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骞认为不管是降蜀还是降吴,如果交出地盘和兵权的话,很难再受到重用,那么他们都将势必是晚景凄凉,陈骞自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蜀国现在就连劝降的意图都没有,说明蜀国对晋国的这支残余力量并没有放在心上,如果他们主动投降蜀国的话,根本就不会受到人家的重用。而吴国不同,吴国是急切地想要和蜀国进行抗衡,如果关东五州全部落入蜀国之后,吴国的处境便用愈发地艰难了。

所以陆抗从一开始就提出的相当优厚的待遇,封王、据地,保留陈骞、石苞、马隆三人目前的官职和统率的军队,其实吴国想要的,也就是在关东之地上,插上一面吴国的旗帜而已,其他的则是一切照旧。

这样的条件陈骞当然满意,这也符合陈骞的战略构想,现在陈骞会见石苞和马隆,目的就是谋求三督联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有更大的谈判筹码,向吴国索要更多的好处了。

石苞和马隆当然十分地赞同陈骞的主张,如果真让他们投降吴国或者蜀国,确实是很难接受的,晋国已经是注定灭亡了,陈骞的主张可以说是目前最为让他们心动的主张了,拥兵自立,割据为王,是他们的最终梦想,在这之前,委曲求全,易帜称臣,倒也不算是不可接受的条件。

石苞和马隆很快地同意了陈骞的建议,三人一直密谋到了深夜,这才算是达成了最终统一的意见,由陈骞牵头,石苞和马隆联合署名,给陆抗进行了回复。

┄┄┄┄┄┄┄┄┄┄┄┄┄┄┄┄┄┄┄┄┄┈┈┈┈┈┈┈┈┈┈

陆抗接信之后,不禁是微蹙眉头,薛莹则是不满地道:“真是岂有此理,这陈骞、石苞和马隆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这是他们向我们投降还是我们向他们投降?”

陈骞的信中,所提的要求甚多,关中三督归降吴国之后,立吴国的旗号,要求吴国封陈骞为颖川王、豫州大都督,封石苞为淮南王、徐扬大都督,封马隆为泰山王,青兖大都督,各辖其地,各领其兵。鉴于蜀国进占洛阳之后,势必将会对关东三地形成威胁,故而三人不能擅离职守,有权不奉诏进京觐见吴国皇帝。

三地兵马改旗易帜之后,所需粮饷军械,则由吴国朝廷来支付,仅首期就要求吴国支付军粮二十万斛钱一千万,其他如军服、营帐、辎重、器械若干。

如此浩大的开支,对于吴国而言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也难怪薛莹等人会心怀不满,吴国付出如此多的代价,换来的却仅仅是在关东三地上,插上一面吴国的旗帜而已。

但陆抗却不这么认为,现在蜀国的势力急剧地扩张,如果吴国不能争取到关东之地,那么吴国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极大的压缩,即使陈骞等人有些勒索的意味在其中,但这点付价,吴国还是可以付得出的,用几千万钱粮来换取吴国的疆域扩张,陆抗认为是很值的。

镇东将军朱琬却有些担忧地道:“如此重大之事,理应报于陛下知道,但此去建业,没有十数日恐怕是无法回还的,现在中原局势紧急,蜀国破洛阳也不过是须臾之事,如果无法答复陈骞等人,只怕会事情有变。就算是报于陛下,依朝中目前的情形,陛下能不能同意恐怕也是一个问题。”

现在孙皓在建业搞得吴国朝中是乌烟瘴气,许多的大臣都对孙皓颇为不满,但却也是敢怒不敢言,朱琬深知此事就算是报于孙皓,以孙皓的一贯作风,未必就会点头同意,现在陆抗和陈骞等人在这儿扯一堆皮,到时候孙皓来个一言否决,陆抗此前付出的种种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陆抗一脸镇定地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某即为大都督,自当有权便宜行事,事后我自会禀明陛下,相信陛下也会明白某的一片苦心。事不宜迟,现在便可答复陈骞等人,同意他们信中所提之事,从即日起昭告天下,改旗易帜!”

第1075章众叛亲离

司马炎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虽然他对偏僻的青州并没有什么好感,但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再容许他做任何的选择了,现在司马炎的唯一指望就是,此次的迁都可以效仿蜀主刘禅,逃到南中之后,仍旧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现在形势紧迫,美其名曰叫迁都,其实充其量只能算是逃亡,既然此事定了下来,自然地紧锣密鼓的布置,至少在一两天的时间内就必须要离开洛阳,否则一旦被蜀军围城,再想走就来不及了。

但真要走的话,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司马炎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唯一喜好的就是女色,后宫佳丽三千还常嫌少,现在如何安置这些嫔妃宫女,却成了司马炎最为头痛的事。都带走的话,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光是这几千人号就是一个最大的累赘,还有公卿百官,御林兵马,数量庞大,数不胜数。

司马炎的迁都决定一出,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人心惶惶,莫衷一是。后宫之中,更是一片凄凄惨惨,悲悲切切。

