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帝见徐珪这么自信,只好点头同意:“好,朕的江山还有劳爱卿帮我夺回,他日必定封你为一字王!”

  徐珪受宠若惊,连忙作揖:“末将多谢陛下厚爱!”

  汉帝拍了拍徐珪的手臂:“伯玉,你去吧,到时朕会为你壮行的!”

  “遵命!”徐珪看了看这个逐渐成熟的正太,突然对高宠关心孙策的原因感同身受:没错,这就是原因!

  找来周瑜、陈庆之,徐珪对两人坦露心迹:“公瑾、子云、刚刚我征求了陛下的主意,决定攻打零陵三郡。”

  “主公,请务必要让我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征讨逆贼!”陈庆之一听立马拱手请命。

  徐珪知道陈庆之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驰骋于疆场的将军,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嗯,子云的能力我明白,不过我得调拨两员武将辅助你,以防万一。”

  陈庆之拱手拜谢:“多谢主公,不知末将可否亲自点将?”

  徐珪一愣,随后大笑:“当然,不知你要选择哪二人?”

  陈庆之紧紧盯着徐珪,一字一句的吐出了两个名字:“铁枪王彦章和青面兽杨志。”


第六十九章  陈庆之的野望


  “哦?子云,你为何挑选王彦章?不知道他一向不服你吗?”徐珪听了表示疑惑,当初陈庆之来投奔时这两人可是非常不对付啊,如同前世仇人似的。

  “呵呵,主公,正是因为王将军不服我,所以我才要求他做我副将,用实力折服他;再者他虽然不服我,但他却是刚正守法,谨遵军令之人,只要我高他一级,他便会听从我的将令。”陈庆之拈着下巴的胡须笑道。

  “便依你所言。”徐珪看着志躇意满的陈庆之,也很清楚他的本领,便不再多问。

  “主公,依照先前既定的战略行事,不出一月,三城必破!”周瑜附和。

  “嗯,公瑾,你二人合作真是犹如锦上添花,只要攻下荆南三郡,我军便有了基本的根据地,且那边盛产粮食,足够我军扩张。”

  “主公,末将近日发现刘表行为反常,大有不臣之心,他似乎有虎踞荆州,自己称王之意。”陈庆之突然拱手禀报,打断了两人的商议。

  “哦?何以见得?”徐珪一直以为刘表作为汉室宗亲,即便心里不安分,但也不会这么快便暴露出野心来。

  “主公,末将本想游说刘表,以汉帝之名劝他协助我等攻打三郡,但末将听说他现今招诱人才,恩威并施,在荆州之地颇有威信,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敬服,且在荆北一代高筑城墙,大有立意自守之图,恐怕这游说之事不成了。”

  顿了顿继续说道:“据情报显示,刘表前日招募了虞允文、王玄策两人,此二人皆为世间俊杰,颇受刘表赏识。”

  “!”徐珪听了小小的诧异了一下,想着虞允文和陈庆之是一个类型的,虽然没陈庆之出名,但能力也不会差;王玄策或许准确定义的话不能算名将,而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但他的事迹也是牛逼哄哄的,以火牛阵破数万象兵,甚至还有一人灭一国的传说,足见此人的不平凡。”

  见徐珪陷入沉思,陈庆之拍着胸脯道:“不过主公不必担心,即便没有刘表的帮助,末将也敢保证一月破三城!”

  徐珪点头笑道:“好!子云如此自信,破三城绝非梦话,之后我等便可安心发展数月,再作商议!”

