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识比起坚决反秦的吴封来,还要差了一筹。

从郢都向东,李原的车驾翻越伏牛山脉,来到昔日九江王英布的根据地九江郡,这里是江盗们的老巢,也是挑选出秦军水师精卒的地方。

季布受命任九江郡守的时间只是短短的二个月不到,在河西对匈奴一战后,季布、季心兄弟也正式的融入到了秦军体系中,如今,季心在遥远的西域镇守姑师城,而季布则被李原派遣到了南方,负责招募和组建秦军水师部队。

见到李原的时候,季布眼眸红红的,穿着一身缟素白衣,这是为了祭典在江东作战时阵亡的秦将丁公。

丁公此人,虽然性情反复,又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覆没,但他是季布、季心的舅父,也是一手将他们兄弟拉扯大的至亲之人。

“武王,末将即到九江郡之日起,即以讨伐百越为目标,如今,九江郡内,打造有蒙冲战船二十余艘,另有斗舰、楼船等五十余条,甲士五千余众,明日一早,我大秦九江水师将在大江之中操演,还请武王不咎指教。”季布沉声道。

李原上前,拍了拍季布的肩膀,道:“季公,丁将军之事,我已尽知,这一次南巡,就是为了南征之事,江南水网密布、百越部落谙习丛林水泊地势,我们人生地情不熟,切切不可大意。”

“武王,末将也非勇莽之人,数日前,已经差遣了斥候进入彭泽,并深入到其南部探明情况,若能再有些日子,就能绘制出南方一带的地图来。到时候我军兵进之时,正可以图为指引,一举击破躲藏之项贼。”季布咬牙切齿道。

曾经的同僚,如今的仇敌。

这句话用在季布和项庄身上,再是合适不过。丁公之死虽然是无诸的闽越部落所为,但在其中项庄的作用不可小视,若不是他的诱惹,丁公也不可能冒险进入到闽越人的包围圈中。

第四百一十五章 唯我彭大将军

落日时分。

彭泽大江之上。

舟楫纵横、战鼓阵阵,大秦的旌旗在船首飘扬,在船艄的位置,则分明有所属将校姓氏的小旗号。

以一船为一部,以三船为一队,设主舰一艘,副舰二条,一般来说,主舰的个头、吨位、兵员数量都要超过副舰多多,季布的坐船是一条上下三层的缕空大舰,这种用采取伏牛山脉深山中巨木制成的大楼船,甚是坚固,只要角度合适,船首的尖锐冲角可以在瞬间撕开对手的船腹。

李原双足站立于甲板上,脸色有些发白,脚下微微摇晃,其幅度虽然不大,但却让人有一种快要呕吐的炫晕感。

“武王,不如先回舱中歇息片刻,这江面风大浪急,等会儿船只摇晃得还要厉害。”季布有些担心的说道。

“不碍事,要是连这点风浪都受不住,我大秦的南方也就到大江为止了。”李原摇了摇头,忍住不适拒绝道。

船行江中,随着风浪的冲撞,摇晃的幅度也越来越大,不过,李原等人已经渡过了最初的不适期,虽然个个脸色依旧发白,但至少在短时间内能够承受船只的来回摇晃了。

江风习习。

扑面而来。

大江水泊,烟波浩漾,水天一色,在三月的春色里,几只飞燕划过水面,带起一、二点水滴,看上去颇有些“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雁与落霞齐飞”的美景。这种一望无际、浩如烟海的水天一色情景。让人在感怀之余,也颇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季布选择演练水战的地方。是彭泽与大江的交汇处,也是后世鄱阳湖与长江的入口,在秦代,彭泽与大江是完全相通的水系,这个地方方圆百里之内,皆是水域,船只一旦遇险,根本是救无可救。

水面之上。九江水军分成二支,一支由南向北,另一支由北向南,两支舰队上的将士呐喊着不断鼓舞己方的士气,无矢的箭支在半空中飞落,接弦战时双方更是瞪红了眼珠子,恨不得将对方给一下吞噬。

“武王。末将的这些九江子弟如何?”瞧着一众健儿给自己长脸,季布也是得意洋洋。李原在南郡没有给冯宣一个说法,而是直接转道来了九江郡,这让季布心中激动不己,如果把握好了,这一次渡江作战的主将就逃不掉了。

未等李原应答。却听得远处下游江面上,隐隐约约的传来一声呼喝:“季兄弟,这大军演习怎么不唤了我老彭,你我同处一江,也正好切蹉一番?”

