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汉纵横家-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外士兵恰好二十万有余。

    是夜,章邯命令兵马口中衔枚,以防止途径濮阳东时,惊扰到刘邦和项籍的军队,而且可以更快的抵达定陶。

    董翳和司马欣带领两万兵马,在章邯之后,为防止刘邦和项籍得知项梁遇袭,从后方支援,章邯也算是费劲了心思。

    夜间丑时左右,章邯军队抵达定陶,趁着楚军没有防备,先派出两千精兵登城开门,项梁以为定陶地势安全,并未设置多少岗哨。

    两千士兵杀死诸多楚兵之后,立即打开城门,逃走的楚兵心中惊慌,只在定陶城中呼喊,片刻间,定陶士兵也全部惊醒,大部分都是昏昏沉沉的状态。

    如今定陶东门告破,章邯心中大喜,当即命令士兵进城烧杀抢掠,项梁在城中酣睡,听闻将士来报,慌忙披衣迎战。

    项梁所带领的十几万大军,瞬间被秦军冲散,诸多将士急忙聚集士兵,前去帮助项梁,此刻的定陶城中喊杀滔天,血流成河。

    “启禀武信君,四门皆破,将士死伤不计其数!”一名小将在项梁面前有些惊恐的说道。

    “汝等可知是何处秦军?”项梁映着火光,有些错愕的问道。

    就在此时,章邯率军攻来,见到前方将士,便知道乃是项梁及其部下,“项梁老匹夫,还不速速受死!”

    项梁见到是章邯军队,心下大惊,“诸位速去迎战,莫要迟疑!”言语间很是决绝。

    章邯所带秦军攻破定陶,士气正盛,项梁军队无异于飞蛾扑火,因此多数将士战死,项梁带领千人在城中拼死抵抗。

    本想从四门之中冲出去,奈何秦军势大,还未出城又被逼回城内,来来回回几次,项梁身边的将士竟只余下十几人。

    章邯见状,自然不给项梁喘息的机会,带领几百人一涌而上,项梁力战不及,与定陶城中被章邯军队斩杀。

    项梁被杀之后,城中诸多楚兵瞬间感到群龙无首,四散而逃,一夜之间,楚军大败,损失士兵将近十多万。

    直到次日清晨,项籍和刘邦才得到消息,准备带兵支援,却从路上碰到了董翳和司马欣的军队。

    两军鏖战多时,正好碰见章邯军队得胜而归,刘邦急劝项羽莫要恋战,两人顺江而下,只得退回吴中。

    此次战役,可以说是章邯最后一次胜利了,濮阳城中,诸位将士无不敬佩章邯用兵如神,竟将吴中的主力军歼灭。

    盛筵之中,章邯与诸位将士推杯把盏,很是高兴,“吾这一战,已使得江东再无还手之力,只需将赵地收回,剩下的不过都是地方盗贼,不攻自破。”

