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汉纵横家-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将军莫要忧虑,朕岂会那般鲁莽行事,只是暂且将太公囚禁于楚营之中,与诸将正在商议如何处置。”项羽缓缓的说道。

    项伯稍微抿口温茶,向着诸位将军看去,“众位都是大王之肱骨,今楚汉交汇之计,可有良策,以退汉军?”

    众人闻言,皆是沉默,唯有季布出列答道:“今刘太公尚在楚营,大王不若速战速决,将刘太公放于阵前,诸军在后,想必汉军无人敢靠前,这般行事,想来那汉军必退,若是刘太公因之而死,所受咒骂者,不过是刘邦一人也,竟不顾妻儿老小,强行与楚国交战,岂不是一举两得,反使我楚军士气大涨。”

    季布话罢,不待众人反应,项伯当即拍案道:“当真胡闹也,今两军交战,何来以父母相逼,若是楚军父母尚在汉营,汉王得知此法,天下苍生将若何!”

    季布在旁,丝毫不敢反驳,“那老将军认为应当如何退敌?”

    项伯略微抚须,“自大王出兵以来,于荥阳附近与汉军交战数合,前后损失将士楚卒三万有余,与汉想必,可谓是两败俱伤。”

    “今汉屯兵在外,楚军屯兵于内,使得此处百姓叫苦不迭,且粮草还需从彭城押运,路途劳累,士兵疲敝,难以继续坚守阵营。”

    “大王细细想来,汉王屯兵二十万有余,而我军尚不过十万,此中形势,某不说二次,万一刘邦匹夫不顾太公,强行突击,楚军难免全军覆没,因此依照老臣愚见,趁两军还未大功干戈,以太公为诱饵,和汉王鸿沟讲和,大王可带兵回彭城修养,如此日后再战,必能一举拿下汉军。”项伯缓缓的说道。

    项羽闻言略微颔首,自思一向与汉交战,兵乏粮尽,久困于此,难以取胜,何不从项伯之言,与汉讲和,还兵彭城,整日饮酒作乐,岂不美哉。

    “只是欲要讲和,需两国通使,吾为朕,不可先说此事,应当让汉王派使者前来,否则不与之和。”项羽很是认真的说道。

    项伯岂不知项羽心高气傲,当即叩首说道:“想来汉军人马久在荥阳,亦是觉得不宜久留,大王可等候三日,若汉王不来讲和,便杀死太公祭天,与汉军决一死战!”

    “就依老将军之言,周兰、季布尔等速速整兵,若不撤退,必与之决战!”项羽颇有底气的说道。

    于是乎,项伯出帐之后,连忙命人通知张良等人,刘邦得知此事,心想前往讲和,便可将太公赚回,到时候太公无恙,反在开战,有何不可,遂命张良起草文书,准备与楚霸王讲和。

    次日便由使者陈平前去,项羽闻说陈平将至,心中也是知道应为汉王讲和之人,便命人将陈平押了上来。

    霸王见陈平,佯装怒道:“汝反复小人,还敢为汉使者,偷我楚家钱财,欲来寻死乎?”

    陈平则是表现的颇为淡定,“启禀大王,某乃为汉王使臣,欲与大王讲和,大王何故耿耿于怀过去之事,今大王乃是万乘之躯,天下之主,某不过一介儒生,大王这般与某过不去,岂不是让天下之人耻笑大王,气量狭小?”

    项羽略微点头,不再与他多言,便直接开门见山道:“汝来此为使者,所谓何事也?”

    陈平当即躬身行礼道:“臣此来欲罢两国之兵,成楚汉之好,休养士卒,保国安民也,非为无事而见大王,今汉王有书,还请大王读阅。”言罢便将书信呈上。

    项羽脸色颇为欣喜,接过帛书,仔细阅览,书曰:“汉王刘邦见过西楚霸王项籍,顿首言,邦听闻天下之事,征战立君,皆为民也,今两国交战,于民何顾?反而使得天下刀锋不止,百姓痛苦沉吟,苟活不可,寻死生惧,元元大众,不知所往。”

