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场统一秦军将士思想的大会顺利召开,又如期闭幕。

不比后世十八大时习主席讲话有电视传播、有扩音设备,有会前的气氛酝酿,有小组讨论,李原在空荡荡的议事厅里,可是全凭嗓子和神情来感染与会人等。

这二天下来,不仅是人累,心也是累得不行。

赢玉漱、顾芸娘、辛追三位夫人远在长安。

三千余里的路程。

莫说是人,就是一封信,快马驿报的话。也要半个月的光景,李原在众将和部下面前。收拾好心情,鼓动着他们的斗志,但平静下来,心中对家人的思念让他不由得黯然神伤。

西雍城中。

李左车安排的临时府邸。

门口守卫的亲卫瞧见李原回来,神情一阵紧张,这倒让李原心头有些惊异起来,这些亲卫一直以来都跟随在李原身边,彼此再熟悉不过。这些老爷们平时担任警卫保护什么的。自然尽心尽职,但说到照顾人,那就真不是他们的强项了。

李原一边出神想着,一边走进屋子,但随即就愣住了,出发之时杂乱的衣物,被整整齐齐的叠放在了一起。就连临出门时他放在床榻上的贴身衣裤,也被洗得干干净净,整个屋子里面,更是飘散着一股让人留恋又熟悉的气息。

“谁?”李原心头一动,正待相问亲卫。

“英明神武的陛下大人,猜猜我是谁?”耳畔。忽有年轻女子嚅嚅柔柔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点点的关中秦腔,又有那么些许撒娇的意味。

“怪不得!”李原一怔,半响之后,他不由得莞尔一笑。

这么古灵精怪、又有年轻少女的顽皮个性的人。熟悉的只有她一个人。

“我的长公主殿下,怎么又偷偷跑出来了。这一回,你母后还是不知道?”李原一把将身后少女拉住,假作喝斥道为。

秦国公主。

有着这一称呼的,有二个人。

其一是辛追刚刚生出来的一岁多小女,大秦安乐公主,另外一个,则是在八年前被李原和顾芸娘收为义女小名为妞妞的阎凤。

阎家有凤凰。

阎乐的这个闺女,在大秦皇家的地位,要比她这个生父强过甚多,这是因为自小她就在皇宫中长大,还被膝下无子的顾芸娘认作为干女儿。

前来西雍城的这年轻少女,按年龄来推断,自然不会是一岁的安乐公主,而是阎凤这位长乐长公主。神武大帝李原与顾芸娘的干女儿,同时又是秦国最为臭名昭著的情报头子阎乐的闺女,秦国皇太子李烨就是跟在这一位干姐姐后面长大的,有这么一系列的身份摆在那里,阎凤在秦国境内的地位可想而知。

“哼,这次本公主可不是偷跑出来的,我这里有大秦皇储殿下的手谕!”阎凤红扑扑的脸上,犹带着几滴汗水,瞧她这样子,只怕到了之后就没有停下。

“哈哈,烨小子的手谕,你凤丫头的话,他敢不听,这手谕不作数,儿子岂能指挥老子!”李原大笑。

阎凤这位大秦长乐公主,如今年方十五,正是妙龄待放的时候。与当年在武功县时的小丫头相比,现在的她出落的婷婷玉立,在长安城里,不知有多少家显贵子孙想要和这位经常在皇室走动的公主攀上亲事。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阎凤多次从长安出走,按她的话来说,对那些油头粉面、没有男儿气概的家伙没有一点点的兴趣。

“凤儿,这回你可跑的够远的,可给家里回信了吗?要是还偷跑的话,那呆上几天,就跟着辎重队伍回去吧。”李原看了一眼兴奋中的阎凤,叮嘱道。

中东一带。

时局并不平静,秦军目前又在准备渡海与罗马交战,可以说,战火烽烟四起,他实在没有心思照顾一个不安份的青春期少女。万一要是阎凤乱跑有什么危险,那不用说顾芸娘那里,就是在阎乐夫妇面前,他也不好交待。

