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乔小乔爱上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曼大怒:“哇呀呀,好你个李华!”

    何仪上前劝说:“大哥息怒,此时率军阻敌才是第一要务,事实证明,这周泰名不虚传啊!”

    何曼冷冷道:“区区水贼何足惧哉,本将军乃‘截天夜叉’,杀一水贼,不过翻掌之力!全军听令,与我围剿水贼周泰,斩此獠首级者,赏百金!官升一级!”

    “喏!”众人应喝。

    临出县衙,一名黄巾兵忽然凑上来,在何曼耳边窃窃私语一番。

    只见那何曼嘴角上扬,哈哈大笑,脚下步子却是跨得更加卖力,仿佛马上就想赶到战场。

    何曼手下黄巾军足足有一万之众,除开一些个老弱妇孺,也有三千余人,三千对一百,何曼不觉得周泰有任何胜算。

    何曼没有选择守城,毕竟兵力优势巨大,他将三千黄巾军列成四方阵,三千黄巾军如潮水般络绎不绝地朝周泰翻腾而去。

    尽管周泰勇力过人,但是在巨大的兵力差距下,还是被黄巾军包围了起来。

    黄巾军冲杀十余次,却被守住小巷占据地利的周泰全数杀退,三千人剿杀一百人,竟然不能一战而下!

    不少黄巾将士渐露疲态,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时的黄巾军已经渐渐入衰,指挥战斗的何曼也开始暗自着急。

    “周泰匹夫,今日便是汝之死期!”何曼忽然放声大笑。

    “何曼,是男人就出来大战三百回合,躲在后面算什么英雄好汉?”周泰沉声喊道,此时的他颇为狼狈,鲜血和灰尘染遍全身。

    “汝不必激将,本将军不吃这一套,你我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吾知你此番目的实乃救令兄周山,是也不是?”何曼说。

    “何曼贼子,识相的就放了周山!”蒋钦大声喊道。

    只见何曼一招手,周山被人刀架着脖子推出人群。

    那头周泰见了弟弟如此险恶情形,当即大怒,抄起武器,不顾一切冲杀而来。

    “幼平,你冷静点!这是那厮的奸计!”蒋钦第一时间上前劝阻,却被周泰大力推开。

    “今日便是战死在此,吾也不会眼看亲弟受难,是兄弟就随吾冲杀!”周泰舍生忘死的神情令众人动容。

    “誓死,冲杀!”蒋钦举刀大喝,紧随其后。

    身后,是一群小弟放声高歌,舍生取义。

    悲哉!

    壮哉!

    周泰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一个人杀出一条血路,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哀鸣不断。

    蒋钦不紧不慢,左突右冲,减轻周泰后方兵戈压力。

    一直横刀立马静观其变的何仪再也忍不住,带着五十名亲卫兵,疯狂冲入战圈。

    何仪一来,战局大变,周泰军的阵型被这一支强兵猛烈攻击,陷入混乱。

    何曼登高远望,目睹一切,不由喜上眉梢。

    “苍天已死!”何曼大喝。

    “黄天当立!”黄巾军众齐声应喝。

    士气高涨的黄巾军有如神助,周泰军众一个接一个倒在战场,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周泰身负十余处伤口,血流不止,依然气势如虹,斧钺在手,哪怕敌人围我千万重,我自巍然不动。

    黄巾军死伤惨重,包围周泰的黄巾兵众更是被气势所慑,不敢上前半步。

    “周泰匹夫,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何曼咬牙切齿,黄巾军巨大的伤亡令他失去理智,他的目光落在周山那张与周泰相差无几的脸上,忽然拔刀而出,杀机大盛:“去死吧!”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寒光忽然闪过。

    一剑西来!

    一颗人头飞向天际!

    何曼只觉得眼前一花,下一秒,仿佛飞上了蓝天,他眼看着自己的身子倒在地上,鲜血乱溅。

    何曼竟被人一剑枭首!