季布听到这一句粗大嗓门叫喊。脸色倏的一红,支吾道:“禀武王。这定是东海郡的彭越将军来了?”

李原淡淡一笑,不以为意的说道:“彭越来了,那就再等等——,且看看他的水军操练的如何了?”

这一次南巡,他主要考察的就是冯宣、季布、彭越三人,现在彭越主动凑上来了,倒也省了他再往东海郡的麻烦。

彭越船队从下游逆江而上。

方才也只是远远的听了报信的斥候诉说,季布的水军正在江面上操演,这才猛然大喝一声,以示身份,防备彼此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等临近了,彭越才始看到李原的大纛也在此处,忙不迭的从自己的坐船上跳了过来,乘坐小舢板赶过来。

彭越已经年有四十五、六。

这个年纪正是一个男人由盛至衰的年龄,要是在这两年中再没有什么出色的功绩,彭越接下来也就只能在东海郡守的任上养老了,而且随着后辈年轻将领、官员的不断涌现,以他的资历能够在任上维持多久,实在难以估算。

所以,趁着还有精力的时候,努力的搏上一把,争取到这一次南征的机会,是彭越渴求之极的愿望。

彭越跳上楼船,见到李原模样,未等脚步站稳,即单膝跪倒道:“末将、东海郡守彭越,参见武王!”

与第一次见到李原时,满脸的傲气和不屑相比,彭越现在对李原的恭敬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哈哈,果然是彭将军来了,本王就是听着声音耳熟,这次巡察江左,下一处要去的地方就是东海郡,如今你恰好到来,倒也省了一番辛苦。”李原笑着扶起彭越,道。

彭越、英布、韩信,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不过,这三个人没有一个有好的下场,刘邦为了给刘氏江山扫平障碍和威胁,在楚汉战争结束之时,即开始了讨伐异己的军事动作,结果韩信被诱杀、英布反叛被攻灭,彭越则最惨,干脆被吕雉做成了人肉汤,并将肉汤送到各路诸侯面前,让他们一一品尝。

这种灭绝人性的做法,也让汉初那些曾追随刘邦转战千里的将领们一个个离心离德,他们要是不想被杀,就只能反叛,而反叛的结果,还是被杀。如此恶性循环,等到匈奴人大举入侵时,刘邦就只有带着他的一帮沛县亲信老兄弟上阵了。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

彭越这个人,颇有些江湖豪杰的架式,当初看走了眼,一个劲的瞧不上李原,而如今面对秦国强盛的势头,则是彻底的心服口服了。

彭越的东海秦军这次来的,有二十条船,人数不多约有千余人,不过,据彭越所说,在江左的秣陵一带,驻扎有东海水军的主力,其兵力已经膨胀到了将近一万五千余众,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彭越收编的英布军余部。

盗寇一家。

英布败亡之后,余部四散,有一小部分投降了西楚,最后成为楚军中的一支,更多的部众则重归大泽大江,不过。随着秦国的强大,秦军对盗寇的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强。众寇们的日子过得很不如意,这次彭越在东海郡招兵买马,众寇们一番思量之后,即纷纷带着部众兄弟前往投奔。

