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离开耶路撒冷之时,陆贾不仅带回了犹太人的承诺,还带回了足足五车的毡毯,送行的犹太贵族们看了看堆得严严实实的毯垛,想到秦国使团竟然中了一个犹太小丫头的计策,不由得在肚子里暗笑起来。

使团车队一路向东。

在距离叙利亚高原一带秦国新城市东阳城不远的地方,车队停歇了下来,年轻使者们翻开上面的毯垛,从里面爬出一个瘦瘦弱弱的小不点来。

“玛利亚,快出来看看!我们大秦的新城。”一个年轻的秦国汉子大声叫嚷着,将小女孩从毡毯垛里抱了出来。

“这青石墙真高大,你们秦人的手真巧,玛利亚一定要到秦国去——!”小女孩微微的眯起眼睛,怔怔自语起来。

犹太人内部的暴乱。

对于上层的那些实力派来说,胜利或失败都不算什么,顶多就是死了几条贱命而己,而对于象玛利亚这样的穷苦人家孩子而言,则意味着生活的全部。

很不幸。

玛利亚的父亲在这场暴乱中成为了牺牲品,成为孤儿的玛利亚无处可投,只得寻到了陆贾这个看上去印象还不错的大叔这里。

东阳城。

也就是后世的大马士革,叙利亚王国的首都,位于叙利亚高原上的这颗绿洲明珠,早在公元前一万年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15世纪,大马士革被古埃及人占领,公元前12世纪,阿拉米人占据这里,并对这个城市的供水系统进行了大改造。

巴拉达河的水经过新开通的地下运河,流经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罗马人的先进供水网络就是学师于阿拉米人,而李原在新长安建设过程中的许多理念,也正来自于大马士革这座古城。

在秦军占领大马士革之前,这里先后经历了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塞硫古王国的统治时期,而随着安提柯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上的兴盛,大马士革的重要性也一天天的降低。

秦军在东阳城驻兵一万五千人,守卫这座边城的是将领,是秦军中有数的战将:桓楚。

这位来自于江东的楚地健儿,如今已是完全的融入到了秦军体系之中,而他麾下的将近三千江东子弟,更是构成了东阳守军的骨干。

得到陆贾出使归来的消息,桓楚率亲兵迎出城外十里,正在东阳城(大马士革)畔的巴拉达河畔戏水的几群野牛群被秦军的威势所吓着,立时如飞一般的向草原的深入逃遁而去。

秦军西征。

尽得七城,在这七城之中,又以东阳城、炎黄城、新安城、西雍城最为重要,其中,新安城已经被李原指定为大秦西部的都城,而东阳等三城呈半圆弧形拱卫在新安城周围,它们就象一颗颗星星一样,保护着新安城的安全。

桓楚对于陆贾出使犹太人居住地的目的自然了解得紧,正急着想问问陆贾出使情况如何的他,倏然惊讶的发现,陆贾这个半百老头的身边,忽然多了一个年幼的只有九、十岁的小姑娘。

“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陆先生突然起了性子,决定尝尝异族的女子了,只是这口味也太重了点。”桓楚挤了挤眼,脸上尽是会意的笑容。

“大叔,这个大哥哥是不是生病了,怎么眼睛总是斜斜的。”玛利亚打量了一阵桓楚,好奇的对着陆贾问道。

“哈哈,玛利亚说的不错,这小子是病了,而且还病的很重,要好好的治一治才行。”陆贾笑着咳了起来,道。

桓楚眼神中的调笑,陆贾自然看得真切,正想着给桓楚一个教训时,玛利亚的问话让陆贾心情大好。

“这小丫头,果然是个人精。”

桓楚脸色一黑,闷不作声的领着使团向东阳城而去,他本着调笑陆贾一番,却不料给小丫头给调戏了,再斗口下去,看样子也得不到什么好去。

玛利亚精灵古怪。

西方女孩子身上那种独立、自强、自由的精神,在她身上,表现的犹为明显,而在与秦国使团熟悉之后,对东方文明产生极大兴趣的玛利亚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亲自到东都长安城去看一看,走一走,亲眼见识一下东土的繁荣与风土人情,如果有可能的话,她还想着见上神武大帝李原一面,瞧瞧这个一手建立起庞大帝国的神秘东方人是什么样的人物?

李原是怎么样的人 ?'…'

玛利亚心生好奇。

而对于一心要在中东、中亚一带建立属于秦人、属于东方文明的李原来说,这些天来,诸多事情纷扰,几乎没有停歇下来的时候。

军事上的占领只是治国的第一步。

而要想长久维持一个政权的稳定,内政治理、关注民生疾苦、发展当地经济、新移民安置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重视起来。

新安城。

底格里斯河夏秋之季充沛的水量,咆哮着奔腾过平原与沙漠之间,然后一路向南,最后消失在波斯湾的万顷波涛之中。

在城外的一角,由一万秦军辎重兵还有数千当地民众组成的开垦队伍,正在与河道相隔不远处挖掘一条运河,准备将大河之水引入到一处低洼的沼泽之中。

中东一带。

气候与中原不同,这里的天气变化,主要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是指每年的四月至十月,旱季则是十一月至次年的三月。