    “邦与大王争衡数年,经七十余战,胜负各有所分,却使得白骨暴于荒野,尸首如山,有父母之心者,谁能忍乎?今遣使者陈平与大王讲和,望大王深思。”

    “今以鸿沟为界,鸿沟之西属汉,鸿沟之东属楚,各治本国,罢兵息争,永保富贵,不失兄弟之情,使得百姓可无战争之苦,享受太平盛世。”

    项羽看罢书信,亦是觉得有理,当即对着陈平说道:“朕本想与汉王择日交战,决出雌雄,今观来书,汉王诚恳,吾自然不与之站。”

    “大王如此,乃天下苍生之福也。”陈平颇为激动的说道。

    “朕差人与你同回汉营,将文书分为两份,各收一角,用为凭证,明日两军阵前,吾与汉王相见,共同立定疆域。”项羽缓缓说道。

    陈平自是不敢多说,当即叩首谢礼而去,陈平回到汉营之中,遂将诸事说与刘邦听,使其心中大喜。

    “侯爷欲救太公,今之计竟使得两国罢兵,也算好事一桩,明日与霸王相见,仍复前日兄弟之好,想必也不用劳师动众。”刘邦暗自寻思道。

    这时旁边的陆言当即出列道:“兄长,今讲和之意,务必以太公还国为由,若是太公仍在楚营,恐项羽反复,得不偿失。”

    “侯爷之言甚是,此番务必将太公接回,否则诸多事宜,皆是前功尽弃。”刘邦颇为认真的说道。

    旁边的陈平亦是说道:“今见霸王,脸色飘忽不定,想必亦是苦于战事,今不过是接回太公,想必其也无所辞,否则何来罢兵之意。”
第421章 太公还刘邦背约

    汉营诸事不提,霸王差人送走来使之后,便召集诸将议事,准备令众人先行撤军,毕竟彭城距离此处尚远,粮草难以供给。

    而季布等人并无撤军之意,反而想要借助此次机会斩杀刘邦,永除后患,项羽见几人无动于衷,不免有些疑惑。

    遂向着季布问道:“难道将军觉得此事不妥,亦或是有其他的看法,莫要这般扭扭捏捏,尽管说出来。”

    “启禀大王,微臣以为此乃除去汉王的最好时机,明日两军讲和,汉王定不会携带众多将士,因此吾等可于今夜埋伏,明日生擒刘邦。”季布很是低声说道。

    项羽听罢连忙摆手,“今两军讲和,怎么能这般行事,就算擒住刘邦,其手下尚有陆言、英布、韩信皆可取而代之,若是以此激励三军,楚军将若何?”

    季布闻言沉默不语,似乎确实有这一层风险,但是今日不将刘邦擒住,日后何来机会,就算如项羽这般所说,刘邦手下自会分崩离析。

    “启禀大王,臣以为此计当行,微臣曾记得亚父有言,只要能除掉刘邦,完全可以不择手段。”季布很是认真的说道。

    项羽听到季布此说,本来正在踱步的身影忽然停住,这才想起亚父生前的再三叮嘱,一定要灭掉刘邦,而且也曾多次欲杀刘邦,现在想来,不禁悔恨在心。

    旁边的项伯见状,当即向前说道:“大王万万不可行鲁莽之事,今汉营之中,刘邦若出事,众人定会效忠于陆言,想当初陆言曾是秦朝平南侯,英布、王陵、萧何、张良、英布、韩信与他关系甚是亲密,若刘邦亡故,汉军无后顾之忧,到时候楚军必败,而后立刘邦之子刘盈为王,岂不是麻烦更多。”

    “老将军之言是也,季布差点误我也。”项羽恍然大悟道。

    季布再也不敢多说,项羽见项伯说的有理,当即询问道:“老将军说事情鞭辟入里,不知有何见教,朕定会听从。”

    “今汉王有意讲和,大王又在使者面前应允,因此大王明日不必披坚执锐,只需雍容华贵,以礼相待即可,毕竟不是当初龙争虎战之秋叶,今太公、吕雉久在楚国,既然讲和,大王应当略表诚意,使得汉王父子和睦,夫妻完聚。”

