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女子。

一个快要三十的成熟女人,当着两个不满二十的少女说自己是小女子,这差一点让玛利亚和阎凤吐出来,但克丽奥佩特拉却象没事人一样,挑衅的看着对方。

“贪墨,你血口喷人,我们还不致于和你这个疯婆子一般见识。”阎凤星眸怒睁,俏脸上杀气腾腾。经过了回转国内的一次远行,阎凤的身份虽然依旧让人觉得难堪,但好歹她也是大秦的长乐公主殿下,这身份摆在这里,骂上克丽奥佩特拉几句也是正常。

“长公主殿下,我只是看不惯卑劣的犹太人罢了,可没有冲您发火的意思,罗马国内已经发出了紧急动员号令,目的就是为了对付你们秦人,具体的情况,是否能容我细细讲来。”克丽奥佩特拉神色一紧,道。

吐露一些真实的情报。

是接近和取得秦人信任的前提,克丽奥佩特拉在临别西庇阿之时,就有过这方面的考虑,而她提供的罗马国内的情报,也确确实实是真实可信的,就算秦国派了暗间去查证,也找不出什么破绽。

阎凤和玛利亚一边听着,一边对望交换着意见,好半天方道:“你的这些东西,在整理之后,会一字不漏的转呈给陛下,至于是否接见,那要看陛下的意思,来人,给皇后殿下安排住处歇下。”

克丽奥佩特拉这时倒也不生气,她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面前的这两个小女子明显上了钩,而要钓上李原这条大鱼,那当然要换上更诱人的饵料,必然的时候,克丽奥佩特拉不介意自己亲自上阵。

从李原的宫中留着两个娇美小娘来看,这位秦国的神武大帝并不是不懂得美色,他不过是那种个人取向特殊的男人而己,而克丽奥佩特拉对如何吸引好色男人有着充足的自信,虽然她早己过了花季之年。

寝宫中。

在三个女人一台戏上演的时候,被她们关注的焦点,秦国的神武大帝李原正在城中的住处批阅奏折。他披着一件淡黄色的绸衫,轻抿着从东方长途运送来的绿茶,唇齿间留有的淡淡幽香让人精神一振。

案几上。

一堆堆的竹简、帛书还有粗糙的麻布片,已经被整理了出来,上面的文字记录包括了欧洲一带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势力强弱和对手个性特点,其中,最为庞大和种类繁多的一堆,正是来自于罗马的记录。

“罗马人暴兵了?这西庇阿是想要尽快决战吗?如果战的话,罗马人的主攻方向,是西面的伊利比亚半岛,还是东面的巴尔干半岛,又或者再魄力大点,通过海军舰队直接投放兵力进攻地中海东岸一带?”

西庇阿的意图如何?对于秦军的下一步动作很重要,而从目前李原手里掌握的情况来分析,罗马军队的调动迹象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更多的情报来加以支撑。

第四百九十五章 圣母的男人

女人相争。

谁是胜利者,最终要由男人来决定。

当然,这个男人必须是象李原一样强大的英雄人物。

克丽奥佩特拉希望见上李原一面,然后用她的媚力、她的身体、她的心计去赢回失去的一切。而玛利亚这个年轻的犹太小娘,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李原静静的听着从克丽奥佩特拉那里获得的消息,他的沉默不语让玛利亚忐忑起来,她还是第一次参与到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复杂情形中,心里一边碰碰的跳动着,一边不时的打量面前这个沉峻的象一座山的男人。

如果没有东方之行,李原在玛利亚的心中,至多也不过是和亚历山大大帝一样,是一个嗜血的君王,伟大的统帅罢了。但到了长安、到了关东的荥阳、彭城等地之后,玛利亚才发现,她的认识并不充分。