“这可不行,我这次来,可是带了任务的。小烨子的手谕不成,我这里还有母后的,大娘的,小娘的信呢,她们可是嘱咐我了,要好好的照顾你老人家!”阎乐一撇嘴,转身从藏着的衣襟里取出三个不同颜色的锦囊。

“——!”李原取过锦囊,久久无语。

阎凤这一手,可算是神机妙算,三个锦囊,分别是赢玉漱、顾芸娘、辛追缝制,瞧见熟悉的物件,李原就算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第四百六十二章 少女多情种

阎凤浅笑盈盈。

在李原面前,一如以前,无拘无束。

她渐渐发育的身体,已经有了女人特有的曲线,鹅蛋形的俏颜上,一对明眸就那么肆无忌惮的紧盯过来,让李原顿时压力倍增。

“大哥哥,凤儿香吧!”就在李原心中罪恶感加剧的时候,阎凤又忽然凑近到李原面前,吐气如兰的轻声道。

离的近了,少女的一股体香袭来,让多日忙于事务、几乎忘了女人是什么滋味的李原禁不住心头一荡。

大哥哥!

这个称呼,只在当初武功县初遇时,只五、六岁的阎凤这么叫过,在这些年过去之后,特别是在被顾芸娘收为女儿之后,阎凤就再也没有对李原这么称呼过,但今天,她又猛然提及这过去的称呼。

“胡闹,我是你父王,小心哪一天,我作主将你给嫁了出去。到时候,有你哭的时候。”李原板起脸,训斥道。

“父王——,那是说给别人听的,在我心里,从救我的那一刻起,大哥哥就是大哥哥,再说了,那些没有见识的小毛孩子,我看不上!”阎凤一扭身,鼓起腮帮子,气哼哼的回道。

“毛孩子,这长安的那些显贵子弟你瞧不上,大秦军中健儿,有成千上万,其中更不乏英豪,这一次你好好的瞧一瞧,哪一个看着合适的,父王为你提亲去。”李原摆了摆手,大大咧咧道。

与平素一本正经的李烨不同。阎凤的个性活跃又敏感,在长安时。她就是整个后宫的开心果,而李原也从来没有把阎凤当作外人,在私底下,关于这位长公主将来要嫁给哪一位英雄人物的议论就没有停歇过,甚至于比她小了四岁的李烨也被拿出来取笑,不过很显然,阎凤与李烨的感情更多的止于姐弟亲情,与爱情无关。

“大哥哥。记不记得,我说过的一句话,要嫁我就要嫁你这样的人,其他人,我都看不上!”阎凤坚定的眼神和语气,让李原差一点从榻上跌落下来。

阎凤倒真是说过这么一句。

但那时,她还不过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女娃。她说的话,李原也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小女孩嘛,有时候信口而出,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了,但很显然。阎凤当时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她早有图谋。

禁忌的恋父情结。

想到这里,李原不由得一阵头痛。阎凤幼时的一场暗杀遭遇,明显在她的幼小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不幸又很幸运。李原代表了阎乐,成为了小小丫心中的英雄。而这一印象随着这些年李原的南征北战也越来越深刻。

阎凤赤裸裸的表白,让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李原心头震憾,大失方寸,一场舌战交锋下来,在面对一众将士时表现的很有感染力的李原,在面对阎凤一个少女的娇嗔时,束手无策惶然落败。

“记得呀,外人面前,我会唤父王,没人的时候,那就是大哥哥!”阎凤得胜而归,兴奋的象一只快乐的小鸟。

能够留在李原的身边,对于喜欢新奇,又渴望见识不同风景的少女来说,是最为开心也是最为幸福的事情,而更重要的是,李原一个男人,需要有人照顾,而这个人,就是她阎凤。

李原难得一次大败而归。

顾芸娘她们几个,要照顾幼儿,又要维系国内的安定,一时抽不开身,而在心里,李原长久在外,她们多半不会放心,而阎凤有意西来,倒是让她们省了一份牵挂,从这一点上来说,阎凤将几个长辈的心思摸了个一清二楚。

