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长途的行军,楚西征军在刘邦的率领下,从砀郡出发,转战东郡、三川郡、颖川郡、南郡、汉中郡,部队从出发时的三万余人,一路扩充到庞大的十万余众,虽然在荥阳城下遭受到挫折,但刘邦随即在南郡得到韩军的支援,成功的将秦国南郡留守部队歼灭,可以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战。

刘邦大军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攻占了这座北秦岭隘道口的重镇。原本应该发生一场激战的这处所在,因为蓝田守军被阎乐抽调去与李原作战,而变得空虚之极,这让刘邦大军得以长驱直入,剑指咸阳。

与荥阳分别时相比,刘邦可谓兵强马壮。在颖川郡期间,刘邦如预料的一样,得到了谋士张良的辅佐,这让一直以来对发展方向动摇不定的刘邦有了清晰的行军路线和目标。

张良是韩国王族子孙,灭国之恨使得他一直活跃在伐秦的第一线,当年,为了刺杀始皇,张良雇佣大力士埋伏于沙丘路旁,试图一锤将秦皇赢政锤死,当然,结果很悲剧,在一众禁卫保护下玩刺杀这种高超技术,大力士被杀、张良受伤逃窜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始皇死后,张良在韩地协助韩王成起兵反秦,刘邦的到来,让张良找到了可以效力和投降的对象。

足够的腹黑、阴险,关健时候能拉得下脸,看准机会就毫不客气占一把便宜,这样的一个刘邦采纳起谏议来,才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不需要去考虑什么英雄气概、他人看法。

二世三年二月。

刘邦纳张良之计,兵进武关,一路连败秦将王陵数阵,并于三月中旬占领汉中郡郡治所在南郑。随后,刘军又马不停蹄,翻山越岭向关中挺进。

三月十九日,占据蓝田之后,刘军距离咸阳已经不足百余里,而此时,项羽的大军还刚刚过了函谷关,受制于降卒不稳和粮秣供应不上的原因,项羽联军的行军速度提不上来,四十万大军行进,霸王项羽气派果然非凡,但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后勤是否跟得上。

一直以来,习惯了就地补给、打到哪儿吃到哪儿的联军就如过地的蝗虫一般,在关中大地上席卷而过。

对于联军诸侯来说,兵进关中的梦想,已经随着巨鹿大战的落幕而变得可有可无起来,谁都知道,项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新王了,没有谁有心思和勇冠三军的项霸王去争天下,至少,现在没有。

联军的残暴激起的是秦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于是乎,在关东遍地烽火的一幕换了一个地方再又上演,只不过,双方的角色已经完全对换。

从统治者到被统治,从反抗暴政的英雄,到横征暴敛的当权者,曾经振臂一呼的诸侯们,在欢呼和胜利声中开始变质。

“沛公,咸阳在即,根据斥候送回的情报,城中守军不过千人,又都是临时招募起来的杂兵,我军当兵贵神速,抢在联军之前,一举拿下咸都。”张良锦衣裘袍,发冠高束,一付文士打扮,正在刘邦的帐中对座。

随着张良到来之后,刘邦的座上宾已经从郦食其这老酒徒换成了张子房,从这一点来看,刘邦确实够现实、够心黑的。谁的能力强,那就亲信谁,本着这一原则,刘邦带着一帮沛县的弟兄硬生生的在这诸侯争霸的乱世闯出了一条生路。

英雄不问出处。

在即将到来的大乱世的舞台上,不管是刘邦、项羽,或者李原也好,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

第九十六章 诱惑陷阱

蓝田。

隶属内史郡,始皇二十七年,秦国在全国三十六郡修建驰道,其中的一条东南道,即由咸阳、经蓝田,通武关,到达襄阳。

刘军占领蓝田之后,武安侯刘邦将居住移到了始皇帝在蓝田的行宫鼎湖宫内,这座行宫占地广阔,修建规模宏大,是阿房宫之前秦国国君避暑的所在,在行宫的前面,还有一座御羞苑,是皇家狩猎的地方。

与几个月前在荥阳碰了个灰头土脸相比,刘邦神采奕奕,有些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重又恢复了往昔谦谦长者的君子之风。