谁都很清楚,司马炎此次迁都逃亡,所能带走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会被留在洛阳,自生自灭。此刻的洛阳城,一片哀鸿遍野。

司马炎当然不可能顾及所有人的生死,那些后宫佳丽,司马炎虽然也心痛,但此时此刻,他却只能是忍痛割爱了,挑选了一些自己比较宠幸的嫔妃,剩下的,司马炎就决定将她们全部抛弃。

那些被选中的嫔妃自然是喜形于色,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嫔妃则是愁云惨淡,面对生与死的选择,很难有人会保持淡定。公卿百官文武官吏也面临着同样的决择,司马炎要跑路,自然不可能带上所有的官吏,除了那些朝廷重臣之外,许多的普通官吏都被抛弃了。

洛阳城中彻底地乱成了一锅粥,那些可以随驾逃亡的官吏嫔妃喜形于色,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官吏嫔妃则是面露绝望之色,为了争一下这张离开洛阳的最后的船票,许多人则是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许多的阴谋诡计是层出不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许多人甚至为此而丢掉了性命。

司马炎一门心思放在逃亡路上,但还未等他离开洛阳,就接到了来自关东三地的消息。

当司马炎听到豫州都督陈骞、扬州都督石苞、青州都督马隆投降吴国的消息,宛如一盆凉水浇头,把司马炎从头到脚灌了一个透水凉。

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霹雳一般,将司马炎最后的一点残存的希望也击个粉碎。

司马炎能够做出迁都的决定,已经是狠下心咬紧牙关了,要知道,司马炎可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是皇帝就必须要有皇帝的架子,皇帝的尊严,司马炎纡尊降贵,选择了逃亡迁都,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是是很跌份的一件事了。

可就是司马炎觉得颜面大失的事,居然就连实现的机会都没有了,关东三督的叛乱,已经让晋国失去了最后的疆土,除了洛阳之外,大晋王朝已经是再无片土寸地。

司马炎跌坐在龙床之上,呆若木鸡,关东三督的叛乱,就同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地摧垮了司马炎的意志,他面如死灰,良久无言。

众大臣跪坐在司马炎的面前,个个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就连和峤、郑冲等人都束手无策,大晋王朝走到这一步,确产已经是穷途末路,无力回天了。

过了许久,司马炎才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大臣们散朝,他本人则继续直直地在那儿发愣,目无表情。

“陛下——”和峤已经是离开大殿的最后一人了,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鼓起了勇气向着司马炎说道。

但司马炎始终没有抬起来头,他的目光迷离,早就不知神魂何在了,对和峤的话充耳未闻。

和峤呆立了半天,原本他是要等待司马炎的答复,可司马炎压根儿就没有理会于他,和峤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是先行退下了。

杨骏等人则是比和峤先一步离开了皇宫,回到了府里,不禁是唉声叹气。

其弟杨珧、杨济见状围了上来,道:”兄长何故叹息,难道是迁都之事出了差子不成吗?”这回杨珧和杨济并没有上殿,司马炎召见的,也仅仅只是三公级别的大臣而已,杨珧和杨济虽然也是位高权重,但还不是朝中的顶级地位置。

杨骏面带苦笑地道:“别提了,迁都之事黄了,如今关东三地已经是叛晋归吴,除了一座孤城之外,大晋已经是再无寸土了。”

“啊?”杨珧和杨济这回也是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做为当今皇上的外戚,杨家在朝中的声威赫赫,当然没有一个人会被落下,杨珧和杨济早已做好了逃离洛阳的打算。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迁都之事居然黄了,本以为他们杨家此次会有最大的收获,但没想到居然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兄长,我们该这么办?”杨济问道。

杨骏摇头苦笑道:“还能怎么办?如今大晋皇朝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再无回天之力,我等又岂能有所作为,天之将亡,奈之若何?”

杨珧心有不甘地道:“我们杨家,如今在洛阳也是声名赫赫的家族,岂可同司马家一起覆灭。现在不如向蜀国献城而降,说不定还能保全我杨家势力。”

杨骏眼中掠过一抹异色,就算司马炎是他女婿又当如何,大难临头,杨家的士家利益还是摆在第一位的,杨骏并没有对司马炎有什么忠心之处,他一生追求的只是权势而已,司马炎势力强大之时,杨家攀龙附凤,赚足了利益,此时眼看着司马晋大厦将倾,杨家则是第一个站出来叛变的。

杨骏很快地同意了杨珧的建议,由镇北将军杨济出头,率领杨家的部曲,打了洛阳的北门,向兵临城下的蜀军投降。

第1076章朕不做亡国之君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

现在形势紧迫,美其名曰叫迁都,其实充其量只能算是逃亡,既然此事定了下来,自然地紧锣密鼓的布置,至少在一两天的时间内就必须要离开洛阳,否则一旦被蜀军围城,再想走就来不及了。