秦末动乱,诸侯攻秦,都城陷落,国之将灭。

在这一连串的剧变之后,李原突然出现了,他就象北斗七星中最闪亮的那一颗,引领着万千大秦将士从黑暗中崛起,渐渐的将光华照亮整个夜空。让玛利亚感兴趣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李原的草根身份更让她心有戚戚。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玛利亚在东方时听到的一句口号,说出这句话的据说是数年前率领一群农民揭竿而起的一位叫陈胜的英雄。这个人虽然已经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但他的这句话却是震聋发馈。

李原从雍丘城中的一个军侯起步,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的踏上权力的颠峰,这其中虽然有来自李斯方面的助力。但真正的原因还是本身的能力出众。

犹太民族生活在地中海东岸死海一带已有千年,这千年里,太多的苦难相伴着这个民族,而犹太民众期盼的英雄却一直没有出现。

现在的犹太王戴维虽然在选择与秦国结盟的问题上表现出了精明的一面,但这个大商人、大贵族出身的君王很显然不能代表全体犹太人的利益。说的更透彻一点,戴维只是犹太贵族压制普通民众的一个代言人,他不会也不可能将犹太人带出苦难。

玛利亚和她的伙伴们一直在苦苦寻找,没有错,伙伴们——。在一百余年前,一个神秘的组织在犹太贫民中间逐渐发展壮大。它的名字就是犹太教,而在玛利亚的心中,李原的印象已经和犹太教的圣人摩西一样了。

《出埃及记》是犹太人视为神圣的一个故事。圣徒摩西受上帝耶和华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在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他在就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去世了。

在摩西勇于牺牲的精神引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犹太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个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对于犹太少女玛利亚的这份执念,李原知道一点,不过,代替摩西成为犹太人的圣徒,李原还没有考虑过,一个东方黄种人成为西方白种人的圣人。这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中国兵法的老祖宗孙武,在其所著的书里面,对于战事有这样的描述。李原苦苦思索。西征以来一直顺风顺水的大秦军,在面临最强大的对手时,不仅仅需要勇敢,还需要那么一点智慧。

大秦与罗马。

一直被后人意淫谁更厉害的两个东西方古代强国,本来是绝不可能相遇到一处的,但如今,因为李原的横空出世。而使得谁更厉害成为擂台比拼的重点。在这一场从未有过的亚欧大陆争霸战开始之前,好好的梳理一下各自的底牌,是十分必要的。

秦国方面。

有利的底牌,是经过一连串的合纵连横,李原成功的在亚平宁半岛的四周。经营起了一张大网,同时,在巴尔干半岛上,十万秦军击退了罗马的高卢军团,在海上,新建立的大秦地中海舰队也开始显露锋芒。

至于不利的因素,罗马人内线作战,暴兵之后的西庇阿随时可以选择一个方向突破,这是秦国不能相比的,拥有漫长的疆域。

辽阔的西伯利亚大草原,还有中亚的黄沙、北非的大河,这迥异的自然风光,在吸引着大秦将士一次次出征的同时,也渐渐的分散了秦国的战力。尽管李原先后征发的国内将士有近四十万的庞大规模,但真正能够用到欧洲战场上的,不会超过十五万人的极限。当然,象迦太基、色雷斯、埃及、犹太、高卢这些结盟的依附势力,也会派出军队参与到这场宏大的战事中,但指望他们出多大的力量不现实。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作为一个有着清醒头脑的统帅,李原对西方的民族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同的肤色决定了双方立场的不同,这就好比迦太基人,汉尼拔现在因为落魄不得不选择和秦国联合,而当他有一天发现,罗马人已经不再是阻挠迦太基强大的因素,相反倒是秦国才是时,汉尼拔随时有可能翻脸选择与西庇阿合作。

相信自己。

可以利用他族,但不能依懒他族。

李原心中的信念从未如此的坚定过,大秦将士的吃苦耐劳,勇敢无畏,让他有了直面挑战的信心。

越是形势一片大好,越是要清醒。

这是无数的历史教训给出的答案,李原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试图看清楚在纷繁复杂线索中的最合适秦国的一条。在将迦太基、高卢、色雷斯、埃及、犹太这些个名义上的盟友盘算了一圈之后,李原把众谋士叫了进来。