相比新募的青壮,彭越盗寇武装的即时战力出众,仅瞧着彭部一千余人、二十余艘战船在季布的百条大船面前横冲直撞的势头,这谁更厉害就不言自明了。

综合大江沿岸秦军水军各部,总兵力加起来约有三万余众左右。战船大大小小不下四百余条,这股力量要是聚集并合理的利用起来,可不是哪一支越族部落能够抵抗的。

彭越赶到九江,让李原省去了再往江左一行,有了底气的李原,也是顺势在九江郡的六县召集渡江战役之前的紧急军事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九江郡守季布、东海郡守彭越、吴郡、会稽郡守蒋渝、南郡郡守冯宣,同时。担负后续支援的会稽郡丞周殷、南阳郡郡尉陈豨、步军校尉栾布、王黄、曼丘臣等人也先后到齐。

从这些秦军将领的来源来看,其中绝大部分是关东反秦诸侯的降将,其是更以项羽、刘邦旧部居多,只有冯宣、蒋渝算是原原本本的关中秦人出身。

不过,如今关东诸侯尽灭,大家均是秦国的一员。以前的过往也没有必要再行追溯,这一次要紧商议的是如何应对渡江战役,并让秦军将士尽快的适应南方潮湿闷热的丛林环境,对此,来自南方的众将也是各抒己见。让李原倒有种插不上嘴的被忽视了的感觉。

秦国国策,由于匈奴人的缘故。长期的重北轻南,连带着的这些南方将领也是一个个受足了辎重后勤补给不足的苦楚。

其中,犹以已经踏足江东的周殷、蒋渝意见最大,丁公败亡,这也是秦军连战连捷以来第一次大败仗,三千将士埋骨于荒野山谷,连带着的怃恤等支出还是其次,最关健是这场败仗让江东秦军在其他各部面前抬不起头来。

这一次,李原南巡,带来了要渡江进攻大江以南百越诸部的信号,这些南方秦将岂能不欢欣鼓舞。

经过连续五天的热议,最后的渡江作战计划出笼,彭越出人意料的凭借雄厚的实力和部下盗寇们的优异表现,担当起了秦国南方军的主将,他这一路军将会合季布、栾布两部约兵力有二万余众,战船达到三百余艘,大军从九江郡沿着彭泽、赣水而上,兵锋所向,直指位于五岭的梅涓老巢。

擒贼擒王,梅涓在三股反秦的势力中,堪称中坚力量,他的五岭部众也是百越各部中的精锐,彭越以他为对手,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除了彭越这一支主力外,在南郡一带,为配合彭越部的进攻,冯宣的南郡水军将同时向长沙国发动佯攻,而为了增强进攻的兵力,陈豨、曼丘臣为这一支秦军进攻部队的副将,率领南阳郡、三川郡的郡兵约一万人跟进。

陈、曼丘二人对此安排没有什么异议,冯宣的年轻虽然较轻,但他可是李原的嫡系,而且又有在荆南一战中将汉王刘邦杀得大败的战绩,陈豨、曼丘臣要不是那一仗败得太惨,也不会被迫降了秦国。

至于江东方向,蒋渝继续在吴郡、会稽郡一带招募兵士,并在太湖一带操练新募将士,摆出一副随时准备进攻闽越一带的无诸部落的架式,当然,要是能诱得无诸从闽越山地出来,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南征的战鼓“咚咚咚”敲响,随着李原的一声令下,秦国全境迅速的动员起来,各条通向南方的驰道上,忙碌的运输辎重队伍来往穿梭,让人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窒息感觉。

三月二十一日。

彭越舰队从九江郡彭泽口誓师出发,数条战船一字排开,大秦黑色的旗帜在船头船尾招展翻卷,如乌云遮日一般,甲板之上将士如林,刀枪耀眼,让人平生出几许的敬畏来。

大江畔的点将台上。

李原将出征的虎符交到彭越的手里,然后轻拍了这个大梁初见时的老故人,十余年控惚,彭越的两鬓隐隐的显现了几缕的白发,不过,彭越的脸色倒是很红润,一对环眼之中,尽是激动之情。

