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珪便向关羽赔罪:“这黑牛无礼,小弟给云长兄赔罪了。”

  关羽手一抬:“无妨。”

  刘备笑道:“这个黑大汉倒是真性情,看起来也是威猛无比,不知哪里人氏?”

  李逵闻言,又跳出来,大咧咧的笑道:“还是这位大耳朵了解俺铁牛啊,俺是青州沂水县百丈村的,你呢?”

  徐珪怒斥一声:“铁牛休得无礼,不然罚你半月不许饮酒,快给玄德道歉!”

  刘备抚掌大笑:“无妨,好一个有趣的直心肠大黑汉,我是涿郡楼桑村人氏。”说着又和李逵攀谈起来。

  徐珪忙打岔:“张角现正赶往曲阳,我想前往杀贼,只是无法破他妖术,不知玄德有何妙计破敌?”

  徐珪其实知道用鸡血狗血来破妖法,但不想说出来。

  刘备沉吟半晌:“从前我师从卢植,听闻狗血,鸡血之类污秽/物可破妖术,不知是否可行?”

  徐珪记得书中就是这么破了妖术的,但又怎么会直接说可以呢?“既然是卢中郎所言,必定非虚,可以一试。”

  “若伯玉决心杀贼,备当相助。”徐珪喜出望外,拉着刘备走进军营中接着商量去了。

  次日一大早,徐珪刘备各领本部兵马急行军前往曲阳,截击张角,每个士兵腰间挎着一个牛皮壶,里面装满了鸡血狗血之类。

  走到曲阳外围,见到张角正围着城池,皇甫嵩则在城楼上督战。徐珪下令出击,刘备便也与他一同出击,七人七骑再加一个李逵冲锋在前,大部队紧跟其后,往围城黄巾冲杀过去,黄巾顿时大乱。

  皇甫嵩见有人来援,心中大喜,忙开城率军冲锋,一时黄巾被杀得哭爹喊娘,张角怒不可赦,眼见又是徐珪这一帮人马,报仇心切,又举剑作法,不久又是天空一片漆黑,从黑气中冲杀出千军万马,几百神将执金吾而出,黄巾见状,士气大振。

  徐珪刘备同时下令:“抛!”

  只见士兵们把腰间牛皮壶一起扔向空中,顿时天空下起了一片血雨,黑气随之消失,哪里还有神兵神将,只有成千上万的人形纸片和稍大一号的木制人偶坠落一地,黄巾军顿时战意全无,被包了个饺子,张角更是死在乱军之中。

  “恭喜主公完成任务‘剿灭黄巾’,获得500能力点,10000功勋点,武将培养特殊兵种权限一次,免费获得神器特权一次。”徐珪脑海中小三国如是说道。

  徐珪听了惊喜不已:“这次奖励这么多!”

  “因为这是一个章节任务,完成了暂时没新的任务了,所以奖励较多。”

  徐珪点点头也不管许多,他知道经此一战自己会彻底出名了,至于奖励特权,到时再慢慢使用吧。

  自此,黄巾三巨头依次消亡,黄巾军也随之土崩瓦解,化解为各个小势力,或继续霸山称王,或回家种田,总之,黄巾之乱已成为了过去式。


第十章  收服二元


  黄巾覆灭已经过了一周,徐珪因为剿匪有功,又先后被皇甫嵩,朱儁等人上奏朝廷请赏,被皇上封为伏波将军,任柴桑太守,前往南方清剿黄巾余党。

  本来以徐珪的功勋和资历来说,这等封赏简直是他祖坟冒青烟,修了八辈子的福气,但其实这时汉朝统治已经岌岌可危,摇摇欲坠,再加上汉灵帝卖/官鬻爵,各大小官职已不像先前那么值钱了,几乎是有名无实,等同于官职里的“通货膨胀”。

  但无论如何徐珪还是做了将军而不再是偏将,虽然这伏波将军也只是杂号将军。

  伏波将军是汉武帝为了讨伐南越而设的官职,按品级划分大约是八品的样子。

  让徐珪郁闷的是,名义上他是柴桑太守,朝廷也颁发了太守印绶,可其实柴桑根本就不在朝廷手中,而是被黄巾余孽所占据着。所以朝廷的意思是,徐珪啊,封你做个伏波将军,你想做柴桑太守就给我去把柴桑的余党平定了吧。

