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这就去召集将士,我彼得乌斯不会让将军失望的。”壮汉神色一紧,大声领令道。

西庇阿点了点头,默默的注视着彼得乌斯的身影离开。对于罗马众将质疑的声音,西庇阿有心去相信,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又象是有一个声音在向他呼喊,这一切是真的,色雷斯人说的都是真的。

彼得乌斯是他信任的一员勇将,他麾下的一万士兵由来自于法兰西一带的高卢人组成,战斗力非同一般,如果秦人真的有什么新武器的话,彼得乌斯去试探一番正好可以让罗马各部将领清醒一下。

罗马与大秦。

正在越来越靠近。

这使得位于交战旋涡一带的各个民族惶恐不安,色雷斯人很不幸的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这让他们的老对手希腊人在幸灾乐祸之余,又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古老的文明。

已经成为缅怀的历史,希腊人自由散漫的松散型城邦同盟,在更为严谨更有纪律性的对手面前,早已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一千五百多个岛屿,南方爱琴海中心位置的克里特岛同盟、伯罗奔尼撒半岛斯巴达同盟、雅典提洛同盟这三个不同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更让希腊人内耗的厉害,在亚历山大征服之后,希腊人最后的荣耀不复存在。

现在,他们只是作为马其顿王国的一个附庸而存在着,在腓力五世面前,希腊人的地位甚至连色雷斯人都不如。

第四百六十七章 希腊文明的余辉

地中海波澜壮阔,这一片欧洲、非洲与亚洲之间的广阔大海,孕育了西方引以为豪的灿烂文明。

而在这些古代的文明之中,希腊文明是最为夺目的那一颗。

众多的岛屿,不同的文化,还有来往于诸岛之间的单桅帆船,联系起了一个个星罗棋布又有不同特点的城邦文明。

西方最伟大的史诗在这里书写。

奥林匹克的圣火在这里点燃。

可惜,这一切的荣耀,在公元前三世纪时终止,马其顿的崛起,结束了希腊人读力城邦联盟的历史,在此之后,希腊人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一部荷马史诗,一场特洛伊大战,不仅成就了阿喀硫斯、赫克托尔等神话英雄,而且更让红颜祸国的美女海伦家喻户晓。真实的历史究竟如何,已经没有人去探究,而让希腊人振奋的热血贲张的奥德赛英雄们,也在时间的巨手推动下,渐渐的没入到了历史的尘埃中。

造成这种没落的。

不仅仅是国家的败亡,还因为一个个先贤的离去。

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力士多德——,这些响亮于西方史的先知们,俱已随风而去,而他们的弟子们,不管是泰奥弗拉斯托斯,还是迪喀尔、格米修斯,要说做学问,还真有种学痴的样子,但说到天赋,则远远的不如老师们了。

在这方面,亚力士多德其实要背上很大的责任,因为他的最得意弟子,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毁灭了希腊的马其顿人亚力山大。

二月六日。

傍晚时分,夕阳在海面上留下一长串的余辉。

海法湾。

就象一个张开了巨口的大储物箱,正在接受来自于地中海沿岸各个地方来的商船的吐纳,在上一年冬季的时候,犹太人与秦国之间结盟达成的第一个大合作意向,就是对海法湾一带进行深水扩港。

在秦国先进技术力量的参与下,海法港的船坞建造很是顺利,这一计划开始之时很隐蔽,犹太人有意隐瞒了与秦国结盟的行为,戴维在马其顿和托勒密两个强盗邻国的夹缝里挣扎了太多,以至于虽然有心反抗,但还是心存惧意。

最先曝光这一计划的,是来自于贝鲁特湾、海法湾一带的希腊商人们,他们首先发现的是在海岸边出现了一群黄皮肤的人,这些身材不算高大,但气质让人生畏的东方人就象凭空出现一样,让人心生怀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大半是内陆国家,又不紧邻爱琴海和地中海东岸的马其顿相比,崇尚工商业、又多以船只为交通工具的希腊人对于秦军的动作要了解的更多一些。

“这些秦人来这里做什么?他们怎么和犹太人混到了一起?”

“快看,那是什么?他们在修造船坞,这难道是要打造舰队,跨海远征吗?这怎么可能,就算秦人有了战船,也不可能找到足够的水手。”

“别瞎想了,这年头,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得到,在这海岸上,你只要一呼,什么样的人找不到,船长、操帆手、操桨手,甲板水员,有的是。”

带着深深的忧虑,不同国家的商人们将他们看到的情况带回到了国内,可惜的是,他们的这些提醒,对于正遭受到罗马人强大威胁的地中海各国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腓尼基人在修造港口,他们疯了吗?那个地方三天二头打仗,别没等船坞造好,就被别人给占了?”在克里特岛的神殿里面,希腊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克里特公民大会的长老们听到这个消息一脸的鄙夷。

犹太人所在的地中海死海一带,以前是腓尼基人居住的地方,克里特长老们习惯了这样的称呼,犹太人与腓尼其人,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什么分别。