    “那吾等接下来将如何?”董翳很是低声的问道。

    “自然是攻打赵地!集结所有的军队与王离部队会合!”章邯很是高声的说道。

    濮阳城中,庆功宴会暂不提,且说项籍等人经此一役,退回吴中,可谓大伤元气,而王离这边却用计将赵王解决。

    当初秦国征用徭役,使得天下纷乱,民不聊生,多路诸侯割据,胡亥便分兵两路攻打盗贼。

    首先一路是章邯,除了在东阿被项梁打败之后,再无败绩,其次另外一路便是王离,从关中出发,击破诸多小势力。

    直接来到赵国,准备率军攻打赵地,之后再与章邯会合,但是赵国势力稍微雄厚,而且当初胡亥将兵力全部押在了章邯身上,使得王离军队不过几万而已。

    但是章邯当日庆功宴上,已经说过帮助王离进攻赵国,但是中间有座彭城却被楚军占领,拦在两军之间,因此章邯先下令攻打彭城。

    这样一来,王离的军队便没有了支援,知道硬着头皮和赵国打仗,双方势均力敌,秦军久攻不下,难免使得秦军疲敝。

    王离见状心中想放弃攻打赵国,转而帮助章邯攻打彭城,但是赵国内部的一则消息却让王离得知,从而使得战局扭转。

第314章 里应外合武臣亡

    此时的赵王乃是武臣,由张耳、陈余辅佐,这三人之中张耳和陈余关系还算可以,对于武臣的态度就是不行就杀了,换一个赵王。

    而赵国当中亦有不合之源,赵国重臣李良却和武臣的姐姐有嫌隙,原来这李良出身贫民,武臣现任赵王,每次武臣宴请群臣之时,其姐必在。

    按照道理说,大家目前一同在朝为官,不应提起往日之事,可偏偏妇人多事,不知从何处听来李良家事,由此对其持鄙夷态度。

    群宴之时,本由歌姬斟酒,武臣之姊武氏对于李良这类人相当反感,便让歌姬斟酒的时候,绕过这类贫民有官职之人。

    其他的官员对此虽然不满,但是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赵国是武臣的,他武氏放肆一点也是应该的,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

    但是李良却认为女子安敢如此,乃是对本人的大不敬,遂对武臣的统治十分不满,此事恰巧让王离得知,心中大喜。

    李良身为重臣,尚且不满武臣的治理,想必内部也不是很团结,于是乎,王离便矫诏,毕竟现在是打仗的阶段,有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

    王离写好诏书之后,便命人秘密送往赵国都城之中,亲手交给了李良,这些天秦军一直在赵国外围。

    李良接到王离的诏书自然是大喜,其中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让李良和王离里应外合,拿下赵国,击杀武臣,到时候秦二世重重有赏。

    武氏和李良本来就有嫌隙,见到秦朝又来诏书,心中便有反叛之意,便又写一封书信,差人交给王离,同意王上的想法。

    两人约定三日之后晚打开赵国都城的大门,让王离当夜埋伏在城门外即可,王离见到书信,立即整顿兵马,准备进攻赵国都城。

    李良在赵国,经过几日的时间,最终集结两千兵马,张耳和陈余见状,只当是李良想要突出重围,并没有出言劝慰,也使得此事颇显顺利。

    三日后晚间,李良先命人在城门楼上观望,见到远处有几簇火把来回摇动,便知这是王离军队暗号,心中暗喜。

    转而回到自己的府上,命令家奴将两千人马召集,一路直奔东门而来,城中的守卫根本不知道是个什么状况,也不敢轻易阻拦。

    事情可想而知,李良等人直接打开城门,王离的军队一拥而进,张耳和陈余听闻都城告破,当即带兵从西门离开,至于武臣,根本没有想过要管他。

    李良将城门打开后,王离听闻张耳逃脱,心中大惊,立即命人前去追赶,然后留下一万士兵在城中屠杀赵兵,防止武臣从后包抄。

    说来这个李良也是一个有执念的人,他带领着两千士兵已经出城,没走多远,又原路折回,他目前有个事情一直放心不下,那就是武氏还活着。

    于是乎,这小子带人直接冲进王宫,此时的武臣睡意朦胧,见到李良闯入,脸色茫然,当即挥袖站起,“尔等逆臣,竟敢私自闯入王宫。”

    李良根本不给他好脸色,当即命令士兵将武臣绑了起来,“我且问你,武氏现在何处?不说的话,直接斩杀。”

    武臣意识到局势似乎有些不对,慌忙下跪,“李大人饶命,那武氏就在别院中居住,还请放过本王吧。”

    李良听罢,立即拔剑走到武臣面前,“如今这般模样,还自称本王,真是碌碌无为之辈!”说着一剑刺入武臣腹中,首代赵王毙命。

    听闻武臣所言,那武氏尚在别院之中,李良又带兵前往别院,此刻的武氏已经听说消息,刚刚收拾好家当,准备逃跑,正好被李良堵住。

    “武公主,何事如此仓皇?”李良立在门首有些不善的问道。

    “尔等逆臣,安敢如此,吾贵为公主,汝乃贱臣,不得无礼!”武氏强装镇定地说道,身体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去。

    那李良听闻此言,心中大怒,一脚将武氏踹到在地,“尔不过一狂妇也,吾家虽贫,自幼苦读,辅佐武臣不过一腔热血也,不曾料想却被一妇人羞辱!”

