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没有效仿他的心思,从这么高的悬崖下滚下去,裹一条毡毯?就算是裹十层海绵也不顶事!

“拿绳索来!”刘胤吩咐道。

绳索可是此次行军最重要的装备,刘胤选用的可是最粗最结实的麻绳,就是为登山所准备的,梦笔山的北坡如此陡峭,看来也只能借助于绳索下山了。

阿坚自然是当仁不让地下去探路,将麻绳系在腰间,山上七八个人拉着,阿坚一步步地向山下滑去,同时在最陡峭的冰面上凿出一个个台阶来。阿坚大约下降了五六百步,才算是越过了这段最为险要的路段,下面的路就稍微的平缓了一些。

刘胤吩咐将大绳系在一块巨石的上面,蜀兵一个个地顺着绳索,鱼贯而下。由于有绳索可以抓牢,脚下险陡的地方也有人工凿出来的台阶,所以下山的速度也不算太慢。

整个北坡除了山顶的那段路陡直之外,尚还有在山腰有两段路也比较陡峭,阿坚如法炮制,在两处险峻之地均架了一道绳索,后续下山的蜀兵则可以顺着索道比较轻松的滑下来。

走过这三段极险的山路,剩下的的路蜀兵就可以一路小跑了。梦笔山的山下是一大片的原始森林,几十丈高的参天大树比比皆是,先头部队赶到森林边上,基本上刚过未时。

有无当营在前面探路,后面的部队则是轻松了很多,顺着无当营留下的索道,鱼贯而下,至天黑时分,就连断后的白帝营也全部越过了梦笔山。

连续地翻越了两座大雪山,让北伐的蜀军士气高涨,看来被誉为绝境的大雪山也不过如此,人人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仿佛陇西郡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了。

诸将对刘胤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正是由于刘胤力排众议,勇而无畏地带他们走上这条前无古人的道路,才将两座大雪山征服在了他们的脚下。

“大哥,你咋就如此断定这雪山这么好过?看来这天险也不过如此吗!哈哈哈!”张乐是开怀大笑,惹得众将也是会心一笑。

刘胤没有笑,因为他知道,现在还是笑的时候,只有真正翻越过五座大雪山,跨过被称为死亡沼泽的草地,抵达陇西郡,才算是笑到最后,艰苦而漫长的行军还在后头。此行从汉嘉开始,至少得跨越二千五百里的征程,在刘胤的计划中,这段路程至少也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毕竟雪山和草地太过艰险,整个行军的地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路的,用二个月的时间走完这条不能称之为路的路,也是刘胤最保守的估计。现在用了大概八天的时间,完成了对两座大雪山的翻越,其进程之快,也算是出乎刘胤的预料。接下来将要面对更为艰险的征途,还真是不到松懈的时候。

邓艾是随同中军一起行动的,在梦笔山下宿营的时候,刘胤特意去看望了他一下,毕竟邓艾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在整个的北伐军中,他的年龄是最大的,高山缺氧,极度严寒,环境恶劣,比当初邓艾所走过的阴平小道可是要险峻百倍,刘胤不知道以邓艾的高龄,还能不能坚持。

不过看到邓艾红光满面精神矍烁的模样,刘胤就放心了,常年的军旅生涯让邓艾的体魄健壮地堪比三四十岁的壮年人,丝毫没有因为翻越两座雪山而显出半点疲态来。刘胤早先就吩咐下人给邓艾准备了最好的裘袍,就连邓艾居住的帐篷也是用羊皮缝制的最好暖帐。

“行军于雪岭冰峰,不知艾先生的身体吃得消否?”刘胤关切地问道。

邓艾抚须一笑道:“主公无须挂怀,艾一生戎马倥偬,又岂是那种弱不禁风之人。”

刘胤亦笑道:“那就好,先生还需多多保重,后面的路还长着呢。”言毕转身告退。

邓艾注视着刘胤的背影,叹道:“神来之笔,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邓忠在一旁道:“父亲一生并未服过谁,为何对刘将军如此信服?”