克里特人是如此,在希腊半岛上,正陷入到伯罗奔尼撒同盟与提洛同盟内战中的希腊上层并没有一丁点的兴趣。

不管上层贵族们是否感兴趣。

随着纵贯整个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的打通,东西方贸易更加的兴盛,不仅是来自西方的欧洲人到达了东方,也有来自东方的大秦人千里迢迢的到达西方,他们不只是为了商业上的利益,更代表着秦国的利益。

大秦历十六年。

正月,春。

一艘悬挂着希腊商团旗号的三角单桅帆船正在地中海东海岸线塞浦路斯一带航行,三角帆是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技术,它能够不管在顺风和逆风状态下,保证水手顺利对船只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操控。

这是一艘拥有船员三十六名的大型商船,它的下层船舱中,装满了刚刚从亚平宁半岛、克里特岛交换来的西方器物。

交易从来都是双向的,在东方丝绸席卷整个欧洲上层贵族的同时,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物器,也开始在中原一带流行起来。

船舷上。

一个有着东方面容的年轻人脸色苍白,正弯着腰,剧烈的呕吐着,颠倒的大浪让他象坐上了过山车一样,上船之前吃的一点食物,这一会儿,已经全部回归了大海。

“贾生,你这是晕船了,哈哈,没关系,只要习惯了就好,我迪喀尔第一次跟随老师出海的时候,也是这样。”

在年轻人的身后,一个身体圆鼓鼓有着一头卷发的胖子大笑着,叉开脚稳稳的站在甲板上,瞧他的样子,就象站在陆地上一样。

“迪喀尔,你又吹牛了,老师收你为弟子时,已经八十多岁了,怎么可能再乘船出海?”船甲板上,一个头发乱糟糟的红鼻子老头低着头,一边专心的研究着一幅来自东方大秦的图形,一边讥讽道。

“格米修斯,你这老家伙,别以为我怕了你,不信的话,咱们再比一比。”被人捅破了牛皮,迪喀尔老脸一红,羞怒道。

“安迪、格米,你们两个,到了海法港之后,就会知道骑马很舒服的,比这坐船爽快多了。”好半天,刚刚缓过劲来的年轻人终于有了反击的力气,对着两个年龄比他大了足有三十多岁的老家伙说道。

“贾生,你说的发明这地图标识的神武大帝,真的在巴比伦。”格米修斯眼睛紧盯着手里的羊皮卷,问道。

“那当然,不过,巴比伦城已经被重新命名为新安城,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看到,一座东方的城市在两河一带崛起。”贾生笑了笑,自豪的点头道。

吕克昂学院。

古希腊大思想家亚力士多德一手创办的学校,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著作,在这里都能找到原著版本,可以说,西方文明的精华就在这里。

迪喀尔和格米修斯。

这两个不修边幅的家伙,是亚力士多德的弟子泰奥弗拉斯托斯晚年新收的两个弟子,与兢兢业业守护着吕克昂学院的老师相比,这两个弟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失学院教授,西方大学士的身份。

叫贾生的年轻人,来自于秦国,他是陆贾手底下众年轻使团中的一员,出生于雒阳的他,在十年前不过是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而在十年之后,作为三川郡最有声名和才气的士子,贾谊开始在关中大地渐显响亮起来。

这些年,说到辩士。

陆贾这个走南闯北、成功的游说了南越、乌孙、犹太人的大辩士,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而在其后,蒯通、召平等人,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占得了一席之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

十余年生息。

加上一次次远征带来的巨大财富,让秦国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以往社会经济发展到瓶颈阶段出现的土地兼并,人多地少的矛盾,在秦国也不突显,这要归功于李原发动的西征之役。

“到西方去淘金——,那些跟随着军队去的胆子大的人,都发了大财了。”

“兄弟们,我们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就只能没出息的窝在这乡里了,怎么样,出去闯一闯,风险怕什么,咱们还年轻,经得起折腾。”

关中、关东、江东一带的年轻人们,一个个告别父母亲人,踏上未知的西去道路,他们中间有希望加入到秦军队伍中征战四方的勇士,也有饱读经书、识文断字的才子。

雒阳大才子贾谊。

贾谊对于这些先辈的事迹,几乎能倒背如流,本来,他以为秦国是如此强大,作为一个能说会道的辩士,已经不再有发挥的空间了,而当李原率领着西征大军开拓了一个又一个让秦人想象不到的战场后,贾谊发现自己想错了。

拥有庞大疆域的秦国,需要更多的人才为之效力,而当陆贾渐渐老去之时,年轻的贾谊等人终于等来了机会。

现在,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贾谊知道,陆贾带的那些弟子里面,不乏眼睛盯着这个外交第一人位置的,而他要是中规中矩的与他们争夺的话,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可能性,所以,他要出奇不意。

这一次,跟随着商队来到希腊半岛,并且,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还有早在东方不是秘密的缩小版地图、沙盘,贾谊得到了希腊最为有名的吕克昂学院里两位名人教授的垂青,而在他的游说下,迪喀尔和格米修斯甚至起了到东方一游的念头。

