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梅涓还在原有的轨道上前行,这是他失败的全部理由。

闽越军先锋在南海郡郡内大败,消息传回武夷山中的闽越王城,无诸惊得目瞪口呆,他有心不相信这一事实,但随后,狼狈不堪几乎丢了全部将兵的何善回归,让无诸仅有的一丝侥幸也不复存在。

“你说什么,梅帅可能阵亡了?这怎么可能?还有我的二万大军也没了,你怎么活着回来了,你这个懦夫?”无诸在极度失望之下,揪住何善破口大骂。

“大王,秦人实在太多了,那些南越兵都投降了秦国,我们这一点兵力,和他们比起来,实在太少了。我有证人证明——。”何善急促的辩解道。

闽越人血性。

对于临阵畏战的人,一向毫不留情,害怕无端被杀的何善急忙拉拢一同逃回的士兵作证。

“大王,大事不好了,秦人,秦人攻破了雁荡山隘,已经距离王城不足百余里了。”就在无诸、何善茫然无序之时,王宫之外,一名闽越国的官员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大声叫喊起来。

“相国,你老糊涂了吗?秦人二天前还在揭阳、龙川一带,怎么可能一下子到了武夷山一带。”无诸怒骂道。

“不是,大王,不是南面的秦人,是北面,北面从江东来的秦人过来了。”年迈的闽越国相脸色涨得通红,结结巴巴的说道。

北面。

到了这个时候,无诸才始回悟过来,杀向他王城的秦军不是别人,正是被他忽视了许久的江东蒋渝部队。

第四百三十八章 岭南战事歇

蒋渝用兵。

一如其为人,于无声处是惊雷。

江东秦军在这次南进过程中,其表现与其它二路相比,只能称之为平淡,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华丽战事,没有势如破竹的疾速推进,在中路军兵进南海国王城之时,蒋渝的部队甚至于还在会稽郡的南部山区里面艰难前进。

但就是这样的平淡假象,让无诸放松了警惕,他误认为蒋渝能力平平,只不过靠着和李原的私交才登上了江东秦军主将的位置。而事实上,蒋渝却不声不响的沿着四明山、雁荡山一带的曲折山势,利用辎重部队携带的黑火药,生生的辟出了一条通向闽越腹地的新道。

这一条新道修成。

一下子避开了闽越人重兵把守的仙霞山关隘,使得无诸的所有针对性防御措施都变成了无用功。

所以,当闽越官员急报秦军出现时,无诸才会表现得如此不堪。闽越国最为强大之时,号称有将兵约十万人,这个数目听起来很是庞大,但其中虚假的成份挤一挤,无诸手里的将卒也不过七、八万人。

这一点兵力,在揭阳一役中,就损失了近二万人,而且这一部将士还是闽越部落中最为善战的一部。剩下的四、五万人,除去守卫仙霞岭等重要关隘的守卒,还有在本部落留守的一些老弱之外,无诸王城附近,能够调动增援的士兵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千余人。

仅这些匆忙召集的士兵,能否抵挡住秦军,无诸完全没有自信,而闽越国中象何善一样的勇士们,此时也是个个面如土色。

南线大败。

北线又遭遇秦军进逼。

闽越国内。无有领兵之将,到了这时,无诸才始绝望的发现,他所谓的强大闽越国不过是水中泡影,根本经不起一次的触碰。

“大王。王城守不住了,我们还是早早撤退为好?”何善低着头,嚅嚅的谏道。这句话,他在不久前刚刚说过,今天是第二次,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位闽越国的第一勇士变成了一个以逃跑为荣的懦夫。

“撤退,往什么地方撤,除非是我们到海岛上去。”无诸气哼哼的吼道。当初,叫喊与秦军对抗最响亮的是何善,而如今,还未与秦人碰面就言逃跑的也是他。

“海岛——。大王好主意呀,属下听泛海的渔民说,在海之东面,有一座叫夷洲的大岛,那里方圆广阔,物产丰富,我们要是到了那里。秦人就追不过来了。”何善眼睛一亮,急急力谏道。