  在前往柴桑的路上,又招收了将近两千的人马,多是一些慕名而投的壮丁,现在徐珪部下已经有了六千余人,一路上算得上是浩浩荡荡。

  徐珪心想着靠六千人攻取一座城池有点困难,毕竟一般攻城战损在4:1左右,照这趋势守城的只要有一千五百人的话自己得把人拼光才能惨烈的破城,就算打下了城池也是血本无归,看来得想想其他法子。

  想来想去一时想不出来,而身边有点谋略的就属杨志和花荣了,一个52,一个64,徐珪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二人询问有何妙计,花荣献策:“倘若强攻必定死伤惨重,不妨试试诱敌之计。”

  徐珪一听,心想有点意思啊,便问道:“却说怎么个诱敌之法?”

  花荣说道:“若我军全军列阵而出,黄巾多会犹豫不前,坚守城池;倘若只率领五百士兵佯装攻城,贼军必定出击。”

  杨志听了朗声说道:“在下愿领五百士兵攻城。”

  徐珪微微一笑:“花荣兄弟此计可行,依我之见,不妨让五百士兵穿着破旧,军容不整,以此来迷惑敌军,并让士兵辱骂,贼寇素来心气浮躁,少有谋略,经此刺激必定出城。”

  花荣一听拜服:“主公英明,在下不如。”

  自从徐珪做了伏波将军,封了太守,杨志花荣便改称徐珪为主公了。

  徐珪便下令:“既然杨兄自告奋勇,便拨给你五百军士,尽量表现出孱弱以诱敌。”

  杨志拱手领命,布置一番,前往城下挑衅。五百军士站姿不整,衣甲不全,朝城中辱骂。

  为首的黄巾头领正在太守府里面喝酒吃肉,生的是膀大腰圆,相貌凶狠,还有一个似乎也是头领,中等身材,长着山羊胡须,也在一旁陪着喝酒。

  突然听小兵来报:“禀报将军,城下有一青面汉子率领官军辱骂我等为将死贼军,还骂将军你是无头之鬼。”

  这黄巾头领一听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直把桌上的酒肉蹦落到地上,大骂道:“直娘贼,且让我周仓去会会他!”

  说罢便从旁边兵器架上拿下一把大砍刀冲出去。

  那个山羊胡须的也提过一把刀冲出去,喊道:“元福且慢,等我一起去会会官军。”

  两人赶到城楼上,只见杨志和五百个衣甲不全,东倒西歪的士兵还在辱骂,周仓顿时大怒,往杨志骂道:“大胆狂徒,带着这么一帮子软蛋就来叫阵,还敢骂我等为无头之鬼,真是猖狂!有种来和你周仓爷爷斗几百回合。”说罢便开城骑马冲出去。

  周仓见杨志等人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全不把他放在眼里,顿时又怒又恼,举刀指着杨志,恶狠狠地说道:“你这个青面汉子,好不晓事,若叫我一声爷爷再磕三个响头,爷爷我就饶你不死。”

  杨志自信一笑,针锋相对:“你这大汉身材倒是魁梧,却不知可有真刀真/枪的本领?若有真实本领,何必失身为贼?”

  周仓一愣,随后一脸追忆感激之情:“若非大贤良师相救,只怕吾早已死于乱军之中,故此效命于大贤良师,为他手下副将,以报救命之恩,只是可惜啊……”

  随后一脸仇恨,“大贤良师殒命曲阳城下,我要为他报仇!”

  杨志一听,循循善诱:“那你可知道黄巾四处劫掠,残害百姓,弄得是生灵涂炭?”

  周仓愣了愣,但又咬牙切齿道:“这肯定不是大贤良师本意!无论如何,我都得为他报仇!”

