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亮)-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秦》全集【校】

作者:晶晶亮

★★严正声明:
     本书籍是网络收集而来,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

书籍简介: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复活一个尘封的帝国;
    激活一个民族的血性!
    重生成为秦国丞相李斯的第三子,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风暴,李原以强悍姿态率孤军复起,败刘邦、诛赵高、破项羽,成就大秦霸业。
    ——已完本入精品频道书二本,各百万字作品:《新三国策》、《大秦之小兵传奇》。

第一卷 雏鹰展翅篇

第一章 危城雍丘

骄阳似火,干涸的河床上布满了一条条裂口。

一股血腥从口腔沁透到喉咙,滋润着冒烟的嗓子,李原的舌尖用力抵住撕裂的嘴唇,鲜血在腹腔里奔腾,如同决堤的洪水,令他的头脑从晕眩中清醒过来。

雍丘,这座杞人曾经的都城位于大河之畔,城高不过数丈,城外旷野无遮无掩,李原想不明白,这样一处无险可守的小城还有什么军事上的价值?远处,有无数点的红色在快速的移动,渐渐的,连接成一片火红的赤浪。

又一批叛军的援兵到了!

红色的头巾,这是楚军的标志,应该是那个勇冠三军、史上留名的霸王项羽来了吧。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终于到了决定生死一刻了!”李原长吁了一口气,眸中流露出决绝的神态,他紧了紧手中的铜矛,左手提起一侧的圆形木盾,护住胸口要紧的地方。

周遭,粗重的喘息声、金属兵器的撞击声、旗帜被风席卷的哗哗声交织在一起,灼热的阳光烘烤着秦军将卒们的甲衣,汗水流了又干,干了又湿,在后背前襟凝结成一层薄薄的盐霜。

大战在即,紧张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在重压之下,许多穿着一样黑色铠甲、手持青铜战矛、刀剑的秦军将卒和李原一样,做了战前最后的准备。

城楼上,一面绣着“秦”字的隶体镶边旗帜竖立高处。

秦国。

没错,就是那个气吞山河,横扫六合的铁血大秦,李原是赫赫有名的大秦军团中的一员,他的身份是一名军侯。

军侯,是秦军中低级的军职,统率兵员二百人。秦帝国统一之后,地域辽阔,郡县林立,全国拥有战兵数量达到这个时代恐怖的六七十万之众,军侯一级的军官已是数不胜数。

李原是在三天前,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年代的,穿越之前,他的履历很简单:高考中成绩一般,进入一所三流的综合性大学荒废三年时光。随后,因为身体条件出色,被选中参军入伍。在和平年代的人民军队中的二年里,从列兵到下士,李原的经历平常又不起眼,没有什么被保送军校、突然提干之类的好事轮到他。

不论怎么看,李原就是一个标准的掉进人堆里,也不会惹人注意的人。却不想在即将复员的时候,因为一次军演意外,让李原这个一时热血冲动救人的老兵穿越到了秦末楚汉相争的风云时代!

这是对突发好心救人的回报,如果真是这样,李原只能感叹,“彭宇”这样的好人活着真难。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

前二年,雄才伟略而又铁血专权的始皇帝巡游途中,驾崩于沙丘。

前一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正式拉开序幕,之后,关东六国反秦风暴风涌,不到三十的项羽和年近五旬刘邦登上历史的舞台,他们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角。

这是群雄并起、天下逐鹿的时代,也是人命如草荠、杀戮横行的乱世。

发现穿越到这个乱世,李原就息了平平安安做个富家翁或者一方土豪的心思,人吃人的时代,个人的力量渺小又微不足道,你不去杀人,并不代表别人不来杀你,更何况,这具躯体的身份还是一名秦军军官。

是成为末世朝廷的护卫者,还是英雄争霸路上的无名或有名的便当,是成为力挽狂澜的英雄豪杰,还是掩埋于荒野的一具枯骨,这便是穿越游戏设置的高难度。

按照历史的轨迹,加入刘邦的队伍,反戈一击,争取成为未来大汉王朝的开国王侯,这个念头李原不是没想过,但当他知道自己这个军侯是靠斩杀了陈胜张楚政权的上柱国蔡赐得来的后,就彻底的息了投靠刘邦的心思。