第四百六十八章 “**”的危险

海法湾。

迎来了一群客人,又送走一群客人。

自从秦军征服了西亚、中东一带之后,西方商人们对财富的渴望空前的高涨,来自东方的物品可以以更少的价钱获得,而西方的那些精美的饰品,也能顺利的运送到长安一带,如果说到危险的话,那就是海路上的可能的不测,还有西方罗马与马其顿、迦太基征战不休造成的动荡了。

在忙碌之中,犹太商人们一个个笑逐颜开,他们从来没有象今年这样高兴过,自从与秦国结盟以来,不仅商路通行无阻,而且往年对他们盘剥的厉害的马其顿、托勒密还有塞硫西三个强邻的税官们,现在连影子也看不到了。

迪喀尔、格米修斯、贾谊一行弃船登岸,沿着刚刚修造完工的海法——东阳——新安高速驰道向东方而来。

驰道的修造。

彰显了秦国对长久统治西亚、中亚一带的坚定信心。迪喀尔这些希腊的大学士们一路之上,左顾右看忙个不停,沿途看到的情景让他们感到新奇,一队队面容和贾谊差不多的东方人,正在埋头夯土筑基。

“贾生,这些都是你的兄弟吗?他们长得和你一个样?”格米修斯疑惑的询问,让贾谊差一点喘不上气来。

以西方人的审美观点来分析,黄种人的个子普遍差不多,而面容也是没什么分别,负责修造驰道的这些辎重兵年龄与贾谊相仿,除了皮肤晒得黑一些外,粗粗一看与贾谊还真的区别不大。

“但凡是在西域的大秦子民,当然是我贾谊的兄弟,我们都是大帝的子孙,我们跟随着大秦的旗帜一路向西,所向无敌。”贾谊一番话说的豪情万丈,出生在秦国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对于每一个秦人来说,都是幸运的,而带来这份运气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原。

从海法到东阳。

贾谊等人用了七天时间,这和后世拥有高速公路的交通状况相比,是慢了不少,但比起以往的状况,那又要快了许多。晚上的时候,迪喀尔等人就休息在沿途的驿站内,这种驿站不仅食宿公道,而且有秦军保护,不用担心有不开眼的强盗来袭扰。

这一次东来,或许格米修斯这个书呆子,一心一意只想着见识一下东方的文明,看看那些让他神秘着迷的事物,而迪喀尔则另有心思。

除了是亚力士多德的徒孙外,迪喀尔还是斯巴达的一名大商贾,他手下的商队多达七支,每一支差不多都有大大小小十余艘商船组成。

如果这一次东行。

能够与秦国的神武大帝见上一面,那么,通向东方的财富之门就在眼前了,迪喀尔相信,希腊人经商的历史和本事,并不比犹太人差多少,只要他付出足够的诚意,就一定能获得李原的信任。

希腊人来了。

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也没有耽误多久的时间。

这个时代的埃及,同样处在文明的低潮期,来自地中海对岸的托勒密王朝已经传了五世,这个喜欢近亲结婚、兄妹乱伦的王朝,正在由强盛一步步走向衰落,而这种衰落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近亲生育的恶果,让一代代托勒密国王的智慧日渐低下,在不得己的情况下,王室只能以皇后亲政来代替自理能力都不足的国王,这种情况自托勒密四世时开始出现,而到了五世、六世的时候,则表现的更加明显。

近岭塞硫西王国覆灭的时候,托勒密四世正在国内大举屠刀,杀向自己的母亲,几个兄弟,叔叔,就连他的妻子也是他的姐姐也没能逃过。这种残杀的最终结果,是众叛亲离,已经变得疯狂无比的托勒密四世被一场政变推翻。

代替他登上王位的托勒密五世五岁登基,十二岁时与马其顿王室克利奥帕特拉成婚,这种政治婚姻由来已久,最初的初衷,只是亚历山大三个部将之间为了维系他们脆弱的信任而施展的手段。

只是,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嫁给一个弱智,都是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即便这个智障的人是国王也是一样。

在托勒密王朝最后覆灭的时候,克利奥帕特拉这个名字在埃及的历史上留下了最为凄艳浓烈的一笔。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一个美如天仙,心如蛇蝎的女人,她将丈夫遗忘在王宫之中,她掌握了埃及的全部权力,她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了罗马帝国大帝凯撒的信任,她一手挑起了渥大维和安东尼两个罗马英雄的争斗。

当然,这些目前来说,都是李原在看到托勒密王国的使者时的一点无聊的猜测,在秦国到达西方之后,托勒密王国能不能传承七世还不一定,所以,这个时空也不太可能会出现埃及艳后这样的人物。

可惜了,伊莉沙白泰勒的表演,真是太令男人热血沸腾了,很久没有再去想前世种种的李原,发现自己的荷尔蒙正在快速的升腾,而在他的面前,小美女阎凤正穿着一件埃及人最喜欢穿着透明的薄纱出现在面前。

“怎么样?看的是不是很清楚?小心,我告诉三位母后呢?”新安城王宫之中,阎凤一边靠在李原的肩膀上,一边吐气如兰的说道。

这段时间。在她的大胆进攻下,李原的心理防线正在一点点的崩溃,青春无敌美少女的攻势可不是谁都能抵挡的,尤其是象李原这样出征在外干渴也不知多少天的壮年男人。

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