十万大军出汉中。

刘邦现在可谓兵强马壮,鼎湖宫中,萧何、曹参、周勃等沛县旧部皆在,张良、王陵等新附谋士将领也在其列。有曹参、周勃等勇将陷阵,有张良的运筹帷幄,刘军这一路可谓势如破竹。

“子房,咸阳早被李原那小贼给搬空了,只怕剩不下什么东西了?我们去的话,顶多也是占个名声。”刘邦淡淡说道。

刘邦在三川郡与李原的一番血战,也算是明白了李原的作派,这小贼就是一个强盗,有他抢先下手,能留下的东西估计不会有多少。

“沛公,就算是虚名,也足够了。诸侯群豪之中,唯有沛公您独领一军,其余皆为项籍之走狗,不足为虑。”张良笑道。

天下大势,张良胸有成竹。

秦国已经分崩离析,接下来的争霸战,是反秦各路诸侯彼此之间的撕杀,项羽借着击破秦国主力的威名,统御各路诸侯,威名一时无二;而刘邦现在要做的,就是抢在项羽之前,占领咸阳城,向天下民众显示一个信息:秦国是由刘邦终结的,而不是什么项羽。

只是亭长出身的草根刘邦、与将门虎子的项籍相比,本身就有劣势,而张良要做的,就是化劣势为胜势。

名声,就算是虚名,在这个资讯不发达的时代,也是一种资源。只要刘邦名声传扬天下,那么许多不是世家出身的人就会纷至沓来,投奔刘邦,有了这样一种人才聚集的机制,刘邦麾下就象有了一个强大的造血功能的机器。

“子房所虑甚是,只不过,想到这次又便宜了李贼,实在心有不甘。”刘邦恨恨叹息一声,本想着李原逃回关中,是为了闭关自守,那么凭自己的十万大军,就能报荥阳的一箭之仇,现在看来,暂时顾不及了。

“沛公,李贼兵不满三万,将只寥寥数员,此番守关中不成,不得不退雍歧,可见其实力有限,胸无大志,与项籍这一虎相比,只一守户之犬,何足道哉!某愿率军取了李贼之首级,为众将军助兴!”未等刘邦答话,坐下一员将领已是大声叫喝。

刘邦看去,却是刚刚归降的秦国降将戚鳃,戚鳃估计是见曹参等人在说到李原时皆露出凝重之色,便迫不及待的上前力谏。

戚鳃已经年过半百,为秦国守卫汉中的将领,在他看来,李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只凭着一时的运气成事,能力不济。

曹参、周勃听得戚鳃话里讽刺之意,皆是脸色一变,李原是什么人,他们几位吃过苦头的自然清清楚楚,莫说区区一个戚鳃,就是他们这些人都上去,一时也无法拿李原怎么样?

刘邦睨了一眼戚鳃,沉默半响始道:“戚公既有此意,莫如就率一支人马去取了陈仓。其余众将,与我兵发咸阳。”

“诺!”曹参、周勃依言领令,一个个跨步而出,看也不看一旁得意洋洋的戚鳃。

刘邦吩咐完毕,即起身朝着寝宫方向而去,那里还有行宫里美艳的娇娘在等他,虽然只是始皇的遗产,但新鲜感着实不差。

戚鳃,一个降将而已。

雍岐之地,对于中原来说,是西陲蛮荒的地方,也只有秦人才会将它视为神圣之地。作为一个楚人,刘邦真正在意的侧重点还在中原一带。

就用戚鳃来试探一下李原的实力,若是能胜,自然最好;若是败了,那到时项羽那里,也有一个说法。

不是不攻,而是李贼的这股秦军骁勇异常,非楚军精锐不能降服。

秦三世元年四月十六日。

刘邦大军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兵进灞上,秦三世皇帝赢子婴急切之下,连连向雍城的李原求援,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这个时候,赢子婴方始从皇帝的美梦中惊醒过来。

无奈之下,赢子婴只得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投降。至此,秦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帝国已不复存在。