    倒地的武氏见状立即哭拜道:“大人在上,请绕小妇一命,日后定当重谢,还请大人开恩,开恩呐。”

    李良在旁冷笑,“你兄长武臣已被我杀害,你当重谢,我不曾缺你的报答,倒不如送你一家人团聚!”言罢,便将武氏一剑刺死。

    而丑时左右,王离出兵追赶张耳等人,走过十里,便担心有吴中军队,只得退回赵国都城之中,安抚民心。

    王离军暂不提,且说张耳陈余二人,带领一万军队,见到后方并无追兵,心中稍安,便命人原地扎营休息。

    营帐之中,张耳与陈余各自愁眉不展,“没想到李良竟然会背叛赵王,我说他当日带领两千军队为何,原是今日之举也。”陈余心中愤懑的说道。

    张耳当即摆手,“此之过不在李良,我素闻李良家中清贫,乃是寒门子弟,那武氏不识抬举,每遇宴会,定羞辱于他,此反乃武氏之过也。”

    陈余听罢,只是沉默不语,稍微看了一眼帐中的舆图,如今的赵国土地,只剩下一个巨鹿而已。

    “吾等明日应当快速赶回巨鹿把守,如此荒山野岭,秦军来袭,亦是无能为力。”张耳指着舆图说道。

    “此言有理,不过现下应当稳住军心才是,如今武臣无能已死,不知这军中还有无赵国宗族之人。”陈余有些叹息的说道。

    “这个简单,军队之中就有赵国宗族,不若今夜就选择一人立为赵王如何?”张耳颇为自信的说道。

    陈余自然不反对此举,两人当夜便在军中找到十多名一齐逃出的赵国贵族,稍微观察他们相貌,准备择一名立王。

    对于能够称王的人,张耳和陈余的观点一致,那就是胆小懦弱,无才怕事之人,否则的话,容易喧宾夺主,最后在帐中直接立赵歇为王。

    次日清晨,张耳与陈余迎驾赵王回到巨鹿,建立新一任的赵国政权,而王离听闻此事心中大怒,在他心里张耳不除,赵国不灭啊,

第315章 王离趁势围巨鹿

    王离当日攻破赵国都城之后,以为赵国平定,哪知道张耳在巨鹿复立赵王,心中愤恨,收拾好都城之事,便率军前往巨鹿围攻张耳等人。

    而李良自从杀了武臣之后,便受命于王离固守赵国都城,王离则是率领四万兵马前往巨鹿,准备解决张耳等人。

    此时的巨鹿并没有其他的外援,只有赵军一万不到,毕竟当时赶往巨鹿的时候,还曾逃跑了不少士兵。

    王离军队声势大振,后面又有章邯军抵挡着各路诸侯军,便无后顾之忧,张耳等人固守巨鹿,听闻王离来围,心中惶恐。

    而现下能够救巨鹿的,唯有吴中义帝,其他的军队全部都是作壁上观,王离岂不知他们要去吴中请救兵,因此快马加鞭通知章邯。

    具体内容是王离要去围攻巨鹿,但是又恐吴中前来支援,因此章邯你自己决策,是继续攻打彭城,还是来巨鹿支援。

    不过三日的时间,王离便赶到巨鹿外围,张耳在宫中心急如焚,旁边的赵王呆若木鸡,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形势多么严重。

    “两位爱卿,现下该当如何?莫不是那秦军已经追了上来?”赵王很是低声的问道。

    陈余有些皱眉的看了一眼赵王,“王上管好自己就行,其他的事情吾等二人自会定夺,无须王上决策。”

    赵王被陈余这么稍微恐吓一番,心下甚是惶恐,只得退入内室,张耳见状,竟在王座之上坐了下来。

    “张兄,此刻应当前往吴中,请示义帝发兵,若是章邯破了巨鹿,那黄河以南的地区将复被秦王所得。”陈余很是无奈的说道。

    张耳听闻此言,只是沉默不语,当即在案牍上摆开布帛,“吾自当写书,纵然义帝不肯出兵,想必那项籍也不会袖手旁观。”

