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方才李原不追问,陈平这后面的一条计策就不会说出来,由此,陈平心中对李原的评价也会降低一级。

一个平庸碌碌无为的主公,不是他陈平愿意辅佐的对象,说不准,在荥阳之围解了之后,陈平会再定选择其他的势力投靠,甚至于就算投奔刘邦,他陈平也没有什么可顾虑的。

陈平好象察觉到了李原的不满,也不迟疑,立即说道:“校尉明鉴,巨野盗彭越在攻城之际突然离开,这是战场上极为少见的一幕,以属下之见,这只能表明一种情况,那便是刘邦对联军各部的吞并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这个关健时候,若是有传言,传一些诸侯欲效仿彭越带兵脱逃,不知刘邦会有何感想?”

“那,如何让传言可信?又有什么证据能不令人怀疑?”李原追问道,陈平的分析很有道理,不过,具体实施起来,却还有不少的难题要解决。

“既是传言,又何需什么证据,校尉可只管多遣兵士往城外送信即可,至于信件的内容,若是校尉信得过属下,那就由平来代笔,然后交由赵贲按下手印,签下大名即可。”陈平说道。

“如此,那就有劳先生了。今晚,就请先生留宿在郡尉府休息,待明日,书信完成,再交给斥候送出。”李原点头道。

信任,有时候就是一种感觉,一种直觉,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畅快。

陈平既然要显示自己的才能,那就干脆放手让他去干,在细节方面,李原一向抱着抓大方向,抓决策、抓过程监控的态度,至于具体实施的每一步怎么写、怎么做,做什么,那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亲历亲为的。

入夜,灯火摇动。

映在窗口的身影在灯影中变得很长很长,如同一个长身的鬼魅,在吐着舌头不停打量这个末知的乱世。

陈平皱着眉头,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又停笔涂改重来。

一封优秀的书信,绝对可以改变一场牵扯到数十万人的战役的走向,陈平要想留名显闻,这一封信是关健。

“大将军明鉴,贲受丞相之命,守御荥阳、昌邑,以保全大军粮道之安全;然今有叛贼刘邦携数十万众而来,声势汹汹,所到之处,无不瓦砾,贲本欲与城共生死,同存亡,但念及府仓之中,还有数以千计的粮秣未能运走——!”

“不妥,不妥,赵贲贪生怕死之辈,又是军中粗汉,岂会如此隐晦说话,不如改为:贲兵微将少,若不能敌,则当引兵北向,相投于大将军麾下!”

“这李原,年纪不大,看上去只是勇悍了些,却没想到,心计也是了得,竟能够洞察人心之深意。”

陈平一边改着,一边喃喃自语,模仿他人的语气书写,这活计着实不轻松,陈平写了一会,方始对李原激将之计醒悟过来。

陈平的书信,一直到天色渐明才始拟好,李原早上见到陈平时,只见他双眼红肿,泛起几道血丝,显然是通宵在思索如何动笔。

“先生辛苦了,这信拟得真切,赵贲惶急之态尽显字里行间,想那章大将军见信,必会心忧荥阳有失,并遣军前来。另外,这信后几句,简简提及刘邦军中不睦,有一、二路诸侯与城中相约,互不攻击彼此,当真是神来之笔。”李原看罢书信,不禁拍案赞叹。

文字,这东西,深奥的就如战场上的谋略一般。

陈平可谓深悉其中之道,只几句话就将赵贲既要求援,又想表功的心态表露无疑,而更妙的是,这书信要是让刘邦截了去,那刘邦的疑心病会越来越大。

第五十章 连环计

有一、二诸侯与城中秦军相约,而内容隐隐透露出的不是举兵同向,而只是互不攻击,这是陈平聪明的地方。

刘邦若是截获书信,必然会对内容起疑,若是陈平在信中说,有诸侯与秦军勾结,试图投降或者反叛的话,刘邦的第一反应就是离间计,秦国大厦将倾,关东群豪并起,只要有点眼力的,都能看出秦国末路亡途。