刘邦军入咸阳,立时被咸阳的繁华景象所迷惑,李原离开之时,带走了秦国国库的财帛、粮秣,却没有带走咸阳的一应奢侈之物,提供给王侯享乐的酒肆照常营业,对于关东的这一群“草寇”来说,咸阳就象天上的仙境一样,让他们个个沉浸其中,不复忘返。

面对阿房宫中一群群的美女,刘邦也是迷惑了,年过半百,按照这个时代的寿龄,刘邦也算是长寿的一类人了,奋斗了好几年,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享受的机会,又岂能放过。

面在享受安逸的生活,人有时也会迷失自己。

刘邦麾下,也不都是看不到危险的人,但如何劝谏,却成了难题。

如果樊哙不死,以他连襟的身份,是最合适的对象;可惜,樊哙在大梁之役中战死,这使得谁来劝说,变成了难题。

张良尽管深受刘邦器重,但毕竟投奔不久,有些话说出来,刘邦能不能听,会不会有芥蒂,张良也有顾虑。

至于萧何、曹参等人,曾经的兄弟,如今随着刘邦地位的提升,双方之间已变为臣属与主公之间上下级关系,要是强行劝谏,萧何也没有把握。

就在张良、萧何等人迟疑的功夫,时间在一天天的流逝,刘军将士在咸阳城内肆意的洗劫、不少的将领不由分说霸占财物、奸淫妇孺,让关中百姓对刘邦的观感一落千丈。等到张良等人实在忍耐不住力谏时,一切已为时晚矣。

面对咸阳百姓冷漠仇视的目光,刘邦才始反应过来,咸阳,就是李原留下的一个诱惑陷阱。可悲的是,他刘邦竟然不加辩别的跳了下去。

第九十七章 陈仓之战(一)

刘邦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而失去了关中的民心。

尽管他随后召集诸县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却仍不能令关中百姓消除怀疑。

在历史上,刘邦对关中的统治也并非牢不可破,公元前205年,在楚汉相争的关健时候,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造成这一结果的正是刘邦五十万大军的粮秣供应,在沉重的军粮负担下,关中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复秦自立。

刘邦军的抢先入城,让意气风发的霸王项羽勃然大怒,在击破了章邯的秦军主力之后,项羽的楚军一路所向披靡,无人可敌,在他看来,咸阳就是他囊中之物,谁敢抢先伸手?

夏邑。

经过数天的行军,项羽的四十万大军终于通过函谷关,一路之上,秦国降卒的缓慢动作让项羽屡屡动怒。

此时,刘邦麾下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告密,言刘邦有称王的企图。同时,曹无伤还向项羽指认了一个重要的人证。

司马欣,这个秦军中仅次于章邯的第二把手,居然是刘邦暗伏在秦军中的间作,换句话说,司马欣是为刘邦服务的,在秦国灭亡之后,司马欣顺里成章的成为了刘邦暗伏在项羽身边的间作。

造成项军动作迟缓的原因,是有人在秦国降卒中传言:项羽要屠杀关中的秦人,以报先前秦军破楚杀父之仇,这使得降卒们个个心存顾虑,不愿前行。而发布这一流言的始作俑者,据曹无伤说,就是司马欣。

司马欣,这位前秦国的栎阳令真实身份,在历史的记载中,就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他与刘邦麾下的曹参、周勃等人相交莫逆,同时,又是章邯身边的第二把手,横跨秦与反秦势力之间,却能游刃有余,实在罕见之至。

项羽听到这一密报,立时大怒,脾气暴烈的霸王立时让手下召来司马欣,在一番对质之后,司马欣伏首认罪。

至此,项羽与刘邦曾经并肩作战的友谊如泡沫般破裂,在通向最高权力祭台的争夺战中,不管是朋友,还是战友,都将变成敌人。

如期而至,那一场精采绝伦的“鸿门宴”依旧上演,只不过,没了樊哙之后,刘邦又当如何来抵挡项庄的攻击。

刘邦、项羽在勾心斗角,李原无暇顾及。

刚刚在雍城安顿下来的李原军,正在面临一场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战事,刘邦的大将戚鳃率五千兵士来犯陈仓。