夷洲。

也就是今之台湾,因为地壳运动而与大陆断裂开来,约在三万年以前,左镇人、东山人、清流人等一批闽地的原住民乘舟过海,来到夷洲定居,并与当地的琅峤人相融合,渐渐的形成台湾的本地部落。

“这,让本王再想想。”无诸犹豫不决。逃到夷洲海岛上去,暂时肯定是安全了。毕竟秦人来自北地,对于操舟过海并不熟悉,秦军也不可能为了追杀他一个闽地的小王,而打造战船、出动大军去占领一座无用的海岛。

但是,这一逃。也就意味着他无诸所有复兴越国的梦想也全部抛弃,自此之后,只能在夷洲岛上终老余生了。

选择摆在面前。

是坚持着留在闽地与秦军苦战,还是识机出海,去寻求安稳的生活。无诸倏然觉得,他之前所有的想法全成了一个个就在眼前但却怎么也触摸不到的泡沫。

“大王,时间不多了,还是早下决断的好。”何善惶惶不安,再一次力谏道。他这是生怕无诸死不悔改,继续与秦国为敌,那样的话,他这个马前卒就不得不再上战场,去面对秦军的雷霆攻势。

再与秦军争胜?

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揭阳一役,让何善真真实实的见识了什么是中原大国的铁血之师,与之相比,闽越部落的这些兵卒,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

在何善不停歇的鼓动下,犹豫不定的无诸最终还是可耻的逃了。闽越王城之战。秦军仅仅付出了百余人的代价,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攻占了这座闽越王无诸花费了十余年建成的王城。

无诸的逃跑举动,让本来对他抱有幻想的闽越壮士失望之极,从闽地正在往王城方向赶来的勤王军队纷纷停驻下来,这些闽越各部落的势力既不想跟着无诸远渡重洋到海岛上去吃苦,又对秦军的到来抱有戒心。

闽越战事持续到十二月末。

蒋渝率领一部秦军进至闽地海岸边上,在秦军将士的面前,是一往无涯的茫茫大海,在咸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时,蒋渝等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无诸之流,也配称什么王侯,不如干脆,改名无胆算了。”秦军将校在闽地东安县一带刻石留念,记录下了这一段战事功绩。

随着蒋渝以江东人周殷为会稽南部都尉,治东安,安抚滞留在闽越山地的各个越族部落,三越之中。二死一逃,能够威胁到秦国安全的南方敌对势力,在经过了整整二年的艰苦战事之后,终于被一网打尽。

剩下的逃往夷洲的无诸、还有在安南一带逃窜的吕台,都已不可能给予秦国多少威胁,这是因为一只蚂蚁就算再强壮,也无法击倒一头大象。当然,如果是成千上万的蚂蚁,或许有这个可能。

而那个能够引来蚂蚁军团的人,不可能是无诸或吕台。

在西域以西。

乌孙国的更西边,是康居和大宛两个同样从大秦西部迁移的游牧民族,而在它们的西面,则是由波斯人中的一支帕尔尼部落建立的奴隶制王国帕提亚,这个国家在中原则被翻译为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安息。

安息在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应当是米特里达梯一世统治时期,这个时间段本来与中国汉朝武帝扩张时期一致,而随着新秦的复兴,安息王朝在中亚和西亚一带的发展势头也在微妙的发生着变化。

带来这种变化的,是一个人。

中行说。

这位出生于燕地的叛贼,在失去了大匈奴单于冒顿的蔽护后,不得不离开故土,向着秦国势力触及不到的地方逃亡。

出于对李原的深深忌惮,中行说这一次选择了跟随一支胡商的商队,远远的向西方逃离。而他的这一选择的正确性,随后也被岭南战事所证明。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初定