但现在,陈平只是简略几句,提了下约定互不攻击,这就增加了诸多的可能性,相互不打,这目的是为了保存实力,在这乱世当口,实力决定一切,刘邦不也在处心积虑的扩允兵力,诸侯们有这样的想法,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各路联军都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刘邦可没有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霸气,单凭他手下的力量,很明显是无法拿荥阳怎么样的。由此,刘邦在将信将疑的情况下,就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他会对联军诸侯更加的提防,同时,也会加快整合吞并的速度。

欲速则不达,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只是民间的传说,可以想象,当刘邦用温厚的长者风度腐化诸侯将领时,当曹参、周勃等人用兄弟义气拉拢一个个猛士时,那些即将会变成光杆一个的诸侯会是怎样的反应。

反抗,势必难免。

至于能激起多大的风浪,主要还看诸侯的能力,不过想来,这些连史书都只是名字一笔带过的货色,能给刘邦造成几天的不愉快就已经不错了。

时间,对于双方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一旦求援信件发出,刘邦斥候能截获的,顶多十之五、六,而当章邯军、王离军和雒阳的李原军一起压迫过来时,刘邦面临的就将是被围歼的局面。

陈平这一计,揣磨的就是人的心理,针对的是人的弱点。可谓毒辣之极,李原自问,要是他处在刘邦的角度,到时候除了撤退之外也没有办法拿出应对的措施,当然,象项羽这样的蛮不讲理的猛汉除外。

霸王之勇,已经让与之对战的对手闻之而胆寒,不管不顾,强力破城,这便是项羽的作风。

李原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会一会这位一手将秦国大军葬送的超级猛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一次又一次的搏杀中,李原的自信也在逐步的增长,他已经不再是没有身份地位的区区一小卒,在他的麾下,千军万马,一呼百应,长枪所向,纵横无敌。

而随着陈平的到来,李原在谋士方面的弱点也在一点点的克服,就这次陈平献计来说,就在很大程度上,让李原这一支孤旅从无援的状态下解放了出来。看到手底下的军队在一天天壮大,看到从无人可用到慢慢的有了一、二个来投奔的谋士,这种养成的感觉其实是最有成就感的。

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这其中并没有陈平的名字;汉高祖刘邦,也就是现在被挡在荥阳城下的这位,在评价陈平时,则用了智有余、能不足的评语,而实际上,陈平对刘邦的贡献并不比三杰差了多少。

陈平善诡谋,他为刘邦献的第一个计策,就是反间计,让霸王项羽失去了唯一的运筹帷幄的智囊范增,从而为楚汉相争定下了汉兴楚亡的总基调。

对于陈平品行不端的传闻,李原并不过多的在意,十全十美的人其实是不存在的,陈平贪财好色并不能掩盖他的才智。

章邯、王离均驻扎于大河之北的赵地,两支秦国最有实力的军队,因为隶属不同,而出现了争功的情况,这不得不说,是秦国这个中央集权国家的悲哀,相信要是始皇帝还活着的是,只怕会立马召令章邯、王离回咸阳,然后夺了兵权,让这两位只顾着自己小算盘的将军回家养老去。

始皇集大权于一身,境界已经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在他驾崩之后,继承的人毫无眼光,又无雄心,那些习惯了被中央的命令指挥的将军们也失去了约束,变成了一个个集团势力的代言人。

国家。

这两个字从始皇帝统一六国之日起开始被提及,两个字拆开来理解的话,即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哪里会有家,正所谓家国天下。

可惜,始皇的这份胸襟气魄注定了秦帝国会随着他这个强权人物的离去而没落,依靠个人的力量,终究不能让一个国家长久的安宁丰盛。

当夜。

荥阳紧闭的北门、西门两道城门突然间开启,有数骑秦军斥候飞奔而出,秦骑兵的马蹄上均绑上了厚实的蒿草,这让刘邦搜索部队的拦截变得困难了许多。

李原的亲兵掌旗,刚刚在城中杀敌立下功勋的白广季一身黑色的软甲,手里持着一枝精巧的弩机,在腰间的箭壶内,二十支弩矢被整齐的排列着,它们是白广季可以依靠的最为犀利的武器。

