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乔小乔爱上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敢板着脸道:“行了,你能不能听话一点!让我省省心可以吗?”

    小乔深深地看了刘敢一眼,垂泣道:“你觉得我烦了是吧,好,我走,我现在就走,不用你送!”

    话音一落,小乔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刘敢怎么喊都喊不住。

    “公道,帮我跟着她。”刘敢朝空气说道。

    下一秒,祝公道出现在刘敢面前,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追小乔,而是紧紧凝视着刘敢。

    “你不该这么做。”祝公道说。

    “我已经这么做了,我也不得不这么做。”刘敢苦笑道。

    “你这么做,她会很伤心。”祝公道说。

    “伤心一阵子总好过痛苦一辈子,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危险了,连我自己都没有把握能成功,我不想连累她。”刘敢叹道。

    “你要做什么,我帮你。”祝公道始终面无表情。

    “我要杀一个人,我必须杀了他,他不死,就是我死。”刘敢紧咬牙关,神色冷厉。

    “名字。”祝公道淡淡道。

    “孙策孙伯符。”

    “好,我去杀他。”

    “他很厉害,你不一定能杀他。”

    “我也很厉害。”

    “我派人帮你。”

    “不用,我一个人可以。”

    “我要他立刻就死,马上就死。”

    “我走了。”

    “你现在去杀他?”

    “我想见她一面。”

    ……

    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一章 徐州风云起

    兴平二年,曹操击败吕布,吕布东逃投奔徐州刘备。

    刘备对于是否接纳吕布,持有一丝犹豫不决的顾虑,毕竟吕布先后杀害丁原、董卓两位主子,三家姓奴之名传遍九州,声名早已一片狼藉。

    “今有吕布蒙难来投,诸位有什么看法?”

    刘备此时三十来岁,神情倨傲地端坐在高位之上,席下众人皆是他的心腹亲信,一遇到他解决不了的事情,他便想让众人聚在一起商议一番,择其善者而从之。

    关羽快人快语道:“吕布此人反复无常,说他是条白眼狼也不为过,狼天性凶狠嗜血,不论你待它再好也无用,此等忘恩负义之人,万万不可纳之!”

    刘备捋了捋胡须,眼眸深邃:“益德,你怎么看?”

    关羽、张飞二人跟随刘备多年,乃是刘备最为信任之人。

    张飞道:“关哥哥所言在理,吕布此人有害无益。”

    闻言,刘备不由沉吟片刻,眉头仍然深锁。

    糜竺是徐州巨富,因为支持刘备治理徐州而被刘备所信赖,吕布之事,刘备明明已经问过关张二人,却还是一副如此神情,顿时有种心如明镜的感觉。

    只见糜竺站出来拱手说道:“今有吕布走投无路来投,若主公拒之于门外,以后谁人敢来投效?”

    顿了顿,糜竺见刘备嘴角微微扬起,继续道:“再者,主公初掌徐州,人心不稳,不说徐州诸多豪强,单单曹家兄弟便已手握重兵傲气难驯,若有吕布为强援,对外可为屏障以阻曹、袁,对内可震慑徐州当地豪强。是以,接纳吕布,可谓一举三得之策也。”

    刘备微微一笑道:“子仲所言大善,我便去会会这吕布。”

    刘备一宣布解散,糜竺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府中,原因无他,只因为有一位贵客在他府上等候。

    当糜竺回府之时,发现自家女儿糜贞已将贵客招待的喜笑颜开,笑声不断。

    糜竺不禁有些好奇起来,女儿究竟与贵客说了什么,竟令对方如此开怀大笑,对于这位贵客的性子,糜竺是再了解不过,寻常人等根本激不起他与之谈话的兴趣,遑论笑话?