  “主公言之有理,而且攻下此三郡,有利于日后图荆北,雄霸中原,只是不知道主公攻下荆南三郡后作何打算?”周瑜看着徐珪的眼神,与当今世界面试官面试新人的眼神无二。

  徐珪见周瑜这样,便严肃起来,字字清晰入耳:“踞荆南,平扬州,招人才,屯粮草,继而北上,还于旧都。”

  周瑜听了都点点头,只是陈庆之稍有异议:“主公,末将以为,待攻破三城之后,当务之急乃占领一雄阔之地,高筑城墙,以为都城,一来可以壮大声威,二来可以为迎接朝中老臣做准备。”

  “哦?此话怎讲?”徐珪不明白陈庆之所说的迎接老臣是什么意思。

  “呵呵……主公,汉帝年幼,不具实权;汉室老臣,俱在长安,一国之本不在君,而在臣与民,董卓虽然是篡汉自立,为世人痛骂,但他却有朝中老臣以及汉室财富,名声不得不说括噪;而汉帝虽为正统,却偏居一隅,默默无闻,愚以为,攻下荆南三郡后,当再下战书,集合诸侯二征董卓,攻破长安,迎接老臣!”

  “!”徐珪听了陈庆之的建议颇感意外,思忖了片刻皱眉道:“子云此言不可谓不善,如今这柴桑的微型汉廷也就我等几人,全无三公九卿,形同虚设,此事着实重要,只是……”

  “主公有何顾忌?”陈庆之道。

  “数月前我曾召集过一次诸侯,后来因种种原因,联盟解散,讨董事宜因此作罢,如今要是再次召集,这……”

  “对呀。”周瑜附和道,“子云,诸侯各怀私心,这联盟如何能长久,而且如今董卓高居长安,拥兵百万,我等又如何能攻破他?”

  “主公,”陈庆之见两人都有些反对,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当今诸侯纷争,大有不遵上令,自行其是之辈,但拥立汉帝,痛恨董贼的也大有人在,据我所知,北海相孔融明理倡义,心系大汉;徐州刺史陶谦性格刚直,诚诚恳恳,更有丹阳兵,横勇无比;长沙暂代太守程普,为孙坚旧臣,若主公以陛下名义说服他出兵,依理会答应,至于其他诸侯,不说全部参盟,至少也会有两三个。”

  徐珪听了点头沉思:“子云言之有理,只是即便有这些诸侯助阵,也难以攻破长安呀。”

  陈庆之露出一丝决然的神情,眼神的傲然,语气的豪放,似乎不把天下人放在眼中:“主公,若能使我亲领一万士兵,我必使董卓西凉军流血千里,伏尸百万!”

  “!”周瑜露出诧异无比的表情,随后不屑的笑笑,“呵……子云你夸得好大海口!昔日一个吕布,以区区数千士兵,便在虎牢关拦截我二十万盟军数日,更是连斩我联军数员大将,你却想以一万士兵对抗董卓数十万士兵?”

  周瑜并不是故意和陈庆之抬杠,而是陈庆之的这句话实在太疯狂,不同于吕布守虎牢关,那是有一个雄关可守,抵得上十万雄师,可若是想以一万士兵攻城拔寨,破城歼敌,无异于痴人说梦。

  “公瑾切莫小看我!”陈庆之见周瑜对他嗤之以鼻,也粗着脖子立誓:“主公!今日我许下诺言,待平三郡后,只要拨给我一万士兵,我必定会将这支部队训练成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以他为利刃,前往讨董,必定能够载入史册,彪炳千秋!”

  徐珪清楚历史上的陈庆之的神通,所以并没表现出震惊,史书明确记载他以7000士兵连战47场,破32城,直逼洛阳,灭了五十万军队。

  虽然这个战绩十人见了有九人半会起疑,但这却是明摆着的事实,徐珪自己也分析了一下,认为或许这几十万军队是指每一城中有万余士兵,被陈庆之灭数千,溃逃数千,逃走的到下一座城中又接着被击败,然后又出现新的逃兵……如此往复,最终累计歼敌五十万,不然实在想象不到他如何能以7000人打败五十万人。

  徐珪点点头,很是宽厚的笑着拍了拍陈庆之的肩膀:“子云,我相信你,到时必定请你为我先锋,为我大汉扬名立万!”

  陈庆之很是感激,他虽然夸下海口,但可没指望能让所有人认同他,也做好了被喷的准备,现在见徐珪对他如此信任,心里还是感觉一暖,拱手便拜:“多谢主公信任!我陈庆之必不负主公所托!”