    杀人者,王越!

 第五章 江东子弟多豪杰

    “贼首已死,汝等还不束手就擒!”

    王越杀人后不动声色地扯下了头上的黄头巾,冷声高呼。

    那声音震耳欲聋,响彻天际。

    不远处,混迹黄巾军中,头裹黄巾的刘敢暗叫糟糕。

    所谓擒贼先擒王,原计划是王越挟持何曼,迫使黄巾军不战而败,无奈天意弄人,何曼突然向周山发难,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

    “兀那贼人,竟敢杀我们将军,宰了他,为将军报仇!”

    不知谁在人群中高喊了一声,黄巾贼众群情奋起,舞刀挥棍,朝着王越蜂拥而来。

    何曼这支黄巾军兵器短缺不说,各种刀枪也是多年遗留下来的二手货,在街头斗殴还行,真的投入战场,杀伤力十分有限。

    王越不同,他手上的剑不但锋锐,且在江湖中颇有盛名。

    剑长十八寸,开双刃,剑身呈墨色,剑身与剑柄交汇处,刻有两个清晰小字:墨阳。

    王越有无声无息刺杀何曼的本事,自然不是易与之辈,纵使身陷包围之势,依然神态自若。

    第一剑。

    一名黄巾贼翻身倒地,死不瞑目!

    第二剑。

    三名黄巾贼身首异处,目光惊恐!

    第三剑。

    十余人兵器被墨阳剑砍成两段,退避三舍!

    第四剑。

    王越犹如一条出海蛟龙,翻身跳入人群,激情杀人!

    关键时刻,何仪收拢残军,振奋士气,合兵围杀。

    “幼平,兄弟们都死了,很快就轮到我们了。”蒋钦和周泰背对背,陷入一片包围之中,一场大战下来,他们都已接近力竭。

    “公奕,你怕死吗?”周泰笑了。

    “我不怕死,我只怕不能救你弟弟!”蒋钦苦笑。

    “这一次,怨我!是我考虑不周!”周泰擦掉嘴角的血丝,远远眺望周山所在之处:“也不知我那兄弟怎么样了,今日若能活命,必将这些黄巾狗贼赶尽杀绝!”

    “幼平,快看,兴霸来了!”蒋钦忽然指着远方飞扬的尘土,面露大喜之色。

    “哈哈,天不亡我!甘兴霸,你总算来了!”

    ……

    大路之上,一面大旗迎风飞扬,两个金漆大字赫然醒目:锦帆。

    拨开尘土,一名魁梧青年一马当先,此人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头插鸟羽,身佩铃铛,携弓带箭,狂放不羁。

    “儿郎们,随我来!”

    甘宁一声怒喝,长枪所指,两百健儿朗声呼应,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

    “锦帆贼!”何仪一眼认出这支神秘军队,不由暗暗心惊。

    “吾乃临江甘兴霸,汝是何人?怎敢挡吾去路!”

    “正欲取汝首级,给我杀!”

    甘宁纵马飞驰,宛若虎狼入羊群般杀入黄巾军中,见人杀人,遇马斩马,竟无一人是其一合之敌。

    何仪一脸阴晴不定,场上战局已经逐渐失去掌控,他很清楚,如果再不想办法阻止甘宁,黄巾军必然溃败如山倒。

    “这锦帆贼居然如此厉害!”何仪眼睁睁看着甘宁救出周泰、蒋钦,却不敢上前阻拦,尽管兵力占优,但是双方实力相差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将军,撤兵吧,我们没有胜算的。”一名黄巾兵忽然开口。

    何仪看了他一眼,虽然明知道此人说得是实话,却还是忍不住怒上心头。

    “住嘴,我黄巾天兵绝不会输!”何仪亮出长刀,高高举起,用尽全身气力呐喊:“兄弟们,我们好不容易打下九江,决不能拱手相让,为何曼将军报仇,杀了他们!跟我冲阵,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