    “爹,你回来啦。”

    糜贞虽然与贵客谈笑风生,但是在糜竺出现的第一时间她便敏锐的发现,此时糜竺的表情极为罕见,甚至在陶谦面前都没有露出过如此恭敬的神态,糜贞不由大为好奇,这位贵客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令父亲如此屈尊纡贵的对待。

    “我说子仲啊,你小子还真是深藏不露啊,这么乖巧风趣的女儿你是怎么教出来的?我知你性子冷淡古板,怎的教出来的女儿这般热情有趣,这没道理呀,快跟我说说,你平常是怎么教你女儿的,我也好跟着学一学,学好了也好教教我那两个丫头。”贵客笑道。

    “您就别埋汰我了,小女哪能跟您的千金相提并论。您久等了吧,实在没办法,您来的时候刘玄德正召我商议大事,实在抽不开身,这不,一完事我就赶回来了。”糜竺恭敬道。

    “大事?何等大事?”贵客问道。

    “贞儿。”糜竺朝女儿使了个眼色,糜贞颇为不情愿地离开了房间。

    此时偌大的房间只有糜竺与贵客两人,显得有些空旷。

    糜竺低声说道:“曹操在钜野击败了吕布,吕布走投无路前来徐州。”

    贵客道:“竟有此事,没想到吕布这么快就被击败,那刘玄德接受了吗?”

    糜竺点头道:“虽然吕布名声很臭,但是刘玄德此人极为看重名望,单凭这一点他就不会将吕布拒之门外,再有,徐州现今仍有许多人都不服刘玄德,尤其以陶谦亲信曹氏兄弟二人更甚,此二人乃是世家子弟且重兵在握,若得不到曹氏兄弟的支持,想真正掌握徐州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贵客道:“这么看来,吕布入驻徐州已成必然之势,但以此人反复无常的性子来说,此人肯定不甘屈居于刘玄德之下。”

    两人侃侃而谈,从天下大势到军政工商,尽数对答如流。

    良久,糜竺问道:“不知您此来徐州所谓何事。”

    贵客道:“无它,只为江东之战,我希望你向刘备进言,让他出兵攻打孙策。”

    糜竺面露难色:“此事恐怕不易,刘玄德虽然代领徐州事,可惜徐州此时并非是他一人说了算,陶谦死后大批军马都掌握在曹氏兄弟手中,想让刘备出兵,怕是千难万难。”

    顿了顿,糜竺又道:“您为何这么看重刘敢,据我所知,他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这样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会有什么能力?”

    贵客道:“那你又为什么看重刘备?”

    糜竺顿时无言以对,却也忽然想明白了。

    贵客道:“江东之战已经打响,为保万全,我希望你能说动刘备出兵,粮草军械你可以全部提供,刘备只要出人出力就行,子仲,别忘了你的身份。”

    闻言,糜竺不由面露惊色,忽然跪拜道:“主公有所吩咐,子仲自当竭尽全力说服刘玄德出兵!”

    贵客微微一笑道:“好,那我就等着子仲你的好消息了,不用送了。”

    贵客缓步而行,终于消失在视线之内,糜竺盯着贵客饮过的茶杯,一脸的怅然若失之色。

    “爹,那人是谁呀,为什么你对他那么敬重。”

    贵客前脚一走,糜贞后脚踏进房间,看着糜竺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由为之一怔,从小到大,她从来没有见过糜竺像今天这样失态。

    那个指点江山神气活现的父亲去哪里了?

    糜竺凝视着糜贞巧笑倩兮的姣好面容,一个念头忽然在他脑中闪过。

    糜竺对女儿道:“贞儿,你觉得刘玄德此人如何?做你的夫婿可算般配?”

    糜贞俏脸一红道:“爹,你怎么突然问这个,你叫女儿如何回答。”

    糜竺道:“说出你的心里话就行。”

    糜贞沉吟片刻,说道:“刘玄德是大英雄,女儿虽然崇拜英雄,但是女儿更想嫁给自己心仪的如意郎君。”

    糜竺问道:“你的如意郎君是谁,他叫什么名字?”

    糜贞幽幽道:“我也不知道,我还没遇到心仪的人。对了爹,你还没告诉我刚才那人到底是谁啊?”