但真要走的话,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司马炎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唯一喜好的就是女色,后宫佳丽三千还常嫌少,现在如何安置这些嫔妃宫女,却成了司马炎最为头痛的事。都带走的话,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光是这几千人号就是一个最大的累赘,还有公卿百官,御林兵马,数量庞大,数不胜数。

司马炎的迁都决定一出,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人心惶惶,莫衷一是。后宫之中,更是一片凄凄惨惨,悲悲切切。

谁都很清楚,司马炎此次迁都逃亡,所能带走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会被留在洛阳,自生自灭。此刻的洛阳城,一片哀鸿遍野。

司马炎当然不可能顾及所有人的生死,那些后宫佳丽,司马炎虽然也心痛,但此时此刻,他却只能是忍痛割爱了,挑选了一些自己比较宠幸的嫔妃,剩下的,司马炎就决定将她们全部抛弃。

那些被选中的嫔妃自然是喜形于色,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嫔妃则是愁云惨淡,面对生与死的选择,很难有人会保持淡定。公卿百官文武官吏也面临着同样的决择,司马炎要跑路,自然不可能带上所有的官吏,除了那些朝廷重臣之外,许多的普通官吏都被抛弃了。

洛阳城中彻底地乱成了一锅粥,那些可以随驾逃亡的官吏嫔妃喜形于色,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官吏嫔妃则是面露绝望之色,为了争一下这张离开洛阳的最后的船票,许多人则是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许多的阴谋诡计是层出不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许多人甚至为此而丢掉了性命。

司马炎一门心思放在逃亡路上,但还未等他离开洛阳,就接到了来自关东三地的消息。

当司马炎听到豫州都督陈骞、扬州都督石苞、青州都督马隆投降吴国的消息,宛如一盆凉水浇头,把司马炎从头到脚灌了一个透水凉。

这个消息有如晴天霹雳一般,将司马炎最后的一点残存的希望也击个粉碎。

司马炎能够做出迁都的决定,已经是狠下心咬紧牙关了,要知道,司马炎可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是皇帝就必须要有皇帝的架子,皇帝的尊严,司马炎纡尊降贵,选择了逃亡迁都,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是是很跌份的一件事了。

可就是司马炎觉得颜面大失的事,居然就连实现的机会都没有了,关东三督的叛乱,已经让晋国失去了最后的疆土,除了洛阳之外,大晋王朝已经是再无片土寸地。

司马炎跌坐在龙床之上,呆若木鸡,关东三督的叛乱,就同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地摧垮了司马炎的意志,他面如死灰,良久无言。

众大臣跪坐在司马炎的面前,个个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就连和峤、郑冲等人都束手无策,大晋王朝走到这一步,确产已经是穷途末路,无力回天了。

过了许久,司马炎才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大臣们散朝,他本人则继续直直地在那儿发愣,目无表情。

“陛下——”和峤已经是离开大殿的最后一人了,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鼓起了勇气向着司马炎说道。

但司马炎始终没有抬起来头,他的目光迷离,早就不知神魂何在了,对和峤的话充耳未闻。

和峤呆立了半天,原本他是要等待司马炎的答复,可司马炎压根儿就没有理会于他,和峤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是先行退下了。

杨骏等人则是比和峤先一步离开了皇宫,回到了府里,不禁是唉声叹气。

其弟杨珧、杨济见状围了上来,道:”兄长何故叹息,难道是迁都之事出了差子不成吗?”这回杨珧和杨济并没有上殿,司马炎召见的,也仅仅只是三公级别的大臣而已,杨珧和杨济虽然也是位高权重,但还不是朝中的顶级地位置。

杨骏面带苦笑地道:“别提了,迁都之事黄了,如今关东三地已经是叛晋归吴,除了一座孤城之外,大晋已经是再无寸土了。”

“啊?”杨珧和杨济这回也是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做为当今皇上的外戚,杨家在朝中的声威赫赫,当然没有一个人会被落下,杨珧和杨济早已做好了逃离洛阳的打算。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迁都之事居然黄了,本以为他们杨家此次会有最大的收获,但没想到居然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兄长,我们该这么办?”杨济问道。

杨骏摇头苦笑道:“还能怎么办?如今大晋皇朝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再无回天之力,我等又岂能有所作为,天之将亡,奈之若何?”

杨珧心有不甘地道:“我们杨家,如今在洛阳也是声名赫赫的家族,岂可同司马家一起覆灭。现在不如向蜀国献城而降,说不定还能保全我杨家势力。”

杨骏眼中掠过一抹异色,就算司马炎是他女婿又当如何,大难临头,杨家的士家利益还是摆在第一位的,杨骏并没有对司马炎有什么忠心之处,他一生追求的只是权势而已,司马炎势力强大之时,杨家攀龙附凤,赚足了利益,此时眼看着司马晋大厦将倾,杨家则是第一个站出来叛变的。

杨骏很快地同意了杨珧的建议,由镇北将军杨济出头,率领杨家的部曲,打了洛阳的北门,向兵临城下的蜀军投降。

第1077章杨骏投诚

PS:稍后更正,大约十分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