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乔小乔爱上我-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知小儿,与我死来!”

    甘宁冷笑连连,一眼就看破扈质的杀招,也许在寻常人眼中扈质的度很快,可惜在甘宁眼中,这等度根本不值一提。

    扈质攻来的一瞬间,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甘宁重心向前,脚下不退反进,锐利的刀锋无情落下。

    “叮!”兵戈相撞出脆响。

    下一秒,利剑飞上半空中。

    甘宁一刀之下,以绝对的力量震飞掉扈质手中之剑,后者呆若木鸡,直到甘宁的第二刀落下,一股刺痛从脖颈处传来。

    扈质猛然醒悟,自己已然被甘宁一刀枭!

    扈质不可置信,死不瞑目!

    “还有谁!”

    甘宁一刀砍死扈质,不可一世地站在那里,一语道出,气势滔天!

    嘶!

    城墙之上,一众守城士兵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扈质都死了,谁还是此人对手?

    下一刻,甘宁身后的黑甲红袍士兵越来越多,这些士兵喊杀着,嘶吼着,不时操着神圣而威严的口号:“锦帆,威武!锦帆,必胜!”

    “降者,不杀!”甘宁高举大刀,朗声大喊。

    “将军饶命,小人愿降!”一名敌兵早已吓尿裤子,甘宁一话,顿时跪地失声求饶。

    “将军饶命……”紧接着,一个又一个敌兵跪地受降。

    片刻后,城墙上所有敌兵尽数跪下,兵器“叮叮叮”的落地而响。

    至此,海西城沦陷。

 第二百零七章 攻城掠地

    海西城,县衙。

    刘敢高坐主位,吊着二郎腿,举目四望。

    下方,在刀光剑影的威胁之下,一群文武官员跪成一排,唯有一人笔直站立,哪怕斧钺加身,仍然不肯屈膝。

    刘敢啧啧称奇,目光落在此人身上,盯着看了半晌。

    “跪下!”

    潘璋也发觉到这个刺头,亲自上前,冷冷呵斥。

    那人扫了潘璋一眼,硬气道:“我非俘虏,为何要跪?”

    “好胆!”潘璋冷笑,拔刀而出,雪亮的刀锋正对那人脑门,“我看是你胆子硬,还是我的刀硬!”

    一语言罢,潘璋便要狠狠劈砍下去。

    “哼,这便是所谓的江东明王?不过徒有虚名!”那人冷言嘲讽。

    “找死!”潘璋气急,怒而挥刀。

    “住手!”声音传来,潘璋顿时收住力道,他不得不住手,因为说话之人是刘敢。

    从主位上走下来,刘敢缓步来到那人面前,四目相对,刘敢竟然没有看出那人有一点害怕的神色。

    这人,不怕死!

    不过,不怕死并不代表不会死。

    “你很不错,给本王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刘敢淡淡道,他见过很多不怕死的人,他也知道这个时代不缺乏不怕死的人,但是很多不怕死的人都很愚蠢。

    对于那些愚蠢的人,即便再不怕死,刘敢也不介意送他们上黄泉路。

    但是,如果有不怕死还有才智的人,那么刘敢也不会介意多花一点时间,收服他们!

    毕竟,人才难得!

    “我乃大汉子民,久闻明王以仁德治天下,今日一见,却如此滥杀无辜,明王也配仁德二字?”

    那人义正言辞,声情并茂,俨然一副占据义理的模样。

    刘敢双眼微眯,沉吟道:“你胆子很大,敢这么跟本王说话的人,已经不多了!”

    顿了顿,问道:“你叫什么?”

    “上徐下宣。”徐宣淡定道。

    “徐宣,你说你是大汉子民,很好,既是大汉子民,为何助纣为虐,充当李术走狗?王师兵临城下,你不但不献城请降,反而负隅顽抗,这便是大汉子民么?”刘敢冷冷问道。

    徐宣不慌不忙,缓缓道来:“其一,在下乃是白身,并未出仕,谈不上助纣为虐,更遑论为李术走狗?其二,在下不但是大汉子民,也是海西子民,海西遇到战乱,我岂能坐视不理?”