    糜竺长长一叹道:“他是我们糜家命运的掌控人,今天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给我的,你说他是什么人?”

    糜贞震惊不已。

    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二章 大乔要寻夫

    江东孙刘之战如火如荼之时,豫章太守朱皓被笮融计杀,笮融代理郡事。

    扬州刺史刘繇看透笮融本性,起兵攻打笮融,融不敌而逃,辗转数县后率军投入孙策麾下。

    孙策打下秣陵后,一面大肆征兵扩军,一面遣使于溧阳吴景,让吴景继续拖住刘敢大军。

    吴景有过教训,知道刘敢大军战力不容小觑,所以他不敢与刘敢单独展开大战。

    此时的吴景有一万军士在手,以溧水为界,将刘敢大军拖在溧水以南。

    “父帅,我们终于有机会为哥哥报仇了!”

    吴祺站在吴景身边说道,他们父子三人前后都败在刘敢手中,父亲吃了一场败仗,弟弟兵败被擒,哥哥更是被敌方大将斩杀于阵前,他们对刘敢可谓是恨之入骨。

    吴景两鬓以白,长子吴奋的死令他痛心疾首,短短数月,整个人看起来仿佛苍老了十岁。

    吴景盯着自己唯一的儿子,沉声道:“祺儿,以后我吴家就要靠你一个人了,你一定要争气!袁术那里我们不能再回去了,伯符是你姑父最器重的孩子,你要好好辅佐他,以他的能力,将来一定会称霸整个江东!”

    吴祺连连点头。

    吴景又道:“说起来,这刘敢也算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如果给他一点时间发展或许可以与伯符一争高下,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伯符,是堂堂江东猛虎破虏将军的儿子,他注定要成为伯符的踏脚石!可惜你大哥已经看不到那一天……”

    吴祺第一次见到父亲眼中流出泪水,不由心生感叹自己的父亲是真的老了。

    庐江郡,皖城。

    大乔轻纱遮面,急急忙忙地出了桥府,才一出门,一位不速之客便已悄然而至眼前。

    “陵容。”

    来人是陆儁,自从上回大乔将他骂走,他已有好些日子没来了,但是不论时间过去多少,他还是一副风度翩翩的谦谦君子模样,如果选夫婿就是单论外貌和气质,那他的确是上上之选。

    大乔颇为意外地看了陆儁一眼,她没想到陆儁还会来见她,疏远道:“有事吗?”

    陆儁尽量靠近大乔,说道:“都这么久了陵容还在生我的气?不管怎么说我们两个都是一起长大的,你就不能对我有个好点的脸色吗?”

    大乔想到桥家与陆家的关系,不禁轻轻一叹:“小女子如今已是有夫之妇,陆公子若是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

    语毕,大乔转身而去。

    陆儁连忙绕到大乔前面,浓眉大眼紧紧凝视着大乔肌若凝脂的俏脸。

    大乔不动声色地退开一步,不悦道:“陆公子还想干什么?”

    “其实我这次来皖城是向你告别的。”陆儁轻叹了一口气,缓缓道:“我打算离开庐江,离开庐江就代表我可能很长时间见不到你,你就一点不想知道我要去哪里吗?”

    见大乔没有说话,陆儁又道:“我打算去南阳。”

    大乔惊讶道:“你想去投靠袁术?”

    陆儁点头道:“你猜对了,袁氏一家四世三公,南阳户籍数百万众,袁公路麾下更是兵精将勇人才济济,而且据我所知袁术手中有一件全天下人都想争夺的宝物。”

    大乔淡漠道:“祝陆公子早日扶摇直上九万里,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瞧着大乔自始至终都冷淡如冰山的神情模样,陆儁心里感到异常的气愤,他知道这一切都归因于刘敢。

    刘敢文不成武不就,他凭什么能够得到佳人倾心相许?

    陆儁朝着大乔的背影大喊道:“刘无双要完了你知道吗?他马上就要被孙策击败,他会败的一塌糊涂!他一定会死在孙策手上!”