  见周仓这样坚决,杨志顿时对周仓有点好感:“倒是个忠诚的汉子,可惜有点固执了。”

  当下动了恻隐之心,改变了自己的杀念,笑着说道:“壮士,洒家看你也是条汉子,不似其他黄巾那般愚昧无知,丧尽天良,不如投降官兵,为国效力吧。”

  周仓一听,怒道:“你这厮休要胡说,自从大贤良师死亡那日,我便决意为他复仇,岂有投降官兵之理?”说罢便要上前冲杀。

  杨志拦住,说道:“既如此,你我不妨切磋一番。”

  然后依次拿出自己的点钢枪,朴刀和腰间的祖传宝刀,说道:“洒家分别用这三种武器来和你斗,若只要输了一阵,便算我输,我便任你宰割,若我全胜,你便听我调遣,如何?”

  周仓怒极而笑:“好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青面汉子,怎生如此狂妄,让你周爷爷来教训教训你!若你能赢我,我便心服口服!”说罢舞刀拍马冲过来。

  杨志则挺枪纵马和周仓对战,周仓先手一刀劈来,杨志横枪一挡,心道:“这汉子倒是有一番勇力。”

  便顺势弹开大刀,使出浑身解数,把一条点钢枪舞的上下翻飞,似猛虎下山,如蛟龙出海,直看的周仓眼花缭乱,招架不到几合便破绽尽出,杨志因为不想取他性命,便有意放水,一枪横抽在周仓手腕处,登时“铛”的一声,大刀掉落在地上,只剩下目瞪口呆的周仓和一众黄巾。

  经此一战,周仓对杨志心服了一半,但想到既然他狠话说在前头,我又何必客气,便坦然说道:“这一回合我输了,再来第二回合!”

  杨志一笑:“当然!”

  便又提着条朴刀,来和周仓斗,两人你来我往十数回合,便输赢已定:只见杨志见招拆招,把一条朴刀舞的虎虎生风,而周仓只剩招架的份,又撑了五六个回合,杨志挥过来一刀,把周仓扇下马去,好不狼狈。

  杨志笑问:“可还来第三回合?”

  “当然!”

  倒在地上的周仓恶狠狠地回了一声,心里却是服了杨志大半。稍作休息便从地上爬起来,拿起大刀,拍掉身上灰尘,又爬上马去,准备冲锋,却见杨志下马,从腰间抽出一把不过四尺的短刀摆好架势,当即勒马停住,疑问道:“你打算步战?”

  杨志豪放一笑:“身为武将,应当身怀数技,可骑马冲锋,可步战杀敌,不然只一武夫耳!”

  周仓登时彻底服了杨志,便也下马,心里想着:“我倒要看他如何用四尺短刀和我作战。”

  杨志先冲过来,翻身一刀,往周仓肩部劈去,周仓忙侧身闪过,堪堪躲过了这一刀,再转过去,一刀挥向杨志,杨志弯腰躲过,来了个华丽的反击。

  如此过了几个回合,周仓已经知道不是杨志的对手,索性举起大刀往杨志头上劈来,杨志闪过,怒喝一声,一刀砍向周仓的刀片,只听“咔嚓”一声,刀片断为两截,杨志笑道:“可还再战?”

  周仓弃刀,拱手便拜:“愿赌服输,在下服了将军,愿听从调遣。”

  杨志扶起周仓,正色说道:“我奉主公之令,前来破城,本应攻杀黄巾,但见你厚道忠诚,且有勇力,便不忍杀你,想问将军是否愿意投降我军?”

  周仓犹豫了一下:“在下愿降,只是容我回城和我兄弟们商议一番。”

  杨志笑道:“静候佳音。”便目送着周仓回去。

  杨志身旁一卒说道:“只怕这贼人一去不复返。”

  杨志摆摆手:“休要多虑,此人颇有大丈夫之风,怎会是投机取巧之辈?”

  却说周仓进了城池,和那山羊胡子商量道:“元俭啊,我看那汉将武艺高强,并非歧视黄巾赶尽杀绝之人,且他有意劝降,我等不如降了算了。”

  这个被称作元俭的人惊讶道:“元福不报大贤良师殒命之仇了?”