武靠将才,文靠谋士。

李原领兵打仗出身,他的身边,将星云集是当然的,而在大秦统一之后,相当弱势的文官系统出现了分化,特别是西征之后,一大批有才识的如贾谊、张释之、冯唐等年轻人加入到西征队伍中,他们承担起了参赞军机、政事,出谋划策的重任。

克里特岛海战的胜利,让这群参谋们喜不自禁,这是他们精心策划的一次利用希腊商船诱捕海盗的骗局,格雷尔这个大海盗头子很不幸的中招了。

“诸位,现在有一个出使迦太基的任务,你们的目的是速往迦太基城一趟,与汉尼拔大统帅见上一面,告诉他,要想复仇的话,就先缓一缓出兵,具体的时间以我大秦军在东线发起攻势为准——。”一边说着,李原的目光从贾谊等人脸上扫过。

“陛下,属下愿往迦太基城一行。不过,迦太基人与罗马人仇怨数代,这回好不容易找到了机会,他们只怕不会放弃,而且以属下的见识,汉尼拔在有利局面下,抢先动手也是势在必然。”脸庞黝黑的贾谊站了出来,嗡声道。

有付出,才有得到。

贾谊的黑脸是长期在北部非洲的热浪下面烘烤的结果着,就算是黄种人晒得也和黑人差不多了。在陆贾因身体原因渐渐退居二线时,贾谊张释之等一批的年轻谋士涌现了出来,这是李原最为欣慰的。

“汉尼拔要是坚持的话,你就把这封信交给他。”李原一边说着,一边将刚刚拟好的帛信交到贾谊手里。

书信中,李原没有隐瞒,向汉尼拔这位盟友详细的说出了秦国的近期战略意图,并指出,与罗马的交锋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步的蚕食罗马的国力,消除罗马人的战争潜力,否则的话,就极有可能再犯第二次布匿战争冒进致败的风险。

第四百九十六章 **弩发明

游说汉尼拔,协调东、西两条战线的进展,争取给罗马人以更大的压迫,李原在运筹帷幄中展现着自己越来越自信的能力。

七月流火。

地中海南部海岸一带,阵阵热浪翻涌,把这一片缺少淡水的土地烘烤的象贴在锅子上的大饼一样。在公元前一世纪,撒哈拉沙漠的地域还不象后世那样广阔,在靠近迦太基城的迈杰尔达河流域,一队队的腓尼基人辛苦的在田地里劳作,将采摘下来的橄榄装进箱子里,再运上牛车,贩运到迦太基城去。

与埃及人、罗马人不同,迦太基人在手工艺方面的天赋要更厉害一些,这些油橄榄在送到城中之后,会被分检出来,小一点的被送到榨油作坊,制作深受贵族女子欢迎的橄榄油,而个头饱满大一点的,则被装嵌到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通过海上贩运、丝路东送,最后被运到东方,成为稀罕的珍物。

贾谊从李原那里领了出使迦太基的命令,张释之、冯唐两个作为副使相随,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而这样的出使就是锻炼能力的最好机会。大秦使团一路经死海、尼罗河、亚历山大港,再沿着非洲的北海岸西行,这路上的异邦景致让大秦使团的年轻人们眼珠子转不过来,心里面连连的感叹这世上风光的不同。

“贾兄,这黑种人怎么全身都是黑的,他们一生下来就是这样吗?”冯唐第一次跟随着贾谊出使,好奇心最重,相比之下,张释之要稳重一些。这位天师道的年轻传道者在大天师张良的跟前学法著说,心境练就的不错。

“黑人,白人,黄种人,当然天生就是这样。肤色不同没有什么,不过,等到了迦太基,你我可不能露出高傲之态,那些腓力基人的后裔可不是好对付的。”贾谊眯了眯眼睛,脸上露出郑重之色。

