打出的旗号依旧是雍军的旗帜,只要郦生之死没有传到刘邦那里,章邯军就有混水摸鱼的可能。

虫达、丁复、朱涓率部进攻武功山。

虫达军在正面,丁复在左,朱涓在右,三路汉军呈品字形将韩信可能的回旋余地堵得死死的,唯一的后方退路,也有可能被汉军给包抄截断,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军要是再有迟缓的话,结果就只能是全军覆没。

韩信率领轻兵死士在山区与数倍于已的汉军周旋,麾下将卒一队又一队的失去消息,帝陵一带也渐渐的暴露在了汉军的视野之内。面对虫达等三个历史上不算多出名的汉将,韩信显示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谋,仅仅依靠不到一千人的轻兵部队,就拖住了汉军近万人将近三天时间。

秦新历三年一月四日。

帝陵。

距离与李原约定的十五日期限的最后一天,晨曦爬上林梢,一面“韩”字的秦军旌旗出现在了山腰处,军侯韩四带着二百余死士拖着疲惫的躯体,踩着吱呀作响的枯枝,从山顶处艰难下山。

这二百轻兵,是韩四的直属死士,经历了数番恶战、苦战之后,这些曾经的楚卒与韩四等秦军将校已经有了默契与信赖,死,对于他们来说,早有准备,这些天来,死在他们手里的汉卒已经几倍于己,就算是战死了,也是值了。

况且,临出征之前,军中司马早就将他们的名字记录了下来,只要不当逃兵,不管是活着回去,还是阵亡沙场,留在雍歧的同胞都能得到好的安置,随着归属感的增强,李原在军属关怀方面的一系列举措也让这些轻兵欣慰。

“弟兄们,打起旗帜,向汉军出击!”韩四大声喝令着,脸上神情无比坚毅。

这是一次暴露行迹、决死一战的反击,韩四并没有得到校尉韩信的认可,事实上,早在二天前,韩四就和韩信分散了,在汉军的连续围剿下,象郑达这样的低级军官,已经所剩无几,韩信不得不冒着风险,与韩四各率一部转战山林。

用这最后的一点力量,吸引住更多的汉军,为韩信创造出跳出包围圈的机会,这是韩四唯一能够做的了,他相信,凭着韩信的智慧,一定能猜想到他这么做的用意。

第一百四十五章 壮哉韩四

韩四决死突击!

一早就在心里有想法的韩四瞒了所有的人,包括族弟韩信。

这些天来,对武功山地形地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韩四,将队伍带到了通往帝陵的必经之路上。这是一处并不算十分高大的山峰,没有名字,象这样的起伏高地,在武功山比比皆是,而让韩四看中的,就是它的位置。

从山脚上来的山野小径,在这个山峰的半腰处,折了一个反向的九十度弯角,然后分成两条更为细长的荒陌,一条沿级而上,通向传说中黄帝祭天的帝陵;另一条,则是通向一处左右两边俱是万丈深涧的险峰。

抵达预想中的地点之后,韩四带着一个小队的轻兵下山了。二十人的小队伍,正适合在这种茂密山林间的小规模袭击作战,人数再多的话,长长的行进队伍很容易被发现。

其余的一百八十名轻兵,也没有闲着。这些军卒一边找寻山石,堵塞通往帝陵的小径,另一边在险峰路途上布下一些小小的猎手机关,这些东西自然不可能阻挡住汉军追击的脚步,但却可以成功的让汉军将卒失去理智。

一个时辰之后。

韩四的小队与虫达的先头部队遭遇。

这是两支习惯了山林作战的队伍的交锋,繁茂的树林、陡峭的山岩,都在给双方制造着麻烦,同时,也让更熟悉情况的一方占据了主动,韩四二十人小队依靠山林的遮护,在第一波的袭击中,就造成了汉军近十余人的伤亡。

虫达闻讯,立即从后方奔赴到了发生接触战的地方,这时,韩四早已不知去向,留下的是一地的折断箭矢,还有呻吟的汉军伤卒。

盛怒之下,虫达一边下令知会丁复、朱涓向已军靠拢,一边率领麾下一千余精锐朝着韩四退却的方向急追了下去。

让虫达有些奇怪的是,这一支敌军竟然还打着旗帜,绣面上“韩”字的样子让虫达倏然有一种快要立下大功劳的兴奋感。汉王早已下了急报,这支敌方的轻兵部队,就是由新任秦军校尉韩信率领的,面前的这一杆旌旗,十有八九就是韩信的中军所在。