  “呵呵,好!子云,事不宜迟,我等便前往营中点兵点将,准备出征吧!”

  “遵命!”

  陈庆之拱手,昂然地退下,潇洒离去的背影显得是豪情万丈,只留下周瑜一脸难以置信:“主公,你真信他能以万人破董卓数十万人?”

  徐珪看着周瑜俊美的面庞,说道:“公瑾,说实话我也不怎么相信,甚至怀疑,但既然他能下此海口,我等刮目以待便是,何必猜疑而打击他呢?”

  周瑜苦笑道:“主公宽厚,在下清楚,只是我军不过两万余人,若他这一万人不成功,便成仁,我等……”

  “呵呵,公瑾,我明白你的意思,所以攻打三郡还得少杀戮,多俘虏呀!”

  “嗯,主公高明。”周瑜对徐珪的话不置可否,确实俘虏比杀戮更高明。

  来到军营,城中除了包拯和挥星袄矗约爸厣嗽诖驳母叱韬统鲂胁梢┑睦铄硬辉诹校溆喔鹘於家颜ⅰ�

  徐珪看着波澜不惊,傲然立定的李世民,笑着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世民啊,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我做一下。”

  “但听主公吩咐!”李世民拱手施礼,表情很是轻松。

  “世民啊,此事事关重大,若你能成功,我等便也能成功一半。”徐珪见李世民这样子,有点不放心,继续关照道。

  “主公请讲,世民必定完成任务!”李世民连忙摆正姿态,聚精会神。

  “左右,取一千两黄金来!”

  “诺!”,两人拱手便去。

  “世民,你携带这千两黄金前往桂阳,桂阳太守赵范为人无谋,贪而好利,你以厉害说之,劝他出兵攻打武陵,此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徐珪面目凛然,志在必得。

  “遵命!”李世民高声回答,胸有成竹。

  二人捧着千两黄金前来,徐珪吩咐:“你二人随李主簿一同前往桂阳,路途保护李主簿的安全,不得有误!”

  “诺!”二人拱手。

  徐珪满意地点点头:“世民啊,你这就出发吧,我等随后便启程!”

  “遵命!”李世民笑着答应,转身上马,与两个随从绝尘而去。

  徐珪目送着李世民,随后正色朗声喝令:“将士们,此战必定艰苦,我等需连战一月,方能揭晓结果,此行生死未卜,害怕的可以站出来,我准许你不前往!”

  士兵们齐声高喝:“死战不怯,势破敌城!”

  徐珪一声高喝:“好!这才是我徐珪的士兵,我大汉的守卫者!接下来编队,将士们听令!”

  “吼吼吼!”城中两万余人齐声高呼,士气高昂,等着徐珪的下一步指示。


第七十章   平荆南三郡(一)


  (感谢书友19541689兄弟的两张月票,小白感激不尽,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多谢多谢!—)

  “陈庆之!”

  “末将在!”陈庆之出列,一袭白袍如同华光,夺人眼球,身后的白色披风迎风微扬,昭示着军威。

  “此战我命你为主将,统领三军事宜!”徐珪朗声宣布出这个出人意料的指令。

  在场将士一片嘘声,显然对这个书生气浓重的“将军”不看好。

  徐珪见状解下腰间的佩剑,递与陈庆之,看着三军将士肃声道:“见此剑有如见我,若有不听命者,你可执此剑斩杀,我一概不过问!”

  陈庆之拱手:“末将遵命!”

  徐珪向他使了个眼色,陈庆之转身:“王彦章、杨志二位将军听令!”

  王彦章缓缓拱手,显然很不情愿:“末将在!”

  “着你二人为我副将,协助我攻打武陵!”

  “遵命!”杨志很果断,王彦章很不甘。

  徐珪看在眼里,又看了看陈庆之,见他的双眼古今无波,知道他自有对策,却不想陈庆之突然喝道:“徐珪!”

  徐珪一愣,片刻后便知道陈庆之的意图,以恭敬无比、响彻云霄的声音拱手:“末将在!”

  这一喊让三军将士为之一振,无不诧异:主公对他这么恭敬?