作为罗马人的老对手。迦太基人足够自豪,他们凭借着并不充裕的国力,差一点打进罗马的都城,而今,虽然他们渐渐的没落了,但只要英明的大执政官汉尼拔还在。迦太基人的希望就还在。

七月十九日。

迦太基城。

这座北部非洲的重要港口城市,显得破落而衰败,在经过了罗马人的盘剥、海盗的劫掠之后,渐渐的失去了它原有的珍珠般的光泽。不过,在贾谊和大秦使团到来的时候,城门口却是难得的热闹非凡。

油橄榄的收获季,是迦太基人传统的欢庆季节。不过,自从败给了罗马人之后,迦太基人已经有足足七年时间没有举办过节日了,今年,也就是大秦历十七年的这一个夏季,迦太基人从秦军与罗马军队在巴尔干、爱琴海的争锋中再次看到了希望。

汉尼拔兴奋之余,为振奋国民士气,决定举办自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的首个盛大欢庆季节,贾谊他们到来的正是时候。

向负责外交联络的迦太基官员通报,然后在驿馆住下。贾谊选择了好好的休息养神,而冯唐和张释之则按耐不住,决定出门到街面上游历一番。

“等见到汉尼拔,要应该怎么说呢?”贾谊闭着眼睛,想了又想。从油橄榄丰收季的举行来看。汉尼拔想要在短时间内凝聚国民之心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趁热打铁,很有可能汉尼拔会在几天内提出征讨伊比利亚半岛的建议,要是不能抢先阻止,等到迦太基军队渡海与罗马人打起来了,那一切就都晚了。

伊比利亚半岛。

曾经是汉尼拔岳父的领地,后来才被罗马人强占。要想说服汉尼拔,确实难度不小,不过,贾谊也不是全无依仗,除了三寸不烂之舌外,怀中李原的书信,是最好的游说法宝,汉尼拔对其他人也许会不屑一顾,而对敢于和罗马人硬碰硬交锋,并取得胜利的李原,他的心中要看重几分。

贾谊没有猜错。

汉尼拔确实已经颁布了总动员令,急于复仇的他已经等不及了,在得到宿敌连败的消息后,汉尼拔认为,罗马人已经穷途末路了。他们在海战中不是秦人的对手,在陆战上更是失分连连,这个时候,迦太基人必须迅速行动,狠狠的给罗马人以重重一击。

收获季的欢庆,给予迦太基人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重新振作的信心。

以弱击强。

以少胜多。

过去是迦太基人与罗马人战争史的主旋律,汉尼拔虽然在军事上有着优秀的才干,但孤军奋战的结果是虽然能在局部战事中获得胜利,却不能改变战役的大局,而今,局势因为秦国的意外出现而逆转,罗马人陷入到了困境之中,这让汉尼拔重新看到了逆转的希望。

贾谊与汉尼拔的会谈,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为了保持住这一份机密,汉尼拔没有让其他的迦太基官员参与其中,而秦国使团一方也是一样,张释之和冯唐作为副使,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向迦太基人传播东方的文明、天师教义和大秦强大的国力上面。

分工不同。

自然担负的责任也不同。

贾谊在秘密会谈中,将李原的书信呈了出来,同时,为了坚定汉尼拔的信心,他向汉尼拔透露了秦国目前掌握的罗马的最新情报,西庇阿的暴兵计划、罗马国内奴隶主和自耕农对于遭受入侵的忿怒,再加上迦太基与罗马的宿仇,可以想象,一旦迦太基军队抢先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势必会激起罗马人的强烈反应,到了那时候,深陷泥潭之中的汉尼拔极有可能遭到罗马人的围攻。

李原的这一诚恳表态,让汉尼拔陷入沉默之中,他不是没有军事眼光,罗马人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若是没有秦国在东部战线的发力,迦太基只有二万不到的西路军实在无法对罗马构成多大的威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