虫达军一阵急追。

韩四则是且战且退。

两军一路纠缠,在退守的无名山峰的时候,韩四突然爆发,早已守卫在此处的二百余死士连续的抛下斗大的山石,将一路沿阶而上的汉军追兵砸得连连溃退。

“快,冲上去,活捉韩信,赏千金!”虫达兴奋的大叫道。丁复、朱涓还在赶来会合的途中,时间对于虫达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将士们能一举攻下前面不高的山峰,虫达就能独自拿下破敌的头功。

垒石如雨。

韩四的这一队轻兵死死的守在隘道的最紧险之处,在这个没有空军的时代,地势决定着战役的胜负,居高临下的轻兵用一次又一次的反击在告诉进犯的汉卒,要想从这里过去,就先留下性命来。

“狗杂种,去死吧!”一名粗壮的轻兵怒吼着,奋起砸落一块斗大山石。

“第一队,连射!”

“第二队,撤退百步——!”韩四声嘶力竭的喝令着,指挥麾下不多的士兵抵抗着越来越猛烈的汉卒的进攻。

在激烈的交战中,叉路口的特殊地况没能引起虫达的注意,或许可以这么说,是韩四不计伤亡的拼命举动,让虫达误以为,前面与他为敌的,就是韩信和他的主力部队,既然敌人就在面前,那他虫达只需要紧紧咬住敌人,不让敌逃脱就可以了,至于会不会弄错,虫达根本没有考虑。

就在韩四舍生忘死与虫达恶战的时候,韩信的队伍就潜藏在直线距离不足一千米的地方,不过这一千米要是真走起来的话,足足需要翻越五、六个山头,走在大半天的时间,也未必能够到达。

山峦之间,喊杀之声在山谷中回荡,让听者无不动容侧目。

“校尉,左面的敌军朝着东面移动了,我们是不是突出去。”一名打探消息的斥候兴奋的赶来禀报。

韩信倾听着韩四麾下将卒的叫喊声,红着眼睛久久不语,这个时候,就算是再不开窍的人,也能明白韩四这么明目张胆的举动是要做什么?

“命令弟兄们,向左突围!”韩信哽咽着下令道。一声声的喊杀之声,在折磨着他的神经,韩四的用意就在用这一声声的呼喊传来,他不能也不忍心负了韩四用生命换来的突围机会。

虫达要独享大功,丁复、朱涓自然不会答应,事实上,不用虫达遣人来送信,丁、朱两路汉军就已经朝着战斗最激烈的中心方向行进了,这使得汉军的包围圈出现了难得的空隙,也为韩信的突围创造了条件。

山岭顶峰。

战至日暮时分,韩四已经退无可退。

不仅是虫达,就连丁复和朱涓两支汉军也已经到达了战场,韩四麾下的二百余轻兵一路死亡,到最后,只剩下了区区十余人。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哈哈,孙子们,来吧,你家韩爷爷等着呢?”韩四已经全身是血,甲衣破碎不堪,若不是麾下将士们拼命遮护,他也坚持不到这最后的一刻。

“对面的敌将,可是淮阴韩信?”虫达得意洋洋的蔑视着即将覆亡的对手,心头一阵畅快。

“韩信,哈哈,你家爷爷姓韩没错,不过排行第四,是你四大爷。”韩四狠狠的啐了一口,大笑道。

“韩四——!”虫达不自禁的低喃了一句,心中掠过几分困惑。

“曲成侯,管他是谁,先剁了头颅再说?”在虫达犹豫的当口,早已不耐的丁复已是率军冲了过去。

“杀!”

虫达一见丁复抢了个先,立时红了眼睛,大叫着指挥兵士扑了上去,这个时候,先砍了对面敌对的首级再说,至于到底是谁,等拎了首级辩认就能知晓。

韩四奋起余勇,连续的刺杀了五名冲近的汉卒,最后力竭之下不支倒地,被几杆长枪穿透胸口,在挣扎了几下之后,韩四气绝而亡。剩余的十余名轻兵力战不支,有二、三人抱着交战中的汉卒跳下深涧,不知生死,其余将卒全部战死。

这一场绝岭之战,韩四以全军阵亡的代价,成功的拖住了汉军多达五千余人的围追步伐,并为韩信的突围创造了条件。

韩四,这个连名字也不讲究的小人物的拼命一击,在秦国复兴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第一百四十六章 精彩大戏

韩四。

于风云动荡的秦末大乱世中,不过是一苟活性命的草民罢了,他的战死,在那些高高在上的诸侯来说,只是战功册上的一个数字,但也正是这一个个没有感知的数字,在无言诉说一场决定了关中命运的大战。

汉军虫达等人冲上山峰,见到了是满身血污,已经辩不清相貌的韩四等一众死士尸体,这时唯一能够给虫达指认的,就是还插在山崖最高处缝隙里的,那一面残破不堪的黑底白字“韩”字旌旗了。

此韩彼韩。

虫达已经不去做什么辩认了,就连韩信都是没什么名气的家伙,更惶论是韩四。

韩四战死!

