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科举辅导师-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扭头看向那人,问道:“这般夸张?你见过宋问吗?”
  “云深书院的学子说的,乙班的学子,平日里根本不上课。那宋问,讲两句就走,还时常带着学生出去游玩。每日开心着呢。”
  几人咋舌道:“这云深书院也不管管?”
  “那么年轻的人,就能当上书院的先生,谁知道是什么来头?”那人煞有其事道,“倒是书院的助教,都快急疯了。就想着如何才能将那宋问赶出去。”
  宋问背对着他们,无声且凶狠的“呸”了一声。
  这梁子结下了!
  她的学生果然都是诚实的人,一句也没说错!
  这群监生实在是太讨厌了!
  罗姓书生摆手道:“别说他了,说着扫兴。不如说说最近这城中盛传的王侍郎。”
  “这王侍郎,确实叫人钦佩。若是能请他来国子监讲两课就好了。”
  “他是户部的人,我看你也是疯了。”
  林唯衍又凑过去,小声问道:“生气吗?”
  “嘴长他们身上,我又不能割了。”宋问道,“我对他们也是很同情的啊。读了十几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林唯衍道:“哦。”
  宋问接着道:“不过我更同情长安的百姓啊,这将来管他们的都是一群什么玩意儿?你说是不是?嗯?”
  林唯衍:“哦。”
  宋问:“你哦什么?”
  林唯衍:“不想听你说话,只想听你喊我打人。”
  宋问捏捏手指道:“你离我远一点,见机行事。现在我要去给自己报仇了。”
  林唯衍看向她,质疑的挑挑眉毛:“你自己?”
  宋问勾勾手指示意他赶紧让开。端起桌上的茶杯,朝几人走去。
  林唯衍拎起长棍,换了个靠窗,且易于观察的位置。
  宋问走过去,笑道:“诸位在聊王侍郎?”
  几名学子收了声,看向她道:“兄台是?”
  “在下来京城不久,见过王侍郎两面,对他颇为佩服。”宋问道,“又听几位谈吐不凡,方才的诗作颇有意境。所以忍不住过来聊上两句。”
  几人干笑两声。
  他们本是天之骄子,来搭讪的人多了,也不是都理。
  只是见宋问五官隽秀,眉目清明,所以才对她客气。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宋问举着茶杯叹道,“这想必就是,王侍郎深陷囹圄之时,心中所想吧。我每次想起,都觉得感慨非常。”
  众学子听闻,品味两句,惊叹道:“兄台真好才学啊!尽将那种浩然之气与爱国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宋问谦虚道:“哪里哪里。不过是会做两首诗而已。”
  不过是个移动的诗文库而已。
  几人围着宋问,热络道:“敢问兄台高姓。”
  宋问:“宋。”
  “宋兄是哪里人?”
  宋问微笑着如实答道:“钱塘来的。”
  “真是想见识一下宋兄的高作。”
  “太多了。”宋问道,“请出题。”
  乙班学子走在路上,忽然从上头泼下来一杯水。
  好在孟为反应快,朝后一跳,躲了过去。
  几人愤怒抬头,想看看是何人所为,要上去大骂一顿。就看见一张熟悉的脸。
  孟为惊道:“林少侠?”
  林唯衍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恶性质的朝他们招招手,示意他们上来。
  几人面面相觑。
  “林少侠怎么在这里?那先生也在?”
  “这不是国子监那群人喜欢来的吗?”
  “走,上去看看。”


第93章 文人相轻
  宋问被拉着; 又背了两首诗。
  一首是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一首是王维的《山居秋暝》。
  风格截然不同,但字里行间便可知道,品学不凡。
  众人立马被她诗中的文采所倾倒; 翻来覆去的在嘴中念叨; 越发觉得惊艳。
  学子问道:“敢问宋兄师承何处?”