  最为震惊的便是王彦章,难以置信地看着徐珪,实在不明白他为何对这个儒生这么恭敬。

  “徐珪,我命亲自你率领一支部队在后方接应,押运粮草,管理后勤!”

  徐珪心里苦笑:敢情我变成督粮官了,但还是恭恭敬敬地拱手“遵命!”

  陈庆之点点头,看着徐珪的眼神中满是感激和赞许,徐珪回报了一个眼神,两人互相会意,真是心有灵犀。

  “魏延、尉迟恭!”

  “末将在!”即便两人一人狂放,一人豪爽,但由于资历比较浅,并没表现出对陈庆之的不满。

  “你二人为我先锋官,攻城之时率先出击!”

  “哈哈!遵命!”两人大笑,很是开心的领命。

  陈庆之全部交代完毕,才对着徐珪拱手作揖:“主公,末将一切交代就绪,请主公吩咐!”

  徐珪朝着下面喊道:“将士们,此次出征,全权交给陈将军统领,我只是一员部将,明白了吗?”

  将士们沉默了一会儿,才高声喊道:“明白!”

  “呵呵,徐爱卿,朕就不多言了,只愿你征途顺利,能剿灭叛贼,兴我大汉!”

  汉帝知道徐珪即将出征,亲自前来壮行。

  “陛下圣恩,末将必定勠力剿贼,不负圣上所托!”徐珪施礼道。

  “好,有你这话朕就放心了。”汉帝笑了笑,转身离开。

  这笑容让徐珪觉得宛如消融积雪的阳光,温暖着心窝。

  “好,出发!”

  徐珪一声令下,三军将士便浩浩荡荡地往武陵方向进发,由魏延、尉迟恭二人在前,率领两千劲卒开路;陈庆之则与王彦章、杨志一起,率领一万士兵紧随其后;徐珪与徐达、冯胜、李长庚三人领两千士兵殿后,总计一万四千人,城中则有徐宁正在操练的七千‘金枪班’,李逵的五百重斧士和五百团牌手,还有一千不到的士兵负责守城,目前徐珪军队总计两万两千余人。

  柴桑到武陵大概是六百多里的路程,徐珪军团则缓缓行军,每天一百二十里,预计五天到达。

  李世民轻装便行,仅有两员徐珪的随从,出去休息和吃饭的时间,一路疾行,日行三百多里,两天后便来到桂阳。

  “报!太守,城外有一人自称是徐珪的部下,前来拜访太守!”

  桂阳城中,一个体态略显臃肿的中年男子正睨眼歪坐在太守椅上,心不在焉地开口道:“哦?徐珪?难道就是那个黄巾之战中表现卓越的徐珪?”

  “正是!”

  “呵呵,这人年少有为,有点本事,既然是他的部下,就传他进来吧!”赵范坐直了身体,整了整衣襟,严肃了表情,静候来人。

  一盏茶的时间,李世民和两随从来到太守府,见到表情威严的赵范,心中好笑:这厮似乎想给我下马威。

  赵范眯眼打量李世民,见他目炯双瞳,眉分八字,风度翩翩,相貌堂堂,顿时觉得此人绝不寻常,再看看身后两个随从,都是身高体强,目露杀气的大汉,顿时气势减弱不少。

  起身笑吟吟地说道:“听说阁下是徐珪的的使者,不知光临蔽府有何见教呀?”

  李世民拱手施礼,自我介绍了一番,礼毕,对身后两人下令:“献给赵太守!”

  “诺!”两人捧着红布覆盖的金子,来到赵范跟前道:“请赵太守笑纳!”

  赵范愣了一下,心想我和徐珪并无交情,他为何送东西与我?罢了,我且看看是何物。

  便伸手掀开红布,当看到金光闪闪的金块时,嘴角不由得抽搐了几下,眼里露出贪婪的绿光,拈着几块金子笑个不停:“好好!”

  挨个抚摸了一遍,像摸情人的手那样,良久才恋恋不舍地放开,对李世民的笑容也亲近不少:“如此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