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自己都不接受,可是,却又很亲切……

  ……………………………………

  益州一小山沟。

  一间破旧的民宅里,隐约传来一阵哼唱声。

  声音的主人是一个老者,天庭饱满,身材矮小,精神矍铄,脚步飞快。

  他似乎要忙着做什么,可是突然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陌生面孔,徐珪不认识,这个老者也不认识。

  “灵数星官?你还记得我吗?”这个老者笑道,笑声爽朗。

  “你是哪位?”

  “我乃太白金星。”

  太白即金星,又称悟空敬重。悟空对于观音菩萨的敬重是源于对她的帮助和指引,而对太白金星的敬重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太白金星高超的交际艺术和朴实的人格魅力。

  “这……”那个老者听了顿时陷入沉默,不时地打量着太白金星。

  “呵呵,”太白金星笑了笑,手中拂尘一挥,这个老者一个激灵,似乎想起了什么。

  “你现在叫祖冲之,可是你知道你本来的身份吗?”

  “不知。”

  “你便是灵数星君,专门掌管人间的命数。”太白金星笑道。

  “……”祖冲之再次陷入沉默,自己虽然精通数学、音律、机械发明,但是想不到居然还有这种身份。

  “嗖”太白金星手中拂尘再次挥过,这下祖冲之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前身……

  ………………

  荆州南阳。

  茅草屋里坐着一位少年,虽然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但是却气质不凡,英气逼人。

  “先生,茶来了。”书童端来一碗茶,却发现诸葛亮身后还站着一人,相貌妖异,浑身散发着不凡的气息。

  “你……你是!”书童大惊,惊慌失措。

  “我是降龙,此番前来,是来找卧龙。”

  …………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据记载,章武元年,刘备在金牛山采得铁矿,铸造八柄宝剑,一把刘备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分别赐予刘禅、刘永、刘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每把剑都取了好听的名字,并让诸葛亮在剑上铭字。

  蜀汉灭亡后,蜀主八剑一直下落不明。后来诸葛亮佩剑章武剑被李师古所得,李师古将此剑据为己有,并改名师古剑。

  诸葛亮在四川地区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现代仍有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历时一千多年。

  在高承中,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

  另外,相传诸葛亮担任军师中郎将时,因解决粮食问题,向百姓询问了当时名为“蔓菁”的野菜的种植方法,并下令士兵开始种蔓菁,补充军粮,后世便把这菜称为诸葛菜。

  亦有传说指诸葛亮另有一儿诸葛怀与一女诸葛果。在晋朝时曾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但诸葛怀推辞,自给自足,在家终老。而诸葛果则相传在成都西南乘烟观修行和成仙升天。

  在山区的居民过去要放送消息,会施放孔明灯,相传是诸葛亮传下来的。在云南,佧佤族有传说指诸葛亮曾教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傣族传说指当地的佛寺大殿屋顶就是仿照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又有说诸葛亮南征时发明一种铜鼓,称为“诸葛鼓”,白天做饭,晚间可敲它作警报。而现有许多俚语,如“事后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过后才发表各种高论,自以为先知;也有“三个臭皮匠,胜个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

 


第三百五十章  走向联合(十二)

  “降龙?”诸葛亮放下手中的书册,起身道,“莫非是那天上的降龙尊者?”

  “正是。”

  “可是……”

  “先不多说了,小先生,随我来!”降龙似乎是个急性子,二话不说,就伸手拉着年仅16的诸葛亮,消失在一道金光之中。

  ……

  西凉外。

  徐珪等人正要离去,突然听到身后马蹄声阵阵,回首一看,正是马超与武松。

  两人受马腾之命,前来送别。

  “陛下,”两人滚鞍下马,来到徐珪身边行礼。

  “?”武松天生敏感,直觉告诉他,一夜过后,徐珪有了些不一样,但是说起到底是什么不同,他又说不出来。

  “嗖”正在这时,一道金光划过,金光里很快走出三人,正是太上老君、陆文龙和李世民。

  “这!”马超和武松大惊,真是活见鬼了。

  “神君。”徐珪和李存孝对太上老君打了个招呼,马超和武松更加吃惊了,没想到他们居然认识。

  “嗖”又是一道金光,金光中闪出一个人,来到武松身边,“找到你了,驱虎。”

  “?”武松大惊,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人,又听他叫自己什么驱虎,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应答。

  “嗖”这时,又是一道金光闪过,金光里出现两个人,正是降龙和卧龙。

  降龙走到武松面前打量了几眼,转头向他身旁的人道,“伏虎,这便是驱虎?”

  “是的。”

  “那就好,现在只剩下四人了,找到剩下的四人,我们就可以前往魔界,或许可以打通叹息之门。”

  “魔界?叹息之门?”在场的人一听,个个露出不解的神色。

  “我们现在就先等等吧。”太上老君看了一圈,徐珪、李存孝、陆文龙、碧玉麒麟、武松、诸葛亮总计6人在,虽然徐珪的身份暂时仍然不明朗,但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只剩下四人。

  就在这时,突然远处的天空传来一阵雷声,众人顿时纳闷了:大冬天的,怎么会打雷呢?

  接着,他们就看到一个鸟人从天而降,身高有两丈,在场的人都不到他的腰;这人相貌奇丑无比,从来没有见过。

  不过徐珪还是第一时间震惊起来,因为他看到这个鸟人手中的巨锤,顿时大惊:“李元霸!”

  “呵呵,他现在可不叫李元霸,而是雷震子。”老君笑道。

  “……”徐珪愕然,这简直太狗血了。

  ……

  上缪。

  刘备关羽张飞熊阔海四人正饮酒,突然一道金红色的光芒闪过,光芒里走出一人,英武不凡,相貌堂堂,面如重枣,三尺美髯,相貌倒是和关羽极为相似,只不过这人满头红发,看起来有些违和。

  “你!”