时光飞逝,二千余年前,穿行在丝绸之路上的胡商驼队,冒着被劫杀的巨大危险,来往于葱岭、天山、河西这一片广阔的沙漠荒野。

对于不远千里来到东方寻求财富的西方商贾来说,神秘的东方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丰饶的秦国不仅仅代表着强大无比,更代表着无穷无尽让他们垂涎欲滴的稀有珍物,而这些东方的珍品经过丝绸之路的层层转卖之后,在罗马等西方诸国可谓一物难求。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由长安出发,经河西、西域、天山南北、葱岭再到乌孙、安息、萨珊、罗马的这一条丝绸之路上,西方商队络绎不绝,他们中间,不仅有来自于西域诸个小国的商人,更有远来自安息、甚至于从罗马而来的白种人。

黄沙漫卷。

胡茄声音苍凉。

这一路西行,所见之处也是越发的荒凉,就算有点缀在沙漠中的一、二个绿洲,也不过是几面土墙,数十个帐蓬的临时宿营地罢了。这种状况一直到过了葱岭到达阿拉海流域,才始渐渐好转起来。

在荒凉的沙漠荒滩绿洲之间穿行,对于刚刚年过三十的中行说而言,这是一次人生的冒险,东方与西方的文明之间,总有着诸多的不同,而一个异邦人氏要融入到另一种文明之中,难度可想而知。

中行说这一次西逃。可以说惶惶之极,匈奴人的全线溃败。让中行说对秦国的强大有了最为清醒的认识,遍数当前北方草原上的诸个部落,他已经不会再认为,有哪一个部落能够与强秦相抗衡。

西域路上的三十六个城邦国家,显然不是中行说的目标。要想逃生或复仇,他必须逃得更远,必须远涉异邦,去寻找另一个强悍并幅圆广阔的大国。

安息。

在世界史上。称之为帕提亚,在中国的古文献里面,则多以安息称呼。中行说跟随的这一队胡商,正是来自安息的商队。安息人又被称为“白匈奴人”,这是由于中原一带对于西域各地的胡人不熟悉的缘故,而实际上,安息人与匈奴人是两个不同的族群。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

安息人远道往秦国来,主要的物资贩运就是毯毛,还有西方的器物,由于波斯王朝的没落,逐渐强大起来的安息,已经成为了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国度。但凡是从西秦地中海一带运来的物资,都要经过安息再转到大秦。

存在于古文献中的丝绸之路,实际上是由一段段层层接力的商队来形成的,真正的从欧洲一带到秦国冒险的商人几乎没有,他们一般将货物运送到两河流域一带。然后再由波斯人转运到安息,再通过安息人运到东方。

安息的王都番兜城位于里海边上。黄色的土墙、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牛马粪便,还有长着金黄色卷发、皮肤惨白的吓人的异邦人,让中行说有一种孤独无助的失落感。

不过,这种迥然不同的异邦风情、还有身材高大透着粗鲁与野蛮的安息士兵,也让来自东方的中行说感受到了一丝兴奋。如同在匈奴时一样,中行说暗暗发下誓言,要凭着自己的一番口舌,去赢得安息王弗里阿帕提乌斯的信赖。

十年。

弹指一挥间。

对于好不容易期盼到和平的百姓来说,安宁来之不易,虽然在南方与北方的边境上,小规模的战事还时有发生,但对于整个秦国来说,已经不足为虑。

秦新历十一年,八月。

安南一带。

由南越国叛将吕台掀起的小规模动乱最终被平息,吕台的几千人马在与安南部落的对峙中渐渐耗尽了元气,随后,秦将冯宣率军攻破安南城,吕台死于乱军之中,南越国的最后一点残余烟消云散。

九月,冯宣军继续向南进攻,安南王、安南公主安媚珠等悉数被俘,安南王族随后押送往长安为质,秦军的向南势头最后抵达湄公河口才始停下了脚步,在北方。

翰海一带的苏角骑军与赫连部落之间,小规模的战事也一样持续有数年,最终赫连部落在秦军的综合实力压迫下,不得不放弃了翰难河流域,退回到北海以北的茫茫原始针叶林中。

经过十年的征战,李原领导下的新秦势力不仅统一了始皇当初的三十六郡,而且其势力范围拓展到了南方的中南半岛、极北的漠北、东面的辽东高丽半岛还有西域一带,秦国也由此真正的成为了亚欧大陆东方的一个标志性的大国。