    刘敢颇为意外,问道:“你是白身?”

    徐宣点头,陈矫从旁出言:“启禀大王,徐宣乃是卑职至交好友,其人有大才,孙策和李术都曾数次征辟,可是徐宣一次也未接受。”

    闻言,刘敢更加意外了,孙策和李术都看上的人,想必才干不俗。

    而且,此人谈吐不凡,人又颇为硬气,的确是个难能可贵的人才,难怪此人傲气十足。

    “孙策和李术都看中你,你为何不肯出仕?”刘敢好奇问道。

    徐宣反问道:“此二人成不了大气候,我为何要出仕?”

    刘敢笑了笑,挑眉道:“那么依你之见,何人才算有大气候之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徐宣深深地看了刘敢一眼,接着道:“除此之外,天下还有两人,足以与大王争锋一时!”

    “哦?本王洗耳恭听。”刘敢负手而立。

    “兖州曹操,河北袁绍,我敢断言,此二人未来必成大王心头大患!”徐宣自信道。

    “有趣。”刘敢流露出一丝欣赏的目光,笑道:“既然你认为本王有大气候,那么你可愿在本王麾下出仕?”

    徐宣抱拳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徐宣,你挑明主而侍,本王也是唯才是举,你想入本王帐下,还需为本王做一件事。”刘敢神秘一笑,目光如炬,“若此事成了,本王自然重用于你,你可有怨言?”

    “但凭大王吩咐!”徐宣淡淡道。

    “此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陈登此人,你认识吧?”刘敢问道。

    “有幸相识。”徐宣点点头,心中已有推测。

    刘敢察言观色,从徐宣脸上看出了点苗头,笑道:“你知道本王要让你做什么?”

    徐宣胸有成竹道:“若我所料不差,大王是想让我充当说客,去广陵走上一趟!”

    刘敢笑眯眯道:“不错嘛,不愧是孙策和李术争着抢着要的人,果然有两把刷子。”

    顿了顿,又道:“既然你已明白,此事便交由你来完成,不论此事成败与否,本王都会任命你一官职,只是这官职的大小,就要看你自身的努力了!”

    徐宣微微一笑,心中已有定计,对于旁人来说,或许此事还有一点难度。

    可是,对于他来说,此事易如反掌。

    徐宣与陈登相交多年,两人几乎无话不谈,所以陈登心里想什么,徐宣几乎一清二楚。

    陈登一心向曹操,早在刘备初掌徐州之时便已如此,若非广陵郡与曹操治下地盘相隔甚远,陈登早已拉上全家人口上杆子投效曹操。

    虽然陈登心向曹操,但是此事并非没有回旋的余地,徐宣就知道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

    那便是陈登的父亲,陈珪!

    陈珪一直心向汉室,哪怕今时今日的汉室名存实亡,可是陈珪始终不忘初心。

    如今汉室朝廷把控在刘敢手中,陈珪自然也会偏向刘敢一方。

    再者,广陵郡紧靠刘敢治下地盘,比之曹操有地利之便,有这两点存在,便是说服陈登最好的突破口。

    “陈矫听令,本王也有一项任务交托于你。”

    刘敢重新坐上主位,目光落在陈矫身上。

    此时的陈矫和诸多文武官员一样,还跪在堂下,没有刘敢的言语,陈矫不敢起身。

    和徐宣的傲气截然不同,陈矫毕恭毕敬地下拜,朗声道:“大王有所吩咐,陈矫必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倒不至于,听闻你与邻县的射阳县长有旧,本王拨你三千精兵,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三日之内,必须给本王拿下射阳城!”刘敢郑重道。