蔡赐,楚地有名的长者,门下弟子数千,知交更是云从,关东各路诸侯军中,不少的将领是蔡赐的弟子,或者弟子的门生。

除了穿着这身秦军甲衣战斗,李原想不出,自己还能否有其它的选择。

雍丘城中,秦国郡兵不到三千,守卫这城的将领名字叫李由,与李原同姓,一个英雄路上的背景人物,他的老子是秦国的丞相,李斯。不过,李由还不知道的是,远在关中的咸阳刚发生一场剧变。

秦二世胡亥听从郎中令赵高的谗言,诬蔑李斯纵容儿子李由私通叛贼,将李家老少全部下狱,并派王明、陈宗正到荥阳来捉拿李由。

秦国朝堂的倾轧不可能传不到军中,李由这一支秦军现已成为一支孤军,城外,强敌攻城在即,援兵又指望不上,一直与朝中保持密切联系的少府章邯在接到雍丘这边告急之后,迟迟不派来援兵,肯定是受到了李斯下狱的影响。

面对困境,李由仍在坚守,他似乎是决定与城共存亡了,以战死沙场来证明赵高之谗言的错误,这样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些。李由不明白,二世胡亥是一个昏君,而不是明君,就算证明了赵高之言不实,也改变不了李家族灭的下场。

李由只求一死,连带着陪葬他的,是三千勇敢无畏的秦军将卒,或许,已经习惯了服从命令的秦国将士愿意就这样死去,但李原却不愿。

“来了,不努力一把,怎么行?至少,也要见识一下项羽、刘邦的手段,等回去之后,和那帮哥们吹牛也有本钱。”李原忿忿然,带着这一股不平之气,这三天来,李原已经记不清总共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了,在一次次的恶战中,他的战斗经验也在不断的累积,来自于后世军中的近身格斗技巧,加上原本属于这具身体的强悍力量,让李原迅速的成长为一名让对手胆寒的屠夫。在他的带领下,由李原镇守的雍丘城墙正面虽然遭受到敌军数次的攻击,却依然濒危而不倒。

越来越近,赤潮如浪,汹涌而来。

一声声咚咚作响的战鼓敲响,头上系着红巾的楚军将士已经快速的整好队伍,开始替换攻城不利的友军。相比刚刚拉起队伍、军纪杂乱的其它反秦武装,已经历过数场战斗的楚军可称精锐。

两军阵前,除了鼓声阵阵和传令兵声嘶力竭的喊叫,已听不到其它的声音。城头的秦军阵中一片肃静,在鼓点的间歇,李原听到了身边亲兵的牙齿打颤声。

这是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少年,嘴角的绒毛显示,他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虽然经过了最基础的军事训练,但看得出,没有杀过人的他心里紧张之极,他的手里紧紧的握着一面象征着荣耀的秦军旗帜。

经过数番的恶战,李原的部下老兵不足半数,空缺的名额由城中临时征召的男丁充抵,这少年便是其中的一个。

“害怕吗?等会儿可别尿了裤子!”李原目光从少年脸上扫过,带着淡淡讽意笑容,年轻真好,他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刚刚参军入伍,是新兵营里的一个兵娃子,那些老兵教官也是用这样怀疑又轻视的目光注视自己。

“我骆甲要杀贼,要立功,才不怕什么叛贼!”少年黑黝黝的脸上泛起一阵潮红。骆甲和李原一样,是关中老秦人的后代,他的祖父、父亲都曾是秦军中的一员,他的叔父还在南征岭南的秦军之中和李原一样担任一级军侯。

秦国男丁,向往的是在战场上提着敌首赢得一切,这种浸透到骨子里的血勇让秦军将士在战场上以死相搏,勇不可挡。

“好小子,想立功的话,跟在我后面!”李原冲着城垛吐了一口,眼睛紧紧的盯着越来越迫近的楚军。

敌势强大,而已军已疲。

不利的战局下,坚持的时间取决于新兵能发挥多大的战力,战斗的经验和技巧已没法一下子领会,唯一能鼓起的就是士气了。

不管来的是项羽,还是刘邦?