  周仓顿了顿,苦笑道:“经此一战我是改变了看法,纵使想报仇我等又能有何作为?只是徒增伤忙罢了,且若不降,官军定会蜂拥而至,直至城破,到时我等重则丧命,轻则被俘,落得个依我之见不如早降。”

  元俭听了叹了口气道:“不瞒元福,其实我早有此意,只是担心你一意报仇,誓死不降,既然你愿降,我等便可免于刀戈,开城献降吧。”

  当下和众黄巾说道:“我和元福二人决定投降官军,这是为了兄弟们好,免于丧命,愿降的随我等一起,不愿降的我等从府库里拨给你们钱粮,回乡去吧。”

  众黄巾一听,纷纷说道:“我等誓死追随将军。”竟是无一人离队。

  周仓大喜,整顿兵马完毕,当下开城献降,向杨志拱手道:“周仓廖化率部投降!”杨志大喜,遣一卒报信给徐珪去了。


第十一章  首把神器


  徐珪听闻杨志获胜,当即派人表奏朝廷,并亲自出马迎接一众黄巾,见杨志带领周仓廖化过来,朗声笑道:“杨兄不费一兵一卒义释黄巾,颇有大将风范。”

  杨志作揖谦虚道:“主公谬赞,在下不敢当。”说着便一一介绍两人。

  徐珪听说是周仓和廖化顿时大喜,但表面不作声色:“二位将军开城献降,大功一件,听闻杨兄说你二人颇有勇力,不妨在我帐下听令。”

  廖化一听,磕头便拜:“在下誓死相随,愿效犬马之劳。”只有周仓犹豫。

  李逵看着囔囔道:“你这厮,我大哥说要用你,你却犹豫,莫不是不愿降?”说着便举起大板斧作势。

  徐珪喝道:“铁牛休得放肆,闪到后面去!”

  李逵闻言,涎着脸笑道:“哥哥莫要这样,俺这不是吓吓他嘛。”

  然后又往周仓一瞪,指着徐珪道:“你听好咯,这位便是你们黄巾的克星,沛国徐珪。”

  周仓一听,拱手作揖:“原来是徐将军,在下佩服。”

  廖化听了满是敬佩,又跪拜:“大人之名如雷贯耳,小人有幸在将军麾下,实乃三生之幸也。”

  徐珪扶起廖化,正色道:“听闻将军家贫,无奈加入黄巾,却从未祸害百姓,我欲表奏朝廷封你为裨将,如何?”

  廖化激动的泪流满面,声音颤抖抖地说到:“全听将军吩咐。”

  徐珪一阵安抚,又对周仓说道:“将军同为裨将,不知意下如何?”

  周仓拱手说道:“承蒙大人看重,周仓万分感激,只是我只愿做杨将军麾下一卒,鞍前马后,无有不从。”

  徐珪感叹:周仓本是关羽随从,没想到如今又成为了杨志的随从,看来他是真的没有权力的欲望。

  便准了周仓的要求,周仓当即磕头便拜向杨志:“愿为一卒鞍前马后,侍奉将军。”杨志大喜,扶起周仓,连声叫好。

  徐珪向小三国询问:“给我看看周仓廖化的属性。”

  “周仓,武力:82,统率46,谋略:36,政治:34;廖化,武力:78,统率:48,谋略:46,政治:36,两人均未达到巅峰。”

  “属性还可以,这下我有六员武将了。”

  众人来到城中,虽然说不上兴旺,但也说不上贫穷,有个好点是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一般来说,人杰地灵,想来此地必然会有人才吧。

  行至太守府,徐珪在太守座椅上一座,惬意的想着:“过上官瘾了。”

  突然脑海中小三国说道:“恭喜主公完成成就‘获得领地’,奖励200能力点。另外首次收服本土武将,奖励50能力点”

  “我滴乖乖,人家正惬意着呢,吓人家一跳,以后有什么奖励等我问你再告诉我行不?突然有个声音在脑海里想起来可是很吓人的。”

  徐珪这一吓也没心情再过官瘾了,正襟危坐,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把钱粮簿给我看看。”

  没多久,廖化捧着簿子过来:“主公请。”

  徐珪大致翻了一下,知道柴桑钱粮不多,只有钱五万,粮二十万,周仓等人投降后从六千人增加到一万人,照这样子,半年不到粮食就吃光了。

  徐珪揉了揉太阳穴,心想:“哎,头疼,我最烦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