每年的洪水季节。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就象二条咆哮的巨龙,一路狂泄着冲过任何阻挡的房屋、树木甚至于城市,新安城的前身,古巴比伦城在历史上就曾多次遭受到洪水的威胁,巴比伦人创建的辉煌文明,也在一次次的洪水中化为乌有。

李原挽着裤脚,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烂泥里面,湍急的水流在不远处的河道里面奔涌,而从水量来看,其上涨的势头正在一点点的加剧,如果上游一带的来水继续这么大的话,新安城就要泡在洪水中了。

在决定将巴比伦城作为大秦西部中心城市之前,李原并没有想到,洪水会给两河流域带来这么严重的灾害问题,而生活在这里的巴比伦人对洪水的态度,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洪水来了,我们就跑到山上或高的地方躲起来,等到退了再回来。”当李原在议事厅召集当地部落父老询问汛情、并问起如何抗洪就灾时,得到的竟是这样的回答。

东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不同。东方人信奉“人定胜天”,也就是说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自然条件不适宜生存的地方,而西方人更多的会说,这是上帝安排的,我们这些信徒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

要想改变这一切,初来两河流域的秦人只能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诲这些懒散成性的当地土著。

第四百五十七章 基督教与天师道

修建湖泊,加固河道,防止洪水灾害。

这是秦人与两河流域土著民相互增进融洽和了解的一步好棋。与中华文明一样,在诞生了巴比伦文明的两河流域,这里的百姓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只不过,残酷的现实让他们一次次的低下了头。

公元前二百年是如此,到了公元二千年的时候,情况也依然没有什么转变,对于这些闪米特人后代的命运,李原没有兴趣去修正和改变,但有一点是秦国必须要重视起来的,那就是如何化解这一地区永无止息的战乱。

和平。

才是医治人心、创造财富的最好保障。

“我大秦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立足,短时间内要做的,不是索取财富,而是给予希望,让被埃及人、波斯人、马其顿人欺凌了上千年的土著子民看到,我大秦来到这里,是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是帮助他们的部落生存下去,不被灭族——!”

“所以,如果你们中的哪一个,被发现有欺凌土著的举动,就不要怪我李原不讲情面。”在初到幼发拉底河的一刻,李原就对准备前往各地驻扎的秦军将士告诫道。

秦军依靠武力驱逐了波斯人、马其顿人,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征服,要想真正让这片盛产石油的沃土成为大秦的另一个发源地,李原他们还要做的更多。

在秦国政权尚不稳定的时候,种族灭绝、强制移民这样的强硬政策。在目前的情况下势不可行,如果李原真的决定那样做的话。势必会激起更大的抵抗,而组织中原的秦人大规模移民到两河流域,让秦人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人群,这早就设想好的策略虽然已经开始,但移民是否有成效,还要看秦人与当地土著之间的融合是否融洽。

人心。

是最难以把握,又最难以捉摸的。

一手硬,一手软。对于那些一心与秦国对抗的反秦顽固势力。秦军会毫不留情的给予打击,但对于那些与世无争、只想着过好自己小日子的普通人,秦国方面不可能滥杀民众,将自己推向对立面,必要的安抚是最佳的缓和矛盾措施。

李原一声令下,大军齐动。

在两河流域的土著父老注视下,秦军驻城将卒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一条条疏通的沟渠迅速的成型,然后引导着股股水流从支流奔向沙漠的深处。

水势浩荡如斯。

如同泥人一般的秦军将卒或坐倒在地上,或站着振臂高呼,或累的连叫喊的力气都没有,但不管怎么样,他们的脸上。却分明洋漾着胜利与幸福的笑容。

人工修建一座湖泊,让两河在雨季多余的水量能够蓄存下来,然后在新安城一带形成一座调节局部气候的小型水库,而有了水的滋润,新安城周围的那些干旱沙漠。完全可以慢慢的改造为千里的良田,也许用不了再过几年。这里将是绿树成荫,小鸟低唱,颗颗果实粒粒饱满,一派丰收的盛世景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李原一力描绘的未来美景面前,在秦军将卒的汗水与呼喝面前,犹豫不定的巴比伦土著民们动心了,他们渐渐的放弃观望,加入到修建人工湖泊的工程中来,他们的祖先,也曾经勤劳的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让人倾慕的文明,而今,作为古老文明的后人们,他们却甘心情愿的混吃等死,这情又何堪?

陆贾和玛利亚一行人,从东阳城来到新安城时,碰到{}的正是{‘看}新安湖{}引浚工{‘吧}程顺利完工的时候,当陆贾笑着向玛利亚指认,前面那个一身泥、一脸泛红的平常男子就是神武大帝时,玛利亚惊讶的紧抿樱唇说不出话来。

神武大帝!