长安。

乐游原一带的高原草甸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新兴而起的城镇,这些依附于都城而存在的小城,就象护卫星宿的晨星一样,不间断的向长安城提供着新鲜的血液。

在这些小城之中,扶风是很重要的一个。

其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它位于郑国渠的西端,更因为其南境有秦岭的第一高峰太白山,这座高岭终年积雪,远望上去,气势滂薄,在崇山峻岭之中,有多处的深沟河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为一些隐士所喜爱。

这一天,已在新秦国皇帝位置上稳坐了三年的李原,从长安而出,向着扶风太白山的深处而来。

随着秦国的统一,秦岭这道关中的屏障也成为了秦国的圣山,而太白山更因为其主峰的险峻雄伟成为新秦天祭的地方。

随同李原一起祭天的,还有朝中的数名重要官员,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其中不仅仅有跟随李原一并征战起家的旧属,还有象萧何、周殷这样的前汉、前楚的降人。

萧何归秦已有五年时间,前三年里,他的官职不过是从县令升到了一郡的郡相,而在后二年里,因为政绩的突出,萧何被举荐入长安,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掌管整个秦国粮粟供给和农事的大司农。

周殷的情况也差不太多,这位昔日西楚国的大司马,现在脱离了军事,入朝作为辅佐丞相陈平的属官,这次李原祭天,陈平作为相国无法前来,周殷的任务就是沿途打点,安排李原车驾的起居事务。

第四百四十章 再见张良

初冬的太白山,刚刚被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

秦岭,这一条横亘在关中平原南端的山脉,不仅造就了关中与汉中截然不同的气候,更造就了诸多人迹罕至的深山幽谷。

在太白山的险峰隘处,就是祭天之所。从山脚的栈道仰望上去,在一片白茫茫之中,点缀着几许黄绿色,如果再走近一些辩认,就能清楚的看到,绿色的那一抹,是不知多少年生长在深山中的乔木的枝叶,而黄色的那一片,则是房舍屋面的反射。

地处深山。→¤炫··书·¤·网←

竟有一大片房舍存在,而要盖起这样一大片房子,动用的人力财力不可想象,当然,如果以倾国之力来修造的话,这又是另外的一回事。

新秦的复兴,让关中的老秦人欢欣喜悦,出于对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的无知,他们不仅仅把这一份功绩归功于李原等出生入死的战将,还把这一切的复兴归功于是天上的神灵在保佑着秦国。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信仰下,百姓们自发的捐献财帛,提供吃食,开始了修造信仰祭天之所的浩大工程。

李原一行拾阶上山,在祭天的祠殿内,效始皇登泰山而祭祖先的方式,感恩上苍赐予秦国子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感谢所有的国民为了国家的复兴、为了民族的强大而付出的辛苦,尤其是感谢在边关镇守的秦军将士风餐露宿,守卫国家安宁的艰苦。

作为一国的帝王。李原责无旁贷,而随同他一并祭祀的。除了重要官员外,还有他的二个子女,大儿李烨已经十二岁,容貌承继了赢玉漱多半的他,隐隐的有几分始皇帝、扶苏太子年轻时的神骏。

对于这位性格文弱多于刚毅的皇子,秦国上下争议颇多,武将多半认为,李烨这样的性格并不适合为秦国这样一个庞大帝国的皇帝。在他的治下,秦国不要说开拓疆土,就是守住现有的地方也是不易。

不过,文官倒是对李烨颇为赞许,他们认为,在大乱之后,有这样一个年轻又能够倾听意见的少年帝王。是他们文官之幸。

李原以武建国,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