邓艾目光凝重地道:“为父一生自矜自傲,还真未从心底里佩服过谁,当初败在刘将军之手,只以为不过是时运不济而已,今日观其行事,始知其乃是真正的雄才伟略,迂回于雪山沼地,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呀,他的胆略,他的气魄,亘古以来无人能及。无论将来成败利驽,无人可以预知,但就凭着如此壮举,也足以名垂千古了。”

“父亲可是有心助其一臂之力?”

邓艾点头道:“不错,当初投降,不过是迫不得已,身降心未降,今日观之所为,方知其乃是真正雄主,为父愿尽全力佐之,以助其立不世之功。”

第300章跨越雪峰(五)

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蜀军又踏上了征程,这次的目标就是第三座雪山——雅克夏山。

从梦笔山到雅克夏山,中间隔着两三百里的路程,这是一段比较狭长的山谷,溪流涓涓,绿草茵茵,奇花异草星罗棋布,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们上演着物竞天择的生存秩序。

这也是北进途中最惬意的一段行军路程,刘胤刻意地压低了行军的速度,让蜀兵们养精蓄锐,保持着最佳的体力状态,由于一路上可以捕获到很多的野兽,每晚宿营之时,各个营地内都可以看到烧得很旺的篝火,闻到诱人的烤肉香味。

连续地翻越了两座雪山,现在蜀军的军心和士气都到达了顶点,斗志昂扬,前进的**极为强烈,初临雪山的那种畏惧感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但这种乐观的状态却没有感染刘胤,不论任何时候,刘胤都是冷静和慎重的,估计不走出雪山草地,刘胤就绝不会轻松下来。

先前阿坚探路时,刘胤也只吩咐他探明了夹金山和梦笔山这两座山的状况,至于更远一点的雅克夏山,昌德山和打古山,阿坚并没有到达,主要的原因还是时间紧迫的关系,阿坚能力再强,也终究不能来来回回地返十座雪山。

刘胤对剩下的三座雪山还是有深刻的印象的,相比与前两座雪山相隔较远不同,这三座雪山几乎是连在一起的,红军就是曾在五天之内连续发起突击,完成了对这三座雪山的跨越。现在刘胤也是别无选择,准备对三座雪山进行突击翻越。

这将是蜀军北进征途上最严峻的考验之一,蜀军将士至少必须有五六天的时间呆在冰天雪地之中,其中的艰险和困难不言而喻。

但走到这儿,已经是没有回头路了,再苦再难,也必须要挺下去。

雅克夏雪山就在眼前了,看了夹金山和梦笔山,刘胤已经知道现在雪山的面积远比后世要宽阔得多,刘胤重走长征路时,雅克夏雪山上的积雪也差不多快融化光了,除了山顶上零星的分布着一些积雪外,已经很难看到当年红军翻越雪山时雪山的状况了。

但现在却是明显的不同,随着纬度地提高,雅克夏山的雪线明显地要比夹金山和梦笔山更低,整座大山几乎完全披上了银色的外衣,高耸入云,巍峨险峻。

比起海拨近五千米的夹金山来,这剩下的三座雪山都矮了几分,但这三座雪山是连在一起的,无疑又增加了不少的翻越难度。

抵达雅克夏山之后,刘胤又专门地休整了一日,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次日拂晓的时分,对雅克夏雪山发起了冲击。

大雪山又展露出它凶残的一面,无当营刚刚抵达雅克夏山垭之处时,就突然地遭到了冰雹的袭击,雪山的冰雹可不是如平川地带的冰雹,最多大如黄豆,这儿的冰雹,几乎有鸡蛋般大小,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盾兵还好点,可以用盾牌遮挡在头顶,抵御冰雹的突袭,那些无遮无拦无防防的长枪兵和弓弩兵就惨了,空旷的雪山顶上根本就无处可躲,打得蜀兵一个个鼻青脸肿,叫苦不迭。

一阵冰雹之后,又刮起了狂风,狂风卷起山上的积雪,呼啸着,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数丈之内,雪雾迷漫,就连脚下的路都难以辨认。