    “如此大王便可被天下颂扬,不杀其父妻,正所以广其孝也,不动兵戈,乃是明其义也,这般楚军便是仁义之师也。”项伯很是淡定的说道。

    项羽在旁心中大喜,“明日讲和之时,就按照老将军之言,将太公、吕雉送回,也免得说我囚人父,禁人妻。”

    钟离昧见项羽欲将太公送回,心中不免大惊,当即谏道:“大王今虽与汉讲和,但是那太公不可送回,平日大王心中难道不知,他刘邦匹夫乃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也,今将太公送回,恐有生变,望大王深思。”

    项羽连忙摆手,“朕将太公囚禁于此,已经有三年,而汉军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更加强盛,可见太公并非左右战局的人物,况且太公在此,诸侯定会以为我无破汉之策。”

    项伯见状,亦是上前说道:“太公在楚,大王囚禁不杀,足见大王仁义,汉王定会为此感恩戴德,若是汉王背信,大王可发诏书,聚天下诸侯共同讨伐。”

    看似项伯说的有道理,就目前来看,能够响应他的之后,仅有共尉,估计还不一定能来,但是项羽听得高兴,当即颔首称是。

    霸王与几人商议计定,便吩咐下去,好生招待太公、吕雉,次日,便带领文臣武将,穿戴常服,并无任何兵器展开,太公吕雉则是后方。

    刘邦来时亦是常服,文臣武将各在左右,相随而行,两人行礼毕,由侍官将帛书拆为两份,各自交于二王。

    项羽接过帛书,心中大喜,遂说道:“今各自为王,互不相扰,各分疆域,不复争夺,朕欲东归彭城,今将太公吕雉送回,望汉王莫要嫌弃某照顾不周。”

    汉王左右随即命人将太公迎回汉营,有些激动的说道:“霸王当真仁义也,未曾想在彭城多年,霸王竟未杀害,好生看养,某感恩戴德也。”

    “汉王不比如此,今诸事已定,且各自回营,不复相扰,告辞。”项羽说罢,直接回营,刘邦亦是领群臣归去。

    霸王领兵东归不提,刘邦亦是要率军西去,张良见状当即来到刘邦营帐内,此时陆言等人皆在。

    刘邦见诸多谋士前来,很是茫然,“今盟约已定,朕当西行,诸位不去收拾行囊,何故来我营中,莫非有什么事情?”

    张良首先说道:“今中原疆域,汉得七八,现下大王与楚讲和,带军西行,然军中士卒多来自中原,若不将楚灭掉,众多士卒恐有归家之情,必各自逃回,大王无兵孤立于咸阳,谁来守护函谷关?”

    “况且太公、吕雉皆已经归国,兵势大振,彭越、英布、韩信皆在,若大王西归,三王必返回封地,若时再想召回,岂不是难上加难,且天下不归一,礼崩乐坏,无所专主,必起征伐,古人有云,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也。”

    刘邦闻言,沉吟不语,片刻方才说道:“鸿沟之约,各自立有凭证,若是发兵,不足以取信于天下也。”

    陆言在旁,亦是躬身行礼道:“今天下纷乱,兄长这般拘于小信必失天下大义,乃愚者之所为也,古时商汤伐夏,周武伐纣,若是拘于君臣礼节,何来号令天下之说,兄长如此撤兵,此半生有何求?吾等群臣亦是无益,早晚复沦为霸王阶下囚也。”

    这时,陈平、随何等谋士皆站出来说道:“军师、侯爷所言是也,大王务必听取,若不这般,汉家天下,得知七八却有东楚相威胁。”

    陈平亦是接着说道:“吾等跟随大王奔波数年,只不过希望大王统一疆域,吾等起于微弱之人,未曾见盛世模样,望大王成全吾等为盛世之臣,岂不美哉!”

    刘邦听罢诸位之言,只是在帐内来回踱步,许久未曾开口,就在这时,陆言等人直接跪拜行大礼道:“望大王听从吾等之言也!”