    原来这项籍的叔父在定陶的时候,被章邯绕过其军队,直接将项梁斩杀,因此使得项籍心中对章邯是恨之入骨。

    “此事全靠张兄,还请速速写信,以免王离军队围攻,到时候送信便难了。”陈余颇显焦急的说道。

    张耳亦是点头,书曰:“赵王顿首,拜楚义帝,初天下纷乱,诸侯割据,奈何章王势大,竟连破张楚、魏、齐等地,若赵失守,吴中之地皆失,秦楚相对,若时岂不失了天下之心,各地诸侯不合,各地复被秦得,纵义帝威加海内,不过秦一降兵尔,还请义帝顾全大局,出兵相助吾等,日后定当马首是瞻。”

    此书信出巨鹿不久,那王离便将巨鹿围困,而章邯此刻攻打彭城亦是久攻不下,营帐之中,甚是烦闷,虽然章邯兵多,但驻扎在各个城中,一时难以齐聚,而彭城固守,纵使有百万雄兵,强攻只会以十人之命换一人之首级。

    恰巧这时李良持书前来,章邯见到王离的书信,心中踌躇,董翳司马欣等人皆被叫到帐中议事。

    王离的帛书被摆在案牍前,章邯面色疑惑,“两位长史,且说这事情可成否?出兵助王离有何利弊。”

    董翳看过书信,心中略作思考,便对章邯说道:“启禀将军,彭城不过是一小城尔,而巨鹿不同,南邻河,又靠近吴中,巨鹿拿下,便可与吴中义帝相对,吾等四十万大军,士气高涨,定能一举收复失地。”

    章邯稍微看了一眼舆图,亦是觉得有理,“那暂且一万兵马与彭城,你二人前往立即召集所有的兵马,速速集结与巨鹿外围。”

    司马欣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章邯,“上将军,此事是否禀报丞相,由他同意才好行事。”

    章邯听罢眉头微皱,“早知今日,我不若跟着平南侯回到临淄了,你且前往咸阳请示公事,吾等先行发兵。”

    于是乎,章邯、涉间、苏角集结二十万军队,赶往巨鹿,而这时的吴中,义帝亦是接到张耳的求救信,自然是有心救援。

    然而,这封信刚来不久,江北便有消息传来,说是章邯已经集结重兵前往巨鹿,而吴中将士仅有十几万人而已。

    吴中豪杰此刻也犹如病猫一般,不敢有任何言语,项籍府中,虽有虞姬相伴,但是项梁的事情犹若项籍的一块心病。

    今听闻章邯出兵围困巨鹿,心中无不想着要为自己的叔父报仇,便亲自前往王宫,想要和义帝禀明此事。

    王宫之中,诸位将领皆在,也有各地的诸侯王,不过并没有人开口说话,全部缄口不语,项籍来到厅内,见状心中大怒。

    不待义帝吩咐,直接从案牍上拿过张耳的书信,“敢问陛下,这信已经送到,为何迟迟不出援兵?”

    “若是出了援军,吴中空虚,不胜章邯军,吾等皆要亡命于此。”楚义帝有些无奈的说道。

    “那敢问陛下,若是不出兵,章邯灭了赵国,吾吴中岂可自保,还请义帝明示。”项籍很是激动的问道。

    这番话使得场上无一人敢反驳,义帝看向一旁,亦是不知道该当如何,“将军且息怒,不是朕不想出兵,而是吴中无可用之人。”

    项籍听罢,遂扫视全场,刘邦等人只是低头不语,“义帝莫忧,末将愿带兵前往,将章邯军击退!”

    “敢问将军需要多少将士?”义帝很是低声的问道。

    “五万即可!”项羽也不含糊。

    义帝略微点头,而此刻殿上还有一人,竟被项羽的豪气所折服,此人便是从临淄赶来的英布,当初英布辞别陆言之后,便前来吴中投靠义帝,至今不过是军中小将而已。

    见到项羽如此豪爽,立即起身拜道:“臣英布愿随将军同往。”

    “既然如此,择日便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