最难捱的还是那漫漫的寒夜,晚间也是狂风大作,就如同是发怒的山神,对着这些闯入它领地的不速之客下达了逐客令,用风刀霜剑来逼迫蜀兵投降。

两山之间只有一条窄窄的河谷,积雪向下蔓延着,几乎要到达河谷的岸边,刘胤率先头部队还是在入夜之前赶到了那小河谷上,而尾行的大军则不可避免地要留驻山顶了。

夜晚雪山上的寒冷是侵入骨髓的,再加上暴风雪,任何的冬衣在此刻都形同一张薄纸一般,难以抵御这凛洌的寒风,许多的将士捱不过这漫漫的长夜,再出无法看到第二天的日出。

但蜀军的士气并没有因此而垮掉,在逆境之中,愈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以大无畏的气概迎接大自然的挑战。

雅克夏雪山被踩到了脚底下,昌德山也相继被征服,无当营那些嗷嗷叫的勇士们根本就不做任何地停留,一鼓作气地向着打古山发起冲锋。

没膝深的积雪让蜀军将士的脚下步履维艰,刺骨的寒风吹得士兵们牙齿都在不住地打战,走到这一步,绝对是意志的较量。无当营的前身就是无当飞军,这支赫赫有名的军队就是以铁血而称著的,继承了无当飞军优良传统的无当营虽然只是在北进的前夜才集结完成,但那种凝聚力却没有散掉过,当所有的将士一步一个脚印通过打古山垭口的时候,所有人相信,曾经的那支威武之师又回来了。

当无当营的将士皮靴踩在了无冰无雪的沙石地上的时候,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五座大雪山,终于全部臣服到了蜀军的脚下,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诞生了,蜀军将士激动的热泪盈眶,欢呼雀跃。

这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艰难,有太多的困苦,而到了最终胜利的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整个的大军鱼贯而下,直抵打古山下。

风停了,雪住了,在这翻越大雪山的最后时刻,天气竟然也变得出奇的好,似乎在欢送着这些胜利者。

刘胤默默地检点着下山的队伍,傅佥和张乐率阳安营紧随其后下了山,接下来下山的是高远的虎步营和邓朴的虎骑营,左军和中军完成翻越之后,出现在刘胤视线中的是罗袭的永安营。

现在只剩下诸葛尚率领的担任断后任务的白帝营了,等他们下山之后,整个跨越雪山的行动就算是落下了帷幕。

但就在此时,突然从打古山顶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刘胤的脸色陡然变得惨白。

第301章大雪崩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巨大的声响吸引了过去,只看到打古山的山顶腾起了阵阵的白雾,那巨大的雪坡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移动着,白色的雪块宛如一条白色的巨龙,腾云驾雾一般,呼啸着,向着山谷间倾泻而下,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就在打古山的山脚下,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大地的颤动。

雪崩!

刘胤脸色煞白,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一幕,也是他最担心的一幕。

神秘的雪山最可怕之处不是狂风,也不是暴雪,而是雪崩,一旦发生雪崩,那种毁天灭地的力量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连续翻越五座雪山,刘胤最担心的就是发生雪崩,不过也许是上天眷顾,也许是好运使然,这一路上虽然遭遇到了暴风雪和冰雹,但却没有发生雪崩之类的灾难,眼看着大军就要成功地翻越全部的大雪山,可偏偏在这个时候,雪崩竟然会不期而至。

刘胤很清楚,雪山上的积雪是一种极不定的结构,千年万载以来,这片区域无人涉足,大自然以自身的规律在运行着,许多地方的积雪或许已经达到了雪崩的临界点,只是没有受到外力的滋扰,勉强保持着它的状态。

现在自己率三万大军进入雪山,如此大规模的队伍,对雪山的影响可想而知,任何一点空气的扰动,那怕是一声咳嗽,都会导致雪崩的发生。

应对雪崩刘胤先期已经是有所安排了,在雪山上行军时禁止高声喧哗,禁止发出很大的声响,但能不能不发生雪崩,却不是刘胤所能掌控的。

也许上一刻雪山还安静地让人窒息,但转瞬之间一声轻微的撕裂声,整个山体上的积雪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横扫一切,势不可挡。