    “陈矫必不负大王所托!”陈矫大声答道。

    当日,刘敢换了大批海西大小官员,在重要位置全部换上自己的人。

    翌日,刘敢兵分两路,自海西出征。

    第一路以周瑜为主将,分兵一万人,西进曲阳。

    第二路亲自领军,向西南方向进军,侵入淮浦。

    刘敢大军在徐州所向披靡之时,李术被刺杀的消息忽然而至。

    此等消息传来,徐州各郡纷纷异动,不少太守与豪强纷纷投向各大势力怀抱,其中有超过半数人选择抱住了刘敢的大腿。

    毕竟,江东明王之名已然变得声势滔天。

 第二百零八章 徐州的恩恩怨怨

    李术遇刺的消息很突然,刘敢始料未及。

    不过,不可否认李术一死,对于刘敢的益处十分巨大。

    徐州大小官员纷纷向刘敢靠拢,广陵郡举郡而降,下邳国与东海郡也各有太守豪强依附刘敢。

    但是,这些人加在一块也比不过久居徐州的曹宏、曹豹两兄弟。

    想当年,陶谦在任之时,曹宏、曹豹两兄弟已经是徐州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这对曹家兄弟在徐州可谓是一呼百应,其势力盘根交错于徐州各郡,尤其是彭城国的势力,根深蒂固,深得人心。

    曹家兄弟历任陶谦、刘备、吕布、李术,一共四任主子,徐州每换一次主人,他们就投效哪一方。

    现在,刘敢来了。

    仰仗着大军和名望,刘敢本以为可以轻松收服曹家兄弟,不想却被曹家兄弟的军队挡在了下邳国境内。

    这就令刘敢十分不爽了!

    曹家兄弟的四任主子,有哪一任比得过他刘敢?

    凭什么那些人一到徐州便主动归降,而他刘敢来到徐州就要拼死抵抗?

    刘敢很是生气,他决定举兵打到彭城,活捉曹家兄弟问个清楚明白。

    “季弼,这曹家兄弟为何不肯归降于本王,你可知晓原因?”

    刘敢挑了个时间专门询问陈矫,毕竟陈矫是土生土长的徐州老土著,也许能知道一些旁人所不知道的内幕。

    陈矫沉思片刻,恭声道:“回禀大王,想必大王也清楚,曹家乃是徐州第一大族,可大王知道徐州第二大族是谁吗?”

    这一问倒是为难刘敢了,他还真不清楚徐州的第二大族,尽管他曾派出探子多方打探各地情报,无奈“不良人”还未完善建制,寻常人所能查探出来的情报十分有限。

    所以,一般来说,刘敢能够获取的情报都是片面的消息,稍微牵扯到一点机密之事,便戛然而止断了线索。

    “可是陈家?”

    刘敢大胆猜测了一番,他这么猜测不是完全没有理由根据。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进程当中,徐州数次易主之后,最后得益的摘桃人便是陈家的人。

    陈家的陈登更是年纪轻轻,就贵为一方太守,还是广陵太守。

    要知道那时候的广陵乃是与孙权势力接壤的地界,时时刻刻要面对孙权的大军冲击。

    陈登能拿下这么重要的太守之位,足见曹操对陈家的倚重,同样也从侧面衬托出,陈家在徐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错,正是陈家,这些年来曹家在徐州一家独大,很多大家世族都想扳倒曹家,可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陈矫点点头,娓娓道来:“刘备出任徐州牧时,曹家曾试图与刘备争权夺利,是陈家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声援刘备,便是那个时候,曹家和陈家站在了势不两立的对立面上!”

    “原来如此,这样来看,曹家之所以拒不纳降,是因为陈家?”刘敢听明白了。

    由于徐宣成功说服陈登归降,陈登乃是陈家嫡子,他的归降也就等同于陈家归顺了刘敢,而曹家做为陈家的死敌,自然不可能与陈家一起归顺刘敢。

    难怪一向墙头草的曹家,会举兵抵御刘敢进兵徐州,原来问题竟是出在了此处!