“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来日再见,期望已是凯旋之时!”李原大声道。

“末将——,末将立誓于此,当竭最大之力,不负武王所托!”彭越嘴唇嚅动,躬身一揖之后,即大步登上舰船。

从李原的目光看去,彭越的肩膀一直在微微的颤动,不只是彭越一人,这支南征秦军中的万千将士,看向李原的眼神也是分外的热切。

男儿功名马上取。

换到水域纵横交错的大江大泽一带,则是男儿功名要在船上获得,这一次,李原给予了这些昔日的盗寇们正名的机会,也许只凭此一战的功绩,他们就能摆脱苟活飘零的日子,一跃而成为让人钦慕的王侯将相。

第四百一十六章 渡江战役

秦军兵分三路,号称五十万,实际连同辎重辅兵在内,近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着大江以南杀去。

呜咽的号角狰狞吹响。

大秦的旌旗在东南的逆风中高高飘扬。

彭泽周围,生活的山越部族主要分为二类,第一种是被称为熟番的宗族武装,这些宗族实际从祖先溯源来说,也是从北方中原迁涉过去的,他们以一地或几地为势力范围,利用南方多山多泽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在本宗族定居的范围内实施宗族自治。

第二种则是原原本本的原始部落,他们也被称之为生番,生的意思也就是完全未开化的化外之民。这些生番饮毛茹血、甚至食人充饥,一旦秦军深入南方腹地,势必会遭到生番的抵抗和反击。

分而治之。

这是李原在临别之际,对彭越、冯宣、蒋渝叮嘱的最多的一句话,秦国幅圆辽阔,需要他这个君王操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在往后的日子里,李原要想自由的冲杀在战场的第一线,就需要秦国内部有更加团结协作的一个运转体系,而现在,刚刚经历了陈平、李政内讧的新秦官员之间,显然还无法达成默契。

新生的秦国。

需要一个掌舵的人,而这个人,唯李原一人合适。

如此一来,李原必须在近期坐镇长安,将征南之事交付给麾下的将领,这是当然之举。同时,这样的一个举动。也预示着李原的心态逐渐开始从王侯转为君王。

一国之君。

万民之主宰。

这个时代,是需要英雄的时代。也是呼唤英雄的时代。

李原的名字,如今已在大秦二十七州千千万万百姓中传唱,众望所归之下,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大秦之皇帝。

四月初。

彭越军过彭泽,在短短的半个月内,顺利的收复豫章一带,面对秦军铺天盖地而来的滔天气势,熟番各部仅仅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纷纷放下了武器,对于他们来说,合作显然比对抗更能让宗族存活下去。

数日之内,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建成等县尽被秦军占领,秦军水师沿着赣水、盱水、信水、修水和袁水不断向南方的纵深挺进,其前锋斥候部队更是迅速的深入到了赣水的发源地五岭一带。

反秦三部在秦军的强力打击下,有些喘不过气来。长沙国的吴芮病重。国事尽交付两个儿子处置,国内两派势力内斗频频,根本无力应对秦军的进攻,莫说对付彭越军主力,就是冯宣的偏师一部,长沙军也一样节节败退。

至于无诸的闽越国力量。在结盟之后,倒是有心想要向西扩张自己的地盘,但很快来自南越国的一条紧急军情,让无诸乱了手脚。

一向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中立态度的南越王赵佗,突然间陈兵龙川。兵锋距离闽越边境只有十六、七里,这使得无诸一下子紧张起来。

赵佗与无诸。

就如中原争霸的项羽与刘邦。双方积怨深远,彼此之间发生过数十次的大小规模不等的战事,而结果则是赵佗胜多负少,无诸的闽越军无论从装备还是兵力来对比,都和由前秦军将卒为底子的南越军有不小的差距。

在南越军的威胁下,无诸无力西顾,只得收缩兵力,将自己的老巢闽地一带保护好,至于借居于闽越的项庄,无诸倒也没有为难,直接将项庄的余部放出了仙霞关。

项庄的那些江东子弟,在这段日子里,与闽越的热情女子们相处如水交融,一颗颗孕育后代的希望种子已经播下,只等来年的春天生根发芽,当然,前提是他们都能够在平和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