与白广季同时出城的信使,还有十九人,他们身上的信件都是照陈平拟定的内容而抄写的,一个不行,就派出二个,三个,李原和陈平打的主意,除了要将信件送到章邯、王离处之外,还要让刘邦的斥候发现信使,并截获几封信件。

计中有计。

只看刘邦能不能识破,而就是识破了,又会如何来应对。

近来,刘邦军中,商人出身的猛将灌婴有些形单影只,以前,他和樊哙可以说是刘邦军中属于猛汉型的勇将,两个人交情不错,时常在一起比试武艺,倒也相处甚睦,灌婴也是得了樊哙的举荐,才算是在刘邦跟前站稳了脚跟。

但现在,樊哙战死,灌婴顿失依靠,本想着为樊哙复仇的他,几次进攻荥阳都最终无疾而终,这不仅让灌婴心生愧疚,更让刘邦对灌婴的态度也开始散漫起来。

这一夜,是灌婴负责西门外的搜索巡查,他刚领一支百人的搜索队到达直道边上,却听到不远处一声声沉闷的声响传来。

第五十一章 大将军章邯

沉闷的马蹄声响,惊动了巡哨的刘军斥候,憋了一肚子怒气的灌婴气势汹汹的逼迫了过来。

“秦狗,授死吧!”灌婴冷笑一声,当先迎着声响之处追了过去。

白广季紧紧的伏在马背上,努力的在高速行进中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远处,隐隐的火光已经在昭示,他们这一次遁出已被发现,而接下来,就是比拼速度和耐力的长途追逐赛了。

“卟!”

铜簇破空刺入柔软的身体,激起一阵血雾。

又一名刘军追卒被白广季的劲弩击中,坠落马下,相比掌握着制式远程攻击利器的秦军士兵,一年前还是农民的刘邦军兵将显然对机弩的使用还不过关,他们更倾心的是以力量制胜的长铍和利剑。

灌婴面沉似水,眼里的怒火在熊熊燃烧,这一种追杀下来,秦军信使不断的分散,不断的逃窜,让他空有一身本领,却找不到可以一战的对手。

“都是些懦夫,跳蚤,待你灌爷爷追上,我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灌婴恨的咬牙切齿。

巨鹿,棘原。

秦军大营。

秦国大将军,少府令章邯顶盔贯甲,玄甲绣袍,头束高冠,颌下有些花白的胡须微微有些发卷,让章邯更添了几分威武雄壮的气概。

在章邯中军大帐内,司马欣、董翳、章平、李良等一众赵系将领聚集一处,正在商量如何进讨赵地反叛势力的方略。

三个月前,章邯在定陶击杀了武信君项梁之后,秦军声势复振,章邯随即挟得胜之势渡河至魏地,并在临济击破了陈胜部将周市、周市所立的魏王咎开城投降之后,即自焚而死。

魏地平定,章邯又马不停蹄的转战赵地。与其它地方相比,秦末的赵国属地,各路诸侯争夺的更加厉害。

战国七雄,秦与赵是多年的老对手,赵地的反叛势力中,陈胜原来的部将武臣曾自立为赵王,但随即被部将李良杀死,武臣的手下大将张耳、陈余纠集力量与李良复战,又将李良击溃。

得知章邯即将进逼赵地,矢志要一雪前耻的李良立即赶来投靠,现在,章邯大军已将赵王歇、张耳围于巨鹿一个多月,城内粮秣虽然积存不少,但面对黑压压不计其数的秦国军队,城内赵军的士气已经胆丧。

“禀大将军,昨日,邯郸传来消息,王离将军率边军攻破邯郸,赵军陈余部众溃散,这王将军不愧为将门虎子,端是厉害得紧。”说话的是刚归附的秦将李良,与章平、董翳等人不同,李良说话陪着一万分的小心。

“边军精锐,将士骁勇,邯郸孤城一座,无险可守,拿下不足为怪。”章平啁笑一声,带着几分不服气说道。

章平是章邯的堂弟,出身少府的章氏子弟与世袭边军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对于王离的所谓战绩,章平一直瞧不上。说来也是,在陈胜大军兵进咸阳的关健时候,是章邯带着一群囚徒打败了周文,随后又击破吴广、陈胜,项梁等诸多的关东豪强,而那个时候,王离军团又在哪里?