  宋问笑道:“江南名士,孟乐山先生。”
  几人立马道:“原来是孟先生高徒,失敬失敬。”
  几人围着她开始恭维:
  “宋兄诗作磅礴大气,意境奇妙; 实在是有教人敬佩!”
  “我看宋兄文质彬彬; 一表人才; 一身君子之风。”
  “宋兄初来京城; 想来对京城不熟。不如与我们几位兄弟一同去逛逛?”
  不管眼前的宋问出身如何,既然自诩风流; 对于才子佳人,他们是很喜欢结交的。
  宋问呵呵笑着。心里也很清楚。
  倒不全是因为钦佩,而是他们如今越是客气; 亮明身份后; 才越显得他们坦荡。
  没有自恃身份; 歧视寒门。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
  即做给别人看,也做给自己看。
  这个年纪的青年,大半都是有些虚荣的心思。也不能叫毛病,因为人人都有; 而且结果不坏。
  云深书院的学子,被林唯衍招呼了走进楼里。成群结队的,上了二楼,与国子监众人撞了个正着。
  正在热络交谈国子监众人立马声音一顿,皱眉道:“你们云深书院的,来这里做什么?”
  “这是你们国子监开的?”冯文述哼了一声,侧过身道:“想来喝茶,就进来了。关你何事?”
  某监生冷哼道:“我还当你们是为了诗会的事来求饶了。不过纵是求饶,我们也不会答应就是。”
  冯文述跟着冷哼:“上次是疯狗咬人,我们不做计较。可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了。倒奉劝某些人,提前做个准备。别到时候输不起,打滚撒泼耍无赖。”
  宋问皱眉,摇扇道:“这怎么这样说话?如此粗鲁?半点没有读书人的样子。”
  云深学子闻声望去,这才看见她。仔细一瞧,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但又看宋问与国子监生徒之间关系竟颇为热络,倒还聪明的没有马上出声。
  监生拂袖道:“宋兄有所不知,这群人,根本毫不讲理,不必与他们多谈。”
  “宋兄,你听他们说的话,就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根本不必理会他们。”罗姓学子拉了宋问道,“出口成脏,简直就是山野莽夫。”
  冯文述毫不示弱道:“山野莽夫好歹落个坦荡,哪像你们如此虚伪卑鄙!”
  “且慢,且慢。大家都和气一点。”宋问走出来,站到两边人马中间,说道:“既然大家都是京城的学子,”
  监生道:“宋兄,你是讲理的儒士,可他们不是。毋须对牛弹琴,我们说自己的就是了。”
  “诶,既然都是读书人,何必做争吵这样的事呢?有失风度啊。”宋问轻笑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既然诸位各自都看不惯,不如就来比比?比出个高下,总无话可说了吧?输的人,就自己离开。”
  孟为等学子死死盯着她,宋问挑挑眉毛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配合。
  “好啊。诗会之前,先分上下,让他们明白”罗姓学子侧过身,轻蔑道,“就怕他们不敢接。”
  孟为挤上前,底气十足的嚣张道:“这有什么不敢接的?有什么阴招尽管来!”
  反正有宋问在!
  原本在旁边坐着的茶客,见有热闹可看,便开始围聚过来。指指点点。
  “好。”罗姓学子看了一圈,对宋问道:“比什么考题,宋兄,不如你来定。”
  宋问应了,说道:“文人墨客嘛,既然要比,就比文雅一些的。免得让别人看了笑话。”
  宋问转身,在原地踱了两步,然后决定道:“不如来比比书法。评判嘛,就交给众人来判。”
  围观茶客抱拳颔首,示意没有问题。
  云深书院的学子直接一口答应,国子监学子自然没有异议。
  宋问抬手招呼了掌柜上来,收拾一下,摆上笔墨。
  掌柜对这样的事乐见其成,未几便摆好了桌子。
  就摆在二楼的正中,并排两张桌子。弯腰示意诸位,便退到一旁。
  宋问收了扇子,径直走到铺开纸的桌前。提起笔看了一眼,指着旁边道:“诸位请。”
  两边学子都是面面相觑。
  国子监的学子对视两眼,不明白她的意思。
  罗姓学子上前笑道:“宋兄,这是我们国子监与云深书院之间的纠葛,自然要我们自己来比,否则说不过去,就不劳烦宋兄了。”
  宋问指着他们,咬着你我的重音提示道:“是啊,这是你们国子监与我们云深书院之间的纠葛,我正要与你们比啊。”
  所有人都呆住了。
  国子监学子仿佛见鬼了一般。
  宋问催促道:“快点,赶紧的,别浪费时间。选个最厉害的人出来,可别怪我手下不留情。”
  罗姓学子还是不大相信。大力眨了眨眼,皱着眉头道:“宋兄你,方才说了什么?”