    曹家在徐州的势力盘根错节,曹家兄弟更是手握重兵,有这两个拦路虎在前面挡着,刘敢想要轻轻松松拿下徐州,已然不太可能。

    可是,刘敢迫切的想尽快拿下徐州,因为曹操已经击败张绣,袁绍和公孙瓒的二虎相争也差不多结束,若想在大局上占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更多更大的地盘。

    只要有了地盘,也就有了人口,只要有了人口,在刘敢的屯田之法下,要兵有兵,要粮有粮。

    然后,来个极限暴兵,举众之下一波歼灭敌军,趁势一举推倒敌方基地,摧枯拉朽,不在话下!

    “可有办法拉拢曹家兄弟?”

    刘敢沉声而问,他不想在战场上拖延时间,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就越是不利于他统一天下。

    若是可能,他更愿意抛出一块诱人的利益蛋糕,让这些军阀豪强去逐一瓜分,而他在一旁坐收渔翁之利,坐拥最大的蛋糕即可。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便是如此赢得天下。

    当时的天下,能征善战的将军大王比比皆是,刘邦与那些人相比,何止差了一星半点?

    西楚霸王项羽,兵家圣王韩信,九江王英布,梁王彭越……

    这些人无论哪一个都比刘邦能打,可是打来打去最后的结果还是一败涂地,白白便宜了地痞流氓起家的刘邦,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只看得见眼前的蝇头小利,一块小小的蛋糕就能让他们趋之若鹜。

    刘敢有时候也会被蝇头小利所迷惑,毕竟他也是凡夫俗子一枚,只要是凡人都会有凡心,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各种或冲动或决绝的决定。

    正是深知这一点,刘敢才会在战场之外点燃各种看不见的硝烟,比如刺杀孙策,比如拉拢所有可以拉拢的敌人纳为己用。

    刘敢深深的知道,有时候两军对垒,正面对决并非最好的解决方式。

    什么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刘敢从不相信这种自欺欺人之谈,只要能够达到目的,有时候用些曲曲折折的小手段又算得了什么?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刘敢深谙此道。

    “想要拉拢曹家兄弟,此事极难,不过世事无绝对……”

    陈矫说话说一半,刘敢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只见刘敢长袖一甩,冷哼一声道:“本王不想浪费时间听废话,到底有没有办法,快点交代!”

    陈矫犹豫了一会儿,沉声道:“据我所知,当年刘备入主徐州,曹宏曾经派人设下鸿门宴,刘备当时差点死在宴会之上。”

    刘敢来了兴致,目光闪烁道:“这曹宏竟然如此胆大包天,连徐州牧都敢杀,那他为何最后没有下手?”

    “因为有人劝住了曹宏。”陈矫缓缓道来:“这个人,大王应该也认识,我听闻他前不久南下去了庐江,此时已经成了大王身边的红人。”

    刘敢不假思索道:“你是指糜竺?”

    陈矫点头道:“正是,当时多亏了糜竺及时劝阻,这才保住了刘备一命!”

    顿了顿,又道:“糜竺乃是徐州首富,在徐州经营多年,他与曹家渊源颇深,大王若想拉拢曹家,非糜竺不可行也!”

    闻言,刘敢不由陷入沉思,若糜竺真的有这么大能耐,刘敢倒是很乐意修书一封请他出马。

    只是一想到要因此欠下糜竺一个大人情,再加上糜贞的事……

    千头万绪,最终化为轻轻一叹:“孽缘难逃啊!”

    下一刻,刘敢命人送来纸和笔,奋笔疾书一番,随即传令手下人快马送至庐江。

 第二百零九章 南道传人

    下邳,下相,繁华的长街上。

    张玉兰一身白衣胜雪,迈着轻盈的步子,行走在人群当中。

    只见她的目光遥遥盯着一处,目光所触,是一名方士模样打扮的中年男子。

    这位中年男子留着山羊胡,目如朗星,眉毛浓郁,脸上似乎无时无刻不在似笑非笑。

    “天灵灵,地灵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