想登上这段城墙,就来尝尝厉害吧。

第二章 项羽杀来

项羽策马奔驰,麾下江东子弟如影随形紧跟其后,数千的骑兵,席卷的狂潮,马蹄声如雷如电,踏碎一切阻挡的障碍,向着风雨飘摇中的小城雍丘而来。

大地颤抖,山崩地裂,江东健儿豪侠,舍生而取义,从会稽渡江北上,项羽跟随着叔父项梁一路撕杀,将秦国各郡的兵马打得一路溃逃,楚军骁勇的名声一多半是他挣来的。这让一贯骄傲的项羽更加的目中无人。

“秦人,一群草狗罢了;宋义老匹夫,竟敢小瞧某家。”项羽领军来援,是接到了西征军统帅刘邦的告急而来。

楚军出动了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还有数量上万的劲卒,这样的对峙让战场上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剧。

李由的部队太少了。

在击破陈胜之后,少府章邯以攻击项梁为名,调走了李由三川兵的主力,留下的郡兵战斗力急剧下降,李原的这一队要不是担负斥候的任务回归太晚,也要被章邯调到定陶,在定陶,章邯的对手是项梁。在陈胜死后,项梁已成为了关东各路反秦军的新领袖。

野草倒伏。

楚军军势如斯。

“项少将军,真是威武!”在雍丘城下碰得头破血流的刘邦等各路诸侯看到楚军如此军容,个个面露惊疑之色。

项羽的名声随着楚军的节节胜利,已经渐渐传扬开来,与他骁勇善战的战绩并提的,还有他不驯的脾气,楚人性蛮,好斗,一句话不对,就拔剑相向是常有的事,而单挑,又有哪个是项羽的对手。

有项梁压着,项羽或许不会乱来,而今,项梁不在,刘邦等人又怎么可能压得了项羽。更何况,刘邦还是久攻不下,十几路联军,将近五万将士与区区不到三千的秦军对峙,竟然数天拿不下一座小城,这让刘邦很没有面子,不过,这位后世的汉高祖对厚黑学的研究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打不下雍丘,没关系,请更有能力的项羽来打,至于被人嘲笑,那又有什么关系,我刘某人立足诸侯,靠的是左右逢源的关系网,而不是蛮勇。

“杀!”

乌锥马前蹄倒立,项羽大吼一声,手中大戟直指城上,迎面,与楚军对上的,正是李原身后的旌旗。

楚军士兵弃马奔向城墙,漫天的箭弩如蝗而落,这一次,攻城的楚军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冒着被滚石热油砸中的危险,向城头攀登而上。

“嘿呦!”城上,秦军兵士的叫喊声此起彼伏,一块块石块、木料被搬运上来,然后被快速的砸落下去。

守城,李由有足够的经验,荥阳之战,吴广的部队围困数月,依旧不能让城内的李由秦军让出城池,雍丘的城墙虽比不得坚城荥阳,李由还是有信心抵挡住楚军的第一波攻势的。

李由把项羽当作了吴广。

这怪不得他,项羽的名头再大,也还没有首先举起反叛大旗的陈胜、吴广来得响亮。

楚军正面冲阵。

项羽信奉的战场法则是以强对强,迂回、避实就虚之类的战法是他所不喜的,面对击败了陈胜吴广的李由,项羽战意凛然。

“卟!”