不过,有阎凤这小女子陪在身边,每天听着年轻又富有活力的声音,看着少女青春洋漾的笑脸,李原一颗沉重负荷的心也跟着轻松了起来。

除了一样。

有这么一个年轻美貌的美少女在身边,每天瞧着年轻有力的胴体,不是圣人的李原着实忍的难过。

当然,这要追究起来,还算是幸福的烦恼。

西雍会议结束。

对于洗脑过后的各部秦军将领、官员来说,这是一次让他们兴奋又倍感压力的动员大会,秦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这个冬天将是忙碌的一季,新的命令已经下达,秦军各部要做的,不仅仅是维持地方的安定,让那些被占领的土著们渐渐的对秦国产生认可感,而且还要抽出精力,安置来年春天一波又一波的新移民们。

大秦历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

博斯布鲁斯海峡上,来自北冰洋的寒流就象一把锋利的大刀,狠狠的刮过海边的岩礁,在这样一个恶劣的天气里,大海之上波涛翻涌,船只在激浪中上下颠着,只要稍一不注意,就有倾覆的危险。

援助马其顿的军事准备已经就序。经过一个半月的艰苦整训,来自于秦国国内的第二批主力步兵,已经渐渐的适应了安纳托利亚半岛一带的阴冷天气。

“呕——他妈的这鬼天气,真是邪了门了。还有他妈的色雷斯人,早不降晚不降,怎么这个时候投降罗马人了。”秦军大将曹信心中怒骂。这一次,就算他很没有面子的躲在船舱的里面,也难以抗拒来自腹中五味。

曹信一部是第二批渡海到达欧洲的秦军部队。

在他之前,季心一部约二千余人,已经于十一月末先行到达多瑙河下游一带,而经过二十余天的适应期,秦军先头部队距离罗马军队控制区域不足三十里。

海上。

对于习惯了骑战的北方汉子来说,就是最惧怕的地方,要不是实在想在战场上立下功劳,他曹信决不抢带兵渡海作战这一份头功。秦军主力二万人,选择在这个风高浪急的时候渡海作战,其实是迫不得己。

按照原先的协议,秦国方面出兵相援,在出多少兵力、什么时候出兵、渡海之后如何动作这些方面,秦军都有主动权,没有必要提前告知马其顿方面。相反,作为被援助的一方,马其顿需要给秦军提供熟悉地形的向导、军队就食的粮秣,还有可供歇息的宿营地。

此外,如果罗马人被击退,秦国方面获得的利益会更大,腓力五世已经答应开放希腊半岛,允许秦国商人在希腊各城邦自由经商。

这一条自由贸易协定,对于秦国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约定,希腊是西方古老的文明发源地,在那个诞生了许多古老神话英雄的地方,有着让人倾慕的文化,当然,更有令东方人垂涎的工艺品、商品。

十二月间,马其顿与罗马战事来回反复。

随着罗马国内费边与西庇阿的明争暗斗加剧,罗马军队的进攻势头也缓了下来,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稍稍缓过劲来后,对于邀请秦军入境又后悔起来。

这时,他已经意识到,在情急之下下了一步臭棋。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秦军在未渡海之时,马其顿军队可以在海峡一带布下严密封锁线,阻止秦军踏上巴尔干半岛,但现在,受邀请的秦军来了,而万一要是秦军懒着不走了,那马其顿人可就真的悲剧了。

到了一月初,马其顿方面绞着的战事又有新的变化,本来随着战事的拖长,罗马共和国内部两派势力的内耗渐渐的影响到了前方将士的士气,西庇阿虽然在局面上占了上风,但眼见着速胜已无可能,这个时候,色雷斯人却突然跳了出来。

