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真不救?三郎,你怎么这般无情?就算李家与你没有感情,生养之恩总也要报的——。”赢玉漱面露绝望之色,这些天来,身心俱疲的她再鼓不起上一回击鼓助战的勇气。李原的“绝情”也让她始料不及,本来想着只要李原认了血缘,这李家的一付重担她也可以顺利交接,现在来看,这分明没了可能。

她想的,只是安逸平和的生活,只是做一个太平天下的尊贵女子,这些,原本就在眼前,可现在却远离了她许久。

李原摇了摇头,道:“其实,公主也清楚,那本就是一个死局,又哪里能解得开,李家已经没落,公主还是放下了吧,至于大秦的未来,这乱世争雄,不到最后,谁又能说得清楚。”李原的声音冷静的就象一个陌生人的叙述事情一样,不带一丝感情。

相比赢玉漱,李原只是一个来自于后世的局外人,见惯了二千多年王朝更替的分离统一之后,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赢玉漱终于决定放弃,一如她曾经在历史上做过的选择一样。

从李府离开的时候,李原带走了李家在秦国各地联络人的皂册,上面记录的是李斯一系官员的名字,还有他们的一些重要记录,这份皂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了它的存在,李原可以更容易的在秦国的版图上纵横驰骋。

不管李原的想法怎样,他总也是李家的血脉,赢玉漱将皂册交给李原,总算也是有了一桩心愿。

在这之后,没有了大秦的长公主,没有了丞相府的长媳,也许一盏青灯、一册道册,伴她接下来的余生岁月。

赢玉漱这么想着,在将皂册交到李原手里时,她的心境忽然间平静了下来,俏脸上渐露圣洁无暇的光辉。

李原眸中,精光倏动,这一刻,他倏然有一种不管不顾拥抱这个女人的冲动。

五天。

足够让刘邦再赌一把了。

十二月一日,晨。

整顿完毕的刘邦大军再一次祭起了进攻的号角,这一次,再没有了联军内部勾心斗角牵制的刘邦决定孤注一掷。

荥阳城里。

在高效率的运作体制下,紧急动员令被有条不紊的下达,李原的麾下,再一次聚集起了有七千的兵卒。

这些士兵共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为李原的亲兵营、原李府的宾客,他们的人数虽然只有四百人,但却是城中守卒的精华所在,这一支精兵将成为左右战事胜负的关健所在;第二档的兵士有二千七百余人,主要包括了原吏卒、原赵贲部投降士兵、还有一些大户的仆从;第三档也是人数最多的,由范贾、关跃、侯喜组织起来的荥阳城中青壮、健妇,这些辅兵主要担任城上辎重的运输任务,当然,在兵力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派到城恒上与敌作战。

北门。

李原的亲兵行列中,多了几个陌生的面孔,除了李必之外,还有几个被挑选出来的李府的前门客。

李斯为秦国相十余年,府中门客最盛之时有一千余人,曹大,名信,上蔡人氏,与李相同籍,因家中排行老大而被人唤作曹大。

说起曹大的祖先武公曹胜,曾是春秋时曹国的国君,并且多次参加由当时的霸主晋国召集的会盟及征战,算得上是曹国中兴的一代王侯,曹胜之后,曹国每况愈下最终被宋国灭亡,曹信一支从定陶的古曹国迁至上察一带居住,已历五代。

到了曹信这一代,曹家已经和一般的平民没有什么两样了,唯一能代表曾经荣耀的就是曹家的男丁大多长得孔武有力,身材魁梧,倒也不负先祖武公之名;曹信在李府五年,一直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展示,不过,他倒也忠心耿耿,没有象其它势利之徒那样一见不妙就离开。

曹信人高马大,却是心思简单,少时游侠乡里,凭的是一双铁拳,待壮时身为宾客,靠的是一把子的力气,这次,是在看到赢玉漱确实没有了带领李家复起的心思后,曹信才跟着李必投奔了李原,于他来说,李原和李家毕竟还是有一丝联系的,这样一来,他转投的举动就不算背叛。