现在,眼见着平叛在即,王离却带着十万边军从九原南下,这是要干什么?很明显就是来争功来的。

从章平的话语中,可以想见,秦军系列之中,新崛起的章邯系与王离为首的世袭系的矛盾随着战事的推进而越发的尖锐起来。

好在,章邯对此早有准备。

杀项梁、焚魏咎。这一连串的功劳再加上赵高的提携,让章邯这个大将军位置坐得很是稳当。王离再不甘心,再想表现,也无法违抗来自朝廷的命令。

十五日前,章邯已经从丞相赵高处取得了节制关东诸路秦军的命令,换句话说,王离再不服气,也不得不听从章邯的指挥。当然,从这个命令本身来说,不止是王离边军,就是象李原这样的小股秦军地方郡兵也要受章邯的节制。

“传我将令,命王离军急速从邯郸前来巨鹿,参与围城之役,其余诸将,与我兵围城池,扫荡叛乱,这次,我要将那些反叛的势力一网打尽。”章邯扫视帐下诸将,声音里略有些疲惫,不过,他的神情依旧自信满满。

“诺!”董翳等将领拱手领令。

一个接一个的扫荡叛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却还是不能够扑灭关东大地的反叛烽火,这让章邯有些疲乏又有些无奈。在思谋再三之后,章邯决定在巨鹿布下一个大的口袋,以赵王歇、张耳为诱饵,诱使关东的各路叛军来救援,如此则一战得胜,彻底平定各地的叛乱。

“报,荥阳有信使求见!”就在章邯下达作战计划的当口,一名斥候军屯将跌跌撞撞闯入。

白广季是被扶着进的章邯军帐,死追不舍的灌婴一直将白广季追得棘原边上的大河边,在远远的见到秦军游骑之后,才始不甘心的撤退。而此时,白广季不仅箭壶中的弩簇已经全部用完,就连身上也插了二枝刘军的箭矢。

“荥阳有何急报?”章邯未待白广季禀报,即开始询问道。与那些不了解荥阳重要性的夸夸其谈将领不同,章邯对荥阳的重要一清二楚。要想取得赵地围点打援战役的胜利,粮仓要道的荥阳是关健的一环。

“禀大将军,伪楚大将刘邦于数日前率军十余万进攻三川郡,杨郡守于曲遇、白马与敌接战,皆不得胜,现刘贼兵困荥阳已有十余日,赵郡尉率全城将卒奋起抗击,方始保得城池安全,赵郡尉特修书一封,细详战事,还请大将军过目。”白广季说罢,从怀中取得皂书呈上。

“杨熊这厮,有坚城却不坚守,出战作甚,真是不知所谓。”

“刘邦不过一亭长成事,手底下也皆是鸡鸣狗盗之辈,三川郡兵也算得上是一支精锐,就算不能抵敌,自保总没问题,怎么到了求援的地步。”

“前些日,只听得荥阳附近有些小的战事,怎么过了这么些天,还没有平定,郡兵不堪,将领也是无能。”

帐中诸将,听得荥阳危急的消息,个个私语起来,章邯的这些大将与刘邦都不止一次的交过手,在泗水、杠里,东郡,刘邦见到章邯的军队,都是能避则避,不战即逃,这让董翳等人对刘邦很是瞧不起。

“啪,杨熊愚蠢之极,险误我军国大事,章平,你速调五千精兵,往荥阳救援。见到赵郡尉,就说我的命令:三川郡军事大计,由他来决断。”在议论纷纷之中,章邯已经看罢书信,立时脸色倏变。

陈平字里行间的春秋笔法,描述得可谓老到之极,让不及细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