  孟为大笑着叉腰道:“得了!这是我们云深书院的人,怎么了?宋兄宋兄的叫的亲热,谁与你兄弟相称?你们也配!”
  “不错,我是云深书院的莽夫一个。”宋问点头,回忆他们先前说过的话,复述道:“也是一位,整日只知游玩,泯然众人,没有灵性的人。”
  国子监学子脸色阴沉。当着她的面说了坏话,已经尴尬不己。再对比先前对她的夸赞与奉承,顿时一脸菜色。
  冯文述一听就知晓究竟,根本不放过他们,拍手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君子不避人之美,不言人之恶。’看来我真是错了。”
  梁仲彦道:“诶,先生说了,不要去苛责他人。”
  众监生被噎的说不出话来,更是不敢去看旁边人的神色。
  “你们既然钦佩我的才学,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宋问揽起衣袖,“请。”
  罗姓学子哼了一声,走到另外一张桌上,狠狠瞪她一眼。必然要挣回面子才行。
  “卑鄙。”罗姓学子咬牙道,“你以为靠耍这样的把戏,就能赢吗?要赢靠的还是真本事。”
  宋问毫不在意,挺直脊背道:“这就卑鄙了?我如何卑鄙了?我说的可没有一句是假话,也没有在背后嚼人舌根。这出题是你邀请我的,这评判是大家来的,还是你觉得我能作弊不成?”
  “至于我为何要选这书法,是因为书法是我最弱的一项了。”宋问叹道,“不选作诗,是不想给你们难堪而已。我想你们方才已经见识到了,我会害怕吗?”
  监生们欲言又止。她说得的确不错。
  就那三首诗,根本跳不出错处来。若要即兴赋诗,才是对他们不公平。
  宋问讥讽道:“这明里暗里,态度变来变去,原来只是因为一个身份而已。国子监不愧是大梁第一学府。只有京城权贵才能呆的地方。宋某果然高攀不起。”
  周围传来几声轻叹。国子监的确是失礼了。
  先前的事情,是他们不对不说,没有道歉,又开始责备。说不过去。
  先前的印象,立马差了不少。
  罗姓学子知道不该多说,生硬的转了话题:“还比不比?”