战鼓轰然作响。

引得青石砌成的荥阳城墙一阵阵的颤动作响,这座重镇在短短的二年时间内,经历的腥风血雨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来得多。在坚实城墙的保护下,城中军民一次次的成功将前来洗劫的敌军击退,这一次,他们也同样信心满满。

短短的一个月内,荥阳城两次颁发征召令,赵贲当政之时,强行征召的决定弄得天怒人怨,而现在,李原同样的命令,目的相同,结果却是完全不一样。赵贲的倒行逆施让他失去了荥阳父老的支持,而李原军,在占领荥阳的这十余天里,几乎没有给城中带来什么大的破坏。

这其中,还得益于李原之前一系列的民政措施的推行,也得益于范贾、关跃、胡壮、张负等官员父老的倾力支持。

城在,则财富在,没有人能够随意剥夺。

城陷,则人财俱亡,刘邦军兵卒可以随意进行烧杀抢掠。

对于这一层结果,荥阳的百姓看得真切清楚。

第五十八章 焚粮毒计

荥阳城下。

刘邦大营笼罩在一片雾色之中,凌晨即临,巡营的士兵也三三两两的躲到了避风的角落,这寒冷的天气里,巡营是件苦的不能再苦的差使,如果可能的话,这些兵士最希望能围坐在帐篷里的火堆旁,温一壶好酒,啃一口发软的粟饼,这日子才算是过得舒畅。

辎重营。

萧何神情复杂的看着被堆积成小山一样的粮秣,缩在布袍里的双手在微微颤抖,在他身边,卢绾倒是一脸的轻松神色,他的手里正持着一个被点燃的火把。

“老萧,你别舍不得,这点东西只要我们拿下荥阳城,还不是你想多少就要多少?”卢绾笑嘻嘻的说道。

萧何却是叹息一声:“这些粮秣得来不易呀,就这么一把火烧了,总觉得可惜。”

卢绾摇头,冷笑一声道:“不烧又怎的,不烧了那帮子吃闲饭的能拼命,要我说,沛公这法子才真是高明,这火势一起,只要传扬一下秦狗袭了营寨,烧了粮秣,那些士卒还不红了眼睛豁出性命的攻城,到时候,城池若下,一切都好说;若是没有拿下来,也少了那么多闲吃饭的。”

卢绾说罢,扬手一扔,火把钻入粮秣堆里,不一会儿,即燃起熊熊大火,映红了天边的半轮朝阳。

“秦狗劫营了,兄弟们,和他们拼了!”

“没有吃的,我们到城里抢去,杀呀!”

“风,大风!”

刘军将卒群情激奋,在曹参、周勃、灌婴、郦商等将领的鼓动下,一队队瞪着血红眼珠子,手持着刀剑的士兵快速的列队,冲着荥阳黑黝黝的城墙根处涌了过来。

血战三日。

荥阳城恒,几度易手,双方皆是伤亡惨重。

经过前二次的攻城战,荥阳城外的护城河已经有好几处被沙土所掩埋,发了狠的刘军将卒在将领的催促下,从沙土填积的甬道奔至城下,然后架起云梯不要命的朝城上先登,曹参、灌婴乃至周勃,都到了第一线指挥作战。

不胜即败,显然,刘邦军上下也清楚,这一次攻城,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胜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败了,则一无所有,狼狈溃逃。

刘邦本来就是一个赌徒,这一次李原火中取粟,从他的计划之中偷窃了荥阳,这让一直以来都只占便宜、很少失手的刘邦恼羞成怒。盛怒中的刘邦,爆发出了难得少有的悍性,他竟然使出了**军粮的举动,刚刚整合的刘邦军队几乎没有经过编队的训练,就被曹参、周勃等人投入到了城恒绞肉机上。

火油浸烧,燃起冲天的火光;一根根被点燃的木料夹杂着坠落的热力被猛然推下,让不及躲避的刘军兵卒哀嚎不已。

“都嚎什么丧,给我压上去,秦狗快撑不住了!”灌婴嘶声怒吼,这一回,灌婴在曹参、周勃等将领之前,抢到了进攻北门的先登任务。灌婴很急切,荥阳曹参攻了二次都没有拿下,若是他这一次一举入城,那功劳和战绩在刘军将领中,就是首功之将。