这个被马其顿人奴役了有三百余年的民族,人数众多,主要生活在巴尔干半岛北部、今保加利亚一带,他们作战英勇,是非常受人欢迎的雇佣兵,在希腊与波斯战事期间,色雷斯人先后受雇于双方,屡屡成为战役的关健胜负点。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过后,色雷斯士兵成为马其顿王国的主要战备力量,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马其顿没落的时候,反复无常的色雷斯人抛弃了他们,投奔到了罗马人那一边。

这一变故,一下子打乱了秦军西渡的步伐,如果再按部就班准备,显然不可能了,色雷斯人驻地就濒临黑海和博斯布鲁斯海峡,一旦他们回悟过来封锁了海面,不仅秦军过不去,就连先行渡海的季心一部先头部队也将陷入到危机之中。

在紧急会商之后,骆甲决定趁着风高浪急的机会,遣猛将曹信率二万秦军渡海过去,争取与季心联系上,同时,伺机占领海峡对岸的重要城镇——君士坦丁。

君士坦丁。

这个位于欧洲大陆与亚洲大陆海峡连接处的城市,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是亚欧之间的桥梁,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在历史上,作为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这三个字可谓如雷贯耳。而在二十一世纪,伊斯坦布尔也是土耳其的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一度还曾作为这个突厥民族的首都存在。

所以,秦军只要占据了这里,就意味着打开了通往欧洲的胜利之门。

第四百六十三章 斯巴达克斯

十二月末一月初。

经过一个半月的战前准备,一应辎重、参战部队均已就序,秦军北线大将骆甲一声令下,二万余秦国步兵以攻占君士坦丁堡为目标,发起巴尔干半岛争夺战。

曹信与季心作为首先渡海的先头部队,先后登岸,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十五日之内完成陷城之役,在这一时间内,要完成一次破城的战事,而且秦军面对的,不仅仅是高大坚实的城墙,还有刚刚驱逐了希腊守军的色雷斯五千勇士。

马其顿国内,多个民族并存。

其中又以马其顿人、希腊人、色雷斯人为主体。

在这三个民族之中,马其顿人高高在上,统治和奴役利用另外二个民族为他们卖命,而希腊人和色雷斯人虽然从数量上来说,要远远的超过马其顿人,但却由于他们彼此之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让他们相互制约,只能甘心被马其顿奴役。

在以先进文明自豪的希腊人眼中,色雷斯人这种没有书写语言,没有神话传承,甚至于数遍多少代也只是被人利用的角色是野蛮人,根本不能与伟大光正的希腊人相提并论。

“野蛮人又怎么样,只要不象希腊人那样无耻就行。”同样的,色雷斯人对希腊人也没有什么好感。

两个民族紧邻在一处,说到他们之间的恩怨,有许多个故事可以细细开讲,最为有名就是伯罗布尼撒战争期间。波斯人入侵希腊半岛,伟光正的希腊人势弱不是强大的波斯人的对手。只能向近邻色雷斯人求救,结果让人觉得可笑的是,等到信守承诺的色雷斯人冒着大风雪千辛万苦到达会合地点时,却发现希腊人还没有到达。

缺少支援的色雷斯人下场很悲惨,他们为了盟友,忍饥挨饿,不料却发现自己被抛弃了,在波斯人的进攻下。色雷斯二万军队被打得大败,就连他们的国王也成为了波斯人的俘虏。

事后,盛怒的色雷斯人质问希腊同盟者原由,得到的答复竟然是自认为文明之子的希腊人以为,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色雷斯人不可能如约前来支援,所以。他们也就安心的留宿在城中,没有前往约定的会合地点。

这次的欺骗,让色雷斯人怒不可遏。

而对于生性浪漫的希腊人来说,却觉得色雷斯人反应过头了,不过是一次误会而己,实在犯不着记恨几辈子。

有了这一层渊源。

可以想象。希腊与色雷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君士坦丁堡城。

在色雷斯人宣布与罗马结盟之后,城中控制权已经落入以色雷斯人为主的叛军手中,而原本城中为数不多的由希腊人组成的马其顿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即无奈的放下武器。成为了色雷斯野蛮人的俘虏。

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犹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