打古山上现在还有白帝营和负责驮运粮草物资的的骡队,而他们所行的区域正好是一段只能容纳两三人并肩通行的峭壁,雪崩发生的位置也大概在那儿。

整个雪崩的过程其实是很快的,只有短短几十息的时间,数千方的积雪倾泻下来,将一条深深的沟谷都掩埋了。

山下的蜀兵个个是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在大自然的威势面前,人类是何等的渺茫,积雪呼啸而下,毫不留情地吞噬掉眼前的一切,在它的面前,人类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准备救人!”刘胤大声地喊道,立刻组织起了数百人的健卒,抛下干粮武器,轻装向山上冲去。

雪崩发生之时,蜀军的后卫部队正在首尾相衔地向山下前进,没有半点的征兆,灾难就已经是从天而降了,右护军黄崇正好率队行走在这片的绝崖之下,倾泻而下的大雪将他们瞬间就吞没了。

行走在前面没有被雪掩埋的士兵则是被吓傻了,痴痴地站在原地,惊魂失措。

刘胤亲自带着救援队赶上了半山腰处,这场雪崩极大,宽度几乎有五六百步的距离,整条下山的通道都被大雪掩埋了,原本这里是左侧是一处绝壁,右侧是一处深壑,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现在完全被大雪所覆盖,分不清那儿是绝壁,那儿是深壑。

“黄将军呢?黄将军何在?诸葛将军何在?”刘胤上山的一路之上没有看到黄崇,心忧如焚,遇到幸存的蜀兵就接连地追问着。黄崇指挥着右军走在最后,刘胤很是担忧黄崇,还有诸葛尚亦在断后的队伍中,如今发生雪崩,二人生死未卜,让刘胤如何安心得下。

有军士指着被雪覆盖的山路,泣道:“黄将军就被埋在雪下了。”

刘胤大惊,立刻吩咐阿坚带人铲雪救人。

阿坚等人携带着几把工兵用的木铲,立刻投入到了抢险救人之中。

打古山的这次雪崩属于干雪崩,也叫粉雪崩,塌方下来的雪比较松散,被埋在雪堆里的人如果抢救及时还是有生还机会的。救人如救火,阿坚等几个身强力壮的亲兵立刻是上前挥动木铲,清理起山道上的积雪。

由于山路过于狭窄,只能容两三个人并肩而行,这便加大了救援的难度,一个工作面上,最多只能站三个人,阿坚等人奋力地铲着雪,一尺一尺地清理着山道,在后面的刘胤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是无可奈何。

被雪掩埋的路段只有五六百步,走有后面的蜀军则是幸运地没有遭遇到雪崩,从这头望过去,那边的蜀军也从慌乱中回过神来,也开始了抢险挖雪的,解救被围将士。

现在已知黄崇被埋到了雪里,诸葛尚还不知情况如何,刘胤命人向对面高声呼喊:“诸葛将军可在否?”

诸葛尚从那边探出一个脑袋,叫道:“大将军,末将无事,倒是黄将军不幸被埋在雪里,还得快些解救才是。”

看到诸葛尚平安无事,刘胤倒是略略安心,催促阿坚等人加快速度,争取最短时间内将黄崇等人解救出来。

塌方下来的雪量极为地惊人,将整个山路完全地覆盖掉了,由于工作面太窄,无法投入大量人力铲雪,进度比较缓慢。阿坚等人几乎是拼了全身的力气正埋头苦干,每隔半柱香的工夫就轮换上三个身高力壮的劲卒来,退下来的阿坚等人是大汗淋漓。

他们已经是竭尽所能了,刘胤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祈祷,希望黄崇平安无事。

黄崇可是刘胤点名向刘禅要的人,现在军中和傅佥称之为刘胤的左膀右臂,这北伐之路才刚走了半截就要挂掉一员大将,无论如何是刘胤不能接受的,所以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将黄崇从雪里刨出来。

让刘胤感到欣慰的是,从雪里救出来的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