  宋问:“请写。”
  他憋着一口气,提笔挥就。
  宋问却没有动手,而是偏头,仔细观看,不禁点头。
  厚重健实,筋骨俱备。
  难怪他有如此自信。书法的造诣的确不浅,以他的年纪来说,值得他骄傲。
  罗姓学子写完收笔,自己退后一看,心中颇为满意。
  写得的确不错。下笔时的感觉就很好,字间收放有度。
  许是心中有闷气,反倒激励了他。对比自己以往,堪称佳作了。
  根本没有输的道理。
  云深书院学子对宋问的书法不甚了解,不免心中一慌,替宋问担忧。
  他们认为,宋问再如何厉害,也只比他们大不了两岁。而对方的书法已是年轻辈里的佼佼者。
  宋问这次总不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吧?几人心中都浮现出了这个想法。
  孟为悄悄后退,躲到了冯文述的背后。不忍去看。
  罗姓学子抬头望向宋问,得意的一挑眉毛。
  宋问意味深长一笑,跟着一挑眉毛。
  宋问低头酝酿片刻,然后落笔,写下了与对方同样的四个字。
  点点头,停笔。对着她的学生们勾勾手指。
  云深书院的学子上前,将她的字举起来。
  只消一眼,已经知道孰胜孰劣。
  宋问临摹的水准堪称出神入化,将对方的笔锋,劲道,学的一模一样。甚至比他还要凌厉一些。
  宋问用手推推旁边人的肩膀,示意他们把纸放下来。而后活动了一下手指,重新出手。
  先是柳公权的行书:“劝君莫惜金缕衣。”
  再是颜真卿的楷书:“劝君惜取少年时。”
  其后是怀素的狂草:“花开堪折直须折。”
  最后是宋问自己的笔迹:“莫待无花空折枝。”
  罗姓学子凑过去看了一眼,越看越是震惊。待她写完,要往后退去,脚步一个趔趄。
  宋问将笔放下,拍拍手,对着几人微笑。
  她写过的字,真是比他们加起来都多。
  宋问摸摸鼻子道:“怎样?姑且,我就先赢一把?”
  这哪里还需要评判?水平相差实在太多。都不必问了。
  无论是柳公权、颜真卿,或是怀素,他们都是书法界的创新者与集大成者。
  单就这清新的字体,纵观全大梁,也没人敢说能胜。
  宋问临摹,确实占了便宜。
  国子监学子脸色很是难看。没料到云深书院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简直深不可测。
  连带着觉得她写的诗词,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讽刺。
  说他们是碌碌无为,荒度时日?这是对先前的回敬?
  哪怕是,他们此刻也无法辩驳。这口气得憋着。
  云深书院的表情,确实比国子监那边的还夸张。
  对方稍微还掩饰了一下,以保保自己的面子。云深的学子一副惊为天人的模样,恨不得将宋问捧到天上去。
  你一句我一句,交口称赞。
  见对面沉默,冯文述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嘲讽了。
  “在想着找借口吗,说这次是侥幸了?”冯文述阴阳怪气道,“你们国子监的人,从来都只会侥幸落败而已。”
  赵恒抱胸,跟着呛声道:“是手疼还是脑子疼,亦或者是良心疼,所以才没写好啊?”
  “我国子监也不是这么输不起的。”罗姓学子虽然心有不甘,还是抬手低头道:“甘拜下风。确实是你技高一筹。”
  冯文述笑道:“一筹?怕是天差地别吧!”
  众生嬉笑。
  国子监监生脸上挂不住,显得狼狈不堪。
  这围观的茶客,纷纷为宋问所惊叹。此人不凡。怕不止是不凡,如今已经相当了不得了。
  鼓掌以示钦佩。
  宋问挥开众人,走到他们面前,抱拳笑道:“对了,有件事,我想你们需要知道。其实我刚刚背的那三首诗,其实不是我做的。你们没听过吧?”
  “一首慷慨激昂,豪迈奔放。作诗的人叫李白。一首传神写意,诗中有画,作诗的人叫王维。一首慷慨悲壮,铁骨铮铮。作诗的人叫谭嗣同。”宋问看向他们道,“这三人诗作风格截然不同。用词,心境,更是不可比对。你们没听过也罢,听着品味了,竟还听不出不是一人所作吗?”
  众人脸色越发难看。
  前排的某位监生愤而指向她:“你这是戏耍我们吗?”
  宋问无辜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多读读书,总是好的。”
  不过他们永远读不到这些人的诗就是了。
  就是欺负人就对了。
  “是真有造诣,还是喜欢附庸风雅。”冯文述夸张的叹道,“哎呀,这次可以表露无遗了呀。”
  国子监的都是权贵之子,何曾受过这样的气?何曾这样憋屈过?却还是愣生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宋问道:“哦,另外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