  “来不及多说了,我乃天庭赤发灵官,此番前来是寻找你。”赤发灵官上前一步,来到关羽跟前笑道,“长须灵官,好久不见。”

  “我们……认识?”关羽放下手中的酒杯疑惑道。

  “呵呵,过会儿你就知道了。”赤发灵官笑了声,不容分说,顿时化作一道金红色的光芒,和关羽一同消失。

  “哥啊!二哥他!”张飞吹胡子瞪眼,“二哥他不见啦!”

  ……

  乌江。

  风景秀丽,不过因为有个盖世英雄曾在这儿自刎,又多了些悲凉的气息。

  一个彪形大汉站在江边,眺望着雾蒙蒙的远方,叹气道:“可惜昔日项王自刎于此,作为他的后人,我项禹绝不会辜负他的意志,势要达成他的遗愿!”

  “现在这地方一片和平,还需要完成他的遗愿吗?”一个威严无比的声音响起,项禹扭头一看,发现一个人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

  “你是!”

  “我是项羽。”

  “!”项禹大惊,这怎么可能。

  “现在人界即将遭受魔族入侵,需要你出力。”项羽道。

  “……”项禹并不傻,他看到眼前这个和自己长的一样的人,便知道可能真的是项羽显灵了,因为自己从小就很多族人说自己像项羽。

  “但听吩咐!”项禹拱手。

  公元前207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

  宋义军行至安阳,逗留四十六日,不再进军。

  项羽向宋义建议说:“秦军围赵于巨鹿,我们快速引兵渡河,和赵兵内外夹攻,必然可以击破秦军。”

  但宋义不肯发兵,还在军中饮酒作乐,当时天气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见此状况,将其斩杀,项羽提着宋义的头告诉将士:“宋义想要和齐联合谋反,楚怀王暗令我将其杀死。”

  诸将因为畏惧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项羽为上将军。桓楚将此事报告给楚怀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卒渡河,多次进攻章邯给王离军输送粮食的甬道,但收获不大,赵将陈余派人请项羽再次发兵。项羽率领全部兵马渡河,与秦军大战九次,章邯破走,项羽率军继续北上进攻王离。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打退章邯后,诸侯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项羽一起进攻王离,斩杀苏角,并生擒王离,秦将涉间不愿投降而自杀。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跪着前来,不敢仰视项羽。于是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归附于他。

  章邯率军驻扎在棘原,项羽驻军于漳水南,两军相持不战。秦军多次被项羽打败,秦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害怕,于是派长史司马欣去请示,司马欣到了咸阳,被赵高留在司马门三天,不予接见,有不信任的意思。司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到章邯营中,劝章邯早做打算,赵军陈余也写信给章邯,劝其反秦。章邯暗中派始成前往项羽营谈和约,但没有谈妥。

  项羽让蒲将军领兵,日夜兼行渡过三户津与秦军交战,将其击败。而后项羽率领全军又于污水上大破秦军。章邯再次派人来见项羽,想要订立和约,项羽召军吏来商量说:“现在军粮越来越少,想答应他们。”军吏说可以。于是项羽和章邯约在洹水南殷虚上相见,并订立盟约。

  公元前206年十一月,诸侯的士卒原来都曾在秦服过徭役,受尽秦兵的鞭挞,而今秦兵投降诸侯,诸侯兵都把秦兵当作奴隶来驱使,引起秦兵的不满,暗地里作打算。诸侯听闻到秦兵的计策,将其告诉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等人商议,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后如果不听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于是项羽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

  公元前205年冬,项羽北至城阳,田荣引兵会战,被项羽击败,田荣逃往平原,被平原民杀死。项羽烧毁齐国房屋,将降卒全部坑杀。把掳掠的男女老幼全部迁往北海,死伤无数,齐国人因此聚在一起反叛,田横趁机收编齐兵数万反攻城阳,项羽久攻不下。

  刘邦率领五路诸侯兵马有五十六万,向东攻打楚国,项羽听闻后,留部将继续攻齐,自己亲率精兵三万去救援彭城。刘邦攻下彭城后搜集珍宝美人,大摆宴会。项羽率军从早晨开始,由萧县从西打到东,中午时打到彭城,大破刘邦军,杀死汉兵十余万。刘邦军逃往南山,项羽率军追到灵壁东阻拦,汉兵落入睢水十余万,睢水为之不流。项羽把刘邦包围了三层,却被一阵大风吹乱楚军,刘邦趁机率领数十骑兵走脱。

  刘邦逃往下邑,收集败亡散卒至荥阳,各路败军先后前来会合,萧何也发动关中没有登记在册的百姓前来投奔刘邦,刘邦因此军势得以重振。项羽乘胜来战,无法取胜。刘邦彭城大败后,诸侯反叛刘邦,归附项羽。

  公元前204年,刘邦在荥阳修筑甬道用以过河取敖地的粮食,项羽军多次侵夺甬道,刘邦军无法取得粮草补充,非常害怕,于是与项羽议和,项羽同意。

  后来刘邦以韩信引兵三十万为前军,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项羽引兵十万,先与韩信大战,韩信军失利往后退却,令左右两翼包夹项羽军,项羽军抵敌不住,于是往后撤,韩信趁机反击,项羽军大败,退到壁垒坚守,刘邦乘胜领大军将项羽重重包围。

  项羽军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又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于是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率五千精锐骑兵追击,等他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他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泽,耽误了时间。汉军追了上来,经过一场激战,项羽又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骑,而追击的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