在灌婴的催促下,灌部兵士如蚁附般的沿着靠在城墙上的五、六架粗木制作的云梯推进,一个兵士被推落,后面又一个跟上——。即便有一队兵士被热油、滚木扫落,后面的另一队很快接过先登任务,一直到也被城上守卒击杀。

高强度的攻防城下,守卒的压力越来越大,刘邦这一次完全没有投机取巧的意思,在与麾下的众将商议之后,刘邦的进攻一开始就显出了志在必得的气势。

将近五万的联军,真正由刘邦嫡系指挥的不过区区二万人不到,余下的都是些杂七杂八的小诸侯的部队,这些不久前还是青壮的士兵,真正拉上战场,估计摇旗呐喊是可以的,让他们真刀真枪的拼杀,一哄而散的可能性相当的大。

趁着荥阳守军力量不足的当口,让没有经过什么训练,只是拿着木棍叫喊几声的青壮成为真正的士兵,就必须要他们见见血,经过一到二场足以让青壮们死都不会忘记的惨烈战事。

至于,损失多少,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对于要死多少人,刘邦不在乎,甚至于还很得意,因为经过半个多月的对峙,刘军的粮秣供应已经开始紧张了。

原先,从杨熊军中截获的粮秣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几天来,刘军的辎重主要依靠从砀郡、东郡一带已占郡县搜刮来的补给,这对刘邦来说,供给的压力相当的大。现在,一把火把刘军剩余的一点积蓄烧了个干净,没有了念想的刘军士兵绝望的嚎叫着,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到攻破城池上。

荥阳城。

这座大粮仓,无疑就是刘军将卒最好的试炼场,不管胜或败,从血与火中走出来的刘军将卒都将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不得不承认,刘邦的动作足够老辣,壮士扼腕,果断之极,打的就是李原一个措手不及,要是李原之前有丝毫的麻痹心理,刘军这会儿估计已在城内了。

长枪在手。

血珠溅落,敌尸被挑落于城头。

李原扫视城恒,只见密密麻麻的刘军士兵如蚁附般的涌了上来,双方在城垛口处进行着惨烈的拉剧战,不时有勇悍的刘军士卒跳了城头,挥动着手里的武器试图为后面的同伴赢得站立的空间。

李原衣不卸甲,枪不离手,亲率李必、曹信亲兵营战斗在北门第一线,虽然已是一军统帅,安危系于一身,但李原还是更习惯将自己当作普通的一兵,当作在后世军队里的一名小小的带队下士。

用一点一点的努力来支撑起将士的信心,用自己的行动去赢得士兵的拥戴,这是李原一直在做的。

曹信、李必都很惊异。惊异于李原对胜利的渴望和执着,惊异于李原身先士卒的作派。在起初,他只是以为李原在开始时做做样子,却没有想到,李原是真的如一个秦军中低级军官一样,带着一队精兵左冲右杀。

热血在胸中沸腾,荣耀在心头升起。

“大秦,大秦!”急喘着粗气的秦军守卒拼命的叫喊着,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攀上城头的敌卒给掀落于城下。

“卟,卟,卟!”劲弩急速连射的声响夹杂在叫喊声中,并不醒目,但战果却是令人望之侧目,在被刘军刚占领的地方,秦军密集的连发弩如蝗般的钉在只穿着布衣的刘军士兵身上,立时间惨叫连连,伏尸遍地。

四百名从赵贲军降卒中挑选出来的弩兵,加上从荥阳府库里运来的足以消灭近万敌兵的机弩、箭簇,这支远程打击精锐在陈平的督促下,将一个又一个缺口处的涌上来的敌兵一一消灭。