    “既然如此,整顿兵马,择日伐楚!”刘邦最终硬气道。
第422章 汉王陈兵霸王怒

    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整兵不提,且说项羽东归之后,每日与虞姬饮酒高台,作乐彭城,享受盛世之态,诸将亦是怠慢军条法纪。

    诸将当真以为现下已经是春秋战国时候的模样,各国互不相扰,休养生息,日后便可互派使者来往,岂不快意美哉。

    然秦统一天下之后,后世哪有帝王愿意看到中原大地并存诸侯,周兰左思右想,甚是觉得项羽如此不妥,便亲自前往楚王宫劝谏。

    而此时的王宫内,虞姬项羽饮酒生欢,丝毫没有忧虑之色,项羽见周兰前来,并未撤去酒席,而是为周兰赐座备酒。

    “周将军不在军中帮助老将军料理军务,为何来此,莫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朕解决?”项羽面色淡然的问道。

    周兰略作思考,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大王,今汉得中原十之七八,岂肯因此西行修养,臣猜测不久刘邦定会派军东来,大王不应每日沉迷酒色之中,三军治理方才是大事,免得日后刘邦来攻,吾等也好有个准备,否则将难以与汉军交战,大王恐怕有所不知,军营之中,将士停训,皆有归家之意,诸多大臣亦是酒色笙歌,如此懈怠,将有失于国家啊。”

    项羽在首位,有些感叹的放下手中的酒杯,“公未免有些多虑,朕东归之时,刘邦亦是整军西去,况且皆有盟约在手,岂可轻易反悔,如此这般岂不是失了天下人的心,今本归国修养,何故还有整日训练,饱受军营之苦。”

    “大王,今天下未一统,应当居安思危,三军皆不可荒芜,纵使刘邦背约,那又如何,汉军二十余万,就算行无义的战事,吾等亦不是他的对手。”周兰紧接着说道。

    项羽自思周兰如此苦谏,亦是为三军着想,应当给予奖励,让其回府修养,便随口说道:“周将军所言是也,朕择日便重新整练三军,将军如此也是为国忧虑,且回府休息,朕自会重赏将军。”

    周兰见项羽嘴上应承,根本没有要实行的意思,不免有些失望,当即起身告退,不再做过多的规劝。

    在此之后,项羽依旧是我行我素,日日饮酒,夜夜作乐,楚军五六万人,竟有万余人辞军归家,项羽亦是不做阻拦。

    而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召集四方诸侯屯兵成皋,又让王陵派兵前往鸿沟界,但并不越线,就是在那里转悠。

    有个比喻非常的恰当,王陵的这支军队就像蛤蟆一样,它虽然不咬人,但是却在那里膈应人,楚军随即将此事的情况传达到了彭城。

    项羽听闻刘邦并未撤军,而且还让汉军在鸿沟界上活跃,不免大怒,遂召集诸将,准备出兵攻打汉军。

    楚王宫中,钟离昧、季布、项庄、项伯、周兰皆在左右,除了周兰之外,其余几人皆有怠倦之色,可见这些时候并未照常统练三军。

    “今汉军屯兵成皋,并未归回南郑,其心甚是不诚,朕欲出兵讨伐,诸君以为如何?”项羽首先开口问道。

    钟离昧当即起身道:“今盟约已定,刘邦仍不撤军,某愿带领精兵,前去围剿汉贼,使得疆域万世安宁。”

    “启禀大王,微臣以为,不管是大将军还是大王,都不宜出兵,今刘邦虽在鸿沟界限活跃,但并未越线,明显是想让楚军先毁坏盟约,使得汉军有机可乘,大王此刻应当深筑高垒,以待汉军,不可轻举妄动。”周兰起身行礼道。

    项羽闻言,面色颇为不悦,“今汉军在边境撒野,吾为何不能与之一战,保国安民,偏要等他越界!”

    季布在旁,稍微沉吟片刻,方才起身说道:“周兰所言是也,今汉军强盛,欲要攻伐楚国,然盟约已定,苦于无出兵之由,故而派王陵先行在边境猖獗,大王根本不必管理,久而久之,王陵军队自会撤离。

    自范增去世之后,项羽对于季布的话语还是比较听从的,因此略微颔首,“就按照季布所言,暂时先按兵不动,且看那刘邦该当如何?”

    “另外,三军不可懈怠,免得日后汉王来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