一个魁梧的楚卒被劲矢射中眼眶,这名楚兵拔出三棱箭矢,血流满面的继续沿着城墙的缺口攀登。

城上,秦军的一名屯长看到有便宜可占,从城垛口探出半个身子,朝着楚卒刺出一矛,锋利的矛尖划破单薄的战甲,嵌入热乎乎的胸腔之中。

“啊!”惨叫声中,楚卒伸手握住铜矛,大力一拉,立时将站立不稳的秦军屯长扯离了城墙之上。

两人一矛,在惯性作用下坠落城下,跌落的秦军屯长还未等清醒过来,即被数枝长矛刺成了刺猬。

以命抵命,以血还血。

在楚人不要命的冲杀面前,秦军的防线摇摇欲坠。

秦军的军阵开始松动,第一线的损失越来越大,而后续的补进士兵多为新卒,在看到伤亡惨重的情况后,新卒的士气开始跌落,站在前排的一些新卒开始惊恐地环顾四周,胆怯的已经开始退缩。

城楼上的李由也看出了不利,他还在用旗帜调动城内的后续部队,试图控制住越来越不利的颓势。

但他的努力是徒劳的,守城的这一支秦军不过是一支二流的郡国兵卒,他们的战斗意志不能和守卫长城的秦国野战精锐相比,面对顺风顺水的胜仗,他们可以士气高昂,一往无前,而面对胶着的艰苦恶战,他们的差距开始显露。

起先是位于阵后的一、二个辅兵,然后是前阵边缘的单个士兵,向后退缩的秦兵越来越多,继续在城上坚守的秦卒变得越来越少。

李原一矛刺出,挑落一名不要命攀上来的楚卒,乘着空隙的当口,大口大口的呼出灼热的血气。

他守卫的这一段,位于城门正面,承受的压力也是最大,方才若不是他的左右驰援,几次楚军就要突破了。

“军侯,左面,还有右侧,叛贼上来了。”身后,传来骆甲惊呼之声。

李原转头看去,只见左右两翼,已经几乎见不到黑色甲衣的秦军了,一片又一片的鲜红色接二连三的出现。

两翼秦军已崩溃,再守已无用处。

李原绝望地叹息了一声,在绝对的优势兵力面前,秦军的抵抗不过是昙花一现,李由已经聚集不起多少后援兵力了,要不然,他也不会任由城墙被楚军攻占。

在重围之中,城破,则全军亡。

秦军已是兵败如山倒。

李原率部且战且退,逃跑也要讲究策略,交替撤退是最好的办法,反之,将后背全部让给敌人是最愚笨的做法。

“呃啊……”

一声凄厉的惨叫在身后响起,几乎就近在脑后,李原奋力一把扯过气喘吁吁的骆甲,返身迎上扑近的楚卒。

铜矛疾刺而出,剧烈的兵器撞击声中,李原的虎口被一股巨力震破,胸口更是一阵发闷,如此强横的力量,身后的敌兵不是个好打发的角色。

“龙且在此,敌将休走!”在炸雷一样的叫喝声中,李原看到一员披甲敌将持刀猛扑了上来。

第三章 生死一线

龙且,好奇怪的名字。有点印象,不过,我李原管你龙且是谁?谁挡我路,我就杀谁。李原大吼一声,翻肘猛力一撞,动作快如闪电,这一式寸劲发力来自于后世军中格斗擒拿的技巧,在近身搏杀中非常的实用。

“喝!”楚军壮汉一声痛呼,脚下连续了好几步,被坚硬的骨头击中胸口要害,胸闷连续袭来,让他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这是什么杀招?出肘的时机、击打的动作还有着力的地方,都象是经过精确的计算一般。

“贼子,可是墨家弟子?”大汉身形一顿,一对大眼闪动着惊疑的目光,墨家,精技艺,好游侠,论及个人单挑,墨家弟子的厉害经过四百余年的传承,已让人信服不已,龙且自问,指挥军阵、阵前搏杀,他比面前这秦将要高了不知多少,但个人比试,除了力量之外,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将军!”追杀的楚军将卒见龙且身影一顿,以为遭了暗算,立时叫喊着向这边围杀了过来。

一击得手!

李原击退龙且,铜矛趁势横扫,一名楚卒冲杀过前,被李原一矛扫中面门,立即天眩地转,踉跄几步,跪伏于地。

困兽犹斗。

在生死一线之际,李原终于爆发出了穿越以来全部的能量,七年志愿兵的军中生涯给予了他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