将生的机会,留给了韩信。

汉军的外围防线,在被韩四牵扯住了大批兵力之后,显得有些支离破碎,刘邦的中军所在已经移到了扶风境内,相比占领扶风这座连接雍歧、陇西、上郡的重要军镇,围剿山区的一小股敌军袭扰,刘邦相信,虫达他们能够做好。

信任,是一个宽厚有作为的君王应该做的,在这一点上,刘邦一直做得不错,当然,这也与他的年龄有关系,一个年近六旬的老者,你让他每一件事都亲历亲为,那岂不是真要了刘邦的老命。

顺利突破了汉军的第一道包围圈的韩信,在武功山外围,与前来接应的章邯军遭遇,若不是陈平就在军中,不知章邯已经归降的韩信,差一点与章军发生激战。

一千六百七十三名死士。

最后跟随韩信活着突围出去的,是二百五十一人,郑国渠畔出征时的众多兄弟,都战死在武功山里了,他们的身体连同这大山一起,化为草木生长的滋滋养份,化为荒陌之间的累累白骨。

韩信回望群山,以剑柱地,单膝跪地,嘶声喊道:“四哥,你放心。我韩信会永远记住这一天,今日的耻辱,来日定当百倍回报!”

韩信身后,二百余幸存死士个个跪倒,面向群山,许下男儿最为庄重和神圣的誓言,这十余天的苦战,留在这些死士心里的,除了艰难困苦外,还有一份份的兄弟情谊,对于把生的希望留给同伴的战友,没有人不从心底感动莫名。

会合了韩信之后,章邯、陈平率军朝着扶风方向攻击前进,他们的速度并不快,这主要是由于章军的战斗力普通不强,高强度的野战态势下,很容易拖垮将士好不容易鼓起的斗志和士气,久经战阵的章邯在用兵方面,有着极为老到的经验。

章邯由反秦阵营重新投入秦军序列,军中的那些来自关中的士卒自然十分的高兴,这些天来,雍歧一带丰收的消息就象插了翅膀一般,让每一个秦人都伸长了脖颈,而对于已经为数不多的楚人来说,这样的结果让他们心往下沉,眼前黑暗一片。

江山变幻,十年沉浮。

皆不过是世上一浮芥罢了。

驰道。

李原亲率骑军,踏着夯土平整之后的古代高速公路,从高奴一路向南,驰援扶风、武功一线。

军事冒险就象赌搏一样,以小押大的结果,其一是中大奖,其二就是输得一干二净,李原现在,就是赌场上最后一张牌还没有出的赌徒,他要想赢的话,就必须让最后的底牌由个位数的小牌变成王牌。

十五日。

这是李原与韩信约定的期限。

今天,是最后的一天,秦军的先头部队距离扶风城还有七十里,就算战马连续不停歇的奔跑,也要在日暮时分才能赶到。

“韩信,有没有成功突围?扶风,能不能顶住汉军最后一天的进攻?”李原心急如焚,时不我待,草原上的争霸战已接近尾声,诸多的小部落在匈奴人吞并的狂潮中,挣扎覆亡不复存在。

这一回北上讨伐鬼方诸部,让他在北伐大草原的理想憧憬中,看到了秦国复兴之后,需要面对的另一个强大的对手,匈奴在崛起,冒顿同样年轻,有这样一个对手竞争着,更激发起了李原心头的激昂之气。

“将军,好消息,章军已策反,韩信从武功山突围而出——!”骆甲一脸的兴奋,策马飞奔过来。

“传令各部,不惜一切代价,增援扶风。有拖延不前者,斩;有耽误战机者,斩;有避战畏战者,斩——!”李原大声喝令。

三连斩的命令,是李原自成军以来,第一次下达这样紧急的命令,雍歧根据地的存亡,关系到李原的根基,一旦让汉军窜入腹地,那么辛苦将近一年的建设成果就会毁于一旦,这对于李原来说,不亚于是晴天霹雳。

一万余秦军精锐,沿着驰道南下,卷起漫天尘土,秦军各部将校士气高涨,十五天的连续征战尽管让他们有些疲惫,但在胜利的刺激下,在韩信、辛胜孤军死守扶风事迹的渲染下,秦军士卒个个奋勇,人人争先。

骆甲骑军日行数百里,先头部队抵近扶风境内。这一次北上讨伐,经受最大锻炼的是骆甲的骑军部队,这一支陇西郡一带新募的骑军在与北方游牧部落的交锋中,展现出了严整的纪律,与部落骑兵松散的队形相比,秦骑兵的纪律更加严明、往往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