    黄巾军在何仪的鼓动下,发了疯一般厮杀起来,甚至于老弱妇孺都下了战场,他们握着棍棒铁锹,一脸愤恨,宁死不屈。

    太平教蛊惑人心的本领,可见一斑。

    然而,战火正浓的时候,他们的头领,却被一把长刀锁住了脖子。

    “你是什么人?”何仪怎么也没料到黄巾军中有奸细,还是个劝说他撤兵的奸细。

    “可以救你一命的人,识相的就让他们放下武器,停止战斗,不然刀剑无眼,我可不敢保证我的手会不会抖一下。”刘敢一把扯开了黄头巾,将刀用力架在何仪脖颈的要害之处,不敢有丝毫怠慢。

    “痴心妄想!”何仪冷笑。

    “看样子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哼!”刘敢轻轻一用力,何仪脖颈处便被划开了一道鲜红的口子,血流不止。

    “将军!”何仪的亲兵们被吓得怒不可遏,却在刘敢的眼神威慑下,不敢挪动半分。

    “放下武器投降,或者死,你选一个吧。”刘敢淡淡道。

    在死亡面前,何仪妥协了,大声高呼:“兄弟们,放下武器,我们……输了!”

    何仪的亲兵率先扔了武器,紧接着越来越多的黄巾兵扔下武器,举手投降,也有一部分黄巾士兵不甘被俘,溃逃而走。

    总之,这场九江之战,以黄巾军败北而落下帷幕。

    刘敢如愿以偿找到周山,更有幸结识甘宁、周泰等江东豪杰,经此一役,刘敢孤身入阵擒何仪的威名渐渐传开,更有人传言,“截天夜叉”何曼也是死于刘敢刀下。

    兴平元年,刘敢之名,传遍庐江。

    长江之上。

    锦帆大船所过之处,任何船只无不退避三舍。

    船头,甘宁举杯豪饮,高歌一曲,豪气干云。

    一旁,周泰、蒋钦身缠纱布,醉眼朦胧,舞剑助兴。

    酒桌上,周山双手各持一根筷子,敲剑击刀,一阵阵悦耳音符随风扩散。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一片欢腾中,刘敢却忽然觉得意兴阑珊,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这古代的酒水实在太过难喝,两碗下肚,便令人隐隐作呕。

    酒喝不下,话自然也说不开,如此良辰美景,岂不辜负?

    “待我回去,一定要酿出一坛好酒,让你们尝尝什么叫人间仙酿。”刘敢拍着胸脯打包票。

    “无双兄弟,你就别吹了,喝两碗就吐的稀里哗啦,还想什么仙酿,即便酿出来,你也无福消受啊!大家伙说说,是不是这么个理?”甘宁饮酒笑道。

    无双是刘敢的表字,这个字还是王越取的,因为王越觉得刘敢是他这么多年来所见所闻最特别的人。

    “兴霸瞧不起人,可敢与我赌一回?”刘敢说。

    “赌这种事,怎么能不算我,说吧怎么赌。”周泰忽然凑上来,神色兴奋。

    刘敢不语,盯着甘宁。

    “赌就赌,不过你想怎么个赌法?”甘宁问道。

    “首先,我不是针对谁,我是想说你们现在喝的酒都是垃圾!我酿的酒,无论纯度,香味,口感,都是这些劣等酒比不上的,我酿的酒一定可以成为江东第一名酒,乃至大汉第一名酒!”刘敢滔滔不绝地讲。

    “大言不惭!”

    “信口开河!”

    “黄口小儿!”