陈仓。

也就是后世的宝鸡,这座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巴蜀、陇西的要冲,也是李原军驻守雍歧的关健节点。

戚鳃为秦国降将,曾在陈仓一带驻扎,对这里的地貌情况很是熟悉,他这一次请令出兵,也并非是冒进,而是确确实实有几分把握。

在出兵之前,戚鳃遣人联络了在姜水、姬水一带游牧耕种的羌人部落,双方约定里应外合,一举将还未站稳脚跟的李原军赶出雍歧。

四月末。

羌人姜氏部落在陈仓东南的姜水一带发动叛乱,李原遣蒋渝领一军前往剿乱,未及平息,羌人姬氏部落又在姬水作乱,骆甲再领一军出征,与此同时,雍歧各地也是风波激荡,小规模的叛乱频频。

就在李原疲于应付的时候,戚鳃兵发陈仓,围李原军部将王尚于城内,双方激战数日,王尚兵不足千人,野战不利,只能收缩于城内,以待李原从雍城来援。

五月二日,李原得悉陈仓危急消息,急领刚刚整编完毕的三千精兵日夜兼程杀往陈仓,中途与刘邦的增援部队王陵军伏兵遭遇,双方恶战一场,不分胜负。

随后,李原率军进驻陈仓城外,与王尚互为犄角,与刘邦军对峙,持续时间二十多天的陈仓大战由此拉开序幕。

李原军营,天色渐暗。

伍卒韩四挺直了身子,目不斜视的盯着前方某一处空白地方,神情茫然而无措。作为一个刚入伍的新卒,能够被选拔到李原的亲兵营,韩四都觉得自己有点不敢相信。

从大梁、到荥阳,再到雒阳、咸阳、雍城,韩四几乎是追随着李原军的脚步来到雍歧,而在经过了数天的考虑之后,他决定放下木工的活计,加入到李原军的队伍中来。成为一名荣耀的战士,这是韩四最为朴素的想法。

“什么人 ?'…'口令。”远远的看见有人靠近,韩四叫喝了一声。口令这东西甚是好玩,据那些老卒说是李将军发明的,目的是防止有敌方的斥候、间作潜入,这个法子很是得到亲兵营的将士的喜爱。

口令,是唯一通行中军的信息,除此之外,没有其它。

就算你是军中的高级将领,说不出口令,也只能在中军营外头等着。

“凤鸣——!”听到韩四的问话,对面的人立即回答道。

“歧山——!”韩四一边回答,一边搬开拦路的栅栏,这时他才看清楚,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客居雍歧的秦国边军将领蒙虎。

在王离、苏角离开之后,蒙虎领着还在养伤的二千余边军士兵继续滞留,他们的身份特殊,李原也没有要求蒙虎帮助出征的意思,在他看来,自己的事情还是要由自己人来完成,雍歧虽然内有叛乱四起,外有戚鳃来犯,但这一点小困难若是还不能解决,那何谈争霸中原,与项羽、刘邦一较长短。

“李郡守,叛军来犯,为何不知会我边军将卒,莫不是欺我边军无人 ?'…'”蒙虎刚踏进营帐,便气呼呼的大声道。

帐中,李原身边,李必、白广季、还有刚刚伤愈却失了一只眼睛的曹信皆在,听到蒙虎语气不客气,李必等人不禁怒上心头。

“蒙少将军,此话怎讲?边军将卒前番伤亡甚重,将士已不堪重负,何能一战?”李原脸色一沉,盯视蒙虎说道。

“禀郡守,大秦边军都尉蒙虎领边军将士四百一十五人前来报到,听候调遣。”蒙虎涨红着脸,大声说道。

在雍歧客居的滋味,很不好受,尤其对于象蒙虎这样年轻气盛的少年,更是如此。李原虽然不说什么,但军中健儿又有哪个是好相与的,蒙虎这些天来,听到的闲言碎语不少,这一次,他执意要出征,就是不想让人说边军的闲话。

第九十八章 陈仓之战(二)

大秦边军,素来精锐。

蒙虎带来的这四百余人,又皆是百战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