    声音传来,大乔一步也不作停留,头也不回地迈步离去。

    只是,在大乔的心中,此时刘敢的安危忽然令她变得忐忑不安。

    她改变了方向,径直走回了桥府,来到桥渊的书房。

    “爹,你在吗?女儿有事相商。”大乔推门而入,她看到桥渊正在桌前奋笔疾书,眉宇之间也是微微皱起,显然是有什么事令桥渊颇为忧心。

    桥渊让大乔稍等片刻,写完书信后,这才询问大乔所来何事。

    大乔面对桥渊,问道:“爹,夫君与孙策要打仗了是吗?”

    桥渊不由好奇道:“你怎么知道的?”

    大乔不答反问:“夫君会打赢孙策吗?”

    桥渊轻轻一叹,负手背立:“战场上的事很复杂,你一介女子就不要过问了,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无双,为父自会想办法助他成事。”

    大乔幽幽道:“我怎么可能不担心,我知道他时时刻刻都在危险之中,上次听琴写信告诉我他遇刺的时候,你知道我心里当时的想法是什么吗?我很害怕,我怕自己再也见不到他,我怕自己会永远失去他,好在他那次没有出事,但是现在他又要打仗,他的敌人还是大名鼎鼎的孙策,你让我怎么能不担心……”

    顿了顿,大乔鼓足勇气道:“爹,我想去丹阳,我想在夫君身边陪着他,我不想他独自面对所有的危险,我要和他一起面对一切!”

    桥渊严词拒绝道:“绝对不行,你妹妹不懂事胡闹跑出去也就算了,你也想跟着她一起胡闹吗?一旦你们有什么意外,你让为父一个人怎么活下去?”

    大乔神色激动道:“我会把妹妹送回来的,爹,我求你了,让我去丹阳,我一定要去丹阳,不然的话我会疯掉的。”

    见桥渊依然板着脸不为所动,大乔忽然跪在地上。

    “爹,你若是不答应我,我就一直跪在你面前。”大乔一脸决绝。

    “你!”桥渊一脸怒容,开口便想将大乔狠狠教训一顿,然而当他看到大乔脸上梨花带雨的神色后,心里顿时软了下来。

    “哎,罢了罢了,真是女大不中留啊,大的小的一个个千方百计的都想离我而去,去吧,都去吧,为父一个人也落得耳根清净。”桥渊一阵摇头,语气之中满满的都是无奈。

    “谢谢爹,我现在就去收拾东西!”大乔破涕为笑,欢快而去。

    大乔离开后,桥渊把桥封唤到跟前,细心嘱咐:“桥封,你多带点人,护送小姐去丹阳,一路上多加小心。”

    桥封必恭必敬道:“桥封遵命。”

    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三章 孙吴宗室

    秣陵,孙策军大营。

    孙策一袭红色长袍加身,犹如一团炽热的火焰,登高而立,犒赏三军。

    “秣陵一战,我叔父孙静当居首功第一,诸位可有异议?”

    孙策意气风发,朗声说道,台下众将纷纷出言支持,毕竟孙静从头到尾数次指挥攻城大战,首功之名当之无愧。

    “我意任命叔父为奋武校尉,为我都领前方军事。”孙策说道。

    “伯符,我老了,有好机会还是留给你们年轻人吧,我儿孙暠年纪尚浅,我希望他能留在你身边多多历练一番,至于我这个老家伙,还是回富春养老算了。”孙静态度坚决地推辞道。

    众人都感到一阵可惜,孙静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其实,在诸位将领里面,孙静的威望也是最高的,这种威望隐隐超过了孙策,再加上他是孙坚的弟弟,也许正是因为众望所归功高盖主,孙静选择退下一线。

    孙静虽然退下了,但是他还有儿子,长子孙暠,次子孙瑜,两人都是前途一片光明的将军之才。

    对于孙静的拒绝,孙策颇为惋惜地叹了一口气,最后也同意了孙静的决定,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