连排的机弩,加上三段击的运用,让机弩在守城的特定条件下,成为秦国时代对付密集阵形的有力兵器“弩枪”。

就算是再勇敢的士兵,在面对扑天盖地而来的箭矢时,也只能徒乎奈何。

第五十九章 意外之局

李原与刘邦,就象两个赌急了眼的豪客,围绕着荥阳这座重镇施展出了全部的本领。

战事胶着。

攻防双方的兵力投入已近极限,手里预留的最后一点压箱底的手段也都用上了,对各级将领来说,能够做的只剩下了一样,就是咬牙苦撑,撑到对方支持不住为止。

郡守府。

作为李原手底下最重要的幕僚,陈平的嗓子已经哑了好些天了,以往的风度形象也随着忙碌而不复存在。

李原在城头督促,城中一应事务就交给了陈平负责,也亏了有陈平的协助,不然的话,仅靠能力平平的范贾、关跃等人,这守城的辎重一块就要出现断档。

李原军与刘邦军围绕着争夺荥阳重镇的战事延绵了有二个多月,只要是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最后的胜负到来了。

在这一战前,两军对垒的主要战法是以堂堂正正的王师营垒、列阵撕杀为主,至于攻城,在缺少了火药武器的情况下,一般以围城为主,不采取强攻的方式,特别是在春秋时代,有的城池被围了七、八个月,甚至于一年多时间,居然还能保全下来,并最终搬来援兵,反败为胜。

荥阳这一次的血战,则完全颠覆了这种传统的战法,不要命的以性命相填、不讲究战法的猛攻、还有督战队对逃亡兵士的斩杀,都让战役进入到了更为残酷的模式。

风暴越卷越大,从荥阳漫延至关东各地。

平阴北。

一支意料之外的军队卷入这场拉剧战,统帅这支军队的是韩国宗室的后裔韩成,辅佐韩成的正是秦末汉初最有名的谋士:留侯张良。

在得知雒阳的秦军东进之后,刘邦也是强手连发,一方面布下计谋消除联军内部隐患,另一方面遣出数路使者,向楚、韩、魏、赵等反秦势力再次告急。

与其它各路势力相比,在颖川郡一带活动的韩军离得最近,于是乎在鬼谋陈平出场之后,张良也终于被李原掀起的这场风暴带进了旋涡之中。骆甲、蒋渝在平阴一带的驻留动作没有逃过张良的眼睛,张良早与刘邦有莫逆之交,在仔细分析了刘邦面临的窘境之后,他立即说服韩成出兵来援。

骆甲、蒋渝的临战经验、应变能力与张良相比,还有差距,在与韩成、张良指挥的韩军交战中,秦军虽然占据了上风,但却被韩军死死拖住,一时间前进缓慢。

西路秦军被韩军所阻,在濮阳西,从棘原出发的章平五千秦军也没能顺利渡河,一直在安阳一带驻足不前的楚军突然发力。

楚王熊心任命的上将军宋义被血气方刚的项羽斩杀,楚军随即如同从深山跑出来的猛虎一般,仅用了二日二夜就抵达了巨鹿外围,章邯面临的压力倏然增大。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章邯急令章平领军回援,与此同时,又令邯郸的王离军团速速南下,与秦军主力会师于巨鹿,章邯要用一场大会战来结束关东所有的战事。

两路近处的秦军受阻,反倒让从邯郸远道而来苏角军一路推进得很顺利,秦国边军拥有强大的机动能力让试图阻拦的各路势力都成了吃尘土的货色。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正午。

一路疾进的秦军猛将苏角如破竹般穿透空虚的刘邦军后翼,并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对攻城已疲的刘军展开反攻,秦国边军的到来,对久战已疲的刘军将卒来说,就如同遭到晴天霹雳一般。

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苏角率军猛打猛冲,秦国边军的战斗力在这一次战斗中得到完全的发挥,已经在城下被消磨了斗志的刘军渐渐不支。苏角的进攻出乎意料的顺利,担任后军阻击的郦商一触即溃。曹参、周勃、灌婴等诸将见势不妙,也开始率领本部人马朝南撤退,刘邦更是象早有意料一般,抢先一步与韩成、张良取得的联系。

一月二日。

刘邦领着本部一万七千余众撤退至白马、平阴一带,随即也不停留收罗溃卒,即引兵往颖川、南阳一带而去。

第二次荥阳之战,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