    不单单是周泰和甘宁不信,在场所有人都不相信刘敢能酿出这么好的酒。

    “好,我赌了。”周泰握拳笑道。

    “我也赌了。”甘宁也不甘示弱地捏起拳头。

    “你们难道不问问赌注吗?”刘敢哑然失笑。

    “不论是什么赌注,我们赢定了,兴霸,你说呢?”周泰自信满满地笑着,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当然,来干一杯,提前庆祝我们赢下这场赌局。”甘兴霸哈哈大笑。

    刘敢嘴角悄悄扬起一抹诡秘的弧度,笑道:“输的人当做小弟,赢的人当大哥,从此以往风里来火里去,但凡大哥一声令下,小弟指哪打哪,不得有半点怨言。”

    “此赌可有期限?”蒋钦突然问道。

    “半年足矣。”刘敢淡淡道。

    “半年?无双小弟,你可以提前叫大哥了。”周泰捧腹大笑。

    “如此,也算我一个。”蒋钦说。

    “也算我一个。”周山不落人后。

    “王哥,你怎么看?”刘敢突然转头朝王越笑道。

    “我从不赌博。”王越忽然有种所有人都被套路的感觉,可是非要说刘敢年纪轻轻能酿出大汉第一名酒,他也是不信的。

    “算你运气好,你们赌谁赢?”刘敢的目光落在蒋钦和周山脸上。

    “我当然是站在幼平这头,我也想看看,你究竟有什么本事夸下这个海口。”蒋钦说。

    “我也一样。”周山说。

    “到时便知,也许半年都不用,那么好吧,大丈夫一言既出……”刘敢伸出手掌。

    “驷马难追!”众人击掌立约。

    ……

 第六章 吕氏秘闻

    九江县一役,刘敢直观而强烈的感受到武力之中的暴力美学。

    他费尽三寸不烂之舌,抛出各种诱惑,这才令王越勉为其难教他剑法。

    学武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事情,更何况如今刘敢已经骨骼成型,想成为王越这样的一流高手已经不太现实,可是这并不能阻挡刘敢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

    刘敢的生活渐渐规律起来,早上习武,下午酿酒,晚上与桥公高谈阔论当今天下大势,偶尔和大小二乔谈谈风月聊聊理想,生活过得悠哉惬意,隐隐有种乐不思蜀的荒诞。

    “贤侄,手枪之事可有进展?”

    桥渊对于这件事是最为上心的,几乎每隔几天必有一问。

    刘敢一直想不明白,何以桥渊一介商人会对武器这般重视,不过若没有桥渊的支持与资助,他也不可能有资金来制造武器,招揽人才。

    所以,对于桥渊的态度,刘敢一直是抱有一颗心存感激之心的。

    刘敢如实说道:“由于设备和技术的问题,想要快速批量生存,暂时不太可能,我已经让周山加大力度,争取用最好的技术先仿制一把样本。”

    桥渊“哦”了一声,说:“以你估计,仿制成品,还用多久?”

    刘敢微微摇头:“这就不太好说了,短则三天,长则三年,最主要的还是技术问题,整个庐江的冶铁水平太低,找不到足够好的工匠……”

    桥渊沉吟片刻,忽然问道:“贤侄今年已是弱冠之龄了吧,可有婚配?”

    刘敢眉毛一跳,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惊了一下。

    半晌,微微摇头,表示否定。

    桥渊缓缓道来:“贤侄可知吕不韦此人?对吕不韦,你有什么评价?”

    刘敢点头:“自是知道,说到吕不韦便不得不提‘奇货可居’四个字,我觉得吧,太史公对秦朝对嬴政是有偏见的,这一点,只要读过《史记》的人,相信都能看得出一些端倪,其实不论嬴政是异人的儿子也好,是吕不韦的儿子也罢,秦朝已经灭亡,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顿了顿,又道:“吕不韦能从一介商贾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足以证明此人的聪明才智,再者他编著的《吕氏春秋》在当时是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纳百家之长,以己之思,贯穿全文。”

    “《吕氏春秋》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帝王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大有深意。其实《吕氏春秋》不仅仅一字千金,更是一部治国安邦的奇书,可惜嬴政刚愎自用并未采纳上面的内容,也许做了,秦国会活得更久一点也说不定。”

    刘敢的中肯评价,桥渊十分认同,赞赏有加的同时,却抛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