这多么响亮的名字。

仅从李原一手重修新秦,一手将秦国的疆域拓展到了整个亚洲,就可以想象他是如何的英俊神武,气度不凡,在玛利亚的想象中,李原就应该是象希伯来神话中的大卫王、所罗门王一样,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但眼前的这个看上去和普通秦军将校没什么两样的男人,这个和普通士兵、异族土著民们一起修塘挖渠的人,无论从哪一个地方来审视,都不可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本事,那么,一路之上,秦国使团里的那些年轻使者崇敬的目光又是为何,而象陆贾这样的年长者,居然也对李原推崇倍至,这又是因为什么?

倏然间,一向自认为精灵古怪、心思敏捷的玛利亚,感到自己的小聪明在李原这样的大智若愚的人物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来。

陆贾回归。

正好新安湖的调水工程也告结束,李原遂带着一众部下回到城中驻地,而随着西征第一阶段的平息,李原的身边,也渐渐聚拢起了一批以实干为主的官员,这些人中,多以十几、二十上下的年轻人居多。

年轻人虽然会犯下错误,但他们拥有时间,也有勇气。

在这一场关系炎黄子孙未来生存空间的大变革中,秦国的年轻人们义无反顾的跟随在李原的身边。晁错、贾谊、还有韩安国、张羽,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声名的人物,俱都跟随来到了新安城。

位于幼发拉底河边上的古巴比伦元老院大厅,是唯一幸存下来的经历过多次战火还可以使用的建筑。

这里现在是秦国西部行省的议事中心。

与国内三十六郡的治理架构不同,李原在西方这些新占之地,采取的治理方式,是以新安城、东阳城、西雍城等七座重点城市为星座,以点带面,分级放权治理的模式,换句话说,一个星城的统治者,也就是它附近广阔地域最高的执政首领。

而象桓楚这样的执政将领,则需要每半年前来新安城一次,向李原作过去半年或一年的工作总结呈报。

陆贾一五一十的向李原汇报了犹太人同意结盟的整个谈判细节,对于戴维与内部不同背景元老之间的争斗,也如实的进行了陈述,李原听得很认真,对于犹太人这个民族,二十一世纪的各种书籍里,都有大书特书的描写,但任何的后人记录远远不及面对面的真实对话来得更真切。

“玛利亚,你说这个小姑娘的父亲叫大卫·约瑟?”李原动容问道。

陆贾一愣,他没有想到,李原刚才对犹太人内部的暴乱没有问话,而反而问起玛利亚的事情来。

“禀陛下,玛利亚说过,她父亲是大卫王家族的后裔,不过,在一个月前的暴乱中,大卫约瑟被人刺杀,不治身亡。”

李原点了点头,陆贾的回答让他心头一沉,如果一切没有太大变化的话,这个被陆贾收留的小姑娘,就是基督教圣人耶酥的母亲——玛利亚。

基督教。

是由耶酥一手创建的劝人悔改、转离恶行,宣扬天国福音的宗教,在创始之初,它只是秘密群团组织,后来在犹太贵族的打压下,耶酥受难身死,众多教徒被罗马当权者迫害,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到欧洲各地。

而正是这一种逃亡的苦难经历,让基督教由一个由犹太人建立的地区宗教,逐渐发展成为被西方人视为正统的宗教组织,在中世纪时期,教皇的地位甚至于比一些强国的皇帝还要来得大的多。

对于基督教,李原的态度很是谨慎。

一个宗教,在屡经打压之后,还能拥有延续二千余年的生命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本身就表明这种精神层面的宗教信仰适应了时代的需求,也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支柱。

以武力打压的结果,历史已经证明,这条路行不通。而一味的放纵,无疑又会让秦国的民众对犹太人的文明、对西方的价值观更加的信任,从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这是一种更大的风险。

从基督教在后世的影响力上看,宗教的作用并不比武力征服来得弱,在更深远的领域,它甚至于还要胜过某个强盛的朝代。所以,东方的价值观,要想被这个世界所广泛接受,必须依靠武力和宗教宣传双管齐下。

在这一方面,李原将张良创立的天师道作为弘扬东方理念的精神支柱,而从最近一段时间的传播来看,天师道虽然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道徒,但要让被征服的土著们改变信仰,向东方文明低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玛利亚有意往东方一行。

对此,李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他不仅下令派出一队亲卒沿途护送,而且还修书一封给长安的李烨,叮嘱他要好好的照看玛利亚。

让耶酥的圣母远离带给她悲苦命运的地方,让这个美丽又精灵的小姑娘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也让耶酥这个圣子、基督教的创始人有可能再不会出现,这对于有意在地中海一带发展的秦国来说,如果基督教的出现和传播,能够因为玛利亚个人命运的改变而推迟,那就是最好的消息。

第四百五十八章 罗马共和国

秦人与犹太人达成战略同盟。

地中海的东岸,一股新兴势力正在迅速的崛起,从东阳城(大马士革)通往耶路撒冷的驰道正在修建,欢呼雀跃的犹太人对于秦国方面的无偿援助激动万分,驰道一旦开通,从贝鲁特湾卸下的货物可以直接装运上马车,然后马不停蹄的被运往东方。

这是一条财富的运